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话说养生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0 1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误区八:肾虚肾亏,纵欲过度
临床中经常遇到肾亏的病人,腰膝酸软,容易疲劳,这样的情况不仅见于年老人,年轻人也很常见,小朋友、女性朋友也可以遇到。
面对这种情况,我常常告知病人,“你的肾精亏虚!”
但许多病人听到肾虚的时候,总是不屑一顾,不以为然,他们常常反问一句:“我怎么可能肾虚?”
潜意识里,他们将肾虚与纵欲过度画为等号,认为肾虚就是同房过度,消耗太多
不仅病人如此,很多学西医的也是如此认为。记得有几次和一些搞西医的同道吃饭,谈到颈椎病,谈到腰椎间盘突出,我说所有与骨头有关的病,都与肾虚有关,搞西医的笑着说,看来这样的病人是太“性”福了。
肾虚真的就是纵欲过度,两者能画等号吗?
肾为先天之本,人身之根基。
人体的所有活动,都要消耗肾水,同房的确消耗肾精,但熬夜、开车也会消耗肾精,就连站立、说话、行走都会消耗肾水。
你问问开长途车的司机,熬夜开车之后,经常会出现腰酸腿软,疲惫乏力,有的甚至下眼皮泛黑,这些就是肾精消耗太过的表现。
肾水就好似汽车油箱里的油,汽车的运动,车内的空调,汽车的灯,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消耗油,没有油了,汽车啥也动不了了。
人也一样,当我们清醒的时候,阳气向外散发,这些外现的阳气,都需要消耗肾水。
说具体点,我们讲话过多,耗气的同时,也在消耗肾水;我们站立过久,久立伤骨的同时,也在消耗肾水……
人体肾水在消耗的同时,其自身也在生成,两者保持统一协调,维持一个正常的循环,才能健康长寿。
当出现肾水亏虚的状态,就反应体内肾水的消耗过多了,生成过少了,这时就需要减少消耗,增加来源。
就好比一个家庭,在赚钱的同时也在花钱,如果花得多,赚得少,自然积蓄越来越少,财政出现赤字了。如果赚的多,花的少,自然越来越富有。
治疗肾虚,开源节流很重要啊!
减少消耗。对于纵欲过度的人而言,清心寡欲,自然有效;但对于没有纵欲过度,而又出现肾水不足,就需要寻找原因,是熬夜了?是劳累了?还是思虑过度了?肯定有消耗太过的地方。
这也好比家庭的财务,花钱过多,不一定就是***输了,如果是***输得家里没钱了,戒赌非常必要,但压根儿没有赌过,那就要看看钱花在什么地方了,找出问题,加以改正,也就不会出现财政赤字了。
增加来源。一方面:天一生水,人体肺金下敛,化生肾水,调理肺脏,可以增加深水来源;另一方面,脾胃为后天之本,多摄入一些补肾的食物和药物,有脾胃来化生,补给亏虚的肾水,自然也就不虚了。
最后想说的是:
家里穷,不等于***输了钱!
肾虚了,不等于纵欲过度啊!


误区九:夏天出汗,不宜喝药
民间老人有个说法,夏天天气炎热,容易出汗,吃进去的中药都随汗漏掉了……
正因为有这个说法,很多老人夏天都不吃中药,等到立秋了,天气凉爽了,再找中医大夫开药吃。一些原本可以在夏天得到治疗的疾病,拖到冬天,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病情也加重了。
夏天出汗太多,果真不能服中药吗?
遇到这种情况,我常开玩笑的问病号,“您尝尝汗是啥味?喝进去的是药,这漏出来的是药吗?中药和汗是一个味吗?”
其实,利用夏天的炎热天气,人体很多寒性疾病借机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大自然这个大的环境很热了,我们再服用一些温性的药物,借药力治病的同时,也是在借天力啊。
现在常常听到的“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比如风湿、哮喘,这个季节治疗就很好,如果等到秋冬了,天气冷了再治疗这些病,药物的温热之力,就会打折扣,一部分治病,另一部分去抵御自然界寒去了,那才是“事倍功半”啊。
有的人担心夏天天气炎热,吃温性药物是否会上火,发火毒,发疮?
《内经》上说得很清楚,“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夏天天气热,人体的阳气也会向外发散,体内阳气就会亏虚。就好比夏天的井水,寒凉彻骨,冬季的井水,却温热如汤。
夏天补充阳气,人就会感到轻松舒服,反而不会上火。附子、川乌之类的药,夏季用的是最多的,秋冬季反而用得少。中成药“藿香正气水”、“附子理中丸”等,夏天销量是很好的。但冬天消瘦好的是“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
那么老百姓的话是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呢?是不是夏天服什么样的中药都可以呢?
夏天天气炎热,外界气温高,而人体肺气由通于天,加上心脏属火,所以夏天容易引起“肺热”、“心火亢盛”,人就会感到“胸中燥热”、“心情烦躁”。这种状况下补气、补血的药物就要少吃了,因为补气药吃了容易加重肺热,补血药吃多了容易加重心火,这些补益类的药物最好立秋以后开始吃,这样对身体才有好处(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要看患者的实际情况,气血亏虚的患者,还是可以服用的,只是不要妄进补气补血的药)。
化害为利,顺势而为,就会越来越好!
化利为害,逆道而行,就会越来越差!
养生治病,就是这样子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