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89年南京日报报道朱汉章及其小针刀《江湖客的“神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2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手报到
性别:
学历: 研究生
所在地: 北京
是否是医务人员:
如何知道爱爱医: 朋友推荐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89年南京日报报道朱汉章及其小针刀《江湖客的“神话”》
发布时间:2012-03-15 15:28:57
信息来源:中国针刀门户网
文章浏览:236次
【编者按】:1989年王晓智在该报上划了红线和蓝线,并编了相应的序号,之后,根据相关问题针对性的一一作了报道。
[img=500,0][/img]
报纸原图一
[img=500,0][/img]
报纸原图二
[img=500,0][/img]
报纸原图三
[img=500,0][/img]
报纸原图四
[img=500,0][/img]

报纸原图五
【报纸原文】:

江湖客的“神话”
-------------朱汉章及其小针刀疗法考
杨宝华  汪福田

    这是一件奇事,扑朔迷离,真假难辨,如同神话。然而它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的社会之中。




怪异的社会现象

    朱汉章,一位沭阳农村医生,不到10年工夫已成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骨科专家”、“神医”。尽管几乎没有一个在宁医学专家和骨科医生承认,但他已经被聘为全国骨伤科外固定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尽管省、市、区卫计委门没有向这位个人开业中医师授予过任何中、高级职称,可是人民日报社的《市场报》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已向28家新闻单位宣称他为“主任医师”(相当于教授);尽管他没有办注册登记手续,他兴建的违章建筑----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照样生存兴旺。早在明清医学典籍中就有记载,当今中外医生就在使用的针刀,到朱汉章手里加个“小”字,就获得了国家专利、尤里卡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省报、省电视台、《光明日报》、《健康报》、《雨花》分别将他制造的奇迹列为“全国中医十大发明”,称他翻译了40万字著作,统计他把100个驼背治直了腰,解救了十几万患者。他还有一系列殊荣:“华佗金像奖获得者”、客座教授,口袋里装着铁道部发的全国通用的“副局级”软卧乘车证。但是,调查过他的《经济日报》记者却说:“疗效低得惊人,病人负担高得出奇。”省中医院的骨伤科大夫们说他是“江湖骗子”。

    怪!如此巨大的反差把我们吸引,孰是孰非?在前往医院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也体验到一种无法理解的怪诞。

       4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在“金陵中医骨伤科医院”看到,慕名而来的求医者挤满了病房,我们逐一询问,发现只有少数病人诉说有了些疗效,其余病人都一条声地为疗效差而抱怨,为收费高而叹气,为受骗而骂娘。一代“名医”?是不是幻影?
难怪称赞朱汉章的人也说他是个“有争议”有奇人,在他身上折射出的社会色光反差之大前所未有,一位作家解释这种反差为“朱汉章现象”。
“朱汉章现象”的成因很值得探究。



真伪科学的错位

    用小针刀来松解肌腱的粘连,阻断浅表组织的疼痛神经确实是有作用的。有记载称古代医家依据中医经络学运用它治病有实效;今人陈中伟(断肢再植名医)、过邦甫和张彦儒等专家则依据西医解剖学理论发表过多篇文章;甚至美国、比利时医生也早在60年代就有过著述。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

    但是,在70年代后期,小针刀碰上了好年头。提倡伯乐精神、发掘人才的工作被朱汉章的家乡-------沭阳县列为头号任务。他们相中了小针刀,不顾搞医学的人提出的异议,相信朱汉章能解决“世界难题”。一个神话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1982年,课题被送到省卫生厅,科技处拨出3万经费向省市几家医院下达任务:用1年时间验证朱的成果。各医院的专家尽管不相信朱汉章小针刀能治百病的说法,但还是接纳了这家位乡村医生,并耐心地教他如何消毒,如何看X片等常识。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宝琪听朱汉章讲曾治好了骨刺非常好奇。他接过来朱拿的X片光片一看,原来治疗前后的2张对照片是两个人的。铁医附院的张朝纯副教授也虚心和朱探讨过椎间盘突出症的难题,朱回答:“很简单,用小针刀把突出的椎间盘拔掉就行了。”当时竟惊得张大夫不敢相信他是医生。(突出部位于脊柱内则,称懂解剖的人就会知道小针刀是无法从外侧绕进去的。)省中医院骨伤科的医生科也很纳闷“朱汉章治病是哪里疼哪里下刀,并非依据中医奇经八脉的经络学基础理论,而是开起方子来凡是活血、理气、化瘀药一齐上,并不按中医“君臣佑使、三因之宜、理法方药”的基本要求。

    研究医学科学的医生们,对我们这块大地上曾出现过的一些医学“奇迹“现象记忆犹新,什么鸡血疗法、甩手疗法、红茶菌等能治百病的神话风靡过全国,他们还能说什么呢?只是让它自生自灭。然而朱汉章却向专家科学到不少东西,奴夫卡因局麻能解决小针刀刺骨膜导致人休克的剧痛,氢化考的松(激素)打封闭能解决小针刀久治不愈病种的烦恼。

    他探索试验的胆子更大了,范围也更广了:
    病人贾桂珍尺骨陈旧性骨折,用小针刀截断尺骨,强行使肘关节伸直。3个月后患肢功能丧失。
    病人刘海肱骨外髁撕脱,麻醉下强力手法松解,小针刀切断肱骨外髁,结果上肢残废……

    当然也有治好的----浅表软组织损伤类疾患,并没有超过前人对针刀的研究成就。为了忙结束验证单位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尴尬局面,卫生厅想安排他回沭阳县中医院当第三副院长,准备鉴定会开过后有个交待,打发他回老家罢了。

    小针刀鉴定会的日期定下来了,可是被邀的5名教授级骨科专家中有四人看过材料后拒绝出席。许竞斌等教授说,不说无视科学为这类似是而非、证据不足的“成果”搞鉴定。(卫计委规定,新疗法鉴定要有300例临床病例案和300例对照组,而朱的可信病案仅72例。)但是又不能使主管部门面子过不去,于是就采用了折衷方法-----“因病、因故”不能前往。

    各大医院还是维护卫生主管部门的面子的,总算派出了医生。沭阳县为他们的“成果”而感到荣耀,在县招待所给予参加鉴定会的医师最高礼遇。朱汉章十分兴奋,可是没想到突然遇上了麻烦:他的1812例疗效观察没有何任病历依据,被鉴定者们认定无效;他以抄写为由,私改钟山医院验证材料中的治愈率数据,受到卫生厅的严厉批评;指定参加会议的淮阴市第一医院拒不派代表前来。紧接着,南京代表提出治疗陈旧性骨折和骨化性肌炎造成不良后果的实证;沭阳县医院代表提出对“铲除骨刺”、“刮削疤痕”等想当然说法的质疑;省里代表提出病例未设对照组,小针刀治疗同时打封闭无法认定是哪种方法的疗效等等。否定意见占上风,会上争论十分激烈。

    眼看就要翻船,医生中的年资最高者蔡青副教授(后曾提任朱的医院顾问)把握了局面。蔡老认为,对一个自学成才的农村医生不要太为难,不应太苛求了。何况大家已经来了,招待也很不错,总不能不给个结论。在科学、情面、关系、年资都顾及到的情况了,医生鉴定组来了中庸--------既没有肯定,也不好意思否定。他们起草的文字是:“小针刀辅以中药、考封、推拿和水针疗法对治疗慢性浅表软组织疾患有一定疗效。”全体代表在争论后又做了戏剧性的修改,将“一定疗效”改为“较满意疗效”,又能将适应症限制在肩周炎、狭窄性腱鞘炎、网球肘和下腰腿痛四种疾病内,还要朱“加强无菌操作,并熟悉局部解剖学。”总之,增减得当,皆大欢喜。

    这是个看起来似是而非的结论,没有否定小针刀,但也不承认朱汉章超越前人成果。可是参加者们再也没想到,就是他们自己在这个时候为朱汉章功成名就、登天揽月搭起了梯子。很快,朱汉章凭借着这张“通达省级鉴定”的通行证,办起了“省级医院”,获得了各种名誉,并且拿到了国家专利。(不是发明专利,而是实用新型专利,专利证书上写着:“依法未进行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审查。”)
在科学的关口一起模糊战并未使去伪存真的科学鉴定体现出它的威严。




权与法界限的混淆

    鉴定会后,朱汉章不愿意再退回沭阳城,也不同意省卫生厅将他调入钟山医院的安排,他想有块自己的地盘。很快,机会来了,省科技干部局的两位领导知道了朱汉章的情况,他们爱惜人才,支持他在南京办一家医院,收留治疗那些“经大医院宣布为不治”的病人。这原本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热心的高层人士(无论是在职的或离职的)相信小针刀的奇妙,因为有了“省级鉴定”,也在新闻界的“实地调查”,他们想运用手中的权力为社会造福,在他们的支持下(或者说有他们的面子保证),朱汉章筹措到手46万资金,在规划局没批准的情况下,朱汉章在玄武湖畔盖起了有100张床位的医院;没有交通工具,一位领导派来了小车;申报办院没有在宁户口,省科协就接爱他调进再同时作退职处理解决了。一切都不用按常规办理,可一切都那么轻松和顺理成章。朱汉章已经深深懂得权力的重要了。

         1985年3月,朱汉章自命院长的“江苏省华夏中医骨伤科医院”开业了,没有卫生医政部门批准的营业***算什么?高层人士请来省委的两位副部长参加开业典礼,市卫生局在迟疑几个月后终于同意这个医院试办一年(现在试办期早过)。

    医院开诊了,这里的空气非常自由,百无禁忌,可以在未知领域里随意“探求”,请看这位闯将的实例:
    病人周建忠,颈椎神经压迫。做小针刀刀头断在6-7颈椎里2.5厘米,该院开刀6小时未取出,致使刀头滑到1-2胸椎。
    病人路道长,住院时觉腰痛,能走路,经盲目牵引忽使下肢全瘫,大小便失禁。
    病人夏戚宝,脑溢血。住院挂丹参液,服活血药,一星期全瘫,大脑失去知觉。(脑部出血应给凝血药物,活血药会使出血加剧。)
    病人皮丹农,恶性肿瘤。经小针刀捅10余次后迅速扩散,不到2个月死亡。

    高卫生局检查局检查组在该院2病区发现,27人中有20人被滥用激素治疗。其中有个病人每天用100毫升氢化考的松,连用50天仍在继续,致使全身浮肿,动弹不得。

    这里顺便提一件事。医院建起来不久,主管卫生的副市长沃丁柱曾去检查工作,他听说医院无证开业,管理混乱。无规划许可建房,当时即下令拆除。可是,高层人士找到了当时的市委主要领导后,这道命令就神奇般消失了。目前我们又见到了沃副市长,他生气地说:“无照经营必须按法办事,取缔!”看来副市长的态度仍然是坚决的,只是权与法的较量结果尚未见分晓。

    再说一件有关的事,曾闹得满城风雨的市卫生局与朱汉章官司,这场官司的中心内容是该医院的“制剂”。我们从当时的药房主管人处查到了几个制剂的配方:做小针刀的同时注射的“穴注”1号3号成份是强的松龙、普鲁卡因、氢考、丹参;静脉挂水治疗用的“输液1号”和“输液2号”成份还是氢考或普鲁卡因和丹参,使用这些激素和**品严重违反了治疗原则。卫生局是《药品管理法》的执法机构,他们认定朱汉章私制制剂非法收入4万多元,决定罚款3万元上缴国库。可是(又是“可是”),在卫计委401号专文认可、区市两级**判定后,省高院行使庭接爱申诉时却将罚3万元改为5000元,但是,卫计委最近又专门为此案向全国人大递呈了专文,他们认为:“江苏省高级人民**认为该案违法比较轻微并变更判决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我们不清楚双方判断的依据背景,猜想大约一方是出于对人民健康的责任,另一方是出于对人才的珍爱和扶持吧。

    朱汉章值得扶持吗?一些支持他办院的老干部为了避免医院瞎搞带来恶果,请来一批不取分文报酬的正规医生和管理干部协助办院。结果朱汉章依然我行我素,白天不是睡觉就是跑关系户,夜里才给病人治疗。以致请来的人都看不下去,纷纷离去。医院前3个月走马灯似的换人达150名。时至今日,医院里的临床医生中只有2人具备技术职称。

    许多“伯乐”在认清这是匹“劣马”后隐退了,他们心中留下了苦果。曾但任过该院院委会主任的离休老干部彭涵明说过,当时没想到朱是这种人,找了一些老同志共同帮助他,结果使得下面同志通读办事,她很后悔。但是,好心的导演退出后并未使闹剧收场,主角依然不步谢幕。朱汉章假冒两位教授的名义给省[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和省委写信(他已熟门熟路)吹嘘自己,要求首长爱护人才,帮医院解决困难;他又谎称自己是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和教授,给[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写信,要求清除卫计委门的障碍。省内最高领导被惊动了,顾省长等亲笔批示卫生厅好生整顿扶持。卫生厅又是调查,又是写报告,一阵忙乱。

新闻现象

    在“朱汉章现象”中离不开新闻出版单位的作用。

    我们调查了新闻报道中凡是能找到的病人,惊奇地发现事实大多数不实,原因是记者采访依据的主体,一是相信朱本人的自述,二是看重获奖及头衔,三是不疑其他出版物。

    我们对各报刊一致提到的“翻译40万字学术著作”之说,曾与朱汉章进行了面对面的验证-----
问:听说您译了40万字的骨科专著?
答:是的。
问:能不能请您译一段骨科科普文章?
答:可以。(口中念念有词数分钟,冒汗。)我通常是笔译的,口译有困难。
问:全篇有困难就译一小节吧。
答:我平时是借助字典的。
问:能不能就译一句话,哪怕是前半句?
答:这一个单词是“感谢”。(在场在人都笑了,英文单词“想”Think和“感谢”Thank是有点相似,朱也笑了,可能他还以为译得不错呢!)

    据鼓楼医院李承球主任介绍,在石家庄开会时碰到唐山煤矿医学院的金惠生主任,才知道书是他译的。当时出版社要他自费出书,正当他为钱而伤脑筋时遇上了朱汉章,朱主动帮忙拿回江苏,条件是加上自己的名字。结果等了4年书也没出来,但40万字译著却成了朱的资本。《雨花》杨守松写的报告文字率先讲了这一情况后,其他新闻单位相继沿用,中央新闻单位也深信不疑。于是出现了一系列上当受骗的现象。

    我们在医院采访时,也意外遭到病员的责骂,原因是本报也曾报道过一位病人“一针下去,丢了拐杖,健步如飞。”使得同类病人上了当。悔恨的心情促使我们反复查证新闻现象与现实差距的成因。我们看到医院的病案非常整齐,(大约是为新闻记者准备的。)打开一看,几乎都是“痊愈”、“显著有效”。耐人琢磨的是,100张床位的医院开业4年为何才有几百份病历?

    我们在病区碰到的所有人都是冲着新闻报道来的,他们反应来时碰到朱汉章都是说:“好治,包治”,结果大部分无效或反效。统计下来,病人的平均费用为每月近千元,难怪他们编了个顺口溜:“小针刀,不奇妙,人骗来,钱花了,结果不见效。”

    怎么说呢?新闻单位不自觉地作了反科学的宣传,毛病出在什么地方?《光明日报》一位老记者深有体会,他是最先报道小针刀的。他发现朱汉章的骗人招数并不高明,只要你反复查证就一定会察觉出问题。现在他深悔当初的报道失误,然而他却无力让自己的报纸再登相反的文章,只能听任其他报纸在继续引用他原来的不实的文字。于是乎黑白被颠倒了过来,走着进去抬着出来被说成是“抬着进去走着出来”,3千元没治好病被说成是3元钱治好了。糊涂账一笔,病人尖锐地指出新闻单位上当的性质是:骗子骗了骗子。

    无意中受骗当然不是道德问题,可是有意颠倒黑白者也不乏人在。《雨花》报告文学的作者采访过一名高秀兰的病人,他用600多字渲染:“腰疼一年多,多地方到军队,什么好条件的医院都看过,什么著名的专家、教授都亲自给她检查过”,都没有好。后来经朱汉章4刀一治,第三天就不疼不麻了,因此“无论如何要为朱汉章扬名-----送给朱汉章一面大红旗(指锦旗)。”而实际情况是,病人被朱用小针刀治疗19次,花了2千多元,腰疼不但没减轻反而直不起来了,最后被家人抬上车送回家,当然更不存在送锦旗之事。病人看了文章后写信责问:“为什么随意编造?为什么(编辑部)不核实?”

    新闻单位的审稿是层层把关的,并非不慎重。某电视台在朱汉章专题片播出前,遍邀在宁骨科专家审看,当年开小针刀鉴定会的医生几乎都出席了。医生们深谈了科学评判小针刀的道理,令电视台领导折服。副台长下了结论:“从当前看来是不能播放的,我们也不会播放。”但是时隔不久,该台不但播了,而且重播、再重播。究竟是什么力量改变了初衷呢?

    更有另一种新闻现象使人不解,就是当今的新闻参于意识。一家省级报刊的记者不但参与了医院的诸项事务,牵线搭桥,写吹捧文章,而且与朱汉章合办小针刀学习班,赚起钱来。呜呼!新闻的公正、客观何在!




结论与思考

    我们曾问朱汉章:“省内有没有专家支持你?”他想了一想,回答:“没有,我的成就已经威胁到专家的存在。”是的,如今的朱汉章已经天马行空,他本身现在就是一个将“走向世界”的专家了。他想要的东西,他就能得到。

    在医院“日进斗金”的情况下,尽管还有各方债务未还,他能掏出几千元赞助费由北京广安门医院发起组织的“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很快他就接到了担任副理事长的聘书;同样,他又担任了“全国骨伤科外固定学会”常务理事,还获得了学会发给的“华佗金像奖”(查同一天学会发布的名单并无此人)。他有一份广西《中医骨伤科》***特约记者的通知单,有人在上手书:“聘请你为副主编,请不推辞。”他还通过某记者送材料去比利时,拿回了尤里卡奖证。他真是无所不能。
任 在共和国的土地上,他已经建立起自己的前进循环规律:“学术成就”→重要人物→新闻舆论→招来病人→经济效益→再创“成就”,周而复始。

    在我们叙述的“神话”将要结束时,朱汉章依然有一些东西暂时没得到----医院行医***、医学科技成果奖、中高级技术职称。但是他有权力支柱和舆论支柱合力在撑腰,他有绝好的循环规律在铺路,他还会得到更多的东西。请看国家科委认可的一段评价文字:“朱先生用丰富的病理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知识提出了新的、先进的病因学理论。”说它是神话,可它是现实,社会造就的朱汉章嫌江苏天地太小,他要走向世界了。


    我们能下什么样的结论呢?只能静观“神话”的继续吧!
2# 沙发
发表于 2016-6-30 08:1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每每看到此类报道,心理有种说不出的不痛快!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3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