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保健] 手足口病病毒EV71结构获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1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对我国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手足口病病毒EV71的结构,日前被中英两国科学家合力解开。这项成果将有助于了解手足口病的致病机制,进一步开发疫苗和药物。

  合作开展这项研究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领导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联合研究组,以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王军志教授研究组、英国牛津大学戴维·斯图尔特教授研究组。

  2008年3月,安徽省阜阳市暴发手足口病疫情,短短两个月内出现3700余例,死亡22人,被确认为感染肠道病毒EV71。2008年5月,卫计委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生物物理学家饶子和告诉记者,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有多种,其中EV71在中国格外流行。目前还没有疫苗或特效药物能够抵抗这一病毒。

  饶子和说:“我们发现了两种颗粒,一种是空的,没有核酸。另一种有完整核酸。”在对EV71病毒进行初步纯化和检测时,研究组意外地从中获得了两种性质差别极大的EV71病毒颗粒。其中一种是正常的、包含有完整基因组的全病毒颗粒,另外一种则是不包含基因组的、体积稍微膨胀的空心病毒颗粒。他说,这一发现引起了研究组的浓厚兴趣。

  他们分离了这两种颗粒,分别对其进行晶体培育,并最终解析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病毒颗粒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随后,他们确定了EV71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作用的区域,并且鉴定出EV71病毒潜在的抗原表位。空心病毒颗粒的表面出现了90个有规律分布的孔洞。由此研究人员推测,这些孔洞可以作为病毒脱衣壳过程中核糖核酸基因组外输的通道。

  EV71全病毒颗粒直径达34纳米,整个衣壳由约40.8万个原子(不包含氢原子)构成,总分子量达到570万道尔顿,是迄今为止由我国科学家解析的最大复合物结构。据介绍,这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同时获得了同一种病毒的两种不同构象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由学术期刊《自然—结构分子生物学》在线发表。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进一步开展疫苗、治疗性抗体及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1:4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