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14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余祖父87岁,慢支20余年,今因与感冒患者近距离接触,喘息急作入院。10余天口腔霉菌暴起,急查知诸抗炎药皆抗。此因祖父医疗费可以全报,20余年间偶有不适即入院治疗,至于此。对西药不甚明了
因我在河南,赶到山西第一天,察其舌苔绿豆大小,舌体胖大,脉弦浮滑有力,独右关弦浮濡而短,6部重按细弱。胃疼痛,不欲进食,食则咽下困难。呼吸皆困难,痰不易咳出,痰色白有泡沫,触其体热。小便利不甚黄。未便。初入院时大汗3次。后微汗常作,皆凉粘汗。口渴饮少量水,坐卧频繁。
第二天,除去其**胃的液体后,舌苔回复小半,欲进少量食,胃不疼。自言身热,触之履被处甚热,未履处身凉如常人。其他如前。
今天是第三天,舌苔回复大半,脉不若前2天浮,进食渐多,大便1次,量不多,黑便与黄便混杂困难而下。痰微有黄色。其他如前。
    我思之,肺中伏痰因风热而作,西医抗炎后,痰白而沫,可知肺中风痰内蕴。
     脉示:浮为太阳,弦为少阳,黑便可知阳明。为三阳合病。
    时微汗,脉浮为欲从太阳汗解。虽输液不虞有汗源不足之虑,然中焦空虚,无以化源,气机不利,兼之老年真阴亏耗,肺主皮毛,痰阻则汗欲不能。
故应治益汗源之阴,除风痰以利皮毛,令其汗出,而病解。
此当此时之首要。
然余尝未治一人,故手生不敢疏方。
故求达人赐方,不胜感谢,
如有疑,但问,今晚答之。顿首再拜。:handshake

上所述,因急有所遗漏现补之。口腔霉菌感染因去除相关药物和加入抗霉菌药物后已经全退。
现触其体温时有温热,而体温计测正常。

[ 本帖最后由 求经者1 于 2007-10-6 18:12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7-10-6 15:15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气阴两虚,有阴阳离绝之势,寸冬30太子参20五味子10生龙牡各30熟地30芋肉15。初入院时大汗3次。后微汗常作,皆凉粘汗。口渴饮少量水,坐卧频繁-汗出清冷肢凉烦躁,为阳脱。汗出粘手颧红口干烦躁为气阴具竭。待汗止烦平后,在调胃化痰,以图缓治。另用口腔溃疡散或冰硼散外用。
3# 板凳
发表于 2007-10-6 15:38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脉六部重按细弱,年高里虚明显,就不是三阳合病了。宜全真一气汤加减。

红参12 麦冬15 北五味子15 茯苓15 制附子15(先煎30分钟)龙骨30 牡蛎30 山萸肉60 苏子15  陈皮6 干姜10

口腔霉菌感染漱口方:佩兰15 苍术15 茵陈12 金银花15 甘草12 硼砂6
4
发表于 2007-10-6 16:55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1、同意白斑竹的辨证用药2、舌体胖大,当防阳虚饮停,上凌心肺。(肺心病)
5
发表于 2007-10-6 17:11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基本同意夜雨蕉下客的意见,而用药上则建议以全真一气汤合小青龙汤化裁,然麻黄须去之。
6
发表于 2007-10-6 18:25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应为何证?
我未说清:所说微汗常作,汗出极少,只是略有湿感。
答赤心木:已是肺心病。但西医师说此为最轻之肺心病。
现尚未见明显汗出脱证,版主之方敛汗回阳之力甚厚,恐邪深伏。
望释我疑惑!拜谢。
虽入院时大汗3次,可现无脱证,想是急救阳气阴液未大伤。

[ 本帖最后由 求经者1 于 2007-10-6 18:28 编辑 ]
7
发表于 2007-10-6 19:05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如担心有敛邪之弊,减去五味、麦冬;若担心有热,可加生石膏。
8
发表于 2007-10-6 19:20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原帖由 求经者1 于 2007-10-6 18:25 发表
应为何证?
我未说清:所说微汗常作,汗出极少,只是略有湿感。
答赤心木:已是肺心病。但西医师说此为最轻之肺心病。
现尚未见明显汗出脱证,版主之方敛汗回阳之力甚厚,恐邪深伏。
望释我疑惑!拜谢。
虽 ...



       我考虑是年老阳虚,素有痰饮,又为外邪引发,所以治疗还是应以温阳化饮为主。加小青龙者,因其为止咳喘之良方;去麻黄者,因其有耗散阳气之弊,且仲景本有去麻黄之法,而张锡纯多以小青龙去麻黄治老年人之咳喘。又曾亲见一前辈用小青龙去麻黄之法治疗肺心病,确有良效。
       不用担心温阳之力过强,借用章次公先生的话,等大汗淋漓、阳气欲散之时,你把患者泡到附子缸里也鞭长莫及了。(大意如此)
       我是倾向于加上石膏一味,因为据我观察,现在人多内有郁热,而小青龙加石膏又本是伤寒成法。
9
发表于 2007-10-6 19:21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慢支20余年,今因与感冒患者近距离接触,喘息急作入院。呼吸皆困难,痰不易咳出,痰色白有泡沫,
这是主症.

胃疼痛,不欲进食,食则咽下困难触其体热。小便利不甚黄。未便。初入院时大汗3次。后微汗常作,皆凉粘汗。口渴饮少量水,坐卧频繁。
这是兼症.

第二天,除去其**胃的液体后,舌苔回复小半,欲进少量食,胃不疼。自言身热,触之履被处甚热,未履处身凉如常人。其他如前。
今天是第三天,舌苔回复大半,脉不若前2天浮,进食渐多,大便1次,量不多,黑便与黄便混杂困难而下。痰微有黄色。其他如前。
这是病情变化.

病情渐复.继续维持前方案治疗即可.没有阳脱象.汗的原因可能是外感,可能是房间热等,暂不好确定.前之大汗可能是药物引起.伏饮是有,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胃气.胃气复则痰饮可自去.老年人最重要的是顾护后天之本.现在应该是有喘无哮,呼吸困难不明显吧?既然是最轻的肺心病那应该能够平卧.水肿也应该没有.
中药建议健脾化痰为主.怀疑有霉菌性胃炎,所以治疗胃病很重要.注意反复.

[ 本帖最后由 无名 于 2007-10-6 19:39 编辑 ]
10
发表于 2007-10-6 22:13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同意无名斑竹的建议,既然西医治疗有效,无须用中医.患者年事已高,若辨证稍有偏差,恐有性命之忧,不能拿患者的性命来检验辨证的对错
11
发表于 2007-10-7 10:39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闻赤心木所说小青龙汤证,查张锡纯所说,以为然。
此即外感痰喘证,无痰时呼吸尚可,喘憋不甚剧。有痰则憋喘,咳出即舒。
因脉象浮弦滑,重按细弱。
方如下:
小青龙加减:
    桂枝   清半夏   生杭芍  甘草   干姜   细辛   生石膏    生龙骨
备张锡纯从龙方  以防小青龙之后患
    生杭芍  生龙骨 生牡蛎 清半夏 苏子 牛蒡子 (生石膏)

药量之斟酌实无能为力,请代为考量
拜谢拜谢!
感谢以上诸位之用心。特谢诸位~
12
发表于 2007-10-7 12:22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原帖由 求经者1 于 2007-10-7 10:39 发表
闻赤心木所说小青龙汤证,查张锡纯所说,以为然。
此即外感痰喘证,无痰时呼吸尚可,喘憋不甚剧。有痰则憋喘,咳出即舒。
因脉象浮弦滑,重按细弱。
方如下:
小青龙加减:
    桂枝   清半夏   生杭芍  甘 ...



药量问题,我试提如下建议:
小青龙加减:
    桂枝15g   清半夏15g   生杭芍15g  甘草6g(建议用炙甘草)   干姜10g   细辛6g   生石膏30g    生龙骨30g
还建议加上生牡蛎30g、茯苓15g、葶苈子15g


从龙方用量,依《衷中参西录》。
13
发表于 2007-10-8 18:04 | 只看该作者

余初识医道,不善用药,请辩证药之,顿首拜谢

:) 谢谢木兄,拜谢~
效果容后告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2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