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心脏的神经调节及其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2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心脏的神经调节及其作用

  心脏的神经调节概念

  心脏的神经调节: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

  心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心交感神经通过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起兴奋作用。心迷走神经通过Ach对心脏起抑制作用。大多数血管只受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单一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通过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

  定位:节前神经元在脊髓第1-5胸段的中间外侧柱。

  节后神经元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内。

  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机制: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激活钙通道,钙离子内流增加,肌质网释放钙离子增多,心肌收缩能力增强(正性变力作用),房室传导时间缩短(正性变传导作用),窦房结自律性变高(正性变时作用)。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定位: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

  递质:乙酰胆碱。

  机制: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使钙离子释放减少,并抑制钙通道,使心肌收缩能力减弱(负性变力作用),房室传导速度减慢(负性变传导作用),心律减慢(负性变时作用)。

  3、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

  定位:节前纤维位于脊髓胸、腰段的中间外侧柱。

  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机制:与α类受体结合,血管平滑肌收缩。

  与β类受体结合,血管平滑肌舒张。

  与α类受体结合能力强,缩血管纤维兴奋引起缩血管效应。

  皮肤血管中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骨骼肌和内脏血管次之→冠状血管和脑血管分布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 06:3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