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三基"问答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15 20: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什么是中医基础理论?

从中医理论学术范畴来看,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防止规律的基本认识。从学术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出发,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可将其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生理学: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2)中医病理学: 病因、发病、病机。(3)中医防止学:养生康复、治疗原则。(4)中医学基础交叉学科:中医体质学、中医情志学。(5)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

2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认为人与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什么是症、病、证?三者关系怎样?


多指病人所说的不适,如头痛、乏力、恶心等,这是医生进行深入诊查的钥匙,中西医通用,又称症状。


是中医常用的专有名词,如气虚证、血虚证、痰湿证、风寒表证、里实热证、心脾两虚证等,它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是中医理论的主要精髓。这个证,不是指某个单一症状,而是包括了病变当时的性质(是寒、是热、是虚、是实)、原因(是六淫外感、是七情内伤、是饮食劳倦……)、部位(卫气营血、脏腑经络)等多方面内容的高度概括。


中西医都有,但含义颇多差异。西医的病是包括致病原因、病变部位、病理机制、预后转归等诸多内容的精确概括,以此就能制订针对性较强的防止措施,所以西医重视病的诊断。中医的病多以主要症状命名,如头痛、咳嗽、呕吐、泄泻、不寐等,要想全面认识疾病,必须再通过四诊八纲、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综合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得出“证”的概念,才能辨证施治,所以中医对证的辨别更为重视。

4什么是辨证论治?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问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5什么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学辨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重视同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重视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来处理。

  所谓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以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所谓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

  可见,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证的异同。相同的证可用相同治法,不同的证就必须用不同治法,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
  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理,感冒病各不同的证候,必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4 07:1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