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转载)中 医 的 切 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3-22 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很多人对于中医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点,以为中医很神奇,只要将三根手指,往患者的手
腕处一搁,凝神指下,便能洞悉所有的疾病。其实「脉诊」只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式之一,在
中医诊断学里,诊断的方法应该是运用:「望诊」、「问诊」、「问诊」、「切诊」四诊合参
。所谓「望诊」是以眼睛观察患者的神情、形态、气色,甚至舌苔的颜色、舌质的软、坚、色
泽…等;「问诊」是以耳朵细听患者表现出来的声音,例如咳嗽时有无痰音、呼吸时的气粗、
气浅;「问诊」是诊断时,以语言询问患者的寒热、出汗情况、周身状况、家族病史,过去病
史,饮食,大小二便……「切诊」是以手指置于患者动脉处,感觉脉搏跳动的情况,以前古人
切诊的方式并非像目前一样,只限于手腕部位,而是「三部九候」,有九个诊脉部位,例如头
部、颈部、鼠蹊部、脚背…等处的动脉,一直到了有位叫「扁鹊」的名医时,他觉得如此诊脉
方式过于烦杂,故将其简化,创立了「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的诊脉方式,「寸口」部位也就是
目前我们诊脉时的手腕部位。

  四诊,诊断的意义,是指收集患者患疾病的资料,并加以整合分析、归纳、命名,以便决
定治疗方针、预期结果、评估疗效,因此诊断是医疗过程的基础,诊断方式越客观越好。而资
料的收集,如何收集,在诊断中占有很重要的环节,以现代医学来谈,虽然科技十分发达,目
前仍无法只靠一部机器,或一种方式即能判读所有的疾病。而中医的诊断学,在《黄帝内经》
这本书里,就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式,必须相互参考,互相配合
,才能得出结论。决不可单以切脉就下论断。只有四诊合参,才能正确地诊断疾病。医学原属
生命科学,与人体性命息息相关,决非「猜谜大会」。

  因此,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患者尽量与医师配合,提供医师所须要的全部正确资料,以期
做出正确的诊断依据;中医学,是一门与生命有关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有章可循的平凡
学科,不能搞神乎其神,更不能神话中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