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4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治疗
尊重著作权人合法权益,该附件版权审核中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0-4 23:41 | 只看该作者
文件小,为什么不直接贴出来?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0-5 10:01 | 只看该作者
乙型肝炎中医辨证治疗
1.辨证论治
(1)湿热中阻
【证候】身目发黄而色泽鲜明,尿黄,胁肋胀闷,恶心厌油,纳呆,口苦口粘,大便粘滞,四肢困重,倦怠乏力,舌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
茵陈30克  栀子10克  大黄10克  黄芩10克  黄柏10克  虎杖15克  生甘草6克
【加减】胁肋疼痛加川楝子10克、元胡10克;呕吐加半夏10克、代赭石30克、陈皮6克。
(2)肝郁脾虚
【证候】胁肋胀满疼痛,腹胀便溏,抑郁烦闷,身倦乏力,纳食减少,面色萎黄,舌淡有齿痕舌苔白,脉沉弦。
【治法】疏肝理脾。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5克  芍药10克  枳壳10克  白术15克  陈皮6克  党参10克  郁金15克  茯苓15克  丹参15克
【加减】脾气虚明显,加黄芪30克;食欲不振加山楂15克,神曲10克,谷麦芽各10克。
(3)瘀血阻络
【证候】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丝,肝脏,两胁刺痛,肝脾肿大,舌质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丹参饮加味:
丹参30克 赤芍15克 丹皮10克 茜草1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黄芪15克  柴胡6克
【加减】疼痛明显加元胡10克,徐长卿10克,防风10克,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各10克;大便溏泄、食欲不振加党参12克,神曲10克。
(4)肝肾阴虚
【证候】右胁隐痛,腰膝酸软,四肢拘急,头晕目眩,目干耳鸣,口燥咽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舌质红,少苔或舌苔剥脱,脉细数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一贯煎加味:
生地15克  丹皮10克  枸杞15克  玄参10克  制首乌15克  旱莲草15克  黄精10克  当归6克  黄柏10克  山药10克  泽泻10克  大枣10克
【加减】口渴饮多加知母10克、天花粉12克;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克。
(5)脾肾阳虚
【证候】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精神疲惫,面色不华或晦黄,少腹腰膝酸冷,腹胀便溏或泻下清谷,小便不利,下肢浮肿或全身水肿,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沉细或沉迟。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味:
制附片6克  干姜8克  桂枝10克  白术15克  党参15克  山药15克  茯苓15克  泽泻15克  炙甘草6克  陈皮6克
【加减】手足逆冷制附片可加用至10克;小便不利水肿明显加猪苓15克、车前子10克。
乙肝主要用药
五味子(10—30克),制大黄(1—5克)升麻(15—30克)凤尾草(10—30克)田基黄(10—30克)垂盆草(10—30克)蛇舌草(10—30克)半枝莲(10—30克) 芍药(白芍或赤芍)(15—30克)枳壳(10—20克)桃仁(10—30克)三七(粉:1—5克)鳖甲(5—15克)蒲公英(30克)败酱草(30克),白术(15—60克),苍术(10—15克)党参(10—15克)胆红素过高者可加用:大黄(1—5克),茵陈(30—60克)
4
发表于 2010-5-4 20:2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看看关幼波肝病杂病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2 19:4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