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0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染科] 【分享】肝功能及肝炎病毒检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1 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肝脏的基本功能
代谢功能:蛋白质:合成全部血清白蛋白、多种凝血因子、部分球蛋白等
糖类:合成糖原、糖异生、糖酵解等,维持血糖稳定
脂类:合成脂肪、胆固醇、磷脂等
维生素、激素、金属等的代谢  
生物转化:解毒作用
分泌与排泄功能:分泌胆汁,排泄代谢产物、解毒产物等
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肝脏疾病本身: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
胆道系统疾病:炎症、梗阻
其他器官系统疾病:心衰、重症感染、中毒、休克等

[ 本帖最后由 别看资料 于 2007-3-21 11:2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别看资料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7-3-21 10:25 | 只看该作者
血清酶学检查
蛋白质代谢试验
凝血功能检测
胆红素代谢试验
胆汁酸代谢试验
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测定
摄取排泄功能检查
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LT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为骨骼肌、肾脏、心肌等
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肾脏等
反应肝损伤出现最早、最敏感的指标,当肝细胞坏死或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ALT、AST大量入血
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AST均明显升高,可达正常上限的20-50倍,甚至100倍
转氨酶活性高低同肝脏损伤程度不成正比,重症肝炎时可出现“酶-胆分离”现象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时转氨酶可轻中度升高或正常
转氨酶
AST多存在肝细胞的线粒体内,在肝细胞明显损伤尤其是线粒体损伤时才升高,AST高于ALT提示肝细胞损伤严重
急性心肌梗塞后6-8小时AST明显升高
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梗阻性黄疸转氨酶也可显著升高,但多于24-48小时明显下降
其他器官病变时,如骨骼肌疾病、肺梗塞、肾梗塞、胰腺炎休克等也可发生转氨酶升高,需全面分析
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
LDH升高主要见于心肌梗死、肺梗塞、某些恶性肿瘤、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骨骼肌损伤、白血病、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LDH总活力测定主要价值在于诊断心肌梗死
正常血清LDH同工酶含量由高到低以此为:LDH2、LDH1、LDH3、LDH4、LDH5
同工酶LDH1、LDH2主要来自心肌,LDH4、LDH5主要来自肝脏、骨骼肌,肝病时主要引起LDH5升高
胆碱酯酶(CHE)是肝功能减退的灵敏指标之一,作为肝脏储备功能的重要指标
CHE在4500u/L以下时,对肝病有诊断意义
CHE在2500u/L以下时,可视为重型肝炎的诊断条件
易受其他因素干扰
二.主要反应胆汁淤积的酶类
碱性磷酸酶(ALP)
ALP主要分布于肝脏、骨骼、小肠、胎盘等
ALP活性增高最常见于梗阻性黄疸,肝内外梗阻使胆汁排泄不畅,ALP滞留血中而升高
胰头癌、胆道结石引起的胆道阻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肝内占位性病变等可明显升高
增高程度与梗阻的程度成正相关,与血清胆红素升高相平行
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时轻度升高,
骨骼疾病:如纤维性骨炎、佝偻病、成骨细胞瘤及骨折愈合期血清ALP升高
药物性肝损伤、妊娠期妇女、骨骼生长期儿童也可以升高
γ-谷氨酰转移酶(GGT、γ-GT)
主要来自肝脏,由肝细胞线粒体产生,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外胆汁淤积可显著升高,与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升高相一致
活动性肝硬化、嗜酒或酒精性肝病可显著升高
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可明显升高
在骨病、儿童、孕妇时均不升高,可弥补ALP的不足
三.主要反应肝纤维化的酶类
单胺氧化酶(MAO):是一种含铜的酶,大部分来自肝细胞线粒体,肝组织出现纤维化,MAO的活性可升高
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P)、曾粘蛋白、板层素的测定可用以反应肝纤维化的程度
这些实验反应基质转换率,不是反应基质沉积
无特异性
同时测定多种酶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蛋白质代谢检测
肝脏是蛋白质代谢可重要场所,90%以上的血清总蛋白和全部的血清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当肝细胞受损时合成各种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内蛋白的质和量发生变化
目前临床常用指标为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
白蛋白(ALB)
半衰期为17-21天,急性肝炎时白蛋白变化可不明显,急性重型肝炎病程短,变化亦可不明显,肝硬化常可明显降低。在有门脉高压存在,白蛋白低于30g/L,极易出现腹水。
ALB是最重要的反应肝细胞储备功能的指标
ALB水平降低:合成障碍;氨基酸不足;蛋白分解过多如感染、发热、癌肿等;从异常途径丢失增加如合并肾病时
前白蛋白(PA)
半衰期为1.9天,是反应肝脏储备功能敏感而可靠的指标
球蛋白
升高常是慢性肝炎的反应,常与慢性肝炎的程度相关,其他如骨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性疾病该指标也可升高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倒置
白蛋白降低如肝硬化,重症肝炎等
球蛋白增高见于严重肝功能损伤及M蛋白血症等
血清蛋白电泳
急性及轻症肝炎时电泳结果无异常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白蛋白减少、α1 α2 β球蛋白减少、 γ球蛋白增加
M蛋白血症在γ区β区见M蛋白峰
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α2 β球蛋白增高,白蛋白及γ 球蛋白降低
结缔组织病见多克隆γ 球蛋白增高
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γ 球蛋白降低
血氨测定
生理性增高见于进食高蛋白饮食或运动后
肠道产氨经门脉进入肝脏,生成尿素排出体外
严重肝功能损害(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上消化道出血、尿毒症、门-体分流血氨升高
氨体内蓄积导致肝性脑病
红细胞与血浆氨含量比为28:1,采集标本要抗凝并立即送检,减少假性
3# 板凳
发表于 2007-3-21 10:26 | 只看该作者
凝血功能检测
大部分凝血因子在肝脏合成,肝功能受损时显著降低,可作为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
胆汁淤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维生素依赖因子(Ⅱ、Ⅶ、Ⅸ、Ⅹ)活性降低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反应ⅡⅤⅦⅩ含量,能判断肝病预后。较对照延长3秒为异常。PTA: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是诊断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据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严重肝病时,因子ⅨⅩⅪⅦ合成减少,APTT延长。较对照延长10秒为异常
凝血酶凝固时间(TT)测定:TT延长主要反应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或结构异常和FDP的存在。较对照延长3秒为异常。
胆红素代谢试验
总胆红素(TBiL)正常上限为17.1umol/L,34umol/L以下为隐性黄疸,34-85umol/L为轻度黄疸,85-171umol/L为中度黄疸,171umol/L以上或每天递增17.1umol/L以上为重度黄疸。病毒性肝炎时,胆红素增高程度与肝细胞损伤程度相平行,而在淤胆型肝炎时不平行
直接胆红素(DBiL)与间接胆红素(UDBiL)DBiL正常时占TBiL的25%,UDBiL占75%。二者的测定用来进行黄疸的鉴别:DBiL/TBiL<20%,提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比值>40%,阻塞性黄疸时>60%
胆汁酸代谢试验
临床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其水平可直接反应肝脏的损害程度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淤积、原发性肝癌及药物性肝损害时,均可见TBA升高
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可有TBA增高,可早于胆红素的改变
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测定
肝脏参与脂类代谢,胆固醇与胆固醇酯的生成减少说明肝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当肝脏实质性病变时,如胆固醇合成减少,尤其胆固醇脂减少,则说明肝脏储备功能显著降低,高度提示预后不良,反应肝衰竭的预后和严重程度
肝癌标志物-甲胎蛋白(AFP)
AFP持续高浓度强烈提示原发性肝癌:AFP >500ug/L,且持续4周,或AFP在200-500 ug/L持续8周,在排除其他引起AFP升高的因素后,结合定位检查可诊断
低持阳:连续两个月检查AFP 3次以上,均在50-200ug/L以上,可能是亚临床型肝癌
假阳性:非癌肝病,胚胎癌,其他癌,孕妇
假阴性:癌体较小、不能合成AFP、分化程度高、坏死程度严重的肝癌。
肝炎病毒
4
发表于 2007-3-21 10:26 | 只看该作者
HAV    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
HEV    表现为急性肝炎,一般无病原携带状态
HBV    血液、体液传播
HCV    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
HDV    可表现为急性、慢性、病原携带
甲型肝炎
抗HAVIgM:病程早期即可阳性,持续3-6个月,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最简便可靠的血清学标志,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抗HAVIgG:出现稍晚,于2-3个月达高峰,持续多年或终身,属于保护性抗体,具有免疫力的标志。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HAVIgG滴度有4倍以上增长,也是诊断甲型肝炎的依据
乙型肝炎
HBsAg:在感染HBV 2周后即可阳性,阳性可诊断HBV感染
抗HBs:保护性抗体,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
HBV感染后的窗口期两者均阴性
两者同时阳性:1.HBV感染恢复期 2.S基因发生变异 3.抗HBs阳性者感染了免疫逃避株
HBsAg阴性,而HBV DNA阳性:1.HBsAg滴度低或正在消失 2.不同亚型感染 3.S基因变异
HBeAg:是HBV**的指标,代表传染性强。急性HBV感染出现迟于HBsAg,消失早于HBsAg。慢性HBV感染及病原携带者可持续存在
抗HBe:代表恢复期,HBV DNA阴转。但也有抗HBe阳性而HBV DNA阳性者
HBV前C区变异时,始终不产生HBeAg,但病毒仍**,可出现病情加重
HBcAg:常规方法在血清中检测不到
抗HBcIgM:急性乙型肝炎或慢性乙型肝炎急 性发作
抗HBcIgG:高滴度常与HBsAg并存,表示现症感染;低滴度常与抗HBs并存,提示过去感染
单一抗HBcIgG阳性,低滴度为过去感染,高滴度为低水平感染
HBVDNA:是病毒**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丙型肝炎
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
抗-HCV IgM:阳性提示现症感染
抗-HCV IgG:阳性提示现症感染或既往感染。低低度提示病毒处于静止状态,高滴度提示病毒**活跃
HCV RNA:阳性是病毒感染和**的直接标志。定量检测HCV RNA有助于了解病毒**程度、抗病毒治疗的选择及疗效评估。HCV RNA在血液中含量少,且随病程波动
HCV Ag血清中含量很低,检出率不高
丁型肝炎
HDV 是缺陷病毒,必须有HBV的辅助才能**、表达及引起肝损害
HDAg:出现最早,阳性是HDV感染的直接证据
抗HDIgM:阳性是现症感染的证据
抗HDIgG:高滴度提示感染的持续存在,低滴度提示感染静止或终止
抗HD不是保护性抗体
HDV RNA:血清或肝组织中HDV RNA是诊断HDV感染最直接的证据
戊型肝炎
抗HEV IgM:阳性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抗HEV IgG:急性期滴度较高,恢复期明显下降。滴度较高,或由阴性转为阳性,或由低滴度升为高滴度,或由高滴度降至低滴度甚至阴转,均可诊断为HEV感染。
少数戊型肝炎病人始终不产生HEV IgM、 HEV IgG,两者均阴性不能排除戊型肝炎
HEV RNA:自血液和粪便中检出。
5
发表于 2007-3-21 11:29 | 只看该作者
{MOD},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0 02: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