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37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资源]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骶管注射疗法简介及骶管生理解剖
  骶管注射疗法起源于外科麻醉一法,即将一定剂量的局麻药注射于骶裂孔内,以阻滞骶神经,使下腹部、盆腔、会**产生区域性麻醉,局部肌肉松弛,手术无痛,临床叫做骶管阻滞麻醉,简称"骶麻"。
  近些年来,应用骶管疗法治疗腰腿痛已被广大基层医生所熟悉,习惯称做骶管疗法,或简称为"骶疗",随着专科特色疗法的发展和创新,应用骶管技术治疗疑难病症的病种也越来越扩大,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为使骶管疗法在临床发扬光大,现综合报告一些骶管疗法治疗疑难病的方法和体会,愿与同道切磋交流共勉共进。
        骶管及其与周围组织的解剖生理:
  骶管系指人体脊椎管中的硬脊膜外腔在骶骨段的延迟部分,上起自第五腰椎,下至于尾骨,其位于骶骨中间的骨性管道中。
  骶骨呈一个上宽下尖的三角形,由五个骶椎骨融化而成,嵌夹在骨盆与 骨之间,其两侧称为骶髂关节。骶骨的上端与第五腰椎,下端与尾骨相接,分别成为腰骶关节和骶尾关节。骶骨的前面光滑平整,紧邻盆腔内脏组织。骶骨后面凹凸不平表面粗糙,紧邻皮下组织和皮肤。在骶骨的中线呈一纵行骨性管道,为脊椎官腔,上半部分有蛛网膜下腔,下半部分为硬脊膜外腔(即骶管)。在骶尾关节上,相当于第4、5骶骨水平中线处有一裂口叫骶裂孔,中医学称腰俞穴,它与左右髂后上嵴成为一个等边三角行,三角形的下角是骶裂孔穿刺定位的重要依据。穿刺定位时先以左手中指尖触及尾骨顶端沿骶骨中线向上触压,在距尾骨顶端4-8cm处可触及一凹陷,其上两侧方各有一豆状突起的"骶角",两骶角之间即为骶裂孔。杨氏定位法为:在臀后裂纹上1cm 处有一凹陷即是穴(骶裂孔)。
  骶裂孔外覆盖着一层1-2cm厚的骶尾韧带,穿刺时经过皮肤皮下组织骶尾韧带,即可进入骶管腔内,深约2cm骶骨孔的大小和形态变异很大,其直经为0.2-1cm,一般呈V或◇形。骶裂孔畸形占10%,骶裂孔闭合占5%,位置也有高低之分,所以在治疗前做病人体查时。注意骶裂孔位置的检查,并做好思想准备。骶管的容积也大小不等,平均为20-30ml,若注射液的溶积超过30ml,药液可沿硬膜囊腔向上延伸和向四周扩张,受其影响面加深加大。骶管腔大量液体输入应注意其副作用。
  骶骨背面中线处为骶椎骨棘突的融合体,呈一上高下小的骨性突起,称为骶中嵴,骶中嵴两侧各有4个骶孔,在骶骨前面的叫骶前孔,在骶骨后面的叫骶后孔,中医学叫做"八髎穴"。骶孔内分别向骶前、骶后有骶神经穿出,骶神经是一对脊神经和交感神经的混合神经,临床也常配合骶疗法治疗常见疑难病症。骶后孔穿刺的位置是:骼后上嵴近中线1cm,再向上1cm为第一骶后孔(S1孔);S孔的正下方1.5cm,处为第二骶后孔(S2孔);骶裂孔的骶角向外1cm,再向上1cm为第四骶后孔(S4孔);S4孔与S2孔之间为第三骶后孔(S3孔)。
  第二骶后孔水平相当于蛛网膜下腔的终端,是骶裂孔穿刺深度的限制水平线,可以称做为"红色警戒线",若超过此线有误入蛛网膜下腔的可能。自骶裂孔至蛛网膜下腔的距离平均为4.7cm,最短为1.9cm,所以特别对身材短小的病人作骶管穿刺,其深度要严格掌握和认真操。
  骶管解剖显示,在骶管腔周围及两侧有腰骶部动、静脉和丰富的血管交通支,满至皮肤,深至会阴、盆腔之深部,与其它动、静脉会师。在骶管之前壁、侧壁有马尾神经终系和交感神经,两者为一种混合性神经其主要分支有骶丛神经、尾丛神经、**神经、骶孔神经臂皮神经和坐骨神经(S1\2\3支)等,多数伴随动脉分布,遍及腰骶、会阴、盆腔、直肠、膀胱、子宫、附体、前列腺、生殖器和皮肤。骶管内注入药物一部分被周围组织吸收入血进入血循环,绝大部分经骶管壁渗透浸润作用腰骶段血管、神经和附近组织器官及皮肤下神经丛。祖国医学认为,经腰俞穴或八寥穴治疗效应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强腰健肾,调经活络通调二便和内生殖功能等作用。在临床上能治疗腰骶部疼痛、泄泻、便秘、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月经不调、小腹胀痛、赤白带下、妇人不孕、脱肛、癫痫、下肢痿痹、腰骶部皮肤病等症。现代医学研究,骶管注射疗法,可以根据病情不同,选用不同的特效药物,组合不同的方剂,配料不同比例和溶积液可以起脊神经阻滞或交感神经双相调节作用,不仅具有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缓解疼痛症状,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清除病水肿和炎症,治疗一切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还具有调节内分泌,调节植物神经,增强受体功能,营养神经、修复组织损伤,治疗诸多功能性疾病。
             临床应用
  1 手术麻醉上的应用
  适用于**、直肠、会阴、尿道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的手术麻醉。
  方药:
  A、1-1.5%利多卡因20-30ml。
  B、2%利多卡因15ml*0.5%。布比卡因3ml,生理盐水加至20-30ml。
  C、2%利多卡因15ml,1%丁卡因2ml,肾上腺素2滴,生理盐水加至20-30ml。骶管注射后,嘱患者仰卧位或坐位,15分钟后即可手术。麻醉维持时效1-3小时。
  2 治疗低位腰椎病变疼痛症
  例如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症、腰骶筋膜痛、坐骨神经痛以及腰椎脊髓损伤后下半身麻木、截瘫病等。
  方药:复方镇痛液20ml,(内含2%利多卡因10ml,曲安奈德20mg,vitB6100mg,vitB121mg,生理盐水加至20ml)。配方加减:
  A、疾病急性期加用**5mg。
  B、局部水肿压迫神经根症状明显者加用玻璃质酸酶1500U。
  C、慢性疼痛期酌情加用654-2/10mg,或川芎嗪注射液2ml。
  D、对皮质激素过敏者,换用脉络宁5-10ml。
  E、疼痛较重者也可加用**0.05mg。
  一般的说,以上用量以身高定量为宜。身高160cm一次用量20ml,每增高或减低10cm,即增加或减少用量2ml。一般要求5-7天注射一次,连用5次为一疗程。每疗程最后一次注射,可换用长效激素康尼克通40mg,治疗时效一个月左右。
2# 沙发
发表于 2008-5-14 11:2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利多卡因 1 眩晕 共治50例,分30例为治疗组,20例为对照组。
治疗组用利多卡因50~100mg加入50%GS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或按2~3mg/kg量加入GS液250ml中静脉点滴;对照组用C0丹参10ml加入GS静脉点滴及VB60.1g加入50%GS40ml中静脉注射,均每日一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65%。近来发现该药可引起脑部微动脉扩张,降低血中凝栓质降解物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改变脑组织、前庭和内耳的微循环;另一方面对脑组织中的游离氨基酸(FAA)有稳定作用,能降低颅内压。有人报道,利多卡因1mg/Kg加入5%GS500ml静脉点滴治疗眩晕症100例,总有效率97%。治疗时注意滴速不宜过快,否则会引起头晕、头胀、头痛及恶心。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2 哮喘 
收治40例重症,其中20例采用常规吸氧、抗炎、解痉、祛痰、平喘综合治疗;另一半在此基础上采用利多卡因50ml(100mg)雾化吸入,1次/日,直到病情缓解,再减量雾化吸入2~4周。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其呼吸、心跳恢复正常。哮鸣音消失及动脉血气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发现,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可使支气管表面产生嗜酸性细胞活性抑制物,能有效抑制细胞因子介导的嗜酸性细胞活性和数量,对重症哮喘患者产生明显的抗的嗜酸性细胞作用,并能减少皮质激素用量。该药是**性咳嗽强有力的抑制药,同时可抑制哮喘患者支气管痉挛。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用该药2%100~200mg及山莨菪碱20~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点滴,30~40点/分;对照组用V-B10.1g V-B12250ug肌注,均1次/日,疗程为二周,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2/3出现口干、面红,2例有排尿不畅,停药2小时后好转。
4 癫痫
对癫痫持续状态疗效显著。通常先静脉注射0.1g,于2~4分钟内注入。若停止发作则用0.05~0.1g加入250~500ml5%GS静脉点滴,1~3mg/min。垂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尤其是的癫痫持续状态。
5 慢性盆腔炎
收治263例,采用自拟活血解毒汤(败酱草 蒲公英 金银花 秦当归 京赤芍各15g 元胡索6g 香附米 生乳没各9g 水煎100ml)加入2%利多卡因5ml,每晚1次保留灌肠,10天为一疗程,中间间隔5天。其中最短2个疗程,最长5个疗程,显效233例(88.6%)例,有效23(8.7%)例,无效7(2.7%)例,总有效率97.3%,且未见不良反应。该药可提高中药消肿散瘀止痛之功能(效),减轻**性,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除。
6 耳鸣
1~3mg/kg于夜间安静时静脉注射,20mg/min,每夜1次,5次/疗程,间隔2天开始下次疗程,总有效率89%~64%,可治疗各种耳鸣。
机理:抑制了听觉传导通路反射孤中的神经元的过度兴奋。中枢麻醉。
7 肾绞痛
研究表明该药有解痉、扩张输尿管及温和的镇痛作用,100mg加入5%GS40ml静脉注射,然后再给200mg加入10%GS250ml中静脉点滴。
8 顽固性呃逆
100~500mg静脉点滴,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反馈影响中枢神经血流,使膈神经由兴奋状态转为抑制状态,或本药吸收后直接作用于膈神经,使之抑制。
9 脑缺血及脑梗死
治疗组:尼膜地平30mg4次/日口服,2%利多卡因1200mg加入5%GS500ml中静脉点滴,38例治愈30例(79%),有无效各11例(11%)。对照组:脉通液500ml,Co丹参针16ml,静脉点滴,均为1次/日,10天为一疗
3# 板凳
发表于 2008-5-14 11:2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黄体酮临床新用途
  1、输尿管结石:方法:黄体酮注射液20毫克,每日两次,肌肉注射,14天为一疗程,治疗 期间不用止痛药及解痉药,经3个疗程无效,可停用。
  2、肾绞痛:方法:取肾俞穴,配三阴交穴,用7号针头注射器吸取共体酮注射液40毫克,于穴位处常规消毒后**2-3CM,待有胀感且回抽无血后缓慢推注,注毕轻轻按压穴位。多数在用药后15分钟内疼痛缓解。
  3、肝硬化腹水:方法:黄体酮注射液40-60毫克,肌肉注射 ,每日1次;双氢克尿噻25-50毫克/日,分1-2次口服,适当补充氯化钾。腹水完全消退后停用。一般2-12在腹水开始消退。
  4、子宫内膜癌:有效率 30-50%。开始每周3次,每次口服黄体酮400毫克,连用3周;或者是每日400毫克 ,连用5天,然后改为每周两次,每次400毫克 ,连用两周,总量达3.6克,如有效改为每月400-1000毫克长期维持,至少服用两年或肿瘤完全消退后两年。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效率44%。方法:黄体酮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
蝮蛇抗栓酶的临床新用
  蝮蛇抗栓酶是用蝮蛇毒为原料提取的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复合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心脑血管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现综述如下。
  1.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由于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导致肢体动脉狭窄、闭塞以致机体发生缺血或坏死。汪庆平报道,用蝮蛇抗检酶治疗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120 例,用法为蝮蛇抗栓酶每次 0.5-1.25单位,用0. 9%的氯化钠液500毫升稀释后静滴,每分钟 40滴以下,日 1 次,七天为一疗程,用药前作皮试,作血小板计数。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研500毫升加复方丹参10毫升加维脑路通400 毫克,每日1次,静脉滴注, 15 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 72.3% ,两组有显著差异。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据报道,用蝮蛇抗栓酶 0.5单位加生理盐水 200毫升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治疗28例,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用川芎嗪160毫克加生理盐水 2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1 次,10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6O%。
  3.肺心病
  肺心病病人血液呈高凝状态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及肺动脉系统血栓形成。梁洪杰等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蝮蛇抗栓酶0.5单位静滴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肺心病患者 80例,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79例,总有效率为 59.5%,蝮蛇抗栓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血流变学参数显著降低。
  4.新生儿硬肿症
  殷立新等报道,用蝮蛇抗栓酶对32例重症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蝮蛇抗栓酶按0.01 单位/千克加入10%葡萄糖 2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天1 次,至硬肿症消退。对照组32 例给予综合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硬肿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缩短,病死率显著下降,未出现不良反应。
  5.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理特征为全身广泛性小血管炎性改变。许国珍等把活动期SLE4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 例,治疗组蝮蛇抗栓酶0.5- O.75单位,每天1次静脉注射,15天为一疗程,同时口服**每天1毫克/千克,对照组仅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显效率70%,有效率 95% 对照组显效 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显效率 35%,有效率 80%,两组显效率差异显著。
  6.慢性乙型肝炎
  鲁慎文等用蝮蛇抗栓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2例,用药前先进行皮试,阴性方可使用。每次剂量0.75-1.25 单位,加入5%葡萄糖25O毫升静脉滴注,连续15天,停7 天,再重复使用,共静滴45 大为一疗程。对照组8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2-16 毫升加 5%葡萄糖250毫升静脉滴注,连续10天,停7 天,再重复使用,共静滴30 天为一疗程,并加用齐墩果酸片等治疗。结果血清HB- VM中,治疗组中的HBeAg 阴转率为 43.9%(36/82 例),对照组为 10%( 8/ 80例),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
  7.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冀黎明用蝮蛇抗栓酶治疗3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以口服降糖药20例作对照观察。方法为两组均在控制饮食、运动 恒定的基础上,对照组单纯服用优降糖每天5-10毫克或并用降糖灵每天75毫克,3周为一疗程,治疗组用螺蛇抗栓酶皿治疗3 周。结果为治疗组32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 97%。对照组 20 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 70%,两组对比差异非常显著。
  8.一氧化碳中毒性痴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经抢救恢复,在数周内表现基本上正常,一段时间后再度出现痴呆为主的一组精神症状者。采用蝮蛇抗栓酶l.0单位溶于生理盐水50毫升缓慢静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痴呆19例,一日2次10天为一疗程,6个疗程后全部终止治疗。结果:痊愈16例,显著进步2例,无效1例,治愈率 84%,总有效率 95 %。
  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张仲明报道,用蝮蛇抗栓酶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0例,每日 0.5单位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 25O毫升静脉滴注, 14-ZO天为一疗程。对照组16例给复方丹参注射液 10-14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 毫升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一疗程,两组一般对症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在显著差异治疗中未发现副反应。

  1、输尿管结石:方法:黄体酮注射液20毫克,每日两次,肌肉注射,14天为一疗程,治疗 期间不用止痛药及解痉药,经3个疗程无效,可停用。
  2、肾绞痛:方法:取肾俞穴,配三阴交穴,用7号针头注射器吸取共体酮注射液40毫克,于穴位处常规消毒后**2-3CM,待有胀感且回抽无血后缓慢推注,注毕轻轻按压穴位。多数在用药后15分钟内疼痛缓解。
  3、肝硬化腹水:方法:黄体酮注射液40-60毫克,肌肉注射 ,每日1次;双氢克尿噻25-50毫克/日,分1-2次口服,适当补充氯化钾。腹水完全消退后停用。一般2-12在腹水开始消退。
  4、子宫内膜癌:有效率 30-50%。开始每周3次,每次口服黄体酮400毫克,连用3周;或者是每日400毫克 ,连用5天,然后改为每周两次,每次400毫克 ,连用两周,总量达3.6克,如有效改为每月400-1000毫克长期维持,至少服用两年或肿瘤完全消退后两年。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效率44%。方法:黄体酮10-20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一次。
蝮蛇抗栓酶的临床新用
  

[ 本帖最后由 张碧波 于 2008-5-14 11:27 编辑 ]
4
发表于 2008-5-19 16:5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你是嵊泗的吗?
5
发表于 2010-2-3 23:4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谢谢分享。。。。。。。。。。
6
发表于 2010-2-4 11:5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受益匪浅!
7
发表于 2010-2-4 13:3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谢谢
8
发表于 2010-3-3 21:3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受益匪浅
9
发表于 2010-4-25 10:4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学习了
10
发表于 2013-4-9 12:1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谢谢了 讲的很精细 受益匪浅
11
发表于 2013-4-9 12:3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骶管疗法因麻醉平面不易控制及病灶点药物浓度过低,误穿硬膜囊至全脊麻机率比其它方式硬膜外阻滞高(想想5~10ml的2%利多进入蛛网膜下腔是什么样的结果),已逐渐为它方式替代。(单指其在腰突症方面P
12
发表于 2013-4-9 12:4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骶疗的一些知识

连续2次回抽有血怎么弄好?就不注射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