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532|回复: 4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讨论】我的一个病人治疗了一段时间起色不大,请各位来出出主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5-28 2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遇到这么一个病人,他很怕风寒,头面部的症状比较明显,已经有两三年了。冬天的时候酸疼,春天的时候胀疼,夏天的时候脸发木,秋天的时候感觉就不是很明显了。此人二十七岁,女性,曾经居住的地方比较潮湿(大概是七、八年前的事情)。脉弦滑,舌苔有时较厚腻,有时又为薄白,但经常可见地图舌
我一直用一些解表散寒温阳利水的药进行治疗,但据她说效果不是很明显。不知是否有何疏漏的地方,还想请教各位一下。

以下是我最近用的方子

吴茱萸9g           羌活10g        防风15g          白芷15g        葛根15g
生黄芪40g          柴胡10g        麻黄15g          川芎15g        肉桂15g
炙附子5g           干姜10g        猪苓5g           元胡10g        木香5g
炒白术10g       玉竹10g           炙甘草10g       厚朴10g            熟地15g
合欢皮20g       苍术10g           独活15g          藁本10g        茯苓20g
全当归20g          糖灵脂10g
2# 沙发
发表于 2006-5-29 01:26 | 只看该作者
中药用对一口汤,中药用错一箩筐。
3# 板凳
发表于 2006-5-29 01:33 | 只看该作者
考虑27的女性,生活环境潮湿。建议试一试“补阳还五汤”温经通阳。
久病有淤

[ 本帖最后由 我爱娃娃 于 2006-5-29 01:38 编辑 ]
4
发表于 2006-5-29 08:5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如果你的诊查还客观和准确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小柴胡汤加减一试。恕我真言楼主的方子用药有些太杂乱了!
5
发表于 2006-5-29 10:17 | 只看该作者
发散的太多..有十味有这功能.有利水作用的有五味.虽有几味温补之品,但作用已被淹没.并未突出.
赵献可,和张景岳的观点是,当几服发散的清解的无效时,就应当想到病人正气不足,应当补正,
6
发表于 2006-5-29 10:24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
   你问了月事没有?
7
发表于 2006-5-29 14:06 | 只看该作者
辨证准确,抓住病机解决,方简量宏,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药味太多了,即使是阳虚有外寒的病机,如此药杂,主药量轻,效果何来之有?
8
发表于 2006-5-29 14:24 | 只看该作者
秋季没感觉,  居住环境潮湿,脉弦滑,舌苔厚腻.
应为湿,是否加健脾燥湿之品.
9
发表于 2006-5-29 23:08 | 只看该作者
她秋天的症状不明显,说明她这个病需要一个秋天一样的环境——凉燥!!
       中医里面有两个方:杏苏散和桑杏汤,一个是温燥,一个是凉燥。
      其实开方就是开始间!!她需要秋天的感觉,就给她一个秋天这样的时间。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心成+1你的解释太精彩了
收到1朵
10
发表于 2006-5-30 00:22 | 只看该作者
此人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这种病人,有可能是气机逆乱,而少阳居于半表半里,是气机出入的枢纽,同意4楼观点用"小柴胡汤"交通内外上下.用原方即可.
其实伤寒里还有一方为调和方.就是调和营卫的:桂枝汤.
柴胡不中可与桂枝.这两个感觉桂枝汤更适合,毕竟是感受风寒引起的.用桂枝汤应注意煎服法,6大条.看看书吧.可以加点头羌活 细辛 葛根之类,但不可太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医界凡人 + 1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11
发表于 2006-5-31 22:23 | 只看该作者
上次忘记几点没有交代,还望大家原谅。
此人平素汗出很少,天气热时也只有腋下有一些汗出,但是身体会比较热很难受。
此人除了秋季,其他三个季节都怕风寒,每次症状加重都是与风、寒之后,前几日天气比较热时,他被空调吹了一下就觉得头酸胀。头部不适以右侧眼周围、嘴角、颞颌关节处为主,偶可窜至左侧。
月经一般30~35天一个周期,量比较多,血色较深有血块。而且快到经期时经常会心烦(可能和我用药太热有关)。
她右侧大腿外侧到耻骨联合由外侧略受风寒也会觉得不适或酸痛。(据病人讲,就算走到超市冰柜旁也会觉得不舒服)
最近几天吃上边那服药,他自己在家再用什么仪器作治疗出汗很多,我已经劝她不要让汗出得太多了。如果不做仪器或者不吃药就根本不出汗。

[ 本帖最后由 藿香正气 于 2006-6-1 00:08 编辑 ]
12
发表于 2006-5-31 22: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迷途的羔羊 于 2006-5-29 23:08 发表
她秋天的症状不明显,说明她这个病需要一个秋天一样的环境——凉燥!!
       中医里面有两个方:杏苏散和桑杏汤,一个是温燥,一个是凉燥。
      其实开方就是开始间!!她需要秋天的感觉,就给她一个秋天这 ...

新咦的治疗方法:handshake
13
发表于 2006-5-31 22:47 | 只看该作者
在这之前,我看她的面部没有什么血色,下眼睑也是没什么血色,就用八珍汤为底方加减了一下,现在气色好了一些,体重也略为增加了一些。(1米6以上的身高,原来不到90斤)
后来因为她总是很怕风邪,以为表虚,就用了玉屏风加减,但效果也不是很好。
再后来换了麻黄汤加味,以解其表邪,但始终不见其汗出。
所以弄来弄去就弄出现在这么一个乱七八糟的方子,实在惭愧。
最近看她的舌苔较为厚腻,且常自觉精神倦怠,以为体内湿盛,边加了几位袪湿药。

不到一个月前她的确出现了热入血室的症候,正对小柴胡,但在这之前她已经抓了几天的药了,我就用针灸推拿的方法化解了,效果也还算明显。

[ 本帖最后由 藿香正气 于 2006-6-1 00:11 编辑 ]
14
发表于 2006-5-31 2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5503590 于 2006-5-31 22:46 发表

新咦的治疗方法:handshake


估计他看过思考中医,是一本内经导读类的图书。
患者平时口不渴喜欢热饮,在治疗之前经常手脚发凉。(当然不能排除冬天天气冷的原因)
我觉得倒是可以尝试一下温燥的方子进行化裁。
我也在思考中医作者的***上询问过,不过他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答复。

[ 本帖最后由 藿香正气 于 2006-6-1 00:51 编辑 ]
15
发表于 2006-5-31 23:00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此人胸骨柄右侧第二三肋间处偶尔有压痛,颈椎5~6节和胸椎2~3节中间的地方也有刺痛,且部位较深。(以前有过颈椎病)据说颈背部用过一些理疗的方法,但效果不佳。
16
发表于 2006-6-1 21:45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大家帮帮忙
17
发表于 2006-6-2 16:42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可考虑用升阳益胃汤。
18
发表于 2006-6-2 23:31 | 只看该作者
我个人感觉肝应该有问题,请做完B超后告之结果
19
发表于 2006-6-3 18:37 | 只看该作者
辨证准确,抓住病机解决,方简量宏,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20
发表于 2006-6-4 12:29 | 只看该作者
我同意18楼的看法
21
发表于 2006-7-2 14: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迷途的羔羊 于 2006-5-29 23:08 发表
她秋天的症状不明显,说明她这个病需要一个秋天一样的环境——凉燥!!
       中医里面有两个方:杏苏散和桑杏汤,一个是温燥,一个是凉燥。
      其实开方就是开始间!!她需要秋天的感觉,就给她一个秋天这 ...


说得好,希望楼主能把后续治疗讲下.
22
发表于 2006-7-5 23:29 | 只看该作者
湿!!!!!温除湿,细选药
23
发表于 2006-7-6 10:29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桂枝干姜合当归芍药散。
24
发表于 2006-7-6 11:0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病人怎样了?
25
发表于 2006-7-6 11:18 | 只看该作者
头面为诸阳之汇,头面畏寒,则阴极盛,阳极衰,舌苔滑白,中土湿盛,当扶阳去湿,可用先用通脉四逆汤然后附子理中汤。以上只是推断,慎用。
26
发表于 2006-7-6 12:45 | 只看该作者
我遇到这么一个病人,他很怕风寒,头面部的症状比较明显,已经有两三年了。冬天的时候酸疼,春天的时候胀疼,夏天的时候脸发木,秋天的时候感觉就不是很明显了。此人二十七岁,女性,曾经居住的地方比较潮湿(大概是七、八年前的事情)。脉弦滑,舌苔有时较厚腻,有时又为薄白,但经常可见地图舌

我认为本病是脾肺气虚挟痰湿不运..表虚畏风寒.秋季不显是因为秋性收降.其他三季变化是清阳不升所致..脉滑亦是痰湿,而弦则是土弱而木辱之之象.   舌苔变化是胃气虚弱的变化.有时正常和胃气的回复及节气有关..  建议您使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合升阳益胃汤..
27
发表于 2006-7-6 13:44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先用四逆汤,   再补中益气活血补血,特别注意去痰湿
28
发表于 2006-7-6 16:43 | 只看该作者
脾虚湿阻证,方药乱,用药剂量需注意
29
发表于 2007-6-22 16:09 | 只看该作者
我理解楼主,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在基层医疗开始很多都这样,能勇敢亮出自己问题,就说明有求实精神,应该帮助他.
30
发表于 2007-6-22 22:19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就是大杂烩汤   没有主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3 23: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