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05|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资源] 乡村医生在岗培训教材: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适宜技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适宜技术(一)
朱凤艳
北京市回龙观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分期
2.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精神症状的诊断
3. 掌握描述精神症状时的注意事项
4. 熟悉影响精神症状的因素
5. 熟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6. 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概念、患病率
内容介绍
1.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2.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
3.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4. 精神分裂症的分期
5.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T_e
一、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B_e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为止病因未明,好发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患者一般无意识和智能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痊愈或基本痊愈。
精神分裂症的“分裂”包含3层意思:①病人的精神活动与周围的环境不协调。②病人自身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之间出现不协调。③病人本人的人格可能会出现分裂。
精神分裂症主要起病在青壮年,15~35岁起病者超过80%,常常是缓慢起病。多数患者起病较慢,从早期症状到出现明显的精神异常,往往超过3个月。病程常常迁延不愈,从整体上讲,精神分裂症的预后不容乐观。常常反复发作,需要长期药物维持治疗。
【我的笔记】
二、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
B_e
精神分裂症成年人口患病率为1%,不同地区存在地区差异,发展中国家低于发达国家。我国约有780 多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在1:1.6左右,城市高于农村。15~35 岁发病占总发病人群的80%。世界18岁以上人口总患病人数4500余万,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我国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50%以上。
【我的笔记】
三、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B_e
(一)遗传因素
遗传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有家族的聚集性。一般来讲,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有统计资料表明,在一级亲属中患病率达到9.2%~16.4%。单卵双胎的同病率比双卵双胎的同病率高4~6倍。 所以,遗传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很可能是一个多基因的遗传疾病。
(二)器质性因素
有资料研究表明,子宫内感染或产伤,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发育异常,也可能是某些精神分裂症病人发病的原因。
(三)心理因素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性格固执倔强,敏感多疑,喜欢嫉妒或责备别人。易躁易怒,常跟别人发生摩擦。在工作和生活中,自以为是,不听别人意见,容易患偏执性精神病很多病人可
追溯到病前6 个月相应的生活事件。某些精神分裂病患者发病之前可能有精神**,比如失恋、婚姻破裂,或亲人死亡,或有长期精神压力等。国内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有精神因素者,通常占40%~80%以上。
(四)社会因素
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与家庭的经济水平通常是负相关的。经济水平越差,发病率越高,患病率越高。城市的患病率比农村高。这可能跟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过重等有关。
【我的笔记】
四、精神分裂症的分期
B_e
分为发病前期、前趋期、进展期和稳定期。
(一)发病前期
社会心理功能有某些缺陷,但正常人也可能会出现,所以,这时不太容易被发现。
(二)前驱期
症状缓慢、隐匿出现,同时伴有社会心理功能减退。
(三)进展期
症状明显、突出,如幻觉、妄想、自知力丧失等。
(四)稳定期
阳性症状,比如情感淡漠、思维贫乏,或者认知损害,消失或明显减轻,但阴性、情感、认知损害症状仍存在、社会心理功能受损严重,且极易出现病情波动、加重。在发病前期的时候,有时候不容易识别。
越早发现病人,越早治疗,效果会更好。
【我的笔记】
五、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B_e
(一)症状观察的注意事项
1.纵向比较
即与其过去一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2.横向比较
稳定期的病人,还要跟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
3.注意结合当事人的心理背景和当事人的处境,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判断。在观察精神症状时,不但要观察精神症状是不是存在,而且还要观察出现的频度、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的程度。
以上三点就是所谓症状的“三要素”。
(二)精神症状的诊断
要确定一个精神症状,至少要符合下面的6条标准:
1.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主观意识的控制。
2.症状一旦出现,很难通过转移注意令其消失。
3.症状内容不符合外界客观存在。
4.症状出现多伴有情绪反应。
5.症状会给病人带来社会功能损害。
6.症状可通过交谈、检查和观察予以表露和评定。
(三)描述精神症状时的注意事项
1.确定病人存在不存在精神症状。如果存在,一定要描述清楚存在哪些症状。
2.症状的强度、出现的频度、持续时间,给病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即所谓的严重程度。
3.善于分析各个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与病因直接有关,具有诊断价值,哪些症状是继发的,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
4.重视各症状之间鉴别,减少疾病的误诊。
5.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症状发生的诱因、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学或者社会心理因素,这对病人的治疗,特别是心理治疗,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的笔记】
(四)影响精神症状的因素
1.个体因素
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躯体状况以及人格特征等均可使某一症状表现有不典型之处。例如男性病人,通常表现为嫉妒妄想;女性病人多表现为钟情妄想。年纪大的病人,可以表现为被害妄想、被劫妄想。
2.环境因素
包括个人的生活经历、目前的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等都可能影响病人的症状表现。在检查、发现和分析症状时,须考虑上述因素的影响,以便于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五)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精神分裂症可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异常或亢进,包括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阴性症状指精神功能的减退或缺失,包括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体验、注意障碍。
1. 知觉和知觉障碍
(1)错觉
错觉是错误的、歪曲的知觉。把现实当中客观存在的事情歪曲为与现实不相符合的事物。
(2)幻觉
幻觉是虚幻的知觉。是在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些事物的情况下,病人却感知它的存在。
1)按感官分类
幻觉按感官来分类,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
①幻听:可以表现为言语性幻听,或非言语性幻听。通常来讲,精神分裂症病人言语性幻听偏多,可以是评论性的,或者政论性的,或者命令性的幻听。命令性幻听有很大程度的危险性。所以,一旦问出病人有命令性幻听时,要高度重视,而且要如实的记录。争论性幻听是两个以上不同的说话声音进行争论。病人常常说,有两个以上的声音在说话,而且是在争论他。评论性幻听是评论病人的为人和行为。这种内容通常是谩骂病人、诽谤病人、批评病人、讽刺病人,对患者的行为一一加以评论。所以,病人一旦出现这些幻听时,很可能会表现有相应的一些情感反应,如愤怒或对骂,甚至是生气。
②幻视:在精神分裂病人并不多见,通常在老年精神疾病,或有意识改变、谵妄的病人多见。
③幻嗅,精神分裂症病人,尤其有被害妄想的病人,在吃东西时,可以闻出食物里有怪味。④幻味:可以尝到别人尝不出来的味道。
⑤幻触:有的病人感觉身上有虫子在爬,或有通电的感觉。某些女性病人,会感觉性器官里有{BANNED}的感觉。
【我的笔记】
2)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分类
幻觉按幻觉产生的条件来分类,可以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心因性幻觉、入睡前幻觉。
①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同时出现涉及该器官的幻觉,即正常知觉与幻觉并存。常见的是功能性幻听。
②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另一感官即出现幻觉。如听到广播声音的同时就看到播音员的人像站在面前等。反射性幻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
③心因性幻觉:主要是在强烈的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而且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联系。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心因性精神病和癔病的病人。
④入睡前幻觉:幻觉出现在入睡之前,患者通常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觉的形象。多为幻视,比如见到各种动物、风景,或人体的个别部分等,与睡梦时的体验很相近似。
3)其他特别形式的幻觉
①思维冥想:是指患者感觉到思维活动的同时,其脑内有与思维一样的言语伴随着思维活动而出现。不要把思维冥想当成思维障碍,思维冥想实际是一个特殊形式的幻觉。特征是存在的是幻听,而其内容都是他所想而又尚未说出来的思想。这是一种知觉障碍而不是思维障碍。
②机能性幻听:其临床特征是幻觉(通常是幻听)和现实**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但二者并不融合在一起。
③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产生某种感觉体验时,另一感官即出现幻觉。比如听见广播声音的同时,看见广播员站在前面。
4)内感性不适和内脏性幻觉
内感性不适是指躯体内部、异样感觉。特点是部位不定,难以表达。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及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为感觉障碍。内脏性幻觉是指某一器官或躯体内部。特点是部位固定,能清楚描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病和抑郁症,为知觉障碍。
(3)感知综合障碍
①视物变形症:病人感到外界事物的形象、大小、颜色或体积出现了改变。视物显大症即病人看到的外界事物形象增大了;视物显小症即病人看到外界的事物变小了。
②空间的知觉障碍:病人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了改变。病人不能够准备确定周围事物与自己的距离。
③时间的知觉障碍:病人感觉时间流逝得特别慢,或特别迅速,或者感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受时间限制,感到时间跑得特别快。
④周围环境改变的感知综合障碍:病人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活动的,是僵死的;或者感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迅速猛烈的变化中。
⑤非真实感:病人对周围的事物缺少真实的感觉,如感到周围的东西都变了,好象隔了一层东西似的。
⑥对自身身体结构方面的感知综合障碍:病人述说自己的整个肢体或个别部位,如四肢的长短、轻重、粗细、形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
【我的笔记】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8-30 15:38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二)
朱凤艳
北京市回龙观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2.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3. 掌握精神分裂症常用的诊断标准
4. 熟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内容介绍
1.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2. 精神分裂症的识别和诊断
3.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4. 精神分裂症常用的诊断标准
T_e
一、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症状
B_e
(一)妄想
1.定义
妄想是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论和判断。这种妄想不符合客观现实,也不符合所受教育水平,但病人对此坚信不移,无法被说服,也不能以亲身体验和经历加以纠正。
2.基本特征
(1)病理的歪曲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
所谓病态的坚信,指的是跟事实完全不符合,不为事实所纠正。比如病人怀疑有人想陷害他。这件事情与事实完全不符的,即使医师告诉他没有人想陷害他,病人仍然坚信。
(2)自我转入的
妄想是涉及病人的切身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往往这种妄想更多的是针对“我”,也有可能是针对“我的家人”。
(3)个人所独有的
与宗教、迷信、群体的信念要加以区别。如果在某个地方,人们都相信死后能够升天,这不能叫妄想。往往只有病人一个人这么认为,其他的人不会相信,才有可能是妄想。
我们不能随便确定一个人有妄想,通常要符合以上3个基本特征,才能认为是妄想。
【我的笔记】
3.分类
(1)按发生的基础分
按发生的基础,可以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1)原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指一种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当时的处境和既往的经历毫无关系的一种病理性的体验。在精神相对正常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很快就达到坚信程度,妄想内容与当时的其他心理活动和所处环境等缺乏可以理解的联系一旦出现,对精神分裂症具有高度诊断价值,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病,特别是癫痫性精神病。表现妄想情绪、妄想知觉和突发性妄想观念。原发性妄想体验见于急性精神分裂症的发作期,而并不发生慢性精神分裂症。
①妄想情绪:指的是患者突然间感到周围发生了某些情况。这些情况与他有关系,但是他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②妄想知觉:指对正常感受的客体,赋予一种通常是与己有关的新的涵义,这种新的涵义不能以患者的情绪状态或以往态度来解释。
③妄想性气氛:临床上的某一位病人从外地出差回北京,一下火车,他便感到整个气氛异乎寻常,跟往常完全不同,为此紧张害怕认为“肯定要出事”,既不回家,也不去单位,而去朋友家躲藏。
④突发性的妄想观念:指的是一种妄想在病人脑子里突然间完全形成。有时也称之为自发性妄想。
2)继发性妄想
继发性妄想,通常是继发的某些精神障碍的基础之上。临床常见:①继发于幻觉;②继发于心境障碍;③继发于病人的内感性不适,即所谓的疑病妄想;④继发于意识障碍;⑤继发于记忆障碍。
(2)按思维的性质分
1)示意性妄想
又称判断妄想,主要是理性认识的障碍。妄想通常是系统化的,病人从病态的思维出发,对客观的现象会做一些片面的解释。如钟情妄想、自由妄想、夸大妄想等。
2)形象性妄想
是以鲜明的表象占主要地位,内容很接近现实,有时则完全是想象的,比如疑病妄想。
异己体验是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的继发性妄想。异己体验的思维障碍包括思维插入、思维被广布、思维冥想、思维剥夺、思维被洞悉感。
思维插入是病人,特别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感到自己的想法不是自己的,是别人放进来的;或者感觉到这种想法不是自己的。
思维被广布,病人觉得自己的想法路人皆知,所有人都知道。
思维冥想,一旦想到什么事,周围人都有一个声音给他说出去。
思维剥夺,病人认为自己的想法,能被、别人取走。
思维被洞悉感,病人认为自己的想法没有秘密可言,周围人都能知道,自己想什么事,周围人全都能知道。
这样的异己体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一旦出现,我们可以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
【我的笔记】
(3)按妄想的内容分
1)关系妄想
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与他无关的现象,都认为与他本人有关。别人的一举一动,病人都认为是针对他。
2)被害妄想
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打击他,陷害他,或者谋害他。
3)影响妄想
指的是病人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受外地干扰、控制、支配、操纵,或者是认为有外力在**他的身体,产生的种种不舒服的感觉。病人对这种体验,往往解释为某种仪器的影响,认为有某种仪器在控制、在干扰、在操纵他。
4)夸大妄想
有的病人认为自己是发明家、科学家、国家的领导人,认为自己能力特别大。
5)自由妄想
病人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以致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认为自己死有余辜。这种自由妄想,在抑郁状态时比较多见。
6)疑病妄想
病人会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而且是不治之症,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多次的反复的医学检验,都不能纠正病人的这种病态的信念。
7)嫉妒妄想
男性病人比较多见。病人会坚信自己的爱人会自己不忠,或者是有外遇。
8)钟情妄想
钟情妄想多见于女性病人。病人坚信某位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病人仍然毫不质疑地认为对方是在考虑自己对爱情的忠诚。
10)被劫妄想
病人认为自己收藏的东西被别人偷窃了。
11)内心被洞悉感(读心症)
【我的笔记】
(二)被动体验
被动体验指患者感受到强加于自身的躯体性幻觉。这种幻觉或是运动性幻觉或是言语运动性幻觉或是触幻觉或是温度幻觉,甚至是各种幻觉的混合。正常人对自己的精神和躯体活动有着充分的自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丧失了支配感,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冲动都是受人控制,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
(三)思维联系连贯性方面的障碍
1.思维松散
思维松散的病人,人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缺乏一定的逻辑关系,以至使病人感到交谈困难,对其言语的主题及用意也不易理解。
(1)出轨的症状
与病人谈话时,如果病人突然间离开主题,句与句之间完全缺乏内容之间的联系。
(2)接触性离题
与病人交谈时,谈话内容似乎总是围绕着某一个主题,但是刚一接触这个主题,病人立即谈其他的事情扯开了。
(3)词的杂拌
即病人的言语的内在联系甚至语法结构都出现了严重破坏。每一句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2.思维破裂
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应有的逻辑性。虽然单独语句结构和文**确,但是主题与主题之间,句与句之间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联系。病人不能察觉。
3.思维贫乏
病人缺乏主动语言,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否”,很少加以发挥。同时患者在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内容却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通常思维贫乏的病人,阴性症状较重,往往是在慢性期病人更加多见。
(四)注意障碍
病人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做事说话时显得心不在焉。
(五)自制力障碍
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制力障碍,表现为对自己的状态不了解,也不认为自己有病,也拒绝治疗。在判定疾病的状态是稳定、不稳定、或者欠稳定时,自制力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自制力丧失是判断精神疾病的重要指标。它的完整程度是判断精神病恶化、好转、或者痊愈的一个标准,非常重要。
在判断自制力时,包括3个层次:即能否认识到自己的症状不是客观事实,能否知道自己所患疾病是由于精神疾病所至,是否觉得需要治疗。自知力是病情变化的晴雨表,直接反映了病情的变化,一般自知力障碍在精神症状恢复后消失。在判定自知力障碍时,还要注意谎称自己“有病”,以达到减药或出院的目的者。要深入了解其内心感受,观察其对治疗的态度,并反复追问,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我的笔记】
(六)情感障碍
在疾病早期,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可以出现情绪的高昂,或表现焦虑,或表现为抑郁。在发病的晚期,或稳定期、巩固期,病人可以出现情感淡漠。往往出现情感淡漠时,伴随有思维贫乏或意志减退等其他的一些阴性症状。所谓情感淡漠,指的是病人漠不关心,没有高兴的事,对一切都感到无所谓。临床更多见的是情感不协调,它是精神分裂症中非常典型的症状。所谓情感不协调指的是让人高兴的事情,病人却是悲伤的体验;或内心高兴,病人却表现痛哭流涕,这是一个情感倒错。
(七)行为障碍
1. 兴奋状态
有些病人以兴奋状态收住院,病人表现为活动的增强,语言、动作、行为异常多,吵闹不安,手舞足蹈,忙碌不停,到处乱跑。患者的行为没有目的性,甚至杂乱无章、荒谬、离奇。比如做鬼脸、撕衣服、狂喊、乱叫、咬伤自己等。
2. 抑制状态
除了兴奋状态外,精神分裂症病人也可以表现为抑制状态。患者的整个精神活动处于一个抑制状态,语言、动作和行为减少。
(1)木僵
病人表现象木雕、泥塑一样,躺在床上,不言、不动、不食,不吃任何东西,面部表情固定,问之不答,唤之不动,可保持一种固定不变的姿态,很长时间不变。
(2)违拗
表现为患者拒不执行对他的要求,甚至表现出抗拒、相反的行为,如要他站立,他偏要躺下;要他闭口,他偏张口等。违拗多和木僵出现在同一个病人身上。
(八)意志缺乏
表现为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或者虽有计划,却从不实施。活动减少,可以连续坐几个小时而没有任何自发活动。有的患者自称“我就喜欢在床上躺着”。患者忽视自己的仪表,不知道料理个人卫生。这种意志缺乏,在精神分裂症病人,特别是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人,比较多见。
【我的笔记】
二、精神分裂症的识别和诊断
B_e
(一)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识别
早期发现精神分裂症,对于患者的愈后、疗效、诊断、防止意外发生都非常有帮助。早期主要是以性格的改变和神经衰弱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1.性格改变
情感变得冷漠,对亲人冷淡不关心,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或经常无顾自笑,或因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等。
2.神经衰弱的症状
头昏、头痛失眠、多梦,或精神上萎靡不振,浑身不舒服,怀疑自己有不治之症等。如果出现这样问题,建议尽早看医生,早期干预可以阻止病人的进一步发展。
3.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行为活动异常
比如病人的一些想法很奇怪;谈话时会离题;或者有些动作令人费解;或者情绪不稳定,或者喜怒无常;或独自呆坐;或整日的游荡。一旦出现这样的症状,往往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表现,应该立即到精神科就诊。
4.自制力
缺乏自制力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只有在疾病恢复,或逐渐症状消失后,病人的自制力才开始有所恢复。自制力是判断病人疾病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自制力是鉴别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指标。神经症的病人,往往自制力是完整的,很容易了解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主动要求看医生。精神分裂症病人,往往拒绝看病。
【我的笔记】
(二)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诊断
1.睡眠改变
病人逐渐或突然变得难以入睡、或经常中途醒来、或睡眠不深,整夜做噩梦、或睡眠过多。
2.情感变化
情感变得冷漠,对亲人冷淡不关心,与朋友疏远,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或经常无顾自笑,或因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等。
3.行为异常
行为逐渐变得怪僻或者难以理解,喜欢独处或自语自笑,生活懒散、发呆**、蒙头大睡,外出游荡。
4.敏感多疑
逐渐变得敏感多疑,对家属亲友、同事邻居的一言一行特别注意,觉得周围环境的气氛发生了变化,人们的神色有些反常,感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情,对自己不利。
5.性格改变
原先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变得沉默少语,孤僻独处,不与人交往;原先注意清洁的人变得不修边幅、不讲卫生;原来是循规蹈距的人变得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工、工作马虎,对批评满不在乎;原来勤俭节省的人,变得挥霍浪费等。
6.脱离现实
沉湎于幻想之中,做“白日梦”。
7.工作能力
本来是能力很强的人,学习成绩很棒的人,突然工作能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
以上症状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应该高度的引起重视。如果不能确诊时,建议病人到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让专业医生帮助鉴别和确诊。
【我的笔记】
三、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
B_e
精神分裂症临床可分为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单纯型、未分化型。偏执型,主要是以妄想为主;青春型以青春性兴奋为主;紧张型主要是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单纯型以阴性症状为主;未分化型没有占主导的症候群。
1.偏执型
最常见,是一种缓慢起病过程,起病相对较慢,多为青壮年或者中年起病。该类型预后较好,临床主要是以妄想为主,常伴有幻听,情感、意志行为障碍往往不突出,人格改变和精神衰退也少见。
2.青春型
发病比较早,起病急,青春期发病,病程进展比较快,预后比较差。临床主要是青春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变化莫测、思维瓦解、行为幼稚、愚蠢,本能活动亢进,妄想片断而荒谬。
3.紧张型
特点是起病较急,以紧张综合征为典型表现,主要表现为一种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交替出现。该型以木僵为主,在所有的类型中紧张型预后较好。目前临床中很少见到。
4.单纯型
起病比较隐袭,发病年龄偏小,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即患者出现思维方面的贫乏,情感的淡漠,意志的缺乏。该型预后最差,病情持续发展超过2年。临床药物干预效果最差。
5.未分化型
未分化型是指没有占主导的症状群。在前面的四个类型里,都不好确定时,可以放到未分化型。
6.残留型
经过治疗,病人可以存在某些阴性症状,或者症状的减弱。比如妄想仍然存在,但比原来好转,但又没有完全消失。
7.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一定是指症状部分或者大部分控制后,出现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可以导致病人**,一旦出现,要尽早干预。
【我的笔记】
四、精神分裂症常用的诊断标准
B_e
目前,诊断精神分裂症常用的标准有3个:第一个是国际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有ICD-10;第二个是DSM-4,即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第三个是国内通用的临床诊断标准CCMD-3,也称为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包括9条症状: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
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内容贫乏。
3.思维**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
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症状标准:9项中至少2项。
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病程标准:至少持续1个月。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我的笔记】
3# 板凳
发表于 2014-8-30 15:39 | 只看该作者
重性精神疾病病理管理适宜技术(三)
朱凤艳
北京市回龙观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抗精神病药的禁忌证及抗精神性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2.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分期及不同时期的治疗
3.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抗精神病药的选择原则
4. 熟悉抗精神病药的分类
5. 了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的准备
内容介绍
1. 抗精神病药的禁忌证
2.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的准备
3.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4. 抗精神病药的分类
5. 抗精神性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6. 抗精神病药的选择原则
7. 精神分裂症不同时期的治疗
T_e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需要长期治疗、联合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在内、心理治疗、电休克治疗信念治疗、社会康复治疗等。
一、抗精神病药的禁忌证
B_e
1.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严重的心力衰竭或重症高血压
2.急性黄疸肝炎急性期。
3.严重肾病、肾功能不全、急性肾炎
4.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昏迷。
5.原因不明的急性感染、发热。
6.血液病、造血功能不良者。
7.抗精神病药过敏者。
8.老年人、儿童、有脑器质性变化者慎用。
【我的笔记】
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的准备
B_e
1.明确诊断,辨别病人存在哪些主要的精神症状,尽量做到合理用药。
2.参考既往的用药史,如说药物过敏史;肝炎、癫痫或心血管病史。
3.给病人进行详细的躯体或神经系统检查,要排除器质性疾病,并在治疗中进行对照,定期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和脑电图等。
4. 应了解既往治疗情况,用过什么药,剂量是多少,疗效和缓解程度如何,有无不良反应。
【我的笔记】
三、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B_e
1.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2.足量足程,提高治疗依从性。
3.尽量单一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4.以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为治疗最终目标。
【我的笔记】
四、抗精神病药的分类
B_e
(一)按结构分类
可分为:①硫杂蒽类(如泰尔登);②丁酰苯类(如氟**醇);③二苯氧氮平类(如氯氮平);④苯甲酰胺类(如舒必利)。
(二)按临床应用分类
可分为:①高效价低剂量:如氟**醇,奋乃静;通常用量比较高,常规用量可以用到400~600mg,个别病人有时候可以用到每天800mg。②低效价高剂量:如氯丙嗪,舒必利;效价比较高,通常用量偏低,常规用量为6~20mg。
(三)典型与非典型类
也称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1.特点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①作用于D2受体;②改善阳性症状;③阴性和认知功能疗效差;④副作用明显,主要是锥体外系副作用,其次是泌乳素浓度升高。第二代抗精神病药:①D2受体和5-HT2A;②改善阳性、阴性和认知功能症状;③副作用少,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代表有利培酮、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
2.第一代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优劣比较
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较差;而且可能会使记忆恶化;长期使用或剂量较大时,可能出现继发的阴性症状;对30%的患者阳性症状没有治疗效果;副作用较大;病人服药的依从性不好,所以第一代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少。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5-羟色胺-多巴胺受体和D2受体具有双重作用,对病人的阴性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损害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不良反应相对较轻,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3.副作用比较
第一代抗精神病引起的运动障碍较明显,主要表现为锥体外束的副反应和持发性运动障碍,病人可出现**的缺乏,还可以导致中等程度的体重增加,体温调节障碍,**性低血压,日光性皮炎,甚至引起QT间期延长,导致致命性的心肌失常。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主要是引起体重增加;第二个风险是糖尿病;第三是高胆固醇血症;第四是镇静作用;此外,还有中度的运动障碍,**性低血压,癫痫发作的风险。氯氮平还可以导致粒细胞缺乏,具有引发心肌炎的风险。
4.如何看待抗精神病药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在急性期,要迅速控制症状,注重治疗效果,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副作用。一旦度过急性期、进入巩固期、维持期或康复期,如果病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则要把副作用的控制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地保持病人康复的状态,减少药物给病人带来的副作用。
在治疗中,要注意观察疗效、副反应、依从性这三个环节。
【我的笔记】
五、抗精神性病药常见的不良反应
B_e
(一)多巴胺能
常见多巴胺受体阻断的一些副反应。
1.锥体外系副反应
(1)类帕金森症状:运动不能、震颤、肌强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流涎、多汗、皮脂溢出)。
(2)安静的坐不能。
(3)急性肌张力障碍。
(4)迟发性运动障碍:应减停药、停用抗胆碱能药物,对症处理。
2.内分泌的影响
可导致男性**发育、女性溢乳、闭经、**改变等。可使用溴隐亭,或者换药。
(二)肾上腺素能
不良反应常见**性低血压、鼻塞、**抑制、反射性心动过速。处理措施包括改变**时应缓慢,给予β受体阻断剂。
(三)胆碱能
不良反应常见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窦性心动过速。无特别好的处理方法,必要时换药。
(四)组胺能
不良反应常见镇静、嗜睡、体重增加等。通常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如果嗜睡症状较重时可以换药。
(五)其他副反应
1.恶性综合征
高热、意识障碍、肌强直、木僵缄默、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如大汗、流涎、心动过速、尿潴留。一旦出现,是临床立即停药的指标。
2.癫痫
氯氮平容易导致癫痫发作。
3.粒细胞缺乏
(六)对QTc间期的影响
抗精神病药对QTc间期有较大影响。研究报道,影响最大的药物是硫利哒嗪,其次是齐拉西酮,第三位可能是弗**醇,其次是奎硫平,利培酮和奥氮平。QTc间期男性不超过430ms,女性不要超过450ms。男性430~450ms,女性450~470ms是临界状态。男性超过450ms,女性超过470ms表示QTc间期延长。但应注意,QTc间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如果在用药之前QTc间期相对较低,但是用药以后明显增加,更应该值得重视。
抗精神病药与QT/QTc间期延长的临床意义在于它是可能危及生命的副作用。判断异常的标准为:①QT/QTc间期延长达到男450ms、女470ms;②QT/QTc间期延长在原基础上增加60ms;③严重的QTc间期延长。是否严重QT/QTc间期延长是新药准入的关卡。
因此,精神科医生需养成关注QT/QTc间期的临床习惯,定期检测心电图以后,一定要观察病人的QTC间期,除观察是否有延长以外,还要看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
【我的笔记】
六、抗精神病药的选择原则
B_e
单一、足量、足时,从低剂量开始、缓慢加量以减少副作用,达到最小剂量、最佳疗效、最小副作用;若疗效差,则换用结构不同的药物,合并治疗宜慎重;对于难治性宜延长疗程3 个月;维持使用的时间越长越好,撤药时要逐渐减少使用量,不能突然停用。
【我的笔记】
七、精神分裂症不同时期的治疗
B_e
(一)急性期
1.治疗
急性期治疗控制症状一般至少需要 6~8周,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是保证药物进入病人的体内,要注意防止病人藏药,必要时采取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的。急性期最大剂量不一定是最佳有效剂量,在足量情况下,最短的治疗观察需4~6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不良反应:①如果疗效不佳,换用不同化学结构的药物;②初次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将来疗效差及依从性差有关;③病人存在不良体验,如独特的不良主观情感、过度镇静、急性肌张力障碍;④当观察到早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在不足4周内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
2.治疗目标
主要包括:①有效地控制精神症状;②快速控制、消除阳性症状;③部分改善情感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症状;④减少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⑤缩短住院时间;⑥减少残余症状,为巩固与维持治疗打下基础。
(二)巩固期
1.治疗
巩固治疗用于急性症状控制后的恢复期,采用原有效剂量继续治疗。复发多在急性期治疗后的6个月左右, 巩固治疗时间应尽量跨过这一阶段。关于复发时间,以往资料多提出6~8周或1~2月,美国精神病学会(1997年)则认为止少6个月,我们建议至少4~6个月。
2.治疗目标
主要包括:①防止已缓解的症状复发;或进一步提高控制症状的疗效;②促进恢复社会功能,让病人回归社会;③控制和预防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和强迫症状;④预防**;⑤预防长期用药带来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现应及时解决。
(三)稳定期
1.治疗
精神分裂症病人5年之内的复发率在75%以上,所以维持治疗显得非常重要。药物维持治疗的剂量维持剂量通常比有效剂量低,传统药物的维持剂量可逐渐减至有效剂量的1/2左右 (最低有效剂量);新一代药物(除氯氮平外)通常采用有效剂量或略低剂量维持(最高耐受剂量)。
药物维持治疗时间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美国《综合精神病学教科书第7 版》建议:首次发作者药物维持1~2 年,多次发作者药物维持至少5 年,具有**、暴力或攻击行为者药物维持更长。 急性期后的头3~6 月更易于复发,应充分巩固治疗。巩固治疗完成后的减量,应采用每6 个月减低大约20%剂量的方式,直到达到最低有效维持剂量。
2.治疗目标
主要包括:①预防疾病复发或预防原已稳定的病情再度恶化,进一步改善症状(阴性、情感、认知损害症状);②提高药物治疗的依从性;③恢复社会功能,尽早回归社会;④提高患者及家属应对社会或躯体应激的(社会适应)能力。
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精神症状消失3个月(慢性复发患者消失6个月)以上,自知力恢复完整,可以考虑减低药物剂量;减药宜缓慢,维持剂量通常为最小有效治疗剂量,继续治疗3~5年(多次复发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甚至终生用药);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辅导,宣传疾病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社会适应能力;对于依从性不好的患者可选用长效制剂。
精神分裂症的完整治疗,应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消除症状;第二个是恢复健康;第三个是回归社会。
【我的笔记】
4
发表于 2014-8-30 15:40 | 只看该作者
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适宜技术(四)
朱凤艳
北京市回龙观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使用注意事项、作用机理、药理学特征与副作用的关系
2. 熟悉防止病情复发的方法
3. 了解精神分裂症的转归
4. 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和预后的因素
内容介绍
1. 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2. 防止病情复发的方法
3. 精神分裂症的转归
4. 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
5. 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
T_e
一、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物
B_e
(一)氯丙嗪
1.副作用
(1)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过度的镇静,即便是治疗用量,约半数的病人出现无力、嗜睡,脑电波异常,致痉挛。
(2)内分泌系统:女性病人可以出现泌乳,男性病人可以出现男子**女性化,影响性功能,女性月经改变,体重增加、高血糖和糖耐量改变等
(3)自主神经系统:口干,心悸,视力模糊,扩瞳,逼尿肌损伤导致尿潴留。
(4)心血管系统: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导致病人摔倒、甚至摔伤。
(5)其他:如肝功能损害、黄疸药物性皮炎,长期用药可导致皮肤、内脏和视网膜色素沉着等,少数病人可发生粒细胞减少症。
(6)矛盾反应:抗精神病药的中枢和外周自主神经系统作用,对器官的直接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除主要表现外,偶可见到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氯丙嗪能降低血压、体温、镇静催眠和减少肠蠕动引起便秘等,这是主要不良反应,但偶可见血压升高、体温升高、失眠腹泻等矛盾的副反应。。
(7)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药源性皮炎、皮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皮炎、哮喘、紫癜。一旦出现,应该立即停药,尽早请皮肤科的医生会诊。
2.使用注意事项
(1)如果病人有过敏史禁用。
(2)尿毒症、造血功能不良者禁用。
(3)有心、肝、肾或锥体外系疾病者慎用。
(4)肌肉注射时一定要深部注射,注意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注时易致血栓性静脉炎。
(5)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体温、血压、脉搏,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心血管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6)本品注射剂pH 值为3.5~5.0,不可与pH在5.8以上药液配伍。
(7)服用药物后不宜驾车、操作机器和高空作业。
(二)奋乃静
1.副作用
本药的不良反应与氯丙嗪相似,可有锥体外系副反应,嗜睡及自主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轻,对肝功能、血象影响也较小,少数有口干、便秘、尿频、心动过速等症状,部分病女性病人可引起**肿胀、月经失调等症状。
2.使用注意事项
本药能加强镇静或镇痛剂作用,并用时应减量。孕妇及肝功能减退者、有酚噻嗪类药物过敏史者禁用。
【我的笔记】
(三)氟奋乃静
1.副作用
本药是一个高效价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多,病人服用后,容易出现自主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口感、出汗,视力模糊、对血液、肝脏和肾脏没有明显损害,偶尔有低血压、粒细胞减少。
2.使用注意事项
(1)年老体弱及心、肝、脑器质性疾病病人慎用。
(2)不宜与锂剂合用,否则引起意识丧失。
(四)三氟拉嗪
1.副作用
本药是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有明显的锥体外形副反应,其中以安静的坐不能、肌张力障碍最常见。另外,还可出现失眠、不安、口干、事物模糊、排尿困难、食欲减退、心动过速等。
2.使用注意事项
年老、体弱、心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五)氟**醇
1.副作用
氟**醇类似氯丙嗪,是一个高效价的抗精神病药,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常见,最多见的是急性肌张力障碍,所以长期使用可以引起迟发性运动障碍。少数病人服用后,有头昏、乏力、口干、便秘、皮疹等副作用,也可以见到高热反应和心电图的改变。本药有导致药源性抑郁的可能,超大剂量可致角弓反张、痉挛和抽搐、昏迷等急性脑病症状和心肌损害。
2.使用注意事项
(1)孕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2)心、肝、肾、肺疾病、青光眼、尿潴留、癫痫、甲亢病人慎用。
(六)五氟利多
1.副作用
锥体外系副反应比较多见。可以出现无力、头昏、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及胃肠道症状,个别病人可导致肝功能损害,尿潴留,白细胞减少及心电图异常。
2.使用注意事项
(1)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2)老年病人兼有震颤麻痹时禁用。
(3)孕妇慎用。
(七)舒必利
1.副作用
用药早期出现睡眠障碍和口渴,偶有胃肠道反应,大剂量可发生阳痿、高血压、溢乳、男子**发育、女子月经异常等,增量过快可有一过性心电图改变、血压上升或下降以及胸闷、脉搏增快等。
2.使用注意事项
(1)如果病人出现了睡眠障碍,建议调整服药的方式,改为早晨或中午使用。
(2)高血压病人、嗜铬细胞瘤病人禁用。
(3)严重心血管疾病和肝损害者慎用。
(4)如出现皮肤过敏应停药。
(5)儿童禁用。
【我的笔记】
(八)奥氮平
1.作用机理
阻断D2受体,减轻阳性症状,稳定情感症状,增强多巴胺在脑区的释放,减轻运动方面的副作用,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和情感症状。
2.药理学特征与副作用的关系
(1)阻断H1受体,可以引起镇静作用。服用奥氮平的病人约12%~ 9%可出现嗜睡。此外,还可以出现体重增加或食欲增强。
(2) 阻断α1 受体,可以出现头晕、镇静、血压偏低的副作用。
(3)阻断M1受体,可以出现口干、便秘或镇静的副反应。
(4) 阻断D2受体,与运动方面的副作用(不常见)。
(5)值得关注的副作用:如糖尿病和脂代谢障碍风险增加;头晕,镇静;口干,便秘,消化不良,体重增加;关节痛,背痛,胸痛,肢体痛,异常步态,瘀斑,周边性水肿;心动过速,**低血压少见(多见于用药早期);极少数病人可以出现光照性皮疹。
奥氮平的镇静嗜睡、体重增加、诱发糖尿病风险较高、以及长期用药催乳素增高的不良反应是精神分裂症全程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尽管急性期治疗中取得疗效,但长期使用会影响治疗,故在进行奥氮平治疗时,一定要注意权衡利弊,慎重选择。
(九)奎硫平
1.作用机制
(1)奎硫平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在阻断D2受体后,能够减轻病人的阳性症状,稳定病人的情感症状。
(2)可以阻断5-HT2A受体,增强多巴胺在脑区的释放,以减轻运动方面的副作用,可以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阴性症状或情感症状。
2.药理学特征与副作用的关系
(1)阻断H1受体,有镇静,体重增加的副反应。
(2)阻断α1受体,可以出现头晕、震惊或低血压。
(3)阻断M1受体被阻断可以出现口干、便秘和镇静。
(4)阻断α2受体,有运动系统的副作用。
(5)其他的值得关注的副作用,糖尿病和脂代谢异常的风险增加。
奎硫平在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中,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较适合于精神分裂症的长期维持治疗。其镇静和体重增加问题相对较轻,对依从性有轻微影响。
【我的笔记】
(十)利培酮
1.副作用
(1)利培酮比经典的抗精神病药锥体外系反应少很多,只有在高剂量(超过3mg)时,锥体外系副作用才比较重。
(2)女性病人在服用的过程中,容易引起月经的障碍,有嗜睡、疲乏、流口水、眩晕、眼球的震颤,少数病人还可以出现注意力集中困难,有轻度的记忆障碍。
2.使用注意事项
(1)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导致**性低血压。
(2)与抗组胺药合用,可出现过度镇静。
(3)与降压药伍用,可增强其降压效应。
(4)长期与卡马西平合用,可增快利培酮的消除率。
(5)15 岁以下儿童禁用。
3.利培酮的受体效力学特点与疗效的关系
(1)阻断D2受体,可减轻阳性症状、稳定病人的情感症状。
(3)阻断5 -HT2A受体,可以增强多巴胺在一些脑区的释放,减轻运动方面的副作用,也可能改善运动功能、情感症状和阴性症状。
(3)阻断α受体,可能使其发挥抗抑郁剂的作用。
4.药理学特征与副作用的关系
(1)α受体被阻断,可能出现头晕、震惊或低血压的副作用。
(2)D2受体被阻断,可以出现运动方面的副作用。
(3)值得关注的不良副作用:当剂量>6 mg,锥体外系的副作用较明显,可以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和安静的坐不能,女性病人可以表现为月经和周期的紊乱,男性病人可出现阳痿和**障碍。
5.使用注意事项
急性期使用利培酮治疗取得疗效,进入巩固和维持治疗时,如想避免利培酮上述不良反应对实现全程治疗目标的影响,可转换无此类不良反应或反应较轻的药物继续治疗。但应严密观察疗效的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
【我的笔记】
(十一)氯氮平
1.副作用
(1)氯氮平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但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少且很轻,通常自主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较多,服用后病人会出现多汗、嗜睡、流涎、恶心、呕吐、食欲不正、便秘、乏力等,还可出现脑电图的改变,如心动过速。
(2)可以出现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度镇静、体重增多、唾液过多、心律紊乱、**性低血压及发热等。氯氮平引起癫痫大发作的风险与剂量有关。
(3)也有少见的特异性的反应,如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一旦发生是可以致命的。
2.药理学特征与疗效的关系
(1)阻断D2受体,减轻阳性症状、稳定情感症状。
(2)阻断5-HT2A 受体,增强多巴胺在一些脑区的释放以减轻运动方面的副作用、可能改善认知功能和情感症状。
(3)5-HT2C 和5-HT1A 受体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某些患者的认知和情感症状有效。
3.药理学特征与副作用的关系
(1)H1受体被阻断:可出现镇静、思睡、疲乏、体重增加。
(2)α1受体被阻断:可出现心动过速、头晕、低血压、高血压、镇静。
(3)M1受体被阻断:可出现流涎、口干、便秘、恶心、呕吐、排尿困难、多汗、视物模糊。
(4)D2受体被阻断:可出现运动方面的副作用,如震颤、抽搐、安静的坐不能,但不常见。
(5)值得关注的副作用:糖尿病和脂代谢障碍风险增加;流涎增加、出汗;恶心,便秘,口干,体重增加。
氯氮平的一系列副作用,明显影响了它的临床应用。尤其是过度镇静、粒细胞缺乏、体重增加和心电图异常等问题对患者身心的严重影响,使大多数临床治疗学家不支持氯氮平作为一线药物使用;用于精神分裂症的全程治疗,氯氮平的这些副作用势必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严重阻碍全程治疗目标的实现;急性期使用氯氮平治疗取得疗效,进入巩固和维持治疗时,如想避免氯氮平上述不良反应对实现全程治疗目标的影响,可换药治疗。但应严密观察疗效和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尤其是停用氯氮平后可能出现的病情反跳现象。  
4.使用注意事项
(1)许多抗抑郁药可以升高氯氮平的血浆水平。
(2)不能与卡马西平合用,因为可降低白细胞数,增加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的危险。
(3)在氯氮平并用抗焦虑药或其他精神病药物时,少数有呼吸或心搏骤停。
(4)若病人原有白细胞数低于3500/mm3 或已有骨髓细胞增殖障碍病史或有氯氮平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或减少的既往史,不可使用氯氮平。
(5)根据实验室血象检查结果,作出相应的处理。如停药观察、骨髓穿刺、保护性隔离等。
(6)尽量在住院治疗时使用,注意观察病人白细胞的情况,治疗最初2月内最少每周一次,第3~4 月至少每2 周一次检查,若有任何感染迹象如咽喉痛、发热、虚弱无力或昏睡,要立即处理。
(7)严重心肝肾病者、昏迷、中毒、谵妄、低血压、癫痫、有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史的病人禁用。
(8)不宜与具有诱发白细胞减低的药物同用。
(9)16 岁以下小儿不宜禁用。
(10)与碳酸锂合用可增加产生惊厥、恶性综合征、精神错乱、肌张力障碍的危险。
【我的笔记】
二、防止病情复发的方法
B_e
资料表明,维持治疗期自行停药,1年内54%的患者病情复发,2年内75%的患者病情复发;而坚持维持治疗的患者仅有17%病情复发。因此坚持维持治疗,复发风险明显降低。
防止病情复发的方法包括:
1.家属要定期带患者门诊复查,社区医生定期到病人的家里进行随访。
2.坚持维持治疗。
3.帮助患者客观认识疾病,理解复发的危害。
4.去除诱因,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
5.识别复发现兆:如自知力丧失、失眠、情绪波动、猜疑等。
【我的笔记】
三、精神分裂症的转归
B_e
有医学家1941年对500例15年随访的结局发现,1/4病人痊愈,社会功能良好;1/4病人少数
症状残留,社会功能较好;1/4病人多数症状残留,社会功能损害;1/4病人恶化、衰退。
【我的笔记】
四、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
B_e
(一)疾病及治疗的相关因素
1.疾病的自然病程
病情波动,自身恶化;精神分裂症疾病的自然病程很可能是一个终身性的疾病,病情容易出现波动,也容易出现恶化,所以也容易出现复发。
2.可能与多巴胺D2受体亲和力的变化有关。
3.自知力恢复不完整,治疗依从性差(不愿就诊、自停药或不规则服药等)。
(二)心理社会因素
1.缺乏社会支持。
2.应激环境
若始终处于一个压力比较大,或应激因素比较多的环境中,很容易复发。
【我的笔记】
五、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
B_e
1.症状与治疗因素
起病形式、症状特点、病程、首次治疗疗效、首次治疗敏感性、足量足疗程、复发次数。
2.家庭社会因素
家族遗传史(等级、疾病类型)、家庭支持系统、经济因素、情感表达与关注程度。
3.个体因素
病情性格、起病年龄、性别、治疗依从性。
【我的笔记】
5
发表于 2014-8-30 15:40 | 只看该作者
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适宜技术(五)
朱凤艳
北京市回龙观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精神分裂症的非药物治疗
2. 掌握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
3. 熟悉病人就诊的注意事项
4. 熟悉家属常见的误区
5. 了解住院的指征
内容介绍
1. 精神分裂症的非药物治疗
2. 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
3. 病人就诊的注意事项
4. 住院的指征
5. 家属常见的误区
T_e
一、精神分裂症的非药物治疗
B_e
(一)心理康复
1.心理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
(1)充分尊重患者,与他们建立平等、和睦、协作的关系,给患者感情上的支持,取得他们的信任与配合。
(2)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注意关注患者自身的积极因素。
(3)充分了解患者与其家庭、社会相处中存在的问题。给患者提供针对这些问题的正确信息,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的缺陷,帮助他们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观点与做法,并建立一个新的心理习惯和社会习惯,使他们重新融到家庭和社会当中去。
(4)注意引导患者积极介入心理康复的全过程,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服务。
2.心理康复的方法
(1)支持性心理康复: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的基本技术。它是利用心理治疗的基本原理帮助患者克服情感障碍,或心理挫折的一个治疗方法。适用所有的患者,具有支持和加强患者防御功能的特点,可使患者增强安全感,减少焦虑和不安。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有解释、安慰、鼓励和保证,其中以解释最为重要。
(2)认知疗法:认知疗法认为,不良精神**都会直接导致情绪反应。认知疗法主要适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患者。那如对疾病缺乏完整认识导致的不良认知;有来自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其他不良认知;或者存在性格缺陷和人生观、不良价值观所致的不良认知。有不良认知的恢复期患者,可采用认知疗法进行心理治疗,改善患者的不良认知和提高其认知水平。认知疗法的方式较多,有贝克的认知疗法、埃里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等。
(3)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主要是根据学习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对个体进行反复的训练以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任何适应性和非适应性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也可以通过学习来增强和消除。行为治疗的话基本原则包括:①强化原则;②行为塑造法;③生物反馈疗法;④森田疗法。行为治疗,首先要确认和评估病人存在哪些靶症状和靶行为。第二,要检查这些靶症状和靶行为发生的前因后果。第三,与患者一起形成一个针对靶症状和靶行为的更适合的解释模式。第四,要评估靶症状和靶行为的改变。
3. 心理康复的程序
(1)首先要了解患者的需要,要评估患者,要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患者的需要。
(2)对于患者目前的问题,确定诊断,对获得的信息要进行分析。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制订一个治疗计划或决策。
(4)心理康复的实施,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办法或行动。
(5)治疗效果的评价,确定病人存在哪些问题,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我的笔记】
(二)改良电抽搐疗法
适应用于重症抑郁,包括单相和双相抑郁、妄想性抑郁以及继发性抑郁如中风后抑郁;躁狂急性发作;精神分裂症尤其是一些急性患者或存在情感症状、紧张型患者;分裂样以及分裂情感性障碍。其中紧张症患者,无论是精神病性原因还是躯体原因导致的紧张性症状,改良电抽搐疗法可算是救命性的治疗。
(三)精神外科治疗
在抗精神病药物问世之前,精神外科手术曾用于临床。精神外科手术都是针对“多巴胺神经介质和情感边缘系统”密切相关部位,通过有选择的或局限的破坏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正常和异常的思维与大脑的情感、行为中枢等的关系只是相对的,每一种心理活动与某脑区的关系可能较大,但与其他脑区也不无关系,其中还有很多诸如解剖、生理机能和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尽管选择性立体定向术仪器损伤小,但在临床实践中除对极度冲动行为有所控制外,其核心的症状仍需用药控制,且部分病例有一系列术后损伤后遗症。
临床上要严格掌握手术病例的入选条件。通常手术病例入选条件为:①病史在3年以上,至少用过3种以上不同的抗精神病药长期正规系统治疗,用药剂量折合为氯丙嗪450 mg,住院总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在继续治疗中精神症状仍不能控制者。②脑部无明显的器质性病灶,家属要求手术治疗者,方可考虑手术治疗;③对于有严重全身疾病或明显智力障碍,器质性精神病及有严重脑功能衰退等精神病患者,均不适合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立体定项多靶点毁损治疗。部分病人可以采用颅内多靶点切除手术治疗
(四)经颅磁**治疗
经颅磁**治疗是一种在体外**脑特定部位的技术。操作的原理是把一绝缘的线圈放在特定部位的头皮上,当线圈中有强烈的电流通过时就会有磁场产生,后者无衰减地透过头皮和颅骨,进入皮质表层15mm处产生一个感应的电流。从而抑制或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经颅磁**作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背侧前额叶皮质,患者的阴性症状、注意力得到改善。
(五)认知矫正治疗
认知矫正治疗能从总体上显著地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缺陷,主要表现在视觉空间记忆、言语工作记忆、知行功能、精神认知速度等多个方面。而且随访研究表明,疗效至少持续3个月以上,是一种疗效比较明确、前景广阔的非药物治疗。
【我的笔记】
二、精神病人的家庭康复
B_e
(一)改善家庭的态度和行为
1.尽快就医
需要提醒家属,如果怀疑家人精神上有问题,或者已经出现了复发的先兆,应该到医院去咨询。如果有问题,及时治疗。早发现、早治疗,可以缩短治疗的时间,治疗效果会更好。
2.接受现实,稳定情绪
一旦成为精神病患者的家属,无疑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给所有的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个阶段,对每一位家属来讲,接受现实、面对现实,稳定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3.了解精神病的知识
需要了解什么是精神病,精神病发生、发展有哪些规律,各类精神病主要的症状是什么?各种药物的治疗有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样的不良反应,家庭护理当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治愈疾病后,如何防止它反复,如何进行心理社会康复等知识。
4.习惯同精神病患者打交道
家庭成员与患者的密切接触,密切合作,对他们的态度可能影响患者的病程、疾病的复发和复发的时间。
高情感表达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是经常对患者表现出不喜欢的陈述或者言语,即所谓的批评性、责任性的态度。第二个表现是敌意。经常对患者抱有一种不友好、拒绝或敌对的态度。第三是情绪过多的包含和介入。主要是对患者过度的保护、过度的关切,以自我牺牲的态度来对待患者。
有研究表明,高情感表达的家庭的精神分裂患者复发率达到48%~62%。而低情感表达家庭的复发率只有9%~12%。高情感表达的家庭患者的复发风险至少增加2~3倍。因此,高情感表达带来的结果是精神病人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
避免家庭出现高情感表达的方法:第一,要了解患者疾病的有关知识,多倾听、多理解患者的感受。第二,对患者的病态行为,不要过分关注,不要过分叨唠,更不应该严加批评或指责,对患者的正常举止要多给予表扬。第三,要给患者足够的个人空间。不要过分担心或烦扰患者,不要时刻关注患者的一举一动是否正常。第四,不要想方设法的改变患者,总给太多的建议和指导。第五,如果说按照医嘱坚持服药是精神障碍患者通往康复之路的前提,那么家庭对患者的恰当态度则是患者回归社会的基础。
5.知晓精神病的危险行为
容易导致危险行为的症状有命令性幻听、被害妄想、药源性的焦虑和抑郁、兴奋、躁动下出现的冲动、控制力下降。
6.保护患者的安全
(1)确保患者居住的环境中,不能有危险物品。不要放置像刀、剪刀,或者其他利器,包括玻璃器皿等。患者的皮带应该由家属来保管。洗脸毛巾尽量用短毛巾或方毛巾。定期对患者的房间进行安全检查。如果有危险物品,要及早地藏好,不要让患者轻易拿到。
(2)保管好抗精神病的药物。因为药量越大,如果病人一旦一次性的服下,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很可能是致命的。
(3)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现患者有反常现象,要关心和安慰患者。
(4)关心爱护患者。家属要以最大的同情心来理解、关心、爱护他们。一旦病人出现对立或愤怒情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把患者的危险行为解决在萌芽状态。
【我的笔记】
(二)如何处理病人拒绝服药
1.了解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
2.跟病人解释停止服药可能会带来的危害。
3.所谓的“骗”,如把药物放在白开水里。
4.保证病人确实把药物服进体内。
(1)病人吃完药后,让他张开嘴看一看,或者检查一下口腔。
(2)吃完药后,让病人待在原处,不要离开。以防止病人把药扔掉。
(3)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正规服药,病人的药物反应较轻微。一旦停药后,或突然服药,病人会出现严重的药物反应。
(4)跟病人交流服药的感受、服药的必要性。
(三)患者服药期间,家属观察的内容
1.睡眠:每天的睡眠时数,有无入睡困难、多梦、早醒。
2.饮食:有无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或呛咳。
3.大便:几天一次,是否干燥。
4.小便:是否排尿困难。
5.脉搏:是否感到心慌,安静时每分钟多少。
6.口水:感到口干,或流涎。
7.运动:是否不灵活,或颤抖。
8.情绪:沉默寡言或躁动不安。
9.性功能:**亢进或减退,月经不调
10.体重:增加或减轻。
11.皮肤:有无皮疹色素沉着。
12.化验:血常规、生化、心电图。
(四)出现药物副作用的处理
1. 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
如出现痉挛性斜颈或病人感到身体僵硬,可以给病人口服安坦。如果口服安坦后还不能解决,要立即带病人就诊,或者给社区医生打电话。
2.出现吞咽困难
(1)改为半流食饮食。
(2)如果半流食效果不佳,要立即通知社区医生。
3.白细胞下降
立即通知社区医生,如果下降很严重,要立即停止用药,如果是稍微有所下降,可以加升白细胞药物。同时要密切监测病人血象。
4.过敏性皮疹
一旦出现皮疹,要通知医生,寻找过敏原。
5.药源性癫痫大发作
(1)要防止病人摔伤。
(2)抽搐时不要用力按压病人的四肢,
(3)报告医生,由医生帮助解决。
【我的笔记】
三、病人就诊的注意事项
B_e
(一)提供病史治疗
对初诊的病人,家属应给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资料,使医生掌握病人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诱因,或疾病的表现,确定诊疗过程。复诊时,家属要介绍上一次就诊以来的变化。包括病人存在的症状、服药情况、治疗效果、生活和工作情况表现等。
(二)注意事项
1.明确就诊的目的。
2.提供的资料要真实和客观。
3.在叙述病人情况时,要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如果担心做不好,病人在就诊之前,可以做好书面的准备。
【我的笔记】
四、住院的指征
B_e
1.病人出现自伤、伤人倾向。
2.病人有严重的情绪抑郁,有悲观、绝望的表现。
3.病人以前有过的症状反复出现。
4.在常规、稳定的治疗的过程中,病人突然拒绝治疗。
【我的笔记】
五、家属常见的误区
B_e
(一)发病早期
1.很多家属不愿意接受现实,否认亲人患有精神病。
2.有的家长表现得非常紧张、恐惧,不知所措。
3.有些家属感到特别内疚、自责、羞耻。
4.盲目就诊、服药。
5.惧怕药品说明书上的副作用,不遵照医嘱服药。这时建议家属跟医生沟通。
(二)治疗中期
1.对加药犹豫不决。
2.对住院充满恐惧。
3.求治心切,频繁换药或换医生
4.见好就收,中途而废,不了解精神疾病必须要达到治愈。
5.复诊不及时。
(三)康复期
1.擅自停药。一定要让家属了解精神疾病复发的风险,维持治疗的重要性。
2.对病人采取过多的保护。
3.对病人冷漠、指责。
4.对疾病过于敏感。
5.期望值过高或过低。
【我的笔记】
6
发表于 2014-8-30 15:41 | 只看该作者
重性精神疾病病例管理适宜技术(六)
朱凤艳
北京市回龙观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与精神病患者的相处方法
2. 掌握精神疾病的康复
3. 掌握预防复发的措施
4. 掌握**的高危因素
5. 熟悉患者发生意外时的处理
6.熟悉患者和家属拒绝接受社区服务的对策
7. 了解精神残疾、长期住院综合征
8. 了解常见的过渡性康复机构
9. 了解肇事肇祸患者的处置和社区管理
内容介绍
1. 与精神病患者的相处方法
2. 精神疾病的康复
3. 精神残疾
4. 长期住院综合征
5. 过渡性康复机构
6. 预防复发的措施
7. **的高危因素
8. 患者发生意外时的处理
9. 拒绝接受社区服务的对策
10. 肇事肇祸患者的处置和社区管理
T_e
一、与精神病患者的相处方法
B_e
(一)家属的角色
1.护士的角色
关心、照料患者的生活。
2.医生的角色
向患者讲解各种药物的作用,督促病人遵医嘱服药。
3.朋友的角色
诚恳地与病人交换意见、讨论问题。
4.长者的角色
强迫患者去完成那些不愿做却必须要做的事,比如定时休息、生活自理、门诊复查、按时按量服药等。
(二)家庭成员要了解患者的感受
1.有些病态的感受,一旦出现病人自己无法自控。
2.患者难以区分症状与现实。
3.病人承受正常人难以想象的主观痛苦。
4.继发的紧张、恐惧、敏感。
5.注意力难以集中。
6.敌视、攻击倾向。
7.孤独无助、渴望关心。
(三)家庭沟通
1.家庭沟通的内容
(1)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
(2)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3)介绍相关知识,如疾病的发生发展、疾病的临床表现等,目的是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4)帮助患者解决心理的问题,调节情绪。
(5)提高患者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的能力。
2.沟通的方式
(1)可以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相结合的方式。
(2)在沟通中,态度一定要端正、要平等。
(3)要提问时,尽量用开放式提问,避免暗示性的提问。
(4)要注意,要多听、少说,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5)病人在交谈过程中,要挖掘病人的症状。
(6)要察言观色,适可而止。
(7)结束交谈时,要有结束语,要安慰病人、鼓励病人。
3.不同病情的患者采取不同接触的办法
(1)对兴奋、躁动的病人,在交流时,要口气平和,要安抚为主,等待药物起效。
(2)对抑郁自责的病人,态度要和蔼,要注意耐心解释,给病人减压。
(3)对依赖性的病人,要让病人先做决定,要多采用启发式的谈话,同时要保持好距离,防止病人过分依赖。
(4)对要求过多的病人,要坚持原则,话到为止,软中要带硬。
(5)对易激惹的病人,出言谨慎,连哄带夸。
(6)对于幻听、妄想症状多的病人,相信其感受的真实性,只关心,不反驳。
(7)对躯体化症状为主的病人,要淡化不适感,给予正性的暗示。
(8)对敏感多疑的病人,要多给予解释和保证,不厌其烦地解释他们的疑虑。
(9)对有**观念的病人,要敢于讨论**,加强看护。
(10)对自制已丧失的病人,交谈中尽量回避“病”字,以建立信任的关系。
(11)对疾病过分担心的病人,也要淡化“病”字,减轻病人的焦虑。
(12)对受症状支配,主观痛苦感强烈的病人,应强化疾病的不可自控性,以缓解病人的压力。主动涉及症状,不要怕**患者。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自然地讨论症状。
【我的笔记】
二、精神疾病的康复
B_e
(一)精神康复
精神康复又称社会心理康复。目的是让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社交能力能全面恢复到患病前的水平。
1.精神康复的内容
(1)医学康复:祛除症状,防止复发。
(2)心理康复:客观对待疾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纠正性格缺陷。
(3)社会康复:提高社交技能。
(4)职业康复:包括技能培训、就业咨询等。
(二)防止病情复发
1.家属要定期带患者门诊复查。
2.坚持维持治疗。
3.帮助患者客观认识疾病,理解复发的危害,去除诱因,及时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识别复发现兆如拒绝服药、失眠情绪波动、猜疑等。
如果病人病情复发,经过药物治疗康复了,维持治疗的时间至少在2 ~5年。有些病人可能需要终身服药。如果持续5年以上,没有完全治愈,建议终身服药。复发次数超过3次以上,这类病人维持治疗显得非常重要。
(三)康复措施
1.生活技能的训练。
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自我生活料理能力等的训练。
2.文娱治疗
包括必要的音乐治疗,文娱活动等。
3.社会技能的训练
4.作业治疗。
在家庭里面康复,我们前面讲过生活技能的训练。它的内容包括规律的饮食起居、个人卫生、生活自理、待人接物、兴趣爱好,还有病人的一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表达、情感交流这些方面的能力的培训。
(四)康复训练的步骤
1.建立观念,让病人自己料理生活,不要过分依赖医生,也不要过分依赖家属。
2.要找出病人目前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
3.要与病人平等地交换意见,要制定一个改进的计划。实施计划时,要有必要的奖惩措施。
4.对病人的康复训练,要定期给予记录,或进行阶段的总结。
(五)家庭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期望值要适度,不要太高,要定期制订。
2.计划要尽可能地明确、具体。
3.康复训练目标一旦确定后,全家人一定要保持一致。
4.要鼓励微小的进步,尽量避免抱怨和责任。
5.要给病人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6.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注意好自己的情绪,要接纳患者的挫折。
(六)如何面对社会的歧视
1.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2.不要盲目的乐观,也不要自暴自弃。
3.要主动的关心帮助别人,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用行动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要消除别人的歧视。
4.如果出现心理困扰,不能自行排解时,请及时向家人倾诉,或找医生来咨询。早期解决心理困扰,对避免歧视非常重要。
【我的笔记】
三、精神残疾
B_e
通常来讲,患精神病1年以上,如果没有治愈,导致患者对家庭、社会应尽的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即出现精神残疾。但要强调一个问题,精神病不等于精神残疾。有很多的精神病人是完全可以治好,他的社会功能完全可以得到恢复,所以这一类精神病并不是精神残疾。
【我的笔记】
四、长期住院综合征
B_e
长期住院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其中包括:
1.情感淡漠
如果病人长期住院,没有与家人、社会接触,可能不能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导致病人出现情感淡漠。
2.***性的丧失
病人的个人习惯、打扮或一般的生活标准都会出现退化。
3.被动的顺从
对不正确的指令也不表现不满。
4.始动性缺乏
不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永远处于被动的状态。
5.对于生活和事业无所追求
【我的笔记】
五、过渡性康复机构
B_e
(一)过渡性康复机构的作用
1.让病人养成生活规律的习惯
2.让病人按时服药
3.病人可以及时得到心理的疏导。
4.病人可以锻炼人际交往、职业技能,也可以体验到自身的价值。
(二)过渡性康复机构的形式
过渡性康复机构,包括有过渡性的医院设施(包括日间医院、日间照料站、晚间医院),过渡性居住的设施,过渡性的就业设施(工厂或公疗站或农疗基地给病人提供一个临时的过渡性就业),过渡性的***设施(社交俱乐部或康乐中心)。
【我的笔记】
六、预防复发的措施
B_e
1.要坚持服药。
2.早期识别复发的预警症状,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即所谓早发现、早治疗。
3.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或问题的话,早期帮助病人来疏解心理的压抑或心理的问题。
4.有效和便利的求助策略。
5.要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
6.要避免使用非法的药物。
【我的笔记】
七、**的高危因素
B_e
1.严重的幻觉
2.有**观念,或有过**的企图。
3.有抑郁、绝望情绪。
4.病前工作能力很强、智商很高。
5.男性病人。
6.自责性过强。
7.有饮酒、药物滥用史。
8.有**的家族史。
对这些人群,一定要给予高度的关注。
【我的笔记】
八、患者发生意外时的处理
B_e
1.外伤、出血
如果患者割腕或利器伤害自己身体造成出血,应该立即给予包扎、止血。如果出血严重,立即送医院。
2.服毒
服毒在精神分裂症病人中较常见,特别是大量吞服抗精神病药,一旦发生,要立即设法使患者呕吐,如果催吐无效,要立即送到医院洗胃和抢救。
3.噎食
一旦发生后,应立即用手从患者口中抠出食物。让患者身体前倾,把头低下来,用手拍击患者的背部,帮助患者吐出食物。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严重的窒息,要立即送到医院去抢救。
4.出现暴力行为
出现暴力行为时,一定要尽可能的保证自身的安全,不要让病人伤害。这时,可能由一名家属对病人进行劝说,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另外,由2~3名体力较好的人从病人的背后或者侧面,快速地冲上去夺下患者手中伤害别人的物品,将患者制服。如果还不行,可以用棉被作为盾牌扑上去盖住患者,制服患者。
【我的笔记】
九、拒绝接受社区服务的对策
B_e
1.耐心做好解释工作,要让患者家属正确对待精神疾病,尽快接受现实,稳定情绪。
2.要与患者和他的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
3.以患者及其家属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消除顾虑。有些患者和家属拒绝接受服务,是因为担心社区医生把病人的情况告诉其他的人。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做出承诺,做到保守秘密。
【我的笔记】
十、肇事肇祸患者的处置和社区管理
B_e
1.做好随访工作,准确、及时地掌握易肇事肇祸患者的线索。
2.与预防管理机构、公An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以便随时对易肇事肇祸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监护。
3.将患者护送到医院治疗。
4.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严防发生意外。
5.加强家庭访视和社区治疗,用药要确保有效,并应向监护人交代清楚有关注意事项,已经肇事肇祸患者,要保护现场,通知公An机关,尽快将患者制服,并迅速送往精神病专科医院治疗。
6.进一步的调查分析,指导患者家属或其监护人预防再次发生类似情况。
【我的笔记】
7
发表于 2014-10-6 10:2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版主发帖,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2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