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54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气管切开术的失误及处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2-15 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择期性气管切开术

(一)手术过程中呼吸困难加重,甚至窒息死亡

预防措施:

1.采取术前、术中能完全控制呼吸的措施:包括给氧、选择适合的麻醉如全麻插管等。若采用局麻,也应有麻醉医师作监护。对儿童患者尤为重要。

2.非全麻插管麻醉时,应避免加重对颈段气管的压迫:如甲状腺癌所致的呼吸困难,作气管切开始,不宜取颈部的强度过伸位。甚至要采取半坐卧位。

遇到术中呼吸困难加重时,应针对原因迅速处理。必要时,可按急症气管切开术的方法处理。

(二)术中未能迅速找到气管或切开后置管困难

特别是肥胖颈短的病人且气管位置较深时。应注意:

1.必要时,术前作X线检查以了解气管位置及移位情况。

2.估计手术有困难时,可采用颈前正中纵切口。

3.应有助手帮助及有适用的皮肤拉钩等。

4.适当处理甲状腺峡部。如峡部不太大,视其位置高低,可用小拉钩将它向上或向下拉开。如峡部较大,可用电刀部分切开峡部上部,然后向下拉开。如暴露仍有困难,可完全切断峡部。

5.用视诊及触诊法确定气管的前正中线并作切口。气管切口切勿偏离中线,以免发生置入导管困难。如病人接受的是全麻插管麻醉,则用触诊法更易确定气管位置。为了更易于置入导管,有气管拉钩时,则于切开气管前壁后,用钩轻轻钩起创缘。如无此钩,可用两针牵引缝线代替。

(三)术中、术后出血

出血多数来自颈前静脉及甲状腺峡部切开处的创面。因此:

1.无论情况多紧急,也应结扎或电凝术野中的颈部浅静脉。

2.切开甲状腺峡部及气管前壁时,最好能用电刀,以便同时止血。

3.注意术野中有无畸形或移位的大血管,如异位的无名动脉或高位主动脉弓等。

(四)气管切开后的继发性大出血

这是一种严重且常常致死的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气管套管末端压迫腐蚀气管前壁及其前方的无名动脉。有时也可因切口感染,组织坏死糜烂所致。预防及处理方法:

1.气管切口不宜过低,切勿超过第五软骨环,以免增加气管套管与无名动脉接触的机会。

2.选用合适的套管,套管不宜过粗、过长或弯度太大。

3.套管固定要松紧合宜,避免套管过多的上下活动。套管下的垫布不应过厚以免套管上翘。如属昏迷或长时间卧床的病人,避免长期头部过仰**。

4.避免术中剥离气管旁组织过多,造成局部组织缺血。注意术后套管清洁,以减少感染机会。

5.术后通过套管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来回牵动套管及因气管**过甚引起的剧烈咳嗽。

6.由此引起的出血量常较大,血液往往从套管中喷出。如第一次出血量不太大,亦应想到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大量的出血;必须立即考虑处理方法。处理常较困难。如首次出血量即很大或未能自行暂时止血时,可拔出套管更换一枚带气囊的套管,以便能将气囊充气作局部暂时压迫。但由于出血部位多在套管末端处,气囊未能到达该部,故不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因此,在暂时止血后应考虑尽快劈开胸骨探查,以便用修补或切除重建等方法彻底处理动脉的损伤部。

(五)术后套管脱出。

特别是发生于术后48小时以内者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时创道组织尚未定形,套管脱出后易发生切口堵塞且较难于立即重新置入套管。

预防方法是:气管切开后除应可靠地固定套管外,对儿童或上呼吸道梗阻严重,万一套管脱出即易发生窒息的患者,术中可于气管切口通道有利于重新插入套管。也可于气管切开始即选用带气囊的套管,术后注入适量空气使气囊稍贴气管壁增加摩擦力而不易脱出。但必须于术后24小时放气或间断充气,以免使气管壁因压迫而致坏死。

(六)气管切口不当

这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注意下述两点:

1.切口位置:常选择第二至第四软骨环。切勿切断环状软骨,以免术后易于发生气管狭窄。

2.切口方式:儿童可采用单纯纵切口,成人最好作圆切口,即以第三软骨环为中心于气管前壁作一十字形切口;然后将纵横两切口形成的四个角的软骨环切掉造成一个宽阔的圆形窗口。

二、急症气管切开术

急症气管切开术与择期者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急症手术常由技术尚不够熟练的医师在没有足够时间准备、**不良、照明不够满意又无适合助手帮助的条件下进行;对象又往往是儿童。因此,术野显露不良常是导致发生失误的原因。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找到气管,切开并置入导管,术者可用在患者头侧的一手的拇、中指摸清气管的两侧并轻向后压紧以固定气管;用食指定出气管的前正中线以确定皮肤的切口位置。作切口时,拇、中指在两旁适当加压以分开两侧的软组织。这样,第一刀即可接近气管前。将食指伸入切口内确定已到达气管前壁时,第二刀即可切开气管。借助于组织钳或有齿镊等提起一侧或两侧气管切缘,即可迅速插入套管。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吴医生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5-2-16 09:47 | 只看该作者
好贴一定加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05-4-28 13:12 | 只看该作者
置顶一周!~!~供大家学习!~!~!~
4
发表于 2005-5-3 12:0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斑竹让我学到不少
5
发表于 2005-5-4 01:28 | 只看该作者
我要**给我同事分享,
我要我的同事好好了解什么是气管切开术,
谢谢!
6
发表于 2005-5-4 15:02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应该给大家一起分享!~!~~~~!~!!~
7
发表于 2005-5-9 00:05 |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05-5-18 20:00 | 只看该作者
1、 病房管理 选择单间、宽敞、靠近护士办公室及治疗室的病房。病房温度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病房每天空气消毒1次,消毒方法可采用紫外线照射60min或1∶200的84消毒液按每立方米10ml的用量喷洒均匀。病室采用湿式清扫,避免尘埃飞扬。每班用1∶200的84消毒液抹平面,拖地板各1次。严格控制病房出入人员,护理人员相对固定,所有进入病房的人员必须戴口罩。


 2、 用物准备 病房内备好氧气、吸引器、手电筒、气管导管护理用物及吸痰用物、必要的基础护理用物及治疗用物,治疗护理用物尽量做到固定、专用,以避免护理人员频繁出入病房。床边另备完整的气管切开包,包内备同号的全套气管套管。吸痰用物及气管导管护理用物保持无菌。


    2、基础护理
    患者** 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低,以利分泌物引流;保持头颈与躯干在同一纵轴线上。对小儿、躁动的患者,为防止其自行拔管或污染气管导管,应加以约束,将两手固定。
    室内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min左右;除了须保持病室适宜的温湿度外,还须注意为患者保暖,预防感冒
    患者卫生情况 口腔护理每日2次,床上擦浴冬天每日1次,夏天每日2次,保持患者衣物、床单及全身皮肤清洁,每1~2h翻身1次,红花酒精**受压部位骨突处每天4次。
    4、气管导管护理 妥善固定好气管导管,并随时保持其通畅;气管导管外口用双层无菌纱布覆盖,纱布要经常保持湿润;保持头颈与躯干在一纵轴线上;喉垫每天更换1次,如有潮湿或污染立即更换;气管导管内管每4~6h取出清洗、煮沸消毒1次,每次煮沸时间为30~60min;用生理盐水100ml内加α-糜蛋白酶5mg,庆大霉素8万U,**5mg,每1~2h向气管导管内滴入2~4ml;遵医嘱给氧,及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注意无菌操作,有时喉头痰鸣音不明显也须定时吸痰,并每日数次诱发呛咳,使下呼吸道分泌物能及时排出。为防止干扰正常的呼吸功能,避免颅内压突然增高,每次吸痰时间不要超过15s,并避免剧咳。若痰液黏稠,可行雾化吸入,并于雾化吸入15min后吸痰,并经常为患者拍背,必要时辅以**引流。当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能自行吞咽咳嗽,呼吸道分泌物减少,无肺部感染时可试行堵管。堵管24h无异常可拔管。


5、 组织管理 气管切开术后对护理的要求非常高,为了避免治疗护理的重复和遗漏,应制定出周密的护理计划,并详细拟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护士长或病房负责护士可将各种治疗护理安排好时间顺序,各班护士执行后再详细做好记录,并认真做好交接班,以保证各项护理措施得到更好的落实。
   6、 病情观察
一般情况观察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面色神志、瞳孔改变;经常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密切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呼吸有痰鸣音要立即吸痰。
呼吸困难的可能原因 如发现手术后呼吸困难,必须立即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常见的原因有:气管套管内有分泌物或结痂堵塞、脱管、气管支气管内有分泌物、伪膜形成或结痂堵塞、合并有纵隔气肿或气胸、心力衰竭等。2.6.3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护士在术后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变化,并认真作好各项护理记录,为临床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
9
发表于 2005-5-19 15:52 | 只看该作者
急症气管切开术:第一刀即可接近气管前。将食指伸入切口内确定已到达气管前壁时,第二刀即可切开气管。借助于组织钳或有齿镊等提起一侧或两侧气管切缘,即可迅速插入套管。动作迅速,又保证正确性,好帖——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1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