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21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执业技能资源] 第一站全整理(之前发在回复上520楼需要的人看不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7-3 1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一站
01   肺痨——虚火灼肺 与肺痿鉴别(病机:肺亏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治法:滋阴降火,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汤,常用药:南沙参 北沙参 大麦冬 玉竹 百合 百部 白及 生地 五味子 玄参 阿胶 龟板 冬虫夏草,鉴别:肺萎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萎弱不用,据可成萎。肺痨后期可转化为肺萎,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肺萎,两者有因果轻重不同。若肺萎晚期出现干咳呕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萎之候。在临床上肺萎是以咳吐浊唾液沫为主症,而肺痨是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为特征)
02  血症 便血 脾胃虚寒 黄土汤   与痔疮的鉴别 - 患者平素偶有胃脘部不适,胃痛隐隐,喜暖恶寒,面色无华,因3天前食不消化食物,每于空腹痛痛加剧,排为柏油样大便,伴神疲懒言,胃部隐痛,舌质淡,脉细。应该是血证。(病机:中焦虚寒 统血无力 血溢肠胃,治法:健脾温中 养血止血,代表方:黄土汤,常用药:灶心土 白术 附子 甘草 地黄 阿胶 黄芩 白及 乌贼骨 三七 花蕊石,鉴别:痔疮属外科疾病,其大便下血特点为便时或便后出血,常伴有**异物感或疼痛,作**直肠检查时,可发现内痔或外痔)
03  中风,中脏腑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饮加味。与痉症鉴别(病机:正不胜邪 元气衰微 阴阳欲绝,治法:回阳救阴 益气固脱,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常用药:人参 附子 麦冬 五味子 山萸肉,鉴别:痉证以四肢抽搐 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神昏须与中风闭证相鉴别。但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涡斜等症状)
04 咳嗽--肺阴虚耗  与喘证鉴别(病机:肺阴亏虚 虚热内灼 肺失润降,治法:滋阴润肺 化痰止咳,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沙参 麦冬 花粉 玉竹 百合 甘草 川贝母 甜杏仁 桑白皮 地骨皮)
05 阴虚感冒(病机:阴亏津少 外感风热 表卫失和 津液不能作汗,治法:滋阴解表,代表方:加减加减葳蕤汤化裁,常用药:玉竹 甘草 大枣 豆豉 薄荷 葱白 桔梗 白薇)
06 胃痛,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鉴别胁痛(病机:寒凝胃脘 阳气被遏 气机阻滞,治法:温胃散寒 行气止痛,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常用药:高良姜 吴茱萸 香附 乌药 陈皮 木香,鉴别:胁痛以胁部疼痛为主症,可伴发热恶寒或目黄肤黄,或胸闷太息,极少伴嘈杂泛酸嗳气吐腐。肝气犯胃的胃痛有时亦可攻痛连胁但仍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06 胃痛 辩证应为瘀血停胃 丹参饮合失笑散加减 (病机:瘀停胃络 脉络壅滞,治法:化瘀通络 理气和胃,代表方: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常用药:蒲黄 五灵脂 丹参 檀香 砂仁等)     
(注意:06题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大家再看看书比较2个证型?)
07 痹症 风寒湿痹 着痹 薏苡仁汤加减(病机:湿邪夹杂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治法:除湿通络 祛风散寒,代表方:薏苡仁汤加减,常用药:薏苡仁 苍术 甘草 羌活 独活 防风 麻黄 桂枝 制川乌 当归 川芎等)
08 肾虚头痛 大补元煎 (注意:这题不是腰痛,发帖人已更正为头痛?) (治法:养阴补肾 填精生髓,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常用药:熟地 枸杞 女贞子 杜仲 川断 龟板 山萸肉 山药 人参 当归 白芍)
09 胸痹 心肾阳虚 与真心痛相鉴别 - 男 反复发作性胸闷痛2年,每次痛持续2-3分钟,服用硝酸甘油后可缓解,2天前症状加重,遂来就诊。现症见:心悸而痛,胸闷气短,时作时休(很像气阴两虚),面色晄白,祛寒,四肢欠温,舌胖边有齿痕,苔白,脉迟(从脉象这判断是心肾阳虚)。(病机:阳气虚衰 胸阳不振 气机痹阻 血行瘀滞,治法:温补阳气 振奋心阳,代表方: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常用药:人参 附子 桂枝 熟地 山萸肉 仙灵脾 补肾脂 炙甘草,鉴别: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清至节脉微结代等危重急症)
10  水肿 湿热壅盛 疏凿饮子 与鼓胀鉴别(病机:湿热内盛 三焦壅滞 气滞水停,治法:分利湿热,代表方:疏凿饮子加减,常用药:羌活 秦艽 防风 大腹皮 茯苓皮 生姜皮 猪苓 茯苓 泽泻 椒目 赤小豆 黄柏 商陆 槟榔 生大黄 )
11    痫病   痰火扰神证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与厥证相鉴别(病机:痰浊蕴结 气郁化火 痰火内盛 上扰脑神,治法:清热泻火 化痰开窍,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 青黛 芦荟 大黄 黄芩 栀子 姜半夏 胆南星 木香 枳实 茯苓 橘红 人参 石菖蒲 麝香 当归)
12 消渴,上消,肺热津伤证,与瘿病鉴别(病机:肺脏燥热 津液失部,治法:清热泻火 生津止渴,代表方:消渴方加减,常用药:天花粉 葛根 麦冬 生地 藕汁 黄连 黄芩 知母)
13 姜某,男,40岁,工人,2010年6月11日初诊;
患者1年前出差外地,3天前突发高热,次日出现皮肤、眼睛发黄;
现症:身目黄色迅速加深,其色如金,皮肤瘙痒,高热口渴,胁痛腹满,神昏谵语,烦躁抽搐,齿衄,肌肤瘀斑,舌质绛红,苔黄而燥,脉弦滑数。
结合现病史中医辨证论证  与萎黄相鉴别。急黄 疫毒炽盛证 千金犀角散(病机:湿热疫毒炽盛 深入营血 内陷心肝,疫毒炽盛证治法:清热解毒 凉血开窍,代表方:千金犀角散加减,常用药:犀角 黄连 栀子 大黄 板蓝根 生地 玄参 丹皮 茵陈 土茯苓,鉴别:黄疸发病与感受外邪 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 其病机为湿滞脾胃 肝胆失输 胆汁外溢 其主症为身黄目黄小便黄,萎黄之病因与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有关 其病机为脾胃虚弱 气血不足 肌肤失养 其主症为肌肤萎黄不泽 目睛及小便不黄 常伴头晕倦怠 心悸少寐 纳少便溏等症状 )
14  腰痛,瘀血腰痛,与肾痹的鉴别。(病机:淤血阻滞 经脉痹阻 不通则痛,治法: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代表方:身痛逐瘀汤加减,常用药: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螫虫 香附 没药 五灵脂 地龙 牛膝 ,鉴别:腰痛以腰部疼痛为主;肾痹是指要背强直弯曲 不能屈伸 行动困难而言 多由骨痹发展而成)
15 黄疸 阴黄 (脾虚湿滞) 黄芪建中汤,与阳黄鉴别(病机:黄疸日久 脾虚血亏 湿滞残留,治法:温中化湿 健脾和胃,代表方:茵陈术附汤,常用药:茵陈 附子 白术 干姜 茯苓 泽泻 猪苓)
16号哮病,寒包热哮   鉴别是与喘证的鉴别  (病机:痰热壅肺 复感风寒 客寒包火 肺失宣降)  
16 喘证肾虚不纳:病机:肺病及肾 肺肾俱虚 气失摄纳,治法  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合参蛤散:蛤蚧1对、人参9克。(有人说这题是18题)
17 内伤发热之气郁发热 方剂 丹栀逍遥散 或血瘀发热?(气郁发热病机:气郁日久 化火生热,治法:疏肝理气 解郁泄热,代表方: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丹皮 栀子 柴胡 薄荷  当归 白芍 白术 茯苓 甘草)(血瘀发热病机:血行瘀滞 瘀热内生,治法:活血化瘀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当归 川芎 赤芍 地黄 桃仁 红花 牛膝 柴胡 枳壳 桔梗)(有2个贴说是血瘀。是内伤发热,证型是血瘀发热。题目有点迷惑人,开头就写该患者平素情志抑郁,工作劳累,有点迷惑,容易辨成郁证,肝郁化火,大家要小心点哦)
18 喘证 肾虚不纳(病机:肺病及肾 肺肾俱虚 气失摄纳,治法:补肾纳气,代表方:金匮肾气丸和参蛤散加减,常用药:附子 肉桂 山萸肉 冬虫夏草 胡桃肉 紫河车 熟地 当归 蛤蚧)
19 腹痛 瘀血内停证 与胃痛鉴别(病机:淤血内停 气机阻滞 脉络不通,治法:活血化瘀 和络止痛,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加减,常用药:桃仁 红花 牛膝 川芎 赤芍 当归 生地 甘草 柴胡 枳壳 桔梗)
20 淋证- 血淋,与尿血鉴别(病机:湿热下注膀胱 热甚灼络 迫血妄行,治法:清热通淋 凉血止血,代表方:小蓟饮子加减,常用药:小蓟 生地黄 白茅根 旱莲草 生草梢 山栀 滑石 当归 蒲黄  土大黄 三七 马鞭草 ,鉴别: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要点看有无尿痛。血尿多无疼痛感,虽亦兼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惹,故一般以痛着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20 喘证 风寒壅肺  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和哮病鉴别(病机:风寒上受 内舍于肺 邪实气壅 肺气不宣,治法:宣肺散寒,代表方: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常用药:麻黄 紫苏 半夏 橘红 杏仁 苏子 紫苑 白前,鉴别:喘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张口抬肩,摇身頡肚。哮指声响而言,必见喉中哮鸣有声有时亦伴呼吸困难,喘未必见哮 而哮必兼喘) (注意:20题有两个不同的答案)
21 痢疾,寒湿痢 不换金正气散,与泄泻鉴别。(病机:寒湿客肠 气血凝滞 传导失司,治法:温中燥湿 调气和血,代表方:,常用药:藿香 苍术 半夏 厚朴 炮姜 桂枝 陈皮 大枣 甘草 木香 枳实,鉴别:两者均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的病症。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溏 甚则如水样 或完谷不化为主症 大便不带脓血 也无里急后重 或无腹痛 而痢疾以腹痛 里急后重 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22 15年前腹部手术,5年后右下腹痛痛,拒按。腹痛,瘀血内停,(病机:淤血内停 气机阻滞 脉络不通,治法:活血化瘀 和络止痛,代表方:少腹逐瘀汤,常用药:桃仁 红花 牛膝 川芎 赤芍 当归 生地 甘草 产胡 枳壳 桔梗)
22 胃痛,湿热中阻,清中汤(病机:湿热蕴结 胃气痞阻,治法:清化湿热 理气和胃,代表方:,常用药:黄连 栀子 制半夏 茯苓 草豆蔻 陈皮 甘草)   (注意:有2题24题?)
23 消渴 中消 气阴亏虚 益气健脾,生津止渴  七味白术散  与瘿病鉴别。(病机:气阴不足 脾失健运 治法:,方,常用药:黄芪 党参 白术 茯苓 淮山药 甘草 木香 藿香 葛根 天冬 麦冬 ,鉴别:瘿病中气郁化火 阴虚火旺的类型 以情绪激动 多食易饥 形体日渐消瘦 心悸 眼突 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多时易饥 消瘦 类似消渴病的中消 但眼球突出 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 且无消渴病的多饮 多尿 尿甜等症 )(注意:有说这题是26号?)
24 痢疾,寒湿痢,与泄泻的鉴别 (同21);
24 心悸 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病机:脾肾阳虚 水饮内停 上凌于心 扰乱心神 ,常用药:泽泻 猪苓 车前子 茯苓 桂枝 炙甘草 人参 白术 黄芪 远志 茯神 酸枣仁) (注意:有2题24题?)
                    (有人说:好像24题两题中有一个是21题)
25 哮证 风痰哮证 祛风涤痰 降气平喘 三子养亲汤,和喘证鉴别(病机:痰浊伏肺 风邪引触 肺气郁闭 升降失司 ,常用药:白芥子 苏子 莱菔子 麻黄 杏仁 僵蚕 厚朴 半夏 陈皮 茯苓,鉴别:哮病和喘症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音响喉中哮鸣有声 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性疾病 喘指气息言 为呼吸气促困难 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26 中风-中经络  阴虚风动   鉴别痿症(病机:肝肾阴虚 风阳内动 风痰瘀阻经络,治法:滋阴潜阳 熄风通络,主方:镇肝熄风汤加减,常用药:白芍 天麻  玄参 枸杞子 龙骨 牡蛎 龟板 代赭石 牛膝当归 天麻 钩藤)
27  黄疸-胆腑郁热证-大柴胡汤(病机:湿热砂石郁滞 脾胃不和 肝胆失输 治法:疏肝泻热 利胆退黄 ,代表方:,常用药:柴胡 黄芩 半夏 大黄 枳实 郁金 佛手 茵陈 山栀 白芍 甘草 )
28 36岁女,消瘦多病,皮肤青紫斑块,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血证-紫斑,气不摄血证,归脾汤,丹毒鉴别。(病机:中气亏虚证 统摄无力 血溢肌腠,鉴别:丹毒属外科皮肤病以皮肤色红如丹得名,轻者压之褪色,重者压之不褪色 但其局部皮肤灼热肿痛与紫斑有别)
29 咳嗽 肝火犯肺(病机:肝郁化火 上逆侮肺,治法:清肺泻肝 顺气降火,代表方: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常用药:桑白皮 地骨皮 黄芩 山栀 丹皮 青黛 海蛤壳 粳米 甘草 苏子 竹茹 批把叶)
30 喘证 实喘 表寒肺热(病机:寒邪束表 热郁于肺 肺气上逆 ,治法:解表清里 化痰平喘 代表方: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 黄芩 桑白皮 石膏 苏子 杏仁半夏 款冬花)     (注意:有2题30题?)
30 某某,女,56岁,退休  10年开始出现咳嗽气喘,逐年加重,甚至张口抬肩,每因受凉后发作.2月前因受凉后发作,并加重.症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舌质淡红,脉软弱  喘证  肺气虚耗 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病机:肺阴亦虚 虚火上炎 肺失清肃 常用药:党参 黄芪 冬虫夏草 五味子 炙甘草 )
31 女,患者50多岁。有胸闷胸痛5年,近日因过食油腻发胸闷,胸闷微大于胸痛,同时伴有咯痰黏腻,气短疲乏,四肢无力?,大便溏,苔厚腻,脉滑,  就记得这么多了。请说明病因病机,和真心痛鉴别,诊断,病和证,治法,方药,剂量,服法。 胸痹  痰浊闭阻  和真心痛鉴别(病机:痰浊盘踞 胸阳失展 气机痹阻 脉络阻滞,治法:通阳泄浊 豁痰宣痹 代表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常用药:瓜蒌 薤白 半夏 胆南星 竹茹 人参 茯苓 甘草 石菖蒲 枳实 陈皮,鉴别: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 症见心痛剧烈 甚则持续不解 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 脉微或结代等危候症状)
32 不寐 心肾不交 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 与一时性失眠鉴别(病机: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 心火炙热不能下交于肾 治法:滋阴降火 交通心肾 ,常用药: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 泽泻 茯苓 丹皮 黄连 肉桂 )
33  肺痨  气阴耗伤——***汤合参苓白术散(病机:阴伤气耗 脾肺两虚 肺气不清 脾虚不健 ,治法:益气养阴,常用药:党参 黄芪 白术 甘草 山药 北沙参 川百合 麦冬 地黄 阿胶五味子 冬虫夏草 白及 百合 紫苑 款冬花 苏子)
34 痿证—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和补中益气汤 与痹证鉴别 (病机:脾虚不健 生化乏源 气血亏虚 筋脉失养,治法:补中益气 健脾升清,常用药:人参 白术 山药 扁豆 莲肉 甘草 大枣 黄芪 当归 薏苡仁 茯苓 砂仁 陈皮 升麻 柴胡 神曲,鉴别:要点在于痛与不痛,痹症以关节疼痛为主 而痿症则以肢体萎弱 无疼痛症状 其次是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情况 痿症是无力运动  痹症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症病初起即有肌肉萎缩 而痹症则由于疼痛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 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萎缩)
             大病历书写格式只有主诉 辩证依据 类证鉴别(已经设定好鉴别的它病)中医诊断 证型 主方 药物组成和剂量 煎煮服用方法
35 XXX,3天前受凉,发热,1天前出现气喘,现证见:喘息气逆,呼吸急促,胸闷胀痛,(一系列风寒症状)……。与哮证的鉴别。-------喘证—风寒壅肺—麻黄散和华盖散加减。(病机:风寒上受 内舍于肺 邪实气壅 肺气不宣 治法:宣肺散寒 ,常用药:麻黄 紫苏 半夏 橘红 杏仁 苏子 紫苑 白前鉴别:哮病和喘症都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 哮必兼喘但喘未必兼哮。哮指声音响喉中哮鸣有声 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性疾病 喘指气息言 为呼吸气促困难 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36 胸痹 寒凝心脉证,与胃脘痛相鉴别(病机:素体阳虚 阴寒凝滞 气血痹阻 心阳不振,治疗:辛温散寒 宣通心阳 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常用药:桂枝 细辛 薤白 瓜蒌 当归 芍药 甘草 枳实 厚朴 大枣  鉴别:心在脘上 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 为时极短 虽与饮食有关 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痛与饮食相关 以胀痛为主 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长 常伴泛酸嘈杂 嗳气 呃逆等胃部症候)
37 消渴.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病机:阴损及阳 肾阳衰微 肾失固摄,治法滋阴温阳 补肾固涩,常用药:熟地黄 山萸肉 枸杞子 五味子 淮山药 茯苓 泽泻 丹皮) (有人说37号不是消渴)
37 血证 吐血   胃热壅盛 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病机:胃热内郁 损伤胃络,治法:清胃泻火 化瘀止血,常用药:黄芩 黄连 大黄 丹皮 栀子 小蓟 大蓟 侧柏叶 茜草根 白茅根 棕榈皮)和咳血鉴别  (均经口出 但截然不同。咳血是血自肺来,经气道随咳嗽而出 血色多为鲜红 常混有痰液 咳血之前多有咳嗽 咽痒胸闷等症状,大量咳血后可见痰中带血数天 大便一般不成黑色;吐血是血自胃而来 经呕吐而出 血色紫暗或夹有食物残渣 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 恶心等症状 吐血之后无痰中带血 但大便多呈黑色) (注意:有2题37题?)
38 阳痿 湿热下注 龙胆泻肝汤 与早泄鉴别(病机:湿热下注肝经 宗筋经络失畅)
39 痹证 风寒湿痹行痹,与痿证鉴别(病机:风邪夹杂寒湿 留滞筋脉 闭阻气血,治疗:祛风通络 散寒除湿,代表方:防风汤加减,常用药:防风 麻黄桂枝 葛根 当归 茯苓 生姜 大枣 甘草, 鉴别:要点在于痛与不痛,痹症以关节疼痛为主 而痿症则以肢体萎弱 无疼痛症状 其次是要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情况 痿症是无力运动  痹症是因痛而影响活动;再者部分痿症病初起即有肌肉萎缩 而痹症则由于疼痛或关节僵直不能活动 日久废而不用导致萎缩)
40 眩晕,气血亏虚,与中风鉴别(病机:气血亏虚 清阳不展 脑失所养,治法:补益气血 调养心脾,代表方:归脾汤加减,常用药:党参 白术 黄芪 当归 熟地 龙眼肉 大枣 茯苓 炒扁豆 远志 酸枣仁)
41 咳嗽—风热犯肺—桑菊饮,与咳喘鉴别(病机:风热犯肺 肺失清肃,治法: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代表方:,常用药:桑叶 菊花 薄荷 连翘 前胡 牛蒡子 杏仁 桔梗 大贝母 枇杷叶)
42 血证 - 尿血 湿热下注/下焦湿热小蓟饮子,与血淋相鉴别(病机:热伤阴络 血渗膀胱,治法:清热泻火 凉血止血,常用药:小蓟 生地 藕节 蒲黄 栀子 竹叶 滑石 甘草 当归 ,鉴别:均表现为血由尿出,两者以小便时痛与不痛为鉴别要点,不痛者为尿血,痛 滴沥刺痛者为血淋)
43 眩晕(肝阳上亢)—肝阳风火,上扰清窍—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石决明、杜仲、牛膝、桑寄生、黄芩、山栀、菊花、白芍)
44 泄泻 湿热伤中 葛根芩连汤 与痢疾鉴别(病机:湿热壅滞 损伤脾胃 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利湿,常用药:葛根 黄芩 黄连 甘草 车前草 苦参  鉴别:两者均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的病症。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溏 甚则如水样 或完谷不化为主症 大便不带脓血 也无里急后重 或无腹痛 而痢疾以腹痛 里急后重 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45 泄泻 食滞肠胃证  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 消食导滞    保和丸加减(病机:宿食内停 阻滞肠胃 传化失司 治法:消食导滞,常用药:神曲 山楂 莱菔子 半夏 陈皮 茯苓 连翘 谷芽  麦芽)
46 因淋雨涉水,头痛        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病机:风湿之邪上蒙头窍 困遏清阳,治法:祛风渗湿 通窍 ,常用药:羌活 独活 藁奔 川芎 白芷 羌活 生石膏)
47 不寐 痰热扰心(治法:请化痰热 和中养神,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常用药:半夏 陈皮 茯苓 枳实 黄连 竹茹 龙齿 珍珠母 磁石 )
48 呕吐 痰饮内阻(治法:温中化饮,和胃降逆,代表方: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常用药:半夏 生姜 茯苓 白术 甘草 桂枝)
49 呕吐 脾胃阳虚证,理中汤 与噎膈鉴别(治法:温中健脾 和胃降逆,代表方:,常用药: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鉴别:皆有呕吐症状,然呕吐之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噎膈之病进食哽噎不顺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甚则因噎废食。呕吐大多病情较轻 病程较短 预后尚好,而噎嗝多因内伤所致,病情深重 病程较长 预后欠佳)
50  心悸,痰火扰心  黄连温胆汤;与奔豚鉴别 - 龚某,男 已婚 干部 2010年6月7日初诊,平素嗜食肥甘烈酒,2周前与朋友饮酒后出现心慌阵阵。现证:心悸时发时止,受惊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玄滑。(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 发于内心 奔豚乃上下冲逆 发自少腹)
51 郁证*(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 与虚火喉痹鉴别 (梅核气多见于青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感,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梗咽感觉与情志有关。虚火喉痹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多因感冒 长期烟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发 咽部除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与情绪无关) / 郁证{梅核气——与喉痹鉴别}(治法:行气开郁 化痰散结,代表方:半夏厚朴汤加减,常用药:厚朴 紫苏 半夏 茯苓 生姜)
52  郁证,心神失养——甘麦大枣汤  与癫证鉴别(治法:甘润缓急 养心安神,代表方:甘草大枣汤加减,常用药:甘草 小麦 大枣,鉴别:郁症以心情抑郁 情绪不宁 胸胁胀闷 急躁易怒 心悸失眠 喉中有异物等以自我感觉异常为主,但神志清晰。癫病亦见喜怒无常 多语或不语等症 一般已失去自控力 神明逆乱 神志不清)
52 心悸,痰火扰心与奔豚鉴别(鉴别: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 发于内心 奔豚乃上下冲逆 发自少腹)(注意:有2题52题?)
53 胁痛,肝胆湿热  与悬饮鉴别(治法:清热利湿,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 山栀 黄芩 川楝子 枳壳 延胡索 泽泻 车前子)
54 腹痛 寒邪内阻 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高良姜500g 香附(醋制)500g合正气天香散:乌药、陈皮、苏叶、香附、干姜
与胃痛/外科腹痛鉴别(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 耻骨毛际以上整个位置疼痛为主症。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部位有别。但胃处腹中与肠相连,因而在个别特殊病症中,胃痛可以影响及腹,而腹痛亦可牵连与胃,这就要从其疼痛的主要部位和如何起病来加以鉴别)
55 消渴 - 下消 肾阴亏虚 六味地黄丸加减 鉴别瘿病(治法:滋阴固肾,常用药:熟地 山萸肉 枸杞子 五味子 淮山药 茯苓 泽泻 丹皮, 鉴别:瘿病中气郁化火 阴虚火旺的类型 以情绪激动 多食易饥 形体日渐消瘦 心悸 眼突 颈部一侧或两侧肿大为特征。其中多时易饥 消瘦 类似消渴病的中消 但眼球突出 颈前瘿肿有形则与消渴有别 且无消渴病的多饮 多尿 尿甜等症)
56 感冒 暑湿伤表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常用药:银花 连翘 鲜荷叶 鲜芦根 香薷 扁豆 厚朴)
57  热淋  八正散(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常用药:瞿麦 萹蓄 车前子 滑石 萆薢 大黄 蒲公英 紫花地丁)
58 痄腮 邪犯少阳  与发颐鉴别(治法:疏风清热 散结消肿,主方:柴胡葛根汤加减)
59 患儿因受凉出现鼻流清涕,恶寒、发热,今晨啼哭不安,泄下水样便4次,泡沫样,臭轻微,纳少,舌淡,苔薄白,指纹淡红。 小儿泄泻,风寒泄 藿香正气散 与细菌性痢疾鉴别.(治法:疏风散寒 化湿和中,方药:,常用藿香 苏叶 白芷 生姜疏风散寒 理气化湿;半夏 陈皮 苍术 温燥寒湿 调理气机;茯苓 甘草 大枣健脾和胃)
60 痛经—— 气血虚弱—— 圣愈汤 或 黄芪建中汤 或养血和血汤——与异位妊娠鉴别
题号不详   不寐  心肾不交证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题号不详 胃痛 脾胃虛寒
题号不详:癫痫
题号不详 呕吐 食滞停胃 保和丸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1-7-3 14:18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我老公考所以我拖着在肚子里九个多月的宝宝熬了一个通宵加一个上午基本全整理出啦,希望后面考试的人有用!
3# 板凳
发表于 2011-7-3 14:20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公是2号下午考的。题目题号全没问题。有的鉴别诊断我没打全因为我没带书过去,希望大家补充了。
4
发表于 2011-7-3 18:3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谢谢分享哦~~~
5
发表于 2011-7-4 18:03 | 只看该作者
{MOD}了
6
发表于 2012-1-30 08:48 | 只看该作者
去年的资料了吧
7
发表于 2012-2-4 10:1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谢谢分享!!!
8
发表于 2012-4-23 19:00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的技能第一站的!有用!!
9
发表于 2012-5-20 15:5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楼主和宝宝都辛苦了吧?哈哈,楼主的胎教做滴真是好呀!
10
发表于 2012-5-20 20:54 | 只看该作者
2011年的技能第一站的!有用!!
11
发表于 2012-6-29 1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guadalupe


    不错不错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6: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