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8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版务] 2013年执业医师部分考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7-9 1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脓胸】
  1.急性脓胸
  (1)病因:致病菌来源于肺内、胸腔内、纵隔内感染灶,或者是脓毒血症或败血症,通过血和淋巴系统引起感染。脓胸的感染途径是直接进入、淋巴途径和血源性传播三种途径。常见致病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小儿以金葡菌更为常见,**性脓胸常为厌氧菌感染。
  (2)临床表现和诊断:患者常有感染症状:高热、脉快、呼吸急促、食欲不振、胸痛、白细胞增多等全身感染症状;积脓较多者尚有胸闷、咳嗽、呼吸道症状,叩诊患侧语颤减弱,叩诊为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严重的伴发紫绀和休克。X线示纵隔向健侧移位,下胸部脓胸,可见有一外上向内下的斜行弧线形阴影。并发气胸可见液气胸时有液平出现。胸穿抽得脓液是最确切的诊断。
  (3)治疗:
  1)根据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有效抗生素;
  2)彻底排净脓液,使肺早日复张。方法:可反复穿刺抽出浓液,并向胸膜腔内注入抗生素;无效者尽早行胸膜腔闭式引流。
  3)控制原发感染,全身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和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矫正贫血。
  2.慢性脓胸
  临床表现(考过但大纲没有):常有长期低热、食欲减退、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全身慢性中毒症状。有时尚有气促、咳嗽、咳脓痰等症状。X线示可见前述病理特征,纵隔向患侧移位。
  治疗原则
  (1)改善引流:用适当粗的管,放在慢性脓胸脓肿壁最低位。
  (2)胸膜纤维板剥脱:剥除脓腔壁层和脏层胸膜上的纤维板。
  (3)胸廓成形:目的是去除胸廓局部的坚硬组织,使胸壁内陷,以消灭脏层壁膜和壁层胸膜两层胸膜间的死腔。
  (4)胸膜肺切除:慢性脓胸合并肺内严重病变。
  考题:
  1.纵膈偏向患侧常见于(答案:D
  A.血胸
  B.开放性气胸
  C.张力性气胸
  D.慢性脓胸
  E.急性脓胸
  2.男性,40岁,左侧慢性脓胸伴左下肺支气管扩张,左下肺不张,左下肺支气管胸膜瘘。最适宜的手术方式是(D
  A.支气管瘘缝合术
  B.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C.胸廓改形术
  D.病肺切除加胸廓改形术
  E.左下肺叶切除术
  3.男性,18岁,二个月前,因急性脓胸经多次胸腔穿刺抽脓及抗菌治疗后,仍有低热、消瘦,胸部X片右胸仍可见有包裹性脓腔,入院后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每日引流脓液30-50ml,胸片及胸部CT显示右下胸部有一10×6cm残腔,壁厚约2mm,未见钙化,肺内未见病变,进一步治疗应选择(C
  A.继续改进胸腔引流
  B.将闭式引流改为开放引流
  C.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D.胸膜肺切除术
  E.改进全身情况,消除中毒症状和营养不良

肺癌
  一、病理与临床表现
  (1)病理:右多于左,上多于下。
  (2)肺癌分型、分类:
  中央型肺癌:起源于主支气管、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
  周围型肺癌:起源于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靠近肺周围部分者。
  (3)肺癌转移途径: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扩散途径。
  交叉转移:肺癌转移至对侧。
  肺癌临床表现:
  早期无任何症状,中央型肺癌的早期症状是**性咳嗽、血痰。
  晚期肺癌征象:
  膈肌麻痹:侵犯了膈神经。
  声嘶:侵犯了喉返神经。
  上腔静脉综合症:侵犯了上腔静脉: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
  癌性胸水:侵犯了胸膜。
  Pancoast肿瘤(上叶顶部肺癌):颈交感神经综合症(同侧上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侵犯了颈交感神经。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主要诊断方法:
  1.X线检查:中央型肺癌:反复发作的(阻塞性)肺炎、肺不张,X线表现为肺门肿块影,伴远端大片状阴影,患者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
  周围型肺癌:圆形或椭圆形块影,轮廓不规则,呈小的分叶或切迹,边缘模糊毛糙,有细短的毛刺。癌肿中心坏死,可见厚壁偏心空洞,内壁凸凹不平,一般不出现液平。
  CT: 对早期肺癌及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很有价值。
  2.痰细胞学检查:准确率80%以上,连续数日重复送痰。
  3.支气管镜检查:适用于中央型肺癌,可取病理。
  4.纵隔镜检查:直视下判断纵隔淋巴结有无转移。
  5.放射性核素肺扫描。
  6.经胸壁穿刺活检:周边病灶,可发生气胸。
  7.转移灶活组织检查。
  8.胸水检查。
  9.剖胸探查。
  (二)鉴别诊断:
  1.肺结核球:多见于青年,发展缓慢,多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X线片块影密度不均匀,可见稀疏透光区和钙化点,肺内常有散在结核病灶。
  2.支气管肺炎:发病急,感染症状较明显。X线片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片状或斑点状阴影,密度不均匀,不局限于一个肺段或肺叶。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迅速消失,肺部病变吸收也较快。
  3.肺脓肿:急性期有明显感染症状,大量脓痰,X线片空洞壁较薄,内壁光滑,常有液平面,肺脓肿周围的肺组织或胸膜常有炎性变。
  4.纵隔淋巴肉瘤:临床上常有发热,生长迅速,身体浅表淋巴结亦肿大。X线片表现两侧气管旁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对放、化疗高度敏感。
  (3)治疗原则(考过但大纲没有):肺癌首先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然后综合治疗。
  题目:
  4.肺癌所致阻塞性肺炎有以下临床征象,除了(C
  A.患者一般不发热或仅有低热
  B.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增高
  C.抗生素治疗后炎症很快吸收消散
  D.经抗生素治疗炎症吸收后出现肿块阴影
  E.短期内同一部位可反复出现炎症
  (5-7题共用题干)
  男,64岁,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黄白痰带血丝,经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体检:体温37.8℃,血压正常,右上肺呼吸音稍弱伴少许湿啰音。血象WBC12×109/LN0.83,胸片如图(6)所示
  5.最可能的诊断是(E
  A.肺炎链球菌肺炎
  B.急性肺脓肿
  C.包裹性胸腔积液
  D.肺结核
  E.肺癌合并肺部感染
  6.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D
  A.胸部B
  B.肺动脉造影
  C.痰培养+药敏
  D.支气管镜检
  E.支气管造影
  7.如果该患右侧胸腔出现中等量积液,其原因最可能是(C
  A.结核性胸膜炎
  B.肺脓肿合并胸腔积液
  C.肺癌胸膜转移
  D.肺梗死合并胸腔积液
  E.肺炎合并胸腔积液
  8.女性的肺癌大多是(答案:A
  A.腺癌
  B.鳞状细胞癌
  C.印戒细胞癌
  D.粘液腺癌
  E.小细胞未分化癌
  9.食管癌大多是(答案:B
  (1012题共用题干)64岁男性患者,反复咳嗽、咯痰,痰中带血2周。体温38.3℃,WBC12×109/L,胸片右肺门肿块影,伴远端大片状阴影,抗炎治疗阴影不吸收。
  10.有助于尽快明确诊断的检查首选(D
  A.CT
  B.磁共振
  C.胸腔镜
  D.纤支镜
  E.核素扫描
  11.最有可能的诊断是(C
  A.肺炎
  B.肺化脓症
  C.肺癌
  D.肺结核
  E.支气管扩张
  12.首先考虑的治疗方案是(C
  A.抗炎治疗
  B.抗炎止血治疗
  C.手术治疗
  D.抗结核治疗
  E.门诊随访

【创伤】
  一、分类
  1.按致伤原因分
  锐器→刺伤、切割伤、钝性暴力→挫伤、挤压伤、***、弹片→火器伤、高压高速气浪→冲击伤、擦伤、撕裂伤、烧伤、冻伤、挤压伤等
  2.按受伤部位、组织器官分
  (1)按大部位分为颅脑伤、颌面颈部伤、脊柱脊髓伤、胸(背)伤、腹(腰)伤、骨盆(会阴、臀部)伤、上肢伤和下肢伤。
  (2)进一步按受伤的组织器官分,如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内脏破裂等
  3.按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闭合伤、开放伤
  4.按伤道的形态分:切线伤、反跳伤、盲管伤、贯通伤
  5.按是否穿透体腔分:穿透伤和非穿透伤
  (三)开放伤处理
  ■清洁伤口:清洁伤口(清洁伤口通常是指“无菌手术”的切口。)和污染程度轻的伤口经处理,使其成为清洁伤口,可以当即缝合。
  ■污染伤口:指粘有细菌但尚未感染的伤口,一般认为伤后8小时以内的伤口属此类。经过清创处理使其转变成接近于清洁伤口,当即缝合或延期缝合,争取达到一期愈合。
  ■感染伤口:包括延迟处理的开放性创伤,脓肿切开,手术感染等,有渗液、浓液、坏死组织等。伤口需经过换药,逐渐达到二期愈合。
  ■存留异物:原则上取出,某些深部的异物,或数量多而分散者,如不损及重要组织器官,可以保留和观察。应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血清。
  伤口愈合有两种基本方式,即临床所称的一期愈合与二期愈合。
  一期愈合是指缝合后顺利愈合的伤口,其组织层次对合良好,其瘢痕组织很少。
  二期愈合是指开放的伤门经过伤口收缩和肉芽组织增生,然后达到愈合,其中瘢痕组织较多,故又称瘢痕愈合。二期愈合所需的时间较长,且常影响生理功能。
  功能锻炼是创伤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创伤治疗的目的是既要达到组织恢复,又要恢复生理功能。
  ■结构的病损常使功能不全,而功能废用可使结构萎缩。
  注:清创时间从6延长到8再到12小时甚至更长,事实上,有的清创术在伤后24小时实施,伤门愈合仍较顺利。
  1.处理头部创伤时,必须遵循的外科原则是 (答案:E
  A.头皮下出血点必须一一包扎
  B.尽量切除可能污染的头皮创缘组织
  C.伤口一律全层缝合
  D.大块的头皮缺损只能留作二期处理
  E.清创术应争取在8小时内进行,一般不得超过24小时
  2.手部创口清创处理,一般不迟于 (答案:A
  A.8小时   B.9小时   C.10小时   D.11小时   E.12小时
  3.属于闭合伤的是(答案:D
  A.擦伤  B.火器伤  C.刺伤  D.直肠破裂  E.撕脱伤
  4.一患者车祸后2小时送至医院,诉咳嗽、胸部疼痛。查T36.5℃,P130/分,R30/分,BP90/60mmHg,神清,右胸部压痛明显,右肺呼吸音低,右下肢有骨折征。胸片示:右侧液气胸。创伤种类为(答案:E
  A.穿透伤   B.盲管伤   C.开放伤   D.挤压伤   E.闭合伤
  5.男性,20岁,右大***刺伤18小时,刀口处红肿,有渗出液,目前最适当的治疗措施是(答案:D
  A.清创缝合   B.抗生素治疗   C.理疗 D.清理伤口后换药   E.局部固定
  二、创伤的诊断
  1.病史询问
  ■致伤原因、作用部位、受伤时姿势。如老年人跌倒,臀部着地,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
  ■伤后出现的症状及演变过程:如颅脑伤后曾出现中间清醒期,可考虑硬膜外血肿形成。
  ■经过何种处理及处理时间:如止血带使用时间。
  ■既往健康状况:如原有高血压病的创伤病员,应根据原有水平估计伤后血压的改变。
  2.体格检查
  ■全身:BPPRT、意识、面容、**,尤应注意有无窒息、休克等表现。
  ■局部:根据受伤史及突出体征进行。如腹部伤应检查触痛、腹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肝浊音区、肠鸣音等。
  ■对于开放性损伤,必须认真查看伤口或创面,并注意其形状、出血、污染、渗出物及伤道位置等情况。
  3.辅助检查
  ■化验:血常规、HCT、尿常规、血生化、肝功。
  穿刺和导管检查:胸穿、腹穿、腹腔置管灌洗、导尿管插入或灌注试验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超声、选择性动脉造影等。
  ■其他特殊检查:对严重创伤,尤其是并发休克的病人,可采用血气分析及各种电子仪器进行检查
  ■检查注意事项:①检查中发现危重情况,立即抢救;②检查步骤尽量简捷,动作谨慎轻巧;③重视症状明显的部位,同时也要想到和查找隐蔽的损伤;④处理成批伤员时,不可忽视不出声的伤员;⑤一时难以诊断者,应在对症处理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三、急救原则
  ■首要的是抢救生命。
  ■优先抢救的急症有:心跳骤停、窒息、大出血、开放性和张力性气胸、休克、腹部内脏脱出等
  ■具体措施:**
  “**”支付
  初步处理急诊室处理
  “A”气道头部侧向、抬起下颌,口咽吸引,用口咽通气管经口/鼻插管、气管切开或环甲膜切开
  “B”呼吸口对口呼吸,呼吸面罩及手法给氧气管插管接呼吸机支持呼吸
  “C”循环制止外出血、抬高下肢、使用抗休克裤;胸外心脏按压、静脉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注射输液、输血、强心剂注射、心电监测下电除颤、开胸心脏按压,药物除颤
  ■急救注意事项
  (1)积极稳定的情绪,紧张有序的工作
  (2)不可忽视沉默的伤员
  (3)防止抢救中的再损伤
  (4)防止医源性损害
  四、创伤的治疗原则
  (一)一般处理
  ■**和局部制动:**应有利于呼吸运动和保持伤处静脉血流,减轻水肿;局部适当制动,可缓解疼痛,利于组织修复。
  ■预防和治疗感染:清创、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血清。
  ■维持体液平衡和营养代谢:补足容量、维持酸碱平衡、给予要素饮食或静脉高营养。
  ■镇痛镇静和心理治疗
  (二)闭合伤的处理
  ■软组织挫伤:早期局部冷敷,中后期温敷和理疗。
  ■骨折和脱位:复位、固定。复位分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
  ■胸腔和腹腔内脏器伤:血气胸可先行穿刺或引流。较轻的腹腔脏器伤,无明显腹膜炎者,可暂予支持疗法,并密切观察。
  ■头部伤:头皮血肿先行加压包扎,血肿液化后可穿刺抽吸并继续加压包扎。脑震荡和脑挫伤,需用脱水剂治疗。如有意识障碍可行头部降温。颅内血肿和颅内压增高脱水无效时,则需紧急开颅手术处理。
【甲状腺】
  一、甲状腺解剖
  位置形态和周围
  1.甲状腺分左、右两叶,位于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中间以峡部相连,峡部有时向上伸出一锥体叶,可与舌骨相连。
  2.甲状腺有两层被膜包绕,外层为甲状腺外科被膜,内层为甲状腺固有被膜,紧贴腺体,很薄。两层被膜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手术时分离甲状腺应在此两层被膜之间进行。
  3.甲状腺两叶背面,两层被膜之间,一般有4个甲状旁腺,两个上甲状旁腺的位置较固定,位于甲状腺背面上1/3与中1/3交界处。两个下甲状旁腺的位置较不固定,多位于甲状腺背面下极上方一横指处。
  4.甲状腺借外层被膜固定于气管和环状软骨上,还借两叶上极内侧的悬韧带吊于环状软骨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随之上下移动。
  血供
  1.由两侧的甲状腺上动脉(源于颈外动脉)、甲状腺下动脉(源于锁骨下动脉)供血。
  2.静脉回流包括甲状腺上、中、下静脉,上、中静脉回流入颈内静脉,下静脉流入无名静脉。甲状腺淋巴液汇合流入沿颈内静脉排列的颈深淋巴结。
  3.甲状腺上下动脉之间,甲状腺上下动脉分支与咽喉部、气管、食管的动脉分支之间,存在广泛的吻合、交通,故手术时,虽将甲状腺上下动脉全部结扎,一般不会发生残留甲状腺或甲状旁腺缺血。
  4.甲状腺血运丰富,术中、术后易发生出血导致窒息。因此,甲状腺手术应特别强调止血问题。
  神经
  1.喉返神经来自迷走神经,行走在甲状腺背面气管、食管之间的沟内,并多在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间穿过,支配声带运动。其损伤可导致声音嘶哑。
  2.喉上神经也来自迷走神经,分内外两支:内支(感觉支)分布在喉粘膜上;外支(运动支)与甲状腺上动脉贴近、同行,支配环甲肌,使声带紧张。
  3.术中损伤一侧喉返神经可引起声音嘶哑,数月后经过健侧喉返神经的代偿,功能可以得到恢复。损伤两侧喉返神经可引起失音或窒息;损伤喉上神经内支可引起误咽、呛咳,损伤喉上神经外支可引起声调变低。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8885.png  二、甲状腺生理  1.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结构单位为滤泡,内含胶体,主要成分为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球蛋白分解出来的有机结合碘。甲状腺激素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90%为T4,10%为T3.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  (1)增加全身组织的氧消耗及热量产生。  (2)促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分解。  (3)促进入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在出生后影响脑与长骨。  2.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参与调节血钙浓度。  三、甲状旁腺生理  1.作用: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调节体内钙代谢,维持体内钙、磷平衡。  2.机制:甲状旁腺素对血钙的调节主要通过骨骼和肾,它促进破骨细胞的作用,使磷酸钙自骨质脱出,同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回吸收,使血钙升高,血磷下降,尿磷升高。  3.调控: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都不受垂体的控制,而与血钙浓度之间存在反馈关系。  ■甲状旁腺素对血液中钙磷浓度的调节作用表现为(答案:B)  A.降低血钙浓度,升高血磷浓度  B.升高血钙浓度,降低血磷浓度  C.升高血钙浓度,不影响血磷浓度  D.降低血钙浓度,不影响血磷浓度  E.升高血钙、血磷浓度  ■甲状旁腺素的功能是调节血液中的(答案:A)  A.钙  B.钠  C.镁  D.钾  E.锌


2# 沙发
发表于 2013-7-9 19:00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不错啊  支持一下
================================
       我 见贴就顶,我 喂楼主袋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0: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