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拿] 探究疾病之人体生物平衡力学临床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医疗法主要以平衡气血为主
源远流长的华夏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治疗手
法和临床辨证等方面都在不断发展提高和完善。整体分析中医疗法法则,无不以
平衡理论为指导,中药以八纲辨证、针灸以升降开合、推拿以理筋整复、活血通络
为原则。中医学阐述的平衡理论主要是针对气血而言,阴盛阳衰、阳盛则阴衰、
上实则下虚、上虚则下实。治疗原则以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前病后治、虚补实
泻寒温、热清等,均属对气血的平衡调节,但总纲是以通为主,只有通调气血才能
达到平衡。《灵枢.九针十二原》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
犹闭也。刺虽久可拔也、污虽久可雪也、结虽久可解也、闭虽久可决也,成言久疾
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二、生物运动平衡力学是整脊推拿师的比修课
  中华推拿流派纷呈,名医辈出、各有特色,推拿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呈现一派空前
繁荣,百花齐放的新气象,随着国际医学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医推拿已走向世界,在
当前的推拿医林中,凡是推拿的顶尖高手无不以生物运动平衡力学作指导, 根治疾病
为突破口。
  三、生物运动平衡力学与疾病的关系
  当人患疾病后,自主神经便会自动调节随之肌肉开始痉挛,部分气血就会出现壅阻
,另一部分气血就会绕道而行,在这个阶段疾病得不到康复的话长时间受阻的气血肝
肾脏不能给予调节就会出现炎症,水肿导致粘连收缩的骨骼肌就会移位,身体为了保持
平衡,相对应的肌群也随之紧张,如左颈椎偏位,而 右腰肌及腰椎就会出现问题,笔者
临床发现患有多种疾病的人50%以上发病规律是交叉的。“继承而不泥古,发扬而不离宗”
其实这些理论祖国医学早在几千年前已有记载,如针灸配穴方面、交叉配穴及担截配穴法便
可治疗人体交叉失衡的病变。而上下配穴、左右、前后、原络、募俞、根结等配穴均可调治
相应失衡的病症。归纳起来疾病产生的人体失衡有五大规则:
一、前后失衡,多为人体督任脉线上的疾患及下肢关节病,如患者是慢性虚症妇科病,那么
她的腰肌、髂腰肌、腹直肌等,便会痉挛在这些肌群上可以找到阳性或阴性压痛点,长时间
肌收缩便会出现骶曲改变,自主神经调节为了使身体平衡腰、胸、颈曲均有改变,双膝关节
成微曲状。2、交叉失衡:多出现气管、肺、心、肝、胆、胰、肠、胃等多种疾患。如患者
的气管偏左侧病变,那么患者肩胛提肌、上后锯肌、斜方肌、胸大小肌等会出现痉挛,而右侧小腹部位腹直肌、腹斜肌
、腰大肌等也会紧张,疾病长时间不愈就会发展成肺心病、阑尾炎、妇科病及右侧睾丸炎
、椎间盘突出症等。. 3旋转失衡:正常人体从百会穴至会阴穴成以纵轴垂直线,上肢及躯干
的重力均衡的经双下肢传递至双足,所以交叉及左右失衡脊椎多有旋转成S状,脊柱就象一个弹簧
能缓冲震荡腰骶椎及骨盆就象底座提供脊柱在三维空间中的活动范围,活动通常是多个运动阶段、
的联合运动,包括沿横轴矢状轴和纵轴的旋转和平移。如果身体向一侧横轴线侧弯那就会失去重心
所以交叉失衡多半有椎体旋转移位。
4、左右失衡:多见于下肢一侧疾患如一侧膝关节有压应力出现的
骨质增生自主神经就会调节身体向健侧偏来减轻患肢的负荷
5、上下失衡:精神上的疾病会造成上下失衡,中医理论怒则气上
、悲则气消、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惊则气乱、恐则气下。1、当
人体气愤的时候,位于丘脑下部处区的交感神经中枢气血开始充沛
,交感神经随之兴奋,这种状态时间保持过长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
出现,那么在上后锯肌、肋间肌等处便会找到阳性或阴性压痛点,这种
反应就会使脊椎移位上下失衡。临床发现多于前后失衡同时存在
2、恐则气下:人产生恐惧时位于丘脑下部前区副交感神经中枢的
气血开始充实,面部颞顶肌、躯干降肋肌及下肢的阔筋膜张肌等。
产生收缩这种反应同样可以促使脊柱上下或前后失衡。无论什么
心情神经长期的调节或过极的调节都会产生机体失衡。以上几种失衡
规律则其实是一种“平衡”它建立在各种疾病出现已后正常生理平衡
破坏后为了使疾病的康复,机体自我调节建立的“平衡”。关于
病因学说:中医一般将病因分三类1、外感六淫、疫疠2、外伤、饮食
、疲倦、寄生虫和虫兽伤3、内伤:包括七情过激房劳等。笔者将
人类疾病区分为两大类1、先疾病类:外伤、外感、寄生虫和虫兽伤
、饮食过饥过饱等,这类病的规律是疾病—自主神经调节—肌痉挛-—
气血阻滞—肌粘连—骨骼移位失衡。2、后疾病类:包括七情过激
肌肉筋骨捞损等,先有某种因素影响气血运行后产生的疾病。中医
学论、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久坐伤肉、久
站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这些理论都是阐述人体致病的因素
。捞损情伤—自主神经调节肌痉挛—气血阻滞—肌粘连—骨骼移位失衡
。从以上致病因素分析自主神经调节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经络
完全掌握自主神经中枢通往疾病的良性调节通路,从而使治疗方面
走捷径而简单化,也避免了辨证难误治的现象。一种症状一次调节
几分钟即可。在防止疾病方面可以说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中医经络
推拿这颗璀璨的明珠将会发出灿烂的光芒。
四、人体脏腑组合通道
1、心与肺合,心主血,肺主气,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相辅相成,肺
脏的通气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保障了组织
细胞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呼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影响
心脏的正常活动,所以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而心主血脉,如果血脉
不畅也会导致胸闷、气短、气喘等肺病症候。
2、胃与小肠大肠合:历代医家对脾胃的看法都非常重视,认为脾胃
为后天之本,营血化生之源,五脏之母,有胃气者则生,无胃气者则死,
要得长生,脾胃长清,要得不死脾胃无滞,查病者先看脾胃的强弱
治病者先顾脾胃的盛衰。脾与胃合经络表里相通,脾升胃降运化全身
。这方面中医学对脾脏的认识是一种误解,现在医学阐明脾脏是一种
淋巴器官,同胸腺、淋巴结、扁桃体等形成人体免疫系统。从口腔到
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形成一个消化通道,它们相互
配合才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作为新陈代谢的物质原料和能量来源。
3、肝与胆、胰腺合:肝主怒、主气、主升发、主藏血、造血是心血之库
祖国医学几千年前对肝脏的生理研究就发现了肝脏与造血有关,同胆是互为表里
,俗话讲是肝胆相照。现在医学阐述肝脏和胰脏为大的肠腺,肝脏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体内参与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最大的器官,而产生的胆汁胆酸能乳化肠道内的脂肪,胆色素为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胆总管与胰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头,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并抑制糖异生,从而使人体血糖降低。如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升高就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从肝胆胰腺的功能及通道看是一个融洽组合。
四   肾与膀胱生殖合:肾主精,主髓,主骨,主脑,主水,主二便,主腰腿,窍位在耳,其华在发,先天之本,元气之源,这些都是中医学对肾脏功能的描述。古人云:人老肾先衰。这说明肾与人类寿命关系密切。现代解剖学发现肾是血液过滤器,肾小体内血管球旁器有调节血压作用,此外肾脏还有产生生物活性物质的功能,它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器官,一昼夜血液流经肾、肾小囊滤液量可达近体重的三倍,可将水、尿素、肌酐、盐类、药物等经膀胱尿道排出体外。人体有五脏六腑,中医学区分十二经络,西医分八大系统。笔者把人体看作有几大通道,从而使治疗疾病简单化。从肝到胆、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形成一个通道。在这个通道上任何一个脏腑出现疾病都会影响整个通路的气血。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依靠气血运行来完成的,气血的不畅就会带来疾病的发生及病传。这些人体通路很像中医阐述的十二经络,每条经络都有井、荥、俞、经、合、募、原等特定穴位,在临床运用中以“宁失其穴不失其经”来操作,也就是讲不必限于某穴治疗整条经络调节既治疗原发病灶又防止继发疾患。
五  病传规律
  在疾病发展转变方面中医学有着精粹的见解。如见肝之病先当实脾,见痿之症独取阳明。《素问.皮部论》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经脉,留而不去,传入府,禀于肠胃.笔者把疾病传变规律划分两大类:一是有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后产生其他脏腑或组织病变.二是局部肌痉挛造成的气血瘀阻对他脏或组织影响产生的病变.前者如胆汁分泌过少,小肠内脂肪胆酸不能乳化过多堆积,胃就会出现胃酸过多等疾患,笔者以通调肝、胆、胰通道治疗胃酸过多疗效满意。中医学论肝主酸是有道理的。后者如左侧颈椎病由于左肩胛提肌、头夹肌等痉挛,而右侧腰椎、腰肌也会出现病变,这是人体自我调节平衡的原因。前者多为脏腑功能性障碍,后者多为气血不畅造成。
六   生物运动平衡力学临床运用
据以上观点,有疾病自主神经调节必有肌痉挛,最终导致骨骼移位产生失衡。调节神经,松解肌痉挛是临床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从运动力学分析骨骼是力的杠杆,关节是力的支点,肌肉是力的动力,只有利用肌肉的调节骨骼才能复位,气血才能通达。这种调节失衡法可分正调反调两种。如哮喘病可利用自主神经**良性调节支气管平滑肌外周肋间肌、提肋肌等松懈来恢复机体平衡属正调。患者单侧下肢病变,自主神经为了使患侧减轻负荷,身体就会向健侧偏斜。除局部对证治疗外,脊柱采用反调法待患肢康复后方可正调,否则会加重病情。人类疾病多端、症状各不相同、失衡程度不一,调整失衡主要以脊柱、骨盆为主。因脊柱是人体的运动中枢,而骨盆是脊柱的底座,为力量向下肢传递的缓冲地带。脊柱骨性运动的方向力源自附着于肌肉结构的动力。脊柱不稳定产生移位失衡,起因多为附着脊柱之肌肉韧带痉挛或损伤。所以调整人体疾病引起的失衡以调节肌痉挛为主,整骨为辅。(1)、脊柱骨盆调衡法:除对局部明显棘突或骨盆偏位纠正外,还要在平衡点上施术,根据人体失衡规则,脊柱上段左侧弯而下段就会右侧弯;上段前倾,下段就会后伸。在左弯与右弯力的交汇转换处笔者称之为平衡点。(2)、松解肌肉调衡治百病法:包括静脉血流方向、内脏功能通道规律、自主神经良性调节通路及手法节奏力度等。在人类日益崇尚“回归自然”的今天,这种无须针药的绿色疗法必将博得世人的推崇。笔者临床发现这种新疗法对内外各种疾病综合分析疗效目前已达世界医学领先水平。
  七  运用以上观点对疑难杂病症的形成分析及临床
  一、哮喘病:多因外源性感染形成,暴咳引起支气管黏膜损伤,致使平滑肌痉挛,病灶微循环障碍、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气管免疫功能低下、易过敏、易感染,经多次发病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从内脏平滑肌、外周保护气管的肌肉群到对应失衡调节的肌群都会产生痉挛,所以慢性哮喘患者都是几种疾病出现。中医学对于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是肺、脾、肾三虚;二是热痰、寒痰、外感三实。笔者运用自主神经良性调节通路调治本病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而本病继发于其它疾病也随之可愈,这种良性调节通路既治疗原发病,同时也兼治继发病或预防的作用,有着标本同治的功效。
二、心脑血管病:有人统计上海市区居民40岁以上的人群80%左右患有高血压病,这一惊人的数字对本病的防止是刻不容缓的,肾脏的健康与否是本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肾脏对血液的过滤减少,血液的质量就会出现问题,从而使血液流动缓慢、血管壁脂肪堆积、阻力增高、心脏的负荷加大、大脑供血不足、自主神经过度调节,血压就会升高。导致肾脏过滤功能减退有两个方面:一是肾脏本身患有疾病;二是肾脏功能正常是有其他因素影响。比如现代人体劳动减少、久坐及脑力劳动增加,腰酸背痛及颈椎症状的人群相当普遍。由于肌痉挛部分流 经肾脏过滤的血液中途受阻久之血液就会出现病变,所以人体受后天影响中老年
患者的血液都会变的色暗而粘稠。长期不参加运动及久坐、久卧善于长时间保持
一个姿势的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疾病。有些患者为了减轻心脏的负荷常年右侧卧位
这样右侧的气血循环就会缓慢,顺其自然、放松心情、增强运动人才能长寿。以上
论点可解释男女寿命差异的秘密,从男女房事常规姿势分析,男人腰大肌易捞损
或损伤,由于捞损的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腰背就会出现酸痛等症状,从而影响
肾脏的排泄功能。腰者肾之府,房捞伤肾这些论点早在中医学早已阐明。女人易捞损
或损伤提肛肌会阴深横肌等这样会影响内脏组合通道的气血,所以女人的疾病往往
多于男人。随着人类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盛绿色食品的减少,也是加重肾脏
排泄的主要因素
3、肝、胆、胰腺病:多因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的脏腑功能通道疾病,
从人类结石病分析,主要产生在肝、胆、肾、膀胱、前列腺,都是形成在人体两大脏腑通道上,由此看来这两大通路最易产生不畅现象,人的一生受后天的影响。过度饮酒,饮食不节,情致不畅。肝失疏泄湿热蕴蒸,肾阴亏损、膀胱蓄热等因素是产生结石或不畅的根源。笔者治疗肝、胆、胰腺等顽疾主要调节其通道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四癌症:癌变的形成,笔者认为先有气血瘀阻,自主神经调节肌肉痉挛产生封闭性的保护,郁久生变,瘀阻的气血长时间不疏通就会坏死。随着病情的恶化,周围的肌痉挛就会扩大范围,然而坏死的气血就可能演变成癌细胞。这时候得不到治疗控制的话癌细胞就很快滋生蔓延。像苹果一样坏了一点不切除很快就会蔓延整个苹果。有关这方面的作者缺乏系统观察。因此有待于今后的临床中观察研究,进一步证实。
六、清扫通路垃圾。特技手法简介。体内的“垃圾”过多是产生内科病的主要原因。从结石病的观察都是形成在人体脏腑功能通路上。笔者把像结石这类病看做是体内通路上的“垃圾”。清扫这些“垃圾”必需从始至终顺序疏通。如肝、胆、胰腺通道。先从肝到胆、胰、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这样“垃圾”才能有所去处。每一个脏腑都有它所属的肌肉群。当脏腑患病时对应的肌肉群就会痉挛,就像中医学描述的经络一样。经络者“内通于脏腑,外达于肢节”。寻找脏腑这些肌肉对应规律,可从疾病导致失衡及病传规则上找出。一个脏腑致病,肌肉痉挛可影响整个通道。如此推理全身任何一块肌肉长时间的痉挛也会造成相应所属的脏腑患病。特别是用脑过度的人群中有88%以上头皮肌、表情肌有着不同的肌肉痉挛。按压寻找可找出阴性或阳性压痛点。笔者在这些压痛点上施术或指导患者自己操作。每日1-2分钟,患者就会感到精力倍增,记忆力明显加强。在保健延年益寿方面,根据年龄、体质及脏腑盛衰不同可设定如何运动一套方案。每天只要坚持2-3分钟,短时间内体质就会明显增强。笔者***经络后利用自主神经良性调节规则可迅速缓解肌痉挛使疾病快捷得到改善及康复。这种疗法的问世,人类得药物至少可以减少50%。大大减少了药物给患者带来的副作用。经络推拿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件奇宝。愿它在今后的临床运用中闪烁出纯正的光芒。
                                               
                                             联系方式:13195676796
2# 沙发
发表于 2010-6-20 23: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04: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