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4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三因制宜话感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3-11 1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三因治宜话感冒

感冒是人体触冒风邪为主的外感病,四季均可发生,但临床上由于人体素质不一样,阴阳气血有偏盛偏衰之分,某些人又素有某种宿疾,不同人群居处环境有别,感受六淫之主次亦不尽相同。那么临床表现就有许多差异,辩证立法处方就应该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就拿四季感冒来说吧:
春季外感多风热,临床证见恶寒不重或不恶寒,发热口渴、咽痛、咳嗽、舌淡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宜用辛凉清热解表,桑菊饮、银翘解毒散加减,为常用之方。
夏季多属暑湿型外感,但又有热重型,湿重型之别;热重型证见高热,口渴、头昏、舌红苔黄,脉洪大,宜用白虎汤加减治疗,湿重型证见发热、身重、少食、呕恶泄泻,舌苔粘腻,脉濡数,宜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
秋季感冒又有温燥、凉燥之别,初秋或秋季持续干燥高温,宜发生温燥。临床证见,发热、头身疼痛、干咳、咽痛,咽喉、鼻、眼干燥,舌苔薄黄,舌质干而少津,脉浮数,治宜桑杏汤加减治疗。如果深秋或秋季骤然降温,易患凉澡,临床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干咳少痰,口干鼻燥,舌干苔白,治宜杏苏散佐加荆芥、防风,百部治疗。
而冬季呢,多是风寒感冒,证见恶寒、发热、全身疼痛,咳嗽声重、痰多,舌苔白滑,脉浮紧,治疗宜选用三拗汤,通宣理肺汤加减治疗。
对于老年体弱患者,感冒之后多不发热,易致正虚邪恋,久久不易痊愈。治疗 应该分辩气血阴阳偏盛偏衰进行分而治之。气虚感冒患者,由于气虚卫外不固托送无力,邪不易解,恶寒重,发热轻,身痛体倦,咳嗽无力,食欲不振,反应淡漠,舌苔薄白,脉浮无力,治宜益气解表法,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如党参、黄芪、白术、炙干草、 防风、陈皮、半夏,桔梗、前胡等随症增减。阴虚感冒患者,由于素体阴虚,患外感后邪易从热化,临床证见发热、头昏、咽痛、干咳少痰,舌红苔少、脉细数、易滋阴解表,应用加减葳蕤汤治疗,如玉竹、桔梗、甘草、葱白、薄荷、豆豉、甘草、大枣、杏仁。口渴咽干明显可用麦冬、葛根、花粉酌入。阳虚感冒患者,由于素体阳虚,患外感之后邪易从寒化,多只有恶寒,或微有发热,四肢冷痛,倦怠嗜睡,盖被而寒冷不减,不思饮食,舌淡嫩,脉细弱。应仿伤寒论四逆汤加减治疗,如附子、干姜、细辛、黄芪、甘草、桂枝、白芍、防风、羌活、独活等随证增减。至于素体血虚感冒患者,患病后易发生眩晕、心悸,失眠,治疗 不 宜令大汗,宜用当归黄芪汤、小建中汤加减以调和营卫的方法治疗。感冒之后,应多饮粥汤,少食肥甘辛辣。
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之处,受邪之地”;好多慢性病患者,感冒之后,原有的宿疾就容易触发。原有呼吸系统病患者感冒之后容易迅速并发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原有胃肠病患者容易发生胃肠型感冒,产生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原有风湿病患者,会加重风湿活动。原有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病的患者,感冒以后外邪会直中这些病位,加重这些宿疾,因此我称感冒为应激病。
临床上感冒又有夹痰型、夹瘀型、夹食型、夹气型等分别。治疗 对于兼夹症、并发症应恰当兼顾,依据标本先后,轻重缓急,或先疏解或表里双解,或扶正祛邪并用。进一步灵活应用温病伤寒论经方,准确辨证,恰当立法、灵活用药,方能战胜不大不小的感冒病。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一尘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9-1-20 05:09 | 只看该作者
感冒也复杂啊!!学医难啊!!!
3# 板凳
发表于 2009-1-20 09:42 | 只看该作者
为啥惟独没有太阳证的麻黄汤\桂枝汤或麻黄桂枝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23:4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