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57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皮肤病] 夏季和冬季都有哪些常见皮肤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5-16 1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许多皮肤病发病与气候季节有明显关系,认识这个问题对于皮肤病的诊断、鉴别、预防、治疗和护理都很有帮助。

  好发及加重于夏季的常见皮肤病有:脓疱疮、毛囊炎、手足口病、登革出血热、葡萄球菌性汗管周围炎及汗腺脓疡、化脓性汗腺炎、化脓性甲沟炎、鼠疫、游泳池肉芽肿、热带溃疡、糜烂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叠瓦癣、癣菌疹、擦烂性念珠菌病、间擦疹、雅司、疟疾、血吸虫皮炎、钩虫皮炎、匐行疹、皮肤丝虫病、蜈蚣咬伤、桑毛虫皮炎、松毛虫皮炎、蚊虫叮咬、皮肤蝇蛆病,隐翅虫皮炎、蛇咬伤、谷痒症、恙螨叮咬、痱子、日光性皮炎、光线性肉芽肿、多形性日光疹、泥螺?日光性皮炎、植物?日光疹、丘疹性荨麻疹、光线性唇炎、掌跖脓疱病、播散型环状肉芽肿、多汗症、汗疱症、臭汗症、雀斑、黄褐斑等。

  好发及加重于冬季的常见皮肤病有:麻疹、水痘、风疹、非典型麻疹综合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传染性红斑、幼儿急疹、冻疮、寒冷性多形性红斑、冻伤、冷红斑、冷超敏性皮肤病、打猎反应、冷球蛋白血症、冷纤维蛋白血症、冷凝集综合征、战壕足、青少年春季疹、手足皲裂、鱼鳞病、掌跖角化症、神经性皮炎、瘙痒病、银屑病、玫瑰糠疹、白色糠疹、结节性红斑、离心性环形红斑、肢端青紫症、网状青斑、雷诺氏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皮脂缺乏症等。
2# 沙发
发表于 2005-5-16 10:29 | 只看该作者
哪些皮肤病好发于妇女


--------------------------------------------------------------------------------

  许多皮肤病发病与性别有一定关系,因为女性特有的某些生理结构和功能,临床上有许多皮肤病是特发和好发于女性,常见的有:

  女阴白色念珠菌病、面部脓皮病、寻常狼疮、硬红斑、急性女阴溃疡、泌尿生殖器滴虫病、妊娠痒疹、多形红斑、远心性环状红斑、回状单纯红斑、结节性红斑、油彩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植物-日光性皮炎、泥螺-日光性皮炎、颜面再发性皮炎、渗出性神经皮炎、人工皮炎、皮肤神经痛、结节性痒疹、硬化萎缩性苔癣、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混合结缔组织病、妊娠疱疹、妊娠丘疹性皮炎、掌跖脓疱病、胫前粘液性水肿、痛性肥胖病、环状肉芽肿、类脂质渐进性坏死、多形性肉芽肿、黄褐斑、口周皮炎、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荨麻疹性血管炎、红绀病、脂膜炎、坏死松解性游走红斑、月经疹 、贫血痣、蒙多病、变应性肉芽肿病、白塞氏病、网状青斑、阶段性透明性血管炎、雷诺氏病、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疣状肢端角化病、进行性指掌角皮症、更年期角化症、斑状萎缩、妊娠纹、女子多毛症、剥脱性唇炎、阿弗它口炎、女阴白斑、女阴溃疡、女阴萎缩、汗管瘤、萎缩性多软骨炎、摩擦黑变病、色素失禁症、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肢端早老症、多**症、多**症等。
3# 板凳
发表于 2005-5-16 10:30 | 只看该作者
哪些皮肤病好发于青年人


--------------------------------------------------------------------------------

  很多皮肤病的发病与年龄常有一定关系,某些疾病容易发生于某些年龄组,临床上好发于青年人的常见皮肤病有:

  生殖器疱疹、牛型痘、羊痘、挤奶人结节、扁平疣、非典型麻疹综合征、尖锐湿疣、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须疮、秃发性毛囊炎、项部疤痕疙瘩性毛囊炎、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坏死性痤疮、痈、化脓性汗腺炎、面部脓皮病、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硬红斑、软下疳、梅毒、雅司、品他、皮肤黑热病、滴虫病、阴虱、打猎反应、战壕足、多形性日光疹、植物-日光性皮炎、泥螺-日光性皮炎、青少年春季疹、冲浪运动员结节、红斑狼疮、白塞氏综合征、神经性皮炎、单纯性痒疹、人工皮炎、特发性迟发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症、毛发苔癣,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毛囊角化病、点状掌跖角皮症、多形红斑、玫瑰糠疹、扁平苔癣、青春期萎缩纹、结节性红斑、肢端青紫症、网状青斑、雷诺氏病、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皮下脂肪肉芽肿、结节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皮脂溢出、脂溢性皮炎、寻常痤疮、酒渣鼻、口周皮炎、狐臭、斑秃、脂溢性脱发、全身性多毛症、接触性唇炎、剥脱性唇炎、表皮痣等。
4
发表于 2005-5-16 10:3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许多皮肤病需要忌口


--------------------------------------------------------------------------------

  很多皮肤病患者在就诊后都会问医生,是否需要忌口。的确临床上有许多皮肤病需要饮食调忌。如湿疹、荨麻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癣、红皮病、脂溢性皮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皆可因吃**性食物或发物而使病情加重,因此对那些有食物过敏因素的患者,在发病期间或疾病痊愈后,应限制或禁食鱼、虾、蟹、羊等腥发之物,鸡、鸭、鹅等禽类食物以及葱、姜、蒜、辣椒、芫荽、酒类等**食物或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5
发表于 2005-5-16 10:30 | 只看该作者
哪些皮肤病具有传染性


--------------------------------------------------------------------------------

  许多皮肤病患者在就诊时都十分关心自己的皮肤病有无传染性,其实传染性皮肤病种类只占皮肤病的一小部分。皮肤病的传染方式可分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两种方式,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动物的皮肤、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如痰液、粪便、唾液、尿液、渗出液等)而传染,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患者污染过的用具(如餐具、衣帽、被褥、洗漱用品、鞋帽、毛巾等)而传染。但并非接触后就会被传染,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一定免疫力,只有当免疫力下降时,如在体弱、慢性内脏疾患、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肿瘤等条件下,被传染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有:单纯疱疹、水痘、生殖器疱疹、卡波氏水痘样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天花、B病毒病、牛型痘、挤奶人结节、羊痘、传染性软疣、寻常疣、扁平疣、麻疹、非典型麻疹综合征、手足口病、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口蹄疫、传染性红斑、幼儿急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鹦鹉热、斑疹伤寒、脓疱疮、猩红热、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沙漠疮、麻风、皮肤结核、鼻疽、布鲁菌病、鼠疫、软下疳、炭疽、皮肤白喉、红癣、头癣、手足癣、甲癣、体癣、股癣、梅毒、艾滋病、雅司、品他、皮肤黑热病、滴虫病、疟疾、阴虱、疥疮等。
6
发表于 2005-5-16 10:30 | 只看该作者
哪些皮肤病具有遗传性


--------------------------------------------------------------------------------

  遗传性皮肤病占皮肤病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指致病突变基因引起的皮肤病,致病突变基因服从于一般的遗传规律,即患者在亲祖代及子孙中以一定数量比例出现,仅在家族上下代之间垂直传递,不涉及家族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遗传性皮肤病有以下四种遗传方式: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此类皮肤病具有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子女至少有一半患病,与性别无关,病情多不严重,不影响生命和工作能力等特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占遗传性皮肤病的70%左右,常见的有:寻常型鱼鳞病、胼胝形成、毛囊角化症、多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甲膑综合征、血管扩张症、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类白化病、毛发红糠疹、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色素失禁症、汗管角化症、皮脂腺腺瘤、雀斑、毛发上皮瘤、神经纤维瘤病、白额发、先天性厚甲症等。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此类皮肤病具有双亲正常、但其兄弟姐妹可能患病,双亲家属发病率较高,看不到连续几代遗传,患者体力、智力发育明显障碍,生命预后差等特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白化病、先天性鱼鳞病、着色干皮病、先天性卟啉症、类脂蛋白沉着症、血色病、先天性甲缺乏、弹力纤维假黄瘤、肠病性肢端皮炎、皮肤脂肪沉积症、先天性闭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等。

  (3)性联遗传 此类皮肤病具有发病男多于女,隔代遗传,女患者所生儿子全部发病,女性患者其父必为有症状患者等特点。性联遗传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性联遗传性鱼鳞病、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良、先天性角化不良、弥漫性体部血管角化瘤、萎缩性毛孔角化症等。

  (4)多基因遗传 此类皮肤病是指遗传特征不是决定于一对基因,而是由几对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方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家族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群体的特点。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常见的有:脂溢性皮炎、寻常痤疮、红斑狼疮、银屑病、多毛症、斑秃等。
7
发表于 2005-5-16 10:31 | 只看该作者
烈日、紫外线与皮肤病
作者 佟菊贞

--------------------------------------------------------------------------------

  夏日炎炎,爱美者只好打起阳伞、戴上帽子以保护自己白皙的皮肤;而对于健美爱好者,在夏日晒出一身古铜色的皮肤,无疑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呢?

  谈到紫外线,不得不说说太阳光线与大气层之间的关系。从太阳发射出的光子束,在通过地球大气层时发生衰减变化,约有1/3的总能量被吸收。紫外线按其波长可分短波、中波、长波三种。一般来说,短波紫外线极易被吸收,当日光束经过约在地球上方1.5万米~3.5万米的臭氧层时,短波紫外线几乎100%被阻断。中波紫外线是不能完全被臭氧层吸收的,也不能穿透一般的玻璃;在高山、空旷的地方,中波紫外线含量特别多,它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故也称晒斑光谱。长波紫外线可以穿透玻璃,对人体皮肤的损害就较大了。

  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损害有多大

  皮肤被日光照射后,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反应,这些反应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日光对人体是有益的。例如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杀菌消毒、治疗某些皮肤病等;另一方面,它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引起急性皮肤病晒斑,这在医学上又称为日光性水肿或日光性皮炎,多发生在暴晒后6~24小时。皮肤因过度暴露在阳光下而出现边界清楚的红斑,有灼热或刺痛感,一般约2~3天内痊愈。若大面积受晒也可出现红肿、水疱,甚至大疱,可有明显的疼痛,一般6~7天可以消退,严重时甚至出现全身不适,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此外,暴晒后可导致皮肤晒黑、皮肤增生、增厚等现象,个别人还可出现光—甲剥离的症状。

  对于长期暴露在日光下工作的人群,如农民、建筑工人、渔民等,可发生慢性皮肤反应,最主要的是皮肤老化。由于长期反复日光照射或人工紫外线照射,可致皮肤结构及功能逐渐衰退,这种紫外线的光谱主要是长波紫外线。它可令皮肤的色泽变黄、干燥、弹性下降,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或角化过度,粉刺甚至皱纹,有时被轻微碰撞即可出现淤斑。

  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均提示:长期接受中波及长波紫外线照射的人较易发生皮肤癌,特别是中波紫外线致癌性比长波紫外线致癌性约高出1000倍。在欧美等国,人们习惯于日光浴,每逢节假日都喜欢到海滩晒太阳,要把白色的皮肤晒得变红或呈红褐色才感到满足,因此这些地区皮肤癌的患病率比较高;而我国皮肤癌发病情况与亚洲、非洲一些国家(如泰国、菲律宾、越南、几内亚、乌干达等)相似。皮肤癌的发病还可能与遗传、皮肤色素及环境因素(阳光、气候、湿度、烟雾、风等)有关。

  皮肤癌主要包括基底细胞癌及鳞癌,常发生于曝光部位,也可发生于疤痕、慢性溃疡、x射线致角化病的基础上。此外,它也与某些化学因素有关,如砷、沥青、玻璃制造、照相工业、杀虫剂、矿物冶炼、石油蒸馏产物、电缆制造业等。皮肤癌一般常表现为浸润性小斑块、结节或溃疡,继而发生增生、隆起呈菜花状,多呈淡红、暗红色,加强行剥离则极易出血。此外,还可以引起光敏性皮肤病,如多形日光疹、痘样水疱病、光化性痒疹、日光性荨麻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等。

  怎样防止紫外线辐射的侵袭

  紫外线辐射最强的时间是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因此在户外工作或走动者,应尽量避免在这段时间晒太阳,如这段时间内必须在户外工作,最好采取自我保护措施,避免紫外线的辐射。可以戴帽子、打伞、戴墨镜、穿有色泽的衣服,以黑色、深色最好。深色衣服可以有效预防紫外线的辐射,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某些特殊行业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筑路工人、农民、渔民等。当然,深色衣服吸收红外线可引起不适,出现闷热、出汗、口干等。白色的衣服不能有效地防止紫外线的辐射,而尼龙、大可伦等织物对紫外线的防护明显优于棉织品。

  遮光剂可保护皮肤,免于或减少紫外线的辐射,常用的有水杨酸苄酯、5%二氧化长钛乳剂等制剂。目前各大百货商店均有***具有防止紫外线吸收及增白功能的护肤霜或擦剂,可在外出前涂抹1~2次。而防止皮肤老化,可选用0.05%维甲酸霜外擦,对皮肤增生或角化可外用5—Fu霜(5—氟尿嘧啶霜)。

  如果已经被晒伤,肤质变红、发烫,最好上医院就诊。晒伤后的皮肤特别干燥,此时应涂抹护肤乳液、凡士林等加以保护。必要时,医生可根据患者晒伤程度开些口服药物,以缓解患者皮肤的血管扩张、发炎等症状。

  总之,长期暴露于日光下工作或活动,必须引起注意。日光可诱发与日光有关的各类皮肤病,但是否发病取决于个人防护措施,与个人免疫功能及遗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对长期户外工作的人来说,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对预防与日光有关的皮肤病有着重要意义。
8
发表于 2005-5-16 10:31 | 只看该作者
哪些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


--------------------------------------------------------------------------------

  很多皮肤病的发病与年龄有一定关系,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皮肤的生理结构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屏障抵御等各种生理功能也逐渐减退,所以有不少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常见的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丝状疣、慢性复发性丹毒、臁疮、角化过度型手足癣、光线性角化病、手足皲裂、裂纹性湿疹、瘙痒病、腹外侧皮神经炎、经绝期角皮病、疣状角化不良瘤、持久性豆状角化过度症、硬化性萎缩性苔癣、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疤痕性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暂时性棘层松解性皮病、角质层下脓疱性皮病、皮肤松弛症、眼睑松弛、结节性类弹力纤维病、老年性皮肤萎缩、结节性血管炎、淋巴瘤样肉芽肿病、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红斑性肢痛病、外伤性脂肪坏死、皮脂缺乏症、脸黄瘤、渐进坏死性黄色肉芽肿、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糖尿病性皮肤病、老年性白斑、老年性女阴萎缩、脂溢性角化病、老年皮脂腺痣、皮脂腺癌、软纤维瘤、卡波氏肉瘤、淋巴管肉瘤、脂肪瘤、梭形细胞脂肪瘤、脂肪肉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1 22:1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