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7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杨跃进教授专访:我国干细胞研究新突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9-6 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杨跃进教授专访:我国干细胞研究新突破
心血管网 2008-8-18
编者按:干细胞研究是目前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曾在年度世界十大科技成果评选中,"干细胞研究的新发现"荣登榜首。干细胞研究有不可估量的医学价值。近日,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院长、钱海燕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在骨髓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突破性进展,在世界权威心血管病学术杂志——《欧洲心脏杂志》上全文发表,这是我国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一项非常重大的突破性成果,将带动国内外的干细胞领域研究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心血管网就此采访了杨跃进院长。
关键词:杨跃进 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心血管网:杨院长,您好!首先祝贺您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欧洲心脏病杂志》发表了有关干细胞研究的文章。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干细胞研究在国际国内开展的情况?     
杨跃进教授:我个人认为干细胞研究在过去几年甚至十年来,确实取得了一些进展,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骼肌干细胞等还有其他来源的一些干细胞研究都纷纷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干细胞研究在临床应用方面,如运用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等方面也有不少的临床试验,国内的很多专家也都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但是在这些研究进展中仍存在一道障碍,或者说是处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干细胞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分化为各种各样的细胞组织,这在胚胎干细胞是肯定的,骨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脂肪细胞和骨骼细胞也是肯定的,但最重要的骨髓干细胞究竟能否分化成心肌细胞却始终有争议但很关键。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哪一家机构能够得到骨髓干细胞能分化成心肌细胞的证据,这就使得2007年年初《Science》上有两篇文章对干细胞移植的方法提出了质疑,焦点就是因为没有证据。所以,可以用“干细胞移植研究路在何方?”总结国内外有关干细胞研究的现状。目前干细胞研究遇到了一个屡攻不下的堡垒,这个堡垒就是证据,即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和组织的证据,包括体内证据和体外证据,这项研究现阶段还不能在人身上进行,只能先在动物身上进行,但最最有说服力的办法就是在体外进行研究。我们就在这两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有关体外研究工作文章还没有发表,我们刚在《欧洲心脏杂志》发表的就是干细胞体内的研究工作。
    我们的研究在目前国际干细胞研究方兴未艾的形势下能发表,有一定先进性。
    心血管网:我们也了解到您带领的团队对干细胞的研究也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最初立这个研究课题的时候,您有什么样的设想和要求呢?     
杨跃进教授:我当时想搞这方面的研究也不是突发奇想。在国内,我对干细胞研究起步比较晚,尽管如此,作为国家队,假如我们不做这方面的研究,是欠缺的,阜外医院正好也有一个再生医学实验室,利用这个平台,能为干细胞研究提供很好的硬件支持。     
当时我为博士研究生钱海燕在立这一研究题的时候,基于他在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为胚胎干细胞,有一定基础,但离临床较远,所以,就定位在有临床意义的骨髓干细胞,临床应用前景好。因为,胚胎有伦理问题和抗排斥反应,当下难以应用于临床;骨骼肌干细胞我们虽已研究过,但是因致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前景亦很暗淡。选题后,我还提了三大原则:不再重复别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拿证据”,即骨髓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的证据,包括体内证据和体外证据;要能上临床应用。
    心血管网:您的研究之所以能在如此权威的国际杂志上发表,一定有很多亮点之处,请您能否用通俗的语言描述一下您这项研究论文里的创新之处和独特的想法?     
杨跃进教授:研究的创新很重要。现在国际上所有的干细胞研究都集中在干细胞的“种子”优选上,也就是改良“种子”,但是这暂时不能应用于临床。所以,联想到农民种庄稼,在播种前要先施基肥,这样庄稼才能长得更好。对比心肌梗死以后,整个梗死区域内心肌细胞缺血、凋亡、坏死,炎症反应剧烈,过氧化损伤严重,局部“环境”非常恶劣,移植干细胞无法生存,就像在沙漠戈壁和唐古拉山口环境中,种什么都很难生长。因此,就需“施肥”来改良细胞生长的土壤,“肥料”我们选用他汀和中药通心络。他汀是临床常用降脂药,还有降脂外的抗炎、抗氧化等效应即多效性,推测可能有效。我们先前的研究已发现,他汀能够降低心肌梗死后的心肌无再流面积从80%降低到20%,并发表在英国专业杂志上(Br.J Pharmco 2006; ——),并配发了一篇述评(Br.J Pharmco 2006; ——),根据此研究的结果,增加了我们对他汀的信心。中药通心络,我们的研究也发现它有改善内皮功能、抗炎症、抗凋亡、抗氧化、降低无再流等非常明确的作用,设想也应有效。     
对于“施肥”的方法,我们选用四个组进行对照研究,分别为不用药组、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通心络组。用药时间我们选择在结扎冠脉至心肌梗死的前三天和后四天,之后不再用药。结果发现移植干细胞后,没“施肥”和“施肥”对照组差别很大,无“施肥”组存活少,长得很少,很凋零,而“施肥”组长势很好。相关应用通心络的研究文章我们去年就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八个版面,而且这次《欧洲心脏杂志》也检索到了相关文章链接。     
以上就是我们的研究,其创新之处在于,为提高骨髓干细胞移植效率,我们没跟风国际上流行但不能应用到临床的改良“种子”的办法,而是另辟蹊径独创了改善微环境,利用骨髓干细胞存活和生长的措施亦“施肥”改善“土壤”的方法,临床更可行,迄今,我们在国际上是首篇报道。   
心血管网: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论文在欧洲发表并不容易,特别是能在《欧洲心脏病杂志》这样的权威杂志发表文章就更难了。您认为《欧洲心脏病杂志》选择发表您文章的原因是什么?您在发表文章前对投稿杂志的选择上又是如何考虑的?也请您谈谈发表的过程。     
杨跃进教授:在这一系列的研究当中,我们先前已经发表了大概有三四篇比较小的文章,一篇是在美国**卫生研究院一个杂志上发表,其影响因子大概在4.0左右。这次有关干细胞“施肥”研究临床可行,我觉得创新性强,所以选择了欧美一两家比较好的杂志,欧洲最好的杂志就是《欧洲心脏病杂志》,也正是由于我们的创新突破,他们也就选择了我们。     
《欧洲心脏病杂志》收到我们的投稿后,很快给了我们回执,表示接受但需要修改。修改的内容很简单,包括以下两点,一是为什么选择这么做?二是要求我们详细写出统计学方法和过程。因为对临床医生来说统计学是很难的,他们怕在统计学上做假,以此来确认是真懂还是假懂。关于统计学的内容,我们医院有非常好的国际统计学专家顾东风教授,他的博士生先帮我们修改完成,再由他把关。另外,美国德克萨斯心血管病研究所耿永健教授也让他院的统计专家把关。所以一次修改就通过,随即很快就发表出来了。从中我也体会到欧洲人还是比较讲究创新性,也是很严谨和公正的。这篇文章能在国际上发表本身,就已部分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心血管网:您觉得这篇文章的发表,对您和您的研究团队,以及整个阜外医院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呢?      
杨跃进教授: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的团队做了阶段性工作。对下一步将现有骨髓干细胞研究用于临床,和深入的科研工作都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于这项研究基础,后来也申请并获得了国家“863”项目的经费支持,使我们的研究得以进一步深入开展。另外,如果我们这一系列研究的文章能够发表,包括干细胞在体外分化成心肌细胞的证据,证明在体内“施肥”改善微环境的方法能够改善移植细胞的分化效率,其临床意义和科学意义都较大。可以说在骨髓干细胞研究领域是个突破。同时,这个研究也做了与我们阜外医院“国家队”品牌相符的积极工作。   
心血管网:我们知道,干细胞研究在国内方兴未艾,有很多的医院和中心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阜外医院现在取得了领先优势,但其它医院也一定会以此为动力,加速这方面的研究。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请谈谈您的看法。     
杨跃进教授:据我所知,全国有多家科研、教学和临床机构的同行们在从事干细胞的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均有不少文章国际发表,我们的研究文章在国际上发表,相信是对国内、国际临床专家会产生一定影响。可能会促进同行专家们的交流、合作和深入研究的开展。
    心血管网:在您的带领下阜外医院干细胞的研究还将继续进行,也请您给我们介绍下一步您的研究方向,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前景。     
杨跃进教授:我个人认为未来干细胞研究的前景是乐观的,但是必须要有证据,这是核心问题。一旦有了证据,全世界才能形成一个共识。如果拿不到证据,大家在认识上就很不一致,大家就不能往一个方向前进,这就会延缓该领域研究的进程。当然,我个人也会沿着取证据这个关键目标走,我们目前只是拿到一点点证据,现在研究只处在萌芽阶段,希望研究更深入些。
2# 沙发
发表于 2008-9-6 10: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是美德,谢谢大家支持!: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3# 板凳
发表于 2008-9-6 14: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4
发表于 2008-9-6 18:15 | 只看该作者
多多感谢
5
发表于 2008-9-6 18:23 | 只看该作者
广告:,广告,内容忍受
-----------------------
本消息发自手机[掌中爱医wap.iiyi.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