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269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药基础]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3 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鬼箭羽与鬼羽箭是2种不同的植物,由于名字相近,临床应用及处方调配中经常混淆,从植物来源、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性味归经、主治功效、用法用量等分述如下,以供参考:

鬼箭羽
【拼音名】Gui Jian Yu
【拉丁名】Ramulus Euonymi
【别名】神箭、四棱锋、鬼蓖子、四方柴等。
【来源】本品为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的带木栓质翅枝条或木栓质翅。
【原植物形态】为落叶灌木,高1~3m,全体无毛,小枝绿色,老枝灰褐色,具2~4纵列木栓质翅,翅宽达1cm,棕褐色,稀无翅。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3~7cm,宽1~3cm,先端渐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密的锐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1~2mm,或无柄。聚伞花序腋生,通常具3花,总花梗纤细,长5~20mm;花小,两性,萼片4,半圆形;花瓣4,黄绿色,倒卵圆形,长约3.5mm,边缘有时呈微波状;雄蕊4,花丝长不超过花药,着生于花盘的边缘;花盘肥厚,4浅裂;子房与花盘合生,4室,花柱短。蒴果带紫色,光滑,深裂,通常1~3心皮发育;种子褐色,椭圆形,外被桔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生于山坡、山谷林缘或灌丛中。全国除新疆等少数省区外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枝翅或带翅的小枝,去嫩枝及叶,晒干。
【药材性状】本品干燥枝条呈细长圆柱形,长40~50cm,直径0.4~1cm,表面灰绿色,有纵皱纹,四面生有灰褐色木栓翅,形似箭羽,枝坚硬而韧,断面淡黄白色,粗纤维性;木栓翅为扁平长形薄片,通常长约4cm,宽0.4~1cm,厚约2mm,表面灰棕色,有微细致密纵直纹或微波状弯曲纹理。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整,棕红色。气微,味微苦涩。以身干、枝条均匀、木栓翅齐全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杀虫。用癥于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用量4.5~9g,煎汤内服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
鬼羽箭
【拼音名】Gui Yu Jian
【拉丁名】
【别名】黑草(《广西野生资源植物》),幼克草、克草(《南宁市药物志》),黑骨草、羽箭(《广东中药》)。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鬼羽箭Buchnera cruciata Ham.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形态】 鬼羽箭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60cm,全体被弯曲短毛,干后变黑色;茎圆柱形,单一或上部有时分支。基生叶扩展,通常4~6对成莲座状簇生,倒卵形,长2~5cm,宽1.5~2cm;茎生叶对生、近对生或互生,疏离,倒披针形、长圆形或线形,长1.5~4.5cm,宽3~12mm,下部的较大,常有少数钝齿,上部的渐渐变小,边全缘。花秋末开放,两性,紫蓝色,排成顶生、密集、四棱柱形、长2~3cm的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长约5mm;小苞片2,生于萼管基部,钻状,长2~3mm;萼管与苞片近等长,裂齿5,狭披针形;花冠高脚碟状,冠管长6~8mm,露出部分和内面均被柔毛;裂片5,倒卵形,近等大,扩展;雄蕊4,内藏,花药1室。蒴果长圆形,长4~5mm,室背开裂,果爿厚,全缘;种子多数,略具螺旋状条纹。
【分布】多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印度、马来西亚也有。
【采收加工】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采后,晒至七八成干,堆闷1~2天,扎成小把,晒至足干。
【药材性状】全草长15~50cm或过之。茎中部以下圆柱形,上部略带方柱形,不分支或间有分支,黑色或黑褐色,被稀疏短毛。质稍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基生叶卵圆形或倒卵形,常数片丛生,干缩成团而附于根头处或脱落;茎生叶长圆形至披针形,疏离,对生,长2~4cm,上部叶稍小,互生,黑褐色,全缘,常紧贴于茎枝。穗状花序或果序顶生,长2.5~3.5cm,四棱形如箭羽,因花序柄长而突出于全草之上,黑色或黑褐色。气无,味微苦。以全草乌黑色、茎幼嫩、有光泽、花序长而多者为佳。
【性味归经】微苦,寒。
①南宁市药物志》:"苦,寒,无毒。"
②《广西中药志》:"味淡微苦,性凉,无毒。
【功能主治】清热消暑,凉血,解毒。用于癍痧发热,中暑伏热,伤寒,癫痫。外用治皮肤风毒肿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血箭,癫痫。"
②《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斑痧症,重伤寒症。"
③《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皮肤风毒肿痛。"
【用法用量】6~15g, 煎汤内服或适量外用。

[ 本帖最后由 寻找遗落的爱 于 2008-12-27 15:36 编辑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8-10-3 09:42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谢谢  学习了,以后注意这两种药的鉴别。
3# 板凳
发表于 2008-10-3 17:00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第一次听说,看来真的要学无止境呀!
4
发表于 2008-10-4 11:17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是啊!我也是在广东来才知道有这样的两个药!
5
发表于 2008-10-4 16:16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谢谢!:handshake
6
发表于 2008-10-13 20:52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谢谢!原来这两个药不一样啊
7
发表于 2008-10-14 22:33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楼主可有植物图?:handshake
8
发表于 2008-10-15 08:45 |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08-10-16 02:41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请发鬼羽箭的上来,先谢谢了!:handshake
10
发表于 2008-10-16 16:06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原帖由 ylwjz 于 2008-10-16 02:41 发表
请发鬼羽箭的上来,先谢谢了!:handshake

:( 只有鬼箭羽
11
发表于 2008-10-17 01:10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晕:'(
12
发表于 2008-10-17 09:31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鬼羽箭
  中文名称: 鬼羽箭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鬼羽箭Buchnera cruciata Ham.的干燥全草。
  出处: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一册
  介绍
  Title 简介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鬼羽箭Buchnera cruciata Ham.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鬼羽箭为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60厘米,全体被弯曲短毛,干后变黑色;茎圆柱形,单一或上部有时分支。基生叶扩展,通常4~6对成莲座状簇生,倒卵形,长2~5厘米,宽1.5~2厘米;茎生叶对生、近对生或互生,疏离,倒披针形、长圆形或线形,长1.5~4.5厘米,宽3~12毫米,下部的较大,常有少数钝齿,上部的渐渐变小,边全缘。花秋末开放,两性,紫蓝色,排成顶生、密集、四棱柱形、长2~3厘米的穗状花序;苞片披针形,长约5毫米;小苞片2,生于萼管基部,钻状,长2~3毫米;萼管与苞片近等长,裂齿5,狭披针形;花冠高脚碟状,冠管长6~8毫米,露出部分和内面均被柔毛;裂片5,倒卵形,近等大,扩展;雄蕊4,内藏,花药1室。蒴果长圆形,长4~5毫米,室背开裂,果爿厚,全缘;种子多数,略具螺旋状条纹。
  多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分布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区。印度、马来西亚也有。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采后,晒至七八成干,堆闷1~2天,扎成小把,晒至足干。
  药材性状 全草长15~50厘米或过之。茎中部以下圆柱形,上部略带方柱形,不分支或间有分支,黑色或黑褐色,被稀疏短毛。质稍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基生叶卵圆形或倒卵形,常数片丛生,干缩成团而附于根头处或脱落;茎生叶长圆形至披针形,疏离,对生,长2~4厘米,上部叶稍小,互生,黑褐色,全缘,常紧贴于茎枝。穗状花序或果序顶生,长2.5~3.5厘米,四棱形如箭羽,因花序柄长而突出于全草之上,黑色或黑褐色。气无,味微苦。以全草乌黑色、茎幼嫩、有光泽、花序长而多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微苦,寒。清热消暑,凉血。用于癍痧发热,中暑伏热。外用治皮肤风毒肿痛。常用量10~2O克。
  附注 《药典》所载鬼箭羽与本品在药材性状和功用上都完全不同。鬼箭羽为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的带翅茎枝。
  功用: 热消暑,凉血。用于癍痧发热,中暑伏热。外用治皮肤风毒肿痛。
  性味: 微苦,寒
13
发表于 2008-10-17 09:37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图发布上来
14
发表于 2008-11-19 09:22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俺有鬼箭羽的图片,不知道怎么发上来
15
发表于 2008-12-27 15:29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鬼箭羽原植物

[ 本帖最后由 寻找遗落的爱 于 2008-12-27 15:31 编辑 ]
16
发表于 2008-12-27 15:32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鬼箭羽药材图片
17
发表于 2008-12-27 15:33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18
发表于 2008-12-27 19:22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第一次听说,看来真的要学无止境呀!
19
发表于 2008-12-28 02:42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谢谢,学习了!
20
发表于 2008-12-28 11:14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现在鬼羽箭太贵了,,
21
发表于 2008-12-28 15:37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与鬼羽箭的鉴别比较

有机会照几张大家看看吧!
22
发表于 2016-4-19 08:45 | 只看该作者
【鬼箭羽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杀虫。用癥于经闭,癥瘕,产后瘀滞腹痛,虫积腹痛




鬼羽箭  性味和功用 微苦,寒。清热消暑,凉血。用于癍痧发热,中暑伏热。外用治皮肤风毒肿痛。常用量10~2O克。
  附注 《药典》所载鬼箭羽与本品在药材性状和功用上都完全不同。鬼箭羽为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Thunb.)Sieb.的带翅茎枝。
  功用: 热消暑,凉血。用于癍痧发热,中暑伏热。外用治皮肤风毒肿痛。
  性味: 微苦,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19: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