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31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氧疗方式选择和效果监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2-14 2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氧疗的方法很多,不同方法各有利弊,在氧疗方式选择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创到有创,及时监测和调整,以能尽快达到改善缺氧为目的。因此在氧疗期间对氧疗效果的监测显得十分重要,氧疗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FiO2的监测  
FiO2是决定氧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对FiO2进行实时监测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只有在部分呼吸机上可以实现对FiO2的监测,在非机械通气方式氧疗时均无法监测FiO2,只能依靠氧流量来估算。
2、全身状况的监测  
主要监测动脉血压、心律、呼吸频率、紫绀以及神志和精神状况的变化。如氧疗后患者心律变慢、呼吸频率下降、血压上升且平稳、呼吸困难好转、末梢循环改善、尿量增加、皮肤红润变暖、紫绀减轻或消失等,均表明氧疗效果良好,反之提示病情恶化,氧疗未达到效果。
上述症征的临床观察不受条件限制,简便易行,但应对上述因素综合考虑后判断氧疗效果。
3、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  
SpO2亦称脉氧计(pulse oximeter)是一种无创经皮连续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方法,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简便直观的监测方法。可连续观察数天而对患者毫无损害,尤其适用于严重缺氧患者氧疗的监测。当血氧饱和度在65%~100%之间时,SpO2与SaO2呈高度直线正相关。当PaO2在35~60mmHg之间,此时SaO2处于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的陡峭段,随PaO2变化SaO2变化很敏感。但当PaO2>60mmHg时,SaO2已超过90%,此时解离曲线进入平坦段,SpO2测定灵敏度性大为降低。当SaO2低于65%时,SpO2读数则又偏高。
影响SpO2监测的因素:①局部血流灌注不良、甲床增厚、皮肤色素沉着等均使SpO2低于SaO2。②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的影响,当COHb大于9%时,SpO2约增高7%。③血胆红质增高等会影响测定结果。
4、动脉血气(ABG)监测
ABG是目前评价氧疗效果最为准确可靠的方法,ABG可提供PaO2、PaCO2、HCO3-、pH、SaO2等多种氧合及代谢参数,PaO2升高是反应氧疗效果最直接指标。ABG不足是需要反复抽血及不能实时连续监测。
近年来已开展了连续测定PaO2的方法,通过将一根含有极谱氧电极的导线插入动脉内。在新生儿,导管电极系统已提供了准确可靠PaO2值。但此法至今不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原因是:潜在电的危险,测定时需要频繁的反复校正以及损伤动脉壁的可能性。
5、经皮氧分压测定(TcPO2)  
TcPO2是通过直接测定从皮肤逸出的氧量来反应PaO2,TcPO2可大致反应PaO2的变化。方法是将氧电极紧贴于皮肤上加温,使局部微循环血管扩张,用微型电极直接测出通过半透膜进入电极内的PO2。
TcPO2的测定结果明显受皮肤性质、局部温度、血流灌注等因素影响。在循环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测定结果较准确和可重复,TcPO2与PaO2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99。成人的皮肤较厚,TcPO2的测定结果即变异较大,虽然TcPO2与PaO2呈显著正相关,但相关系数0.65~0.96,TcPO2比PaO2降低10%~20%甚至更多。TcPO2的变化既和PaO2有关,又和微循环血流灌注有关,当灌注正常时,TcPO2能基本反应PaO2水平。如PvO2基本正常而TcPO2显著降低,即反映了组织灌注功能低下,见于心力衰竭和休克等情况。严重低血压、贫血、低温、酸中毒等均会使TcPO2下降。由于影响因素较多、测定值不稳定等原因,目前还没有把TcPO2作为氧疗的常规临床监测指标。
6、其他监测方法
尚有其他一些监测方法,如用混合静脉血氧分压作为组织平均PO2指标、用微电极技术测定组织或细胞内PO2、用近红外光照射技术测定细胞内氧的利用情况等,这些方法目前均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尚无法进入到临床应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闲云野鹤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5-2-14 20:2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不错,鼓励一下,呼吸的帖子,还是以图文并茂为好。
3# 板凳
发表于 2006-8-19 16:5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共享,福建的朋友。很长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07: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