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70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综合试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5-15 2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医综合-方剂学

作者:中药网

关键词:方剂  


1.方剂和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方剂学发展概况。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的主要成就、贡献及代表作。



2.治法的概念。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常用治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历代主要的方剂分类法。“七方”的实质。“十剂”、“八阵”的具体内容及实际意义。



4.方剂与药物的联系与区别。



5.方剂组成原则的具体涵义及其在临证道药组方中的运用。方剂组成变化的主要形式。各种变化的前提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方剂组成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在实际运用中的统一。.



6.常用剂型的概念、性能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7.临床常用各类方剂的概念、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分类反应用注意事项。



8.下列方剂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义及加减应用 (1)解表刘: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贩毒散。 (2)泻下剂:大承气汤、十枣汤、新加黄龙汤。 (3)和解剂:小柴胡汤、葛革清明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 (4)清热剂: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瘟贩毒饮、凉隔散、普济消毒饮、龙胆泻肝汤、泻白散、芍药汤、白头翁汤、青蒿鳖甲汤。 (5)扶暑剂:清暑益气汤、新加香薷饮。 (6)温里剂:理中丸、小建中汤、四逆汤、回阳救急汤、当归四逆汤。 (7)补益剂: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生脉散、四物物、归脾物、炎什草汤、大咪地教九、一贯煎、肾气丸。 (8)安神制:朱砂安神九、酸枣广扬。 (9)因涩列:牡划敞。义人养胜场、叫忡札、桑爆峭散、完带场。 (10)理气剂:半夏厚朴汤、帜实疾自挂技汤、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大台马约散、暖肝煎、旋覆代储场。 (11)理血剂:桃核承气场、血府逐瘀汤、温经汤、生化汤、补阳还直汤、小药饮于、槐花散、咳血人、黄土汤。 (12)冶风刺:大秦见汤、羚角钩藤场、镇肝息风汤、大定风珠、地黄饮子。 (13)洁煤利:杏苏散、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麦门冬汤、百合同金汤。 (14)扶湿剂:平胃散、空香正气散、三位汤、茵陈蒿汤、连朴饮、八上散、五筝散、猪各汤、防已黄茂汤、真武汤、等挂术甘汤、实脾散、先估胜湿场、独活寄生汤。 (l5)祛痰剂:二陈汤、温胆汤、贝母瓜萎散、清气化痰九、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16)消导化积剂:保和九、积水龙、健脾九。 (17)驱虫剂:马梅龙。 (18)涌病剂:他方活命饮、阳和汤、透脓散、苇整场、大黄牡丹汤。



9.下列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及配伍特点 (1)解表剂:九昧羌活汤、升麻葛根场、再造散.麻黄细辛附子汤。 (2)泻下剂:温脾汤、麻子六九、增液承气汤。 (3)和解剂:痛泻要方。 (4)清热剂:竹叶石膏汤、导赤散、左金丸、清胃散、清骨散、秦艺鳖甲散、当归六黄汤。 (5)祛暑剂:六一激。 (6)温里剂.吴茱萸汤、大建中汤。 (7)人坐以解剂:火柴剧汤、葛根苓连汤、防风通圣散 (8)补益剂:当归补血场、科帅阿胶扬、大补明几、虎潜地、人归丸、右归九。 (9)安神剂:珍珠母九、磁朱九、天王补心丹、付表大枣汤。 (10)开窍剂:安宫牛黄九、紫雪、至宝丹、五枢丹、苏合香九。 (l1)固涩剂:玉屏风散、金锁固精丸、缩泉九。 (12)理气剂:越鞠丸、金铃子散、厚朴温中汤、橘核九、橘皮竹茹汤。 (13)理血剂:七厘散、失笑散、复元活血汤、桂枝茯苓丸、活络效灵丹、十拆散、胶艾汤。 (l4)治风剂:消风散、川芎茶调散、牵正散、小活络丹、天麻钩藤饮。 (l5)治燥剂:桑否汤。 (l6)祛湿剂:甘露消毒丹、革解分清饮。 (17)扶痰剂:止嗽散、三子养亲汤。 (l8)消导化积剂:木香按榔丸、权实导滞九、积实消瘤九。 (19)痈疡剂:五味消毒饮、四妙勇安汤、牛善解肌汤、小金丹。



10.8、9两项所列方剂中相关方剂的对比分析及鉴别应用。
此附件已经损坏等待作者修复
2# 沙发
发表于 2005-5-15 22:02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综合-中药学

作者:中药网

关键词:中药学  


1.中药、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历代本草学的主要成就及其代表作。



2.地道药材的概念、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研究地道药材的方法及目的;适时采集中药的目的;中药炮制的概念、目的和主要方法。



3.中药药性、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的概念;所代表药性的作用及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4.中药配伍的概念、目的与方法;中药禁忌的概念及内容;中药剂量的概念及确定中药剂量的依据;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根据病情、剂型不同的服用方法。



5.临床常用各类药物的概念、性能特点、适应病证、配伍应用及使用注意。



6.下列临床常用250味重点药物药用部位的来源、炮制、性味、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功效鉴别要点



(1)解表药类:麻黄、桂枝、细辛、紫苏.荆芥、防风、羌活、白立、苍耳子、生姜、香著;薄荷、牛分子、蝉衣、桑叶、菊花、蔓荆子、葛根、升麻、柴胡。



(2)清热药类:石膏、知母、桅子、芦根、天花粉、夏枯草、决明子;黄羊、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白鲜皮;犀角。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紫花地丁、蚤休、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血腥草、败着草、白头翁、土茯苓;青蒿、地骨皮、白薇。



(3)泻下药类:大黄、芒硝;甘送、大前、芜花、牵牛子、巴豆。



(4)祛风湿药类:独活、威灵仙、秦充、防己、木瓜、蚕砂、白花蛇、五加皮、桑寄生、虎骨。



(5)芳香化湿药类:苍术、厚朴、获香、佩兰、砂仁、白豆蔻。



(6)利水渗湿药类:茯苓、猪苓、意苡仁、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茵陈蒿、金钱草、扁蓄、程麦、石韦、赤小豆。



(7)温里药类:附子、乌头、肉桂、干姜、高良姜、吴莱莫、丁香。



(8)理气药类:橘皮、青皮、积实、权壳、木香、香附、乌药、沉香、檀香、川谏子、蔬白、佛手、香橡。



(9)消食药类:莱菔子、山植、鸡内金。



(l0)驱虫药类:使君子、苦掉根皮、按榔、贯众、雷九。



(11)止血药类;大蓟、小蓟、白茅根、甚麻根、槐花、地榆;白发、仙鹤草、棕搁炭;三七、首草、蒲黄;艾叶。



(l2)活血化瘀药类:川弓、丹参、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鸡血藤、牛膝、郁金、姜黄、虎杖、穿山甲、王不留行;延胡索、五灵脂、乳香、没药;三校、我术、魔虫、水蛙。



(13)化痰止咳平喘药类: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白芥子、桔梗、旋覆花;瓜笑、贝母、胆南星、前胡、碳石;杏仁、紫花、款冬花、百部、葶苈子、桑白皮、白果。



(14)安神药类:朱砂、琥珀、龙骨、牡蛎、酸枣仁、柏于仁、远志。



(15)平肝熄风药类:羚羊角、牛黄、天麻、钩藤、地龙、白僵蚕、全蝎、娱蚣;石决明、代箱石、利蒺藜。



(16)开窍药类:麝香、石菖蒲。



(17)补虚药类:人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黄茂、白术、山药、甘草;鹿茸、建羊营、巴朝天、仙茅、肉发蓉、蛤蚊、冬虫夏草、补骨脂、紫河车、杜仲、续断;熟地黄、何首乌、当归、白芍、阿胶;沙参。玉竹、天冬、麦冬、石料、黄精、百合、拘粑子、女贞子、墨旱莲、龟板、鳖甲。



(18)固涩药类:五味子、乌梅、河子、肉豆寇、山莱莫、金樱子、覆盆子、赤五胎、莲子、并实、乌贼骨。



(l9)涌吐药类:瓜蒂、常山。



(20)外用药类:硫黄、雄黄、升药、铅丹、炉甘石、硼砂、蛇床子、血竭、露蜂房、斑螫、蟾酥、马钱子。孩儿茶、守宫。



7.下列临床常用100味非重点药物的性味。功效、主治及功效鉴别要点



(1)解表药类:辛夷、勇本;浮萍、淡豆鼓。 (2)清热药类:密蒙花、淡竹叶、秦皮;紫草;马齿觅、鸦胆子。射干、马勃、山豆根、红藤、熊胆、山慈姑、穿心莲、半边莲、漏芦、白花蛇舌草、银柴胡、胡黄连。 (3)泻下药类:番泻叶;火麻六、郁李仁;南陆。 (4)祛风湿药类:稳签草、臭梧桐、络石藤、海风藤、海桐皮。 (5)芳香化湿药类:苹果、草豆意。 (6)利水渗湿药类:海金砂、冬葵子、草草席、灯心草。 (7)温里药类:小苗香、本拨、革澄茄。胡椒。 (8)理气药类:青木香、婆罗子、绿冬梅、九香虫、柿蒂。 (9)消食药类:麦芽、谷芽、神曲。 (10)驱虫药类:鹤虱、芜夷、鹤草芽、南瓜子。 (11)止血药类:侧柏叶、紫珠;血余炭、花蕊石;灶。已上。 (12)活血化瘀药类:苏木、降香、自然铜;虹虫。 (l3)化痰止咳平喘药类:皂荚、白前、竹茹、竹沥、天竺黄、海蛤壳、海浮石、昂布、海藻、胖大海、苏子、批把叶。 (l4)安神药类:磁石、合欢皮、夜交藤。 (l5)平肝熄风药类:珍珠、球相、珍珠母、紫坝齿。 (l6)开窍药类:苏合香、冰片。 (l7)补虚药类:扁豆、大枣、海狗肾、韭菜子、胡桃肉、益智仁。茧丝子、沙苑子、骨碎补、桑椹、黑芝麻。 (18)固涩药类:浮小差、**、五倍子。 (19)涌吐药类:胆矾。 (20)外用药类:轻粉、明矾。





   
『发 表 评 论』『送 给 朋 友』

相 关 文 章
推 荐 内 容


- 专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张洪魁:中药的根本是文化
- 专家:应禁止夸大或隐瞒中药不良反应的误导宣传
- 该给中药开上一付怎样的“药方”
- 之六:“中药诗人”之恨
- 之五:从《“中药诗人”之恨》短文谈起
 
  还我本来真面目  
  中国SARS疫苗动物试验获成功 12月京穗临床试验  
  无名高热  
  伤风感冒  
  中药图谱(全彩)正式开放使用 [图]  
  更新快报-4月6日 [图]  
  神农本草经(上卷)  
  执业药师也是生产力
此附件已经损坏等待作者修复
3# 板凳
发表于 2005-5-15 22: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中药网

关键词:中医基础  


(-)绪论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医学的概念、主导思想、理论基础和诊疗特点。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谢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 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2.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唯物观主要体现在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形与神俱,不可分离;疾病可知,又可防止等方面。 辩证观主要体现于人体是一个不断运动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界密切联系;精神意识对生理活动的反作用;中医治疗学的标本缓急、正治反治、异法方宜、病治异同等方面。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问)整体观念:即对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认识,体现于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方面。 (2)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证的概念:辨证与论治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同病旯治与非病同治的含义及运用。 (〕** I.阴阳学说 (1)阴阳的基本概念及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含义及其在自然界、人体生理、病理上的体现。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二)五行学说



(1)五行的基本概念。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特性及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与归类;五行的生克、制化和乘侮。 (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五脏与形体、官窍的关系,并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脏腑形体官窍联系起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与传变,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3.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特点及综合运用。



(三)藏象



1.藏象与藏象学说的含义,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及主要特点。 2.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自的共同生理特点及区别。 3.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六腑的生理功能。 5.脑、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6.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关系,包括心与肺、心与脾、心与肝、心与肾、肺与脾、肺与肝、肺与肾、肝与脾、肝与肾、脾与肾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包括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明及肾与膀胱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



(四)气、血、津液



1.气 (l)气的基本概念: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2)气的生成。 (3)气的生理功能。 (4)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气机”的概念及气的升降出人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体现。 (5)气的分布与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概念、组成、分布与主要功能。 2.血 (l)血的概念及生成。 (2)血的功能及运行。 3.津液 问)津液的概念及功能。 (2)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脾、肺、肾及三焦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及调节机制。 4.气血津波之间的相互关系 问)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 (2)气和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3)血和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



(五)经络



1.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2.十二经脉的名称、走向与交接规律、以及规律、表里关系及流往次序。 3.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 4.奇经八脉的含义、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5.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含义及生理功能。 6.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六)病因与发病



1.病因 (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疬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机制 (l)邪正与发病:邪和正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七)病机



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股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 (l)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 (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道、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l)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波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虎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经络病机 (!)经络病机的概念。 (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8.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肺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八)防止原则







1.预防 (1)求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 (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原则和方法: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5)调整脏腑功能: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调理气血: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4
发表于 2005-5-15 22: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

作者:中药网

关键词:中医内科  


(-)总论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



(二)各论



1.深入系统地掌握内科常见病证的概念、病因病理、辨证要点、分型证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等内容,并能知常达变、灵活运用。这些病证有: 感冒、咳嗽、肺胀、哮证、喘证、淡饮、血证、心悸、胸痹、不寐、郁证、胃痛、呕吐、泄泻、痢疾、腹痛、胁痛、黄疽、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腰痛、消渴、痹证、疫证、内伤发热、虚劳、 肺痈。



2.对下列病证,应重点掌握其辨证论治的规律。这些病证有: 肺疾、肺房、自汗盗汗、厥证、癫狂、痛证、噎膈、呢逆、霍乱、便秘、虫证、痉证、疫病、疟疾、癃闭、遗精、耳鸣、耳聋



3.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其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倍。 (7)哮证与喘证。 (8)实端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l0)肺胀与心悸、水肿。 (l1)肺疾与虚劳。 (12)各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l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l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l6)胸痹与真心病。 (l7)胸痹与胃病、胁痛、悬饮。 (l8)惊悸与怔忡。 (l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ZI)中风、厥证、痛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痉证与破伤风。 (24)暑厥、气厥、蛔厥。 (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 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匾肾气九、失笑散、覆香正气做、葛根革连汤等。 (29)嚎嗝、反胃、梅核气、呕吐。 (30)呢逆与干呕、暖气。 (31)泄泻与痢疾。 (32)霍乱与呕吐、泄泻。 (33)霍乱与疫毒痢。 (34)干霍乱与腹痛。 (35)腹痛与沈气、肠痈。 (36)胃痛与真心痛。 (37)各种虫证的特异性诊断依据。 (38)急黄、明黄、瘟黄。 (39)虚证黄疽与萎黄病。 (40)积证与聚证。 (41)鼓胀与水肿。



4.转化联系: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l)感冒与咳嗽。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 (3)肺痈、肺游、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疫。 (4)哮证与瑞证。 (5)咳嗽与喘证。 (6)咳嗽、瑞证、痰饮b肺胀。 (7)肺胀与心悸、水肿。 (8)胸痹与心悸。 (9)心悸与不寐。 (10)泄泻与痢疾。 (l1)活人贩毒散与葛根革连场治疗痢疾。 (l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 (l3)呕吐与反胃。 (l4)胁痛、黄值、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 (I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16)淋证与疼闭。 (17)淋证、癌闭与水肿。 (l8)消渴与中风、胸痹。 (l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 (20)头痛与眩晕。 (21)头痛、眩晕与中风。 (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癌闭、消渴、虚劳。痹证、胃痛、泄泻、痢疾、呕吐等。 (23)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 (24)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5)脑游与虚劳。 (26)疫证与疫证。



5.历代著名医家、医著与内科学:中医内科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的。历代医家、医著的学术思想,医学流派对内科学的理论与临床都有一定作用和意义。掌握并运用有关学说、医论旨在更好地了解历史沿革,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医疗水十。 (l)历代医家在内科学发展中的主要成就。 (2)《医学心悟》论咳嗽病理。 (3)《医学正传》论哮与瑞。 (4)《证治汇补》论肺胀。 (5)(景岳全书》论血证病理。 (6)《血证论》论治血四法。 (7)《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论治吐血三要法。 (8)《医学正传》论九种心痛证治。 (9)《四明心法》论吐酸病理。 (10)《医宗必读》论治泻九法。 (l1)《景岳全书》论痰与饮、泄与用的异同。 (12)刘河间论痢疾治法。 (l3)《金匾要略》论脑疾。 (14)《医宗必读》关于积聚分期论治。 (l5)《内经》、《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关于眩晕的论述。 (16)《内经》、张仲景、朱丹溪、王履、张景岳、王清任等论中风病因病理。 (17)《外科正宗》论疫病。 (l8)(丹溪心法》、《景岳全书》、《医宗必读》论水肿。 (19)《内经》论痹证。 (20)《内经》论疫证。



1.病因 (1)中医学病因分类的沿革及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 (2)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外感与内生“五邪”之区别。 (3)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病邪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4)疬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 (5)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 (6)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7)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 (8)痰饮、瘀血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2.发病机制 (l)邪正与发病:邪和正的概念及其在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关系。 (2)内外环境与发病的关系。



(七)病机



1.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邪正盛衰病机 (1)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由实转虚,因虚致实;虚实夹杂等。 (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正胜邪退、邪股正衰、邪正相持、正虚邪恋、邪去正不复。 3.阴阳失调病机 (l)阴阳失调病机的概念。 (2)阴阳失调病机的内容:阴阳偏胜、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等病机的概念、特点、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气血失常病机 (1)气血失常病机的概念。 (2)气血失常病机的内容:气的失常:气虚、气机失调(气滞、气道、气陷、气闭和气脱);血的失常:血虚、血瘀、血热;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气血不荣经脉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清理表现。 5.津液代谢失常病机 (l)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概念。 (2)津液代谢失常病机的内容:津液不足;津液的输布、排泄障碍;津液与气血的功能失调:津停气阻、气随波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等病机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6.内生“五邪”病机 (1)内生“五邪”病机的含义。 (2)内生“五邪”病机的内容: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虎生风、血燥生风)、寒从中生、湿浊内生、津伤化燥、火热内生等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7.经络病机 (!)经络病机的概念。 (2)经络病机的内容: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气血衰竭等的概念及病理表现。 8.脏腑病机 (1)脏腑病机概念,脏腑病机学说的形成及沿革。 (2)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心阳心气的失调、心阴心血的失调;肺气的失调、肺阴的失调;脾阳脾气的失调、脾阴的失调;肝气肝阳的失调、肝血肝阴的失调;肾的精气不足、肾的阴阳失调等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3)六腑功能失调病机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4)奇恒之肺脑、髓、骨、脉、女子胞等功能失调的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



(八)防止原则







1.预防 (1)求病先防: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害。 (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 2.治则 (1)治则的概念,治则与治法的关系。 (2)治病求本:标和本的含义;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意义;正治与反治的含义及其适应范围;治标与治本的运用方法及其适应范围,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3)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的基本概念、适应范围及其应用原则和方法。 (4)调整阴阳:调整阴阳的原则和方法:损其偏盛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补其偏衰的基本方法及其适应范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等法则的含义及应用。 (5)调整脏腑功能: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6)调理气血:调理气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含义及其运用。
5
发表于 2005-5-15 22:05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

作者:中药网

关键词:中医诊断  


(-)结论



中医诊断疾病的三大原则——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



(二)四诊



1.望诊 (l)神的概念及神与形体、脏腑、精气血之间的关系。 (2)得神、失神、假神、神气不足与神志异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意义。 (3)面部色诊原理及从临床意义;内部与脏腑相关部位。 (4)常色(主色、客色)与病色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五色主病及五色善恶顺逆。 (5)形体的强弱胖瘦及异常表现的临床意义。 (6)病人的不同动静姿态与诊断疾病的关系。 (7)头向、颈项、头发的异常表现与疾病的关系。 (8)望目、耳、鼻、齿龈、咽喉、前后阴的基本内容。 (9)皮肤形态的异常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0)望小儿食指络脉的方法。食指络脉的形色主病。 (!!)望痰诞涕唾及呕吐物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l2)去诊的临床意义。 (13)舌与脏腑的关系及疗诊原理。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 (l)望舌质:舌质荣、枯的表现与临床意义。淡白、红、练、紫、青舌的主病。老嫩、胖大、肿胀、瘦薄、点刺、裂纹、光滑、齿痕、舌下络脉等异常舌形的表现与临床意义。强硬、疲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舌纵、舌麻痹等异常舌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 (l)望舌苔:白答、黄苔、灰苔、黑苔的主病。答质厚薄、润燥、腐腻、偏全、剥落的表现与临床意义。舌苔的消长及真假。



2.问诊 (1)发声、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喷嚏、肠鸣等声音改变及出现时的临床意义。 (2)病体、病室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3.问诊 (1)问诊的内容:问一般情况,问生活史。问家族病史和既往病史,问起病及现在症状。 (2)问寒热:问寒热之目的。临床常见的寒热类型。 (3)问汗:表证无汗、有汗的产生机理。里征的出汗异常——自汗、盗汗、大汗、战汗的支现与产生机理。局部辨汗——头汗、半汗身汗、手足心汗。 (4)头痛、参晕、身痛、身重、四肢痛、腰痛及胸胁院腹痛痛等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不同类型鉴别诊断。 (5)耳部、目部的常见自觉症状与疾病的关系。 (6)根据口渴特点、饮水多少及有关兼症来判断病人气血盛衰、津液盈亏和输布障碍,以及病性的寒热虚实。 (7)病人的饮食口味改变与疾病的关系。 (8)失眠、嗜睡的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及产生机理。 (10)大、小便的次数、便量、性状及排出感觉的异常情况与产生原因。



4.切诊 (1)脉象形成的原理与切脉的临床价值。 (2)腺诊的部位。寸口诊脉的理论依据。寸口的分配脏腑情况。 (3)浮、沉、迟、数、洪、微、细、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花、紧、缓、革、牢、弱、儒、伏、动、促、结、代、疾诸脉的脉象及主病。 (4)各种相似脉的鉴别。七绝脉的产生原因及如何鉴别。 (5)月经、妊娠、临产时的脉象变化。 (6)诊小儿时的按脉方法及脉象主病。 (7)常见相兼卧的主病。 (8)舍脉从症与舍症从脉。 (9)按肌肤、按胸腹、按手足、按俞穴在诊断疾病时的价值。



(三)辩证



1.八纲辨证 八纲辨证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其他辨证方法是在八纲辨证基础上的深化。 (l)表里:表证和里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半表半里证。表里同病与表里出人。 (2)寒热:寒证和热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寒热错杂、寒热转化与寒热真假。 (3)虚实:虚证和实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虚实错杂、虚实转化与虚实真假; (4)表里、寒热、虚实之间的关系。表寒证、表热证、里寒证、里热证、表虚证、表实证、里虚证、里实证、虚寒证、虚热证、实寒证、实热证的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5)阴阳:阴证和阳证的临床表现与鉴别。真阴不足与真阳不足。亡阴与亡阳。



2.病因辨证 疾病发生的原因,叶分六淫、七情、饮食劳逸以及外伤四个方面。病因不同,则对人体的影响各异,症状表现亦有差别,故应掌握下列证候的临床表现及证候分析。 风淫证候、寒淫证候、暑淫证候、湿淫证候、燥建证候、火淫证候、七情证候、疫病证候、饮食所伤证候、劳逸所伤证候、房室所伤证候、金刀所伤证候、虫兽所伤证候、跌扑所伤证候。



3.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患病后,常影响到气血津液。分析气、血、津液的病变,可以辨认疾病情况。 (1)气病辨证: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气逆证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2)血病辨证:血虚证、血瘀证、血热证、血寒证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3)气血同病辨证: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4)津液病辨证:津液不足证水肿、痰饮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4.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人患病后生理功能失常,从而出现反应脏腑内在病理变化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对病变部位、疾病性质、病理机制、正邪盛衰予以判断的一种辨证方法,是辨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脏腑辨证包括脏病辨证、腑病辨证、脏腑兼病辨证三个部分。应掌握下列证候的产生原因、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基及鉴别诊断。 (l)心与小肠病辨证: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迷心窍证、痰火扰心征、小肠实热证。 (2)肺与小肠病辨证:肺气虚证、肺阴虚证、风寒束肺证、寒部客肺证、痰湿阻肺证、风热犯肺证、热邪塞肺证、燥邪犯肺证、大肠湿热证、大肠液亏证、肠虚滑泻证。 (3)脾与胃病辨证:脾气虚证、脾阳虚证、中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胃阴虚证、食滞胃院证、胃寒证。胃热证。 (4)肝与胆病辨证:肝气郁结证、肝火上炎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阳上亢证、肝风内动证、寒滞肝脉证、肝胆湿热证、胆郁痰扰证。 (5)肾与膀胱病辨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不固证、肾不纳气证、膀胱湿热证。 (6)脏腑兼证:心肾不交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肾阳虚证、心肺气虚证、脾肺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肺肾阴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脾不调证、肝胃不和证、肝火犯肺证。



5.经络病证



(l)十二经脉病证的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2)奇经八脉病证的临床表现与证候分析。 6.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用于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应掌握下列证候的病机与临床表现,以及六经病的合病、并病、传经与直中的基本概念。 太阳病证(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阳明病证(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寒化证、热化证)、厥阴病证。 7.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运用于外感温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应掌握下列证候的病机与临床表现已及传变规律。 卫分证候、气公证候、密分证候、血分证候(血分实热、血分虚热)。 8.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是温病辨证方法之一。应掌握下列证候的病机与临床表现已及传变规律。 上焦证候、中焦征候、下焦证候。
6
发表于 2007-9-11 11:0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吖````
7
发表于 2007-9-11 13:24 | 只看该作者
介绍的挺详细
可是 要怎么看呀?
最好是能弄些复习题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4 08: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