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中基》《中诊》,要么错,要么没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2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半个多月,又把《中诊》过了一遍。比起前面看的《中基》,更觉无聊。
       看《中基》时,联想到的一般会是生理,基本上是对不对的问题;而看《中诊》的时候,还会联想到病理、病理生理——甚至幻想临床——所以有没有用的念头就油然而生。
       如果说《中基》有很多错的地方,那《中诊》就,基本上是没多大用的东西。
       整天看这些无理、无力又无用的东西,你叫我怎么不感觉无聊。
       对《中基》的错:
       **就不说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嘴上不说、教材照编。(在远古,**应该是我们古人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概括,它本身当然是对自然实事求是的观察归纳;但千不该万不该,该死的董仲舒居然把它引进了中医理论,生搬硬套,套不上也套——这是他的罪过——他这个罪过严重阻碍了中医的发展,使中医偏离了实事求是的路线。它对中医的伤害就和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伤害一样——你说他该不该死)
       其他的也没必要一一列举了,**这个火车头偏了,后面的车厢还会按正轨行进吗?
       我想,如果没有**的影响,个个都像张仲景那样实事求是地研究疾病发展规律,个个都像王清任那样回归远古不忌讳解剖……那今天的中医绝不是今天的中医。
       至于《中诊》无用:
       记得大二刚拿到《中诊》教材的时候,兴奋不已,天真地以为学了《中诊》就会看病了。但历史事实是,我非常认真地学了之后,面对病人却依然毫无思路,不知从何下手。
       这难道是因为我笨吗?难道所有人都和我一样笨吗?如果是因为我笨,那碰上《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后思路立马清晰这是怎么回事呢?……所以说不是因为我笨,而是《中诊》无用。
       整部《中诊》就六个字——描述、归纳、解释。
       描述当然是必要的,没有描述我怎么知道弦脉是个什么脉。这是最基础的,就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就得懂古文一样。
       归纳:前面望闻问切症状体征的归纳,后面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的归纳。本质和五行没什么两样——世界尚有太多未知,归纳不了就不要逆天而行。别人西医有一分话不说两分话,有九分话绝不说十分话。而我们中医总喜欢自圆其说,结果搞出来一个看似无懈可击的理论体系,其实很多都是凭空想象的虚无。
       至于那些描述、归纳后面的解释,我只想说,“你就别白费劲地瞎解释了,解释得再圆通,也只是自欺欺人,在别人西医看来根本站不住脚,谁信啊……谁信谁是***!
       好了,虽然如此无聊、无理、无力又无用,但还是得继续前行——谁叫我当初一不小心被骗上了贼船呢。

附上几句名言:
       1、你在大学里学的东西,要么是错的,要么是没用的——郎咸平(对《中基》《中诊》同样适用)
       2、走出瞒和骗的泥潭——鲁迅(我看很多老师脸上都写着瞒与骗这两个字)
       3、怀疑一切,重新评估一切价值——胡适(这是胡适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应该是我们对待中医的态度)
       4、《中基》《中诊》,要么错,要么没用——怡红小超(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30 17:3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