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40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医学图像后处理与医学影像学科发展关系探讨>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2-20 1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医学图像后处理是指在完成医学影像学检查之后,对所获得的图像进行再加工的过程。由于医学影像数字化,目前几乎所有医学影像学手段(包括CT、MRI、DSA、CR、DR、超声、SPECT和PET等)都可以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图像的显示能力。医学图像后处理已经成为临床实用技术,也是计算机在影像学科应用的主要内容之一。
>
>   一、医学图像后处理技术的种类
>
>   1.直接处理:完成影像学检查后,应用随机软件直接在影像学设备上进行后处理为直接处理。例如:在CT和MRI机上进行血管成像、三维重建等。  
>
>   2.脱机应用工作站处理:脱机将所获医学影像学图像传输至工作站、或将胶片经扫描仪数字化后,再进行图像后处理。例如:将多模图像(以CT、MRI、PET和SPECT常见)进行配准和融合。
>
>   二、医学图像后处理临床应用现状和前景
>
>   目前,临床上医学图像后处理主要以应用随机软件进行直接处理为主,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各种影像学设备随机安装大量后处理软件,使图像后处理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使图像的显示、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均不断提高,受到影像学科和其他临床学科医生的欢迎和好评。但是近年来脱机应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以图像融合为例:对同一患者而言,将密度分辨率最高、显示骨质结构和钙化最佳的CT与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的MRI,或者将显示解剖结构清楚的CT或MRI与显示功能和代谢改变的PET或SPECT图像进行融合,获取一种新型图像,可增加诊断信息,或者使病灶的定位更准确,其形态结构显示得更直观。
>
>   由于医学影像学设备联网和PACS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数字化图像包含大量有用信息,所以,图像后处理的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例如: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d added diagnosis, CAD)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的识别和辅助诊断,在乳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上,有肯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正在向其他疾病的诊断方面扩展。有足够迹象表明:医学图像后处理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
>   三、医学图像后处理与影像学科发展的关系
>
>   目前,医学影像学科正在飞速发展,影像学新技术不断问世,对影像学科医生而言,我们面临不断追踪新技术前沿,不断够买新设备而又很快过时的形势。这使人产生影像学科发展就是购买新设备的认识。笔者认为:医学图像后处理是影像学科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摆脱上述被动局面,应该抓住医学图像后处理这一中心环节,带动学科发展。影像学科医生的任务不仅直接利用影像学设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应该对所获图像进行后处理,开发出更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我们的学科就会在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壮大,图像后处理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必将促进影像学科的发展。同时,图像后处理的研究,将不断改进和编制图像处理的软件,丰富随机软件的内容,促进影像学设备的进步和完善。
>
>   从另一个方面看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方向,可见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将进一步结合,影像学科和内外科各种专业的界限将逐渐模糊,影像学设备向小型化和简单化发展,影像学医生以图像后处理作为主要工作和发展方向之一势在必行。
>       --- 摘自《全国PACS和计算机在医学影像学科的应用专题研讨会汇编 》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godmean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5-2-20 13:48 | 只看该作者
3# 板凳
发表于 2005-2-20 15:45 | 只看该作者
可以加分,你以后发帖就是了,好贴这里不会埋没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13:0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