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版务] 医生的成材周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9-25 1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棵树从一粒种子或一株小苗开始,需要若干年的培育成长才能成为可用之材,这一段时期就是它的成材周期。

对人才来说,由于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成材周期"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科技领域的不同专业人员有着不同的"成材周期"。一般讲,需要积累经验的专业,"成材周期"也可能比纯理论的专业要长些,因为积累经验更多地需要时间、条件和机遇,需要不断地一点一滴地积少成多。医学专业就是如此。

我想起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一段话。有一天我去他家,他刚参加完一个年轻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回来。他告诉我,他在答辩会结束前对博士生讲了几句话。他说:"你是博士,我也是博士,但你现在还只能说是在这个专题上达到了博士水平,所以还只能算是个'专士'"。我理解华教授讲这话的用意,是提醒年轻人不要陶醉于既得的成就,是为了鞭策他们继续奋进。同样,在医学领域里也是如此。一个年轻人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读完研究生,在此期间进一步学了外语,学了基础理论和科研方法,但他毕竟只做了有限的科研课题,得到的知识仍是很局限的。

一个人花3-5年工夫可以读完硕士、博士,但却很难在同样长的时间里使自己成为业务上过硬的医生。我曾听一些前辈科学家们议论说,一个大学理工科毕业生,通过实际工作的锻炼,大约5年可以基本上掌握本专业的技术,而一个医科毕业生想达到相应的水平,却平均需要10年,而且这10年还一点也不能放松自己。问题就在于,医学、特别是临床医学需要更多的经验积累。尽管每个医学生在校都系统地学过医学理论和临床课程,但要把书本上的东西变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还必须有一个亲自实践的过程。

临床医学的对象是活着的有病的人,不同的个体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同一种疾病可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并因而需采用不同的治法,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也可大不相同。因而临床医学专著很少使用绝对化的、百分之百肯定的语言。经常使用"大多数"、"基本上"、"可能…也可能…"、"除个别之外"、"也许"、"通常"等比较含糊的词语。因为只有这样的描述才能真正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各种疾病的实际情况。我的一位老师就曾说过:在临床医学上,2+2不一定等于4,有时可等于3或5,有时还可以等于0。有的学生不理解这种"模糊概念",怀疑老师说得不明确,太含混,甚至有点模棱两可。其实,正因为客观上的复杂多变,要把它真实客观地表达出来,只有用这类语汇才能科学地概括各种可能性。比如,讲痢疾,简单地说有"腹痛、腹泻、脓血便,伴里急后重"似乎也是对的,因为概括了典型痢疾的表现,但如你碰到过至死连一次稀便也没有过的中毒性痢疾患者,就也会在那句话前加上"一般说"、"大多数",然后再加上一大段补充描述,来阐明实际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许多知识,尽管书本上都写着,课堂上也学过,但在真碰到那种病人后仍旧不认识的情况并不罕见。关键在于,在课堂上讲某种病时,通常的顺序是,病名、病因、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然后才是临床表现;而在临床工作中则首先是病人的主诉、病史、查体所见,辅助检查结果,最后才是诊断(病名)。前者就好比先介绍一个人的姓名,再介绍有关该人的情况,而后者是先说一个人外貌、历史、行为、表现,让你"猜"那是谁一样,需要一点本领。

有个中年男性突发持续性剧烈胸痛,到一个医院急诊。医生当然想到急性心肌梗死,但做了心电图,结果正常,于是给点药放走了。病人症状不缓解,又到我们医院,急诊医生再做心电图,结果仍正常,遂留下观察处理,但仍不见好转。我院赵夷年主任医师是一位多年从事肿瘤诊治研究的老专家,他偶然看了这个患者,认为很可能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正巧医院的磁共振在试机,当即确诊,以后才得以正确处理,得到很好的疗效。

其后,在全科大查房讨论这个病例时,有年轻医生请教赵夷年主任"是怎么想到是这种病的?"另一位老医生笑着说:"这就叫功底"。试问,什么是"功底"?功底和基础医学知识当然有密切的关系,但理论却只有用大量的感性知识充实起来之后才能具有丰富生动的活力。在这里"功底"其实主要就是因为那位老医生亲自见到过这类病人,所以才能及时联系起来。

令人高兴的是,通过那次讨论,一些年轻医生增长了见识,后来他们自己也及时诊出了这种病。

由此可见,医生必须亲自见过相当多种的病例才能真正掌握他所学到过的理论知识,而实际知识的增长又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观上取决于自己是否能深入实际,勤奋学习,是否掌握了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客观上也取决于所在医院的设备条件,病例来源,学术空气,上级医师水平和他们对年轻医生是否能严要求等。

从经验积累的角度看,可使人易于了解医生"成材周期"较长的原因。但是否可以说医生只要有丰富的经验就行了,或者退一步说,经验是临床医生最根本的需要呢?我想,那种想法也是片面的。

几十年来,医学院校有过各种不同的"学制",在学习年限和课程设置上也有相当大的差别。学习年限上,从1-2年到7-8年都有过;而在课程设置上,主要差别在于基础理论方面。学制短的基础理论学得很少,临床课从科目上看相差不多,但学制短的实际上讲授的病种大为减少,且主要讲诊断治疗等具体问题。较少涉及病理、病理生理等有关理论,而且诊断治疗也仅限于一些常用的方法。

不同的学制决定了各个医生的初到临床时实际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在其后的提高过程中领会和理解能力往往不一样。比如,对一种大家都从未见过的病种,有的人曾经在课堂上系统学过,很容易联想起来,而另一些人却从未听说过,即使经人提出后仍难免觉得陌生;对一种新的诊断治疗手段,有扎实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的人很容易掌握,而不懂这些基础知识的人理解起来很困难。加上在外语和资料检索等能力上可能存在的差距,制约了自学提高的可能性,结果就会在同一医院,同一年资的医生中出现了实际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当然也不能认为学制短的医生都不能达到高水平。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已经具有高水平的知名专家,而他们当初学习时的学制并不长。不过他们都是经过自己的加倍努力,特别是在掌握基础知识上下了苦功的。

通常,研究生由于基础培训较好,得到导师的个别指导,从而获得更多的"势能"(势能是一个力学名词。比如:水库中的水就具有一种势能。这里的水,看来与别处的水没有区别,但因为它所在地势高,只要流放出来,推动水力发电机,就可转化为能量)。这些人,虽然在研读期中占用了一些时间,初回临床时甚至可能在实际工作上暂时比同年资医生差,但那些基础培训将转化为一种"后劲",使他们中不少人提高较快,有的人可能达到比其他医生更高的水平。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是医生成材缺一不可的两个支柱。

"成材周期"的终点又远非医生个人成就的"顶峰",它只不过表明达到了一个医生应该具有的一般水平。他应该能够基本***工作,能够通过查阅文献基本掌握本专业的当前水平和动向,能够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开展一些科研工作,撰写论文,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和培养下级医生。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他仍离不开上级医师和专家的指在正常情况下,医学院校不但对考生的分数线要求较高,而且需要较长的学习年限。再加上一个相对长的"成材周期",所以通常40岁左右的医生也不敢说自己已有了多高的本领,这就难怪一般都会认为的"医生越老越值钱",有病总想找老医生看看心理才感到踏实些。可见,医院拥有一批老专家也确实是具备了一个重大的优势。

对刚从医学院校毕业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年轻医生来说,及早认识到"成材周期"较长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有利于自己对今后的前景和任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总的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好医生,急于求成不行,不争分夺秒更不行。

  • 很精彩.顶一下
  • 看了很有收获,顶
  • 漫长的成长周期…
  • 我是20年的医生,仍有许多困惑!
  • 得到很大的启发
  • 很好顶一下。
  • 好多时候我们看的都是回头病,自己处理不了,病人检查回来后自己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病人才是活生生的教科书,别人花钱给自己买了个明白,不是吗?
  • 学无止境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光有时间也是不够的
  • 说得好,很受益。
  • 看了很有收获,活到老学到老
  • 学无止境,正在努力,加油!
  • 医无止境啊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27 15:5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