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资讯] 链球菌DNA可致银屑病发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8-7 1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链球菌DNA可致银屑病发病
    上海瑞金医院郑捷等研究证实,链球菌DNA成分可能导致银屑病发病,其研究论文《链球菌抗原中的细菌DNA成分增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和活化》于2009年7月16日在线发表在《皮肤病学研究》(J Investigat Dermatol)上。

    郑捷等通过研究链球菌DNA对于银屑病患者免疫细胞增殖、活化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变化的影响后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银屑病患者PBMC经过链球菌抗原(SA)**后,具有更强的增殖反应能力。研究者使用DNA酶-I去除链球菌抗原中的核酸成分后获得去除核酸成分的链球菌抗原(non-NASA)。用non-NASA**患者PBMC后的增殖效应显著低于SA**组。

    此外,non-NASA与SA**相比,T细胞(包括表达皮肤归巢淋巴细胞相关抗原的T细胞)表达CD69水平和PBMC分泌α干扰素(IFN-α)水平显著降低。而对于non-NASA**引起的患者T细胞活化水平和IFN-α分泌量下降,如果在其**中同时加入人工合成的CpG-A,则可以恢复到单独SA**水平,CpG-A的作用正是模拟了链球菌的DNA成分。
    二组**相比,B细胞表面活化标志CD86表达水平和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量并没有明显改变;但在**同时加入人工合成的CpG-B后CD86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该研究通过揭示链球菌抗原(尤其是链球菌DNA)的生物学功能,发现non-NASA相比SA可显著降低银屑病患者PBMC增殖和T细胞活化,提示链球菌DNA可辅助活化致病性T细胞,诱导银屑病的发生与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5 00: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