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55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毫火針講座之八 火针的取穴(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毫火針講座之八 火针的取穴(1)


毫火針創始人:劉恩明

      经络学说是我国历代医学家长期临床实践中反复观察,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渐形成的。经络学说起源很早,但成为有系统的理论学说,还是在二千二百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祖国医学学说中,最早计载的《内经》--《领书--经脉篇》,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经路。人体通过经络把各个气官主治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穴位是经络组成的基础,每个穴位都有自己的敏感“靶”器官系统,**某一穴位通常只对它的“靶”器官系统发生影响。针灸实践表明,针灸效应常因施治的穴位不同而不同,如取穴不当,则甚至不起治疗的作用与效果。
      火针的取穴,离不开押手。押手在火针疗法中是指非持针的手,进针前起着协助确定或稳定腧穴或病灶的作用,出针后起着缓解疼痛的作用。这不同于毫针,还要协助刺手进针,并减少进针过程中的疼痛。所以毫针**过程中,要随时体会押手的感觉及**的深度。火针押手的作用体现在进针前与出针后,而不在进针过程中,故而火针的押手看似不关紧要,实际至关重要。火针押手的主要作用是刺针的定位。古人云:“善针者,信其左,不信其右”。所以进行火针治疗前,摸准就显得至关重要。进针时的方向、角度及深浅,全凭手上功夫。此功夫又称为切诊。腧穴下的虚、实,肌肉的丰、薄,压痛点的异状,病灶的深浅等,往往要靠切诊定位。一般而言,凡以病位定深浅的,切诊基本可以定出进针深度的多少。
      “有诸内必形于外”,我们在学习和运用经络理论治疗常见病的过程中,在**临床检查穴位时,发现有穴位上有明显的压痛,而这疼痛是一种疾病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功能障碍。
      这是因为人体正常的脏腑生理机能,在受到破坏时,就一定会在体表某一部位相应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产生压痛、过敏、肿胀、硬结等现象,这些现象,由于经络在人体内循行部位不同,脏腑在体表,表现的形式也不同,而且有的反应为局部性的,有的反应为全身性的。
      压痛点往往是**点,而**点却不一定都在压痛点上,如有的**点在穴位上,在变性的结缔组织上等等。
      软组织因受到跌、扑、闪、挤、压、割和牵拉等而引起的闭合性或开放性损伤,在自我修复后遗留下来的神经受损或受压、肌肉萎缩或挛缩、软组织的慢性炎症等造成的酸、麻、胀、痛及功能障碍,造成动态平衡失调,使人体在活动中或在静止状态下,组织器官不能维持体内的力学平衡。
      人体组织受损伤后,软组织就会发生损伤或炎症,即出现渗出性等炎性反应。肌体约经一个月的静止,结缔组织便会增生而出现粘连、挛缩和疤痕。这是由于疼痛肌体在静止状态下的自身保护,在修复过程中致使局部形成了粘连、挛缩和疤痕,结果使肌肉、肌腱、韧带、血管、神经、筋膜之间粘连并卡压了神经或血管,不仅在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疼痛、缺血和缺氧,而且通过疼痛的恶性循环影,也会响到附近的肌肉,导致肌痉挛。多种因素造成了肌肉、韧带、筋膜、肌腱和滑囊的位置及运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而破坏了肌体动态与静态的平衡。
      这些粘连、挛缩和疤痕,在临床上一般能摸到较硬的条索、硬结或团块,但在多种情况下也不尽然。局部的肌痉挛,随症状的变化而变化,有些病人除了有明显的压痛外,并无硬的条索或结节。多数慢性组织损伤疾病都有一些固定的痛点,也有些点在许多情况下并不仅仅是粘连、挛缩或是疤痕,而是远离病人的患处的病位,如膝关节损伤,痛点在血海穴。
      当**在这些压痛点及有压痛的穴位上时针感强,疗效好。反之**在无压痛的穴位时,针感和疗效相对都差一些。在临床工作中,用现代医学方法对已确诊的典型病历,着重反复的检查该病有治疗作用的经络和穴位,有意识地去寻找穴位压痛及其规律,形成规范性医疗操作是很有必要性的。
切诊常用揣、爪二法。
      揣穴是“以痛为腧”的局部取穴法,实质就是临床称之为的“阿是揣穴法”,如果粗讲揣穴,即是根据病情,沿一定的经络走行进行揣摸。火针选穴着重病灶局部,以“以痛为腧”的局部取穴法选穴。患者取合适的**,以指尖深按之,寻找压痛点。以指肚浮淌之,以判断异物的形状,以异物中心为病灶点,故而在揣摸的过程中要遵循“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经,勿失其痛”的原则;
      细讲“阿是揣穴法”,则又分为“阿是选穴法”和“阿是揣摸定位法”两部分。
      “阿是选穴法”选择穴位时不能离开辨证,要在脏腑、经络辨证基础上,通过腧穴按压诊断,直接选择指切“阿是”样敏感穴,因为这是病之所应,故可直达病所。
      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基础上探压相关诸穴,选择“阿是”样敏感穴,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即针对性,这在疑难病诊断与治疗上更具有重要意义。
      如徐州针灸医师周夫瑞先生治疗一中年女病人,患者无明显诱因在行走时突然全身僵硬,四肢姿势固定,卧床后又开始全身震颤,持续1分钟震颤缓解,而又全身僵硬,面色苍白,神志清楚,牙关紧闭,脉细杂乱。急针水沟、合谷、太冲、涌泉、内关无效,继针肝俞、肾俞亦不应,苦思无计,乃探寻背俞诸穴。指触在心俞、厥阴俞之间时却如扳动机关,病人呼好,针入后僵硬、震颤皆立愈。自言“病即于此,惜不能言”。至此方悟本病面色苍白、脉细杂乱,乃心血不足、子病及母,肝主筋,故病见筋僵筋颤。病本在心,标在肝,故取肝俞不应,内关虽为手厥阴心包经穴,但长于理气而不长于补虚,故亦不应。随又针足三里以大补气血,加以巩固。随访5年未作。由此可见,临床上除脏腑经络辨证外,尚需穴位辨别以期直达病所。
      又如其治一老年舌强病人,针哑门、廉泉不效,无奈,遍切与舌咽相关诸经各穴,滑肉门穴下有硬结,按压时病者点头,面有喜色,针入病者即能言。
      在揣摸取穴的过程中,我们常说,“宁失其穴,勿失其经”。但在火针的治疗中,我的观点是“宁失其经,勿失其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我三十余年火针临床的经验的总结。
      在俄罗斯阿穆尔州有一位大货车司机,常年腿痛,在医院做了各项检查,没找出病因,来找我治疗。经查体,我摸出其腰侧有一硬节并有痛感,于是就抓住不放,毫火针二针下去后,让其下地活动活动。他说,这条腿我治了十几年,从未缓解过,今天感到有些舒服了。治疗了半个月,有的同行叽笑我,说把结节扎得像马蜂窝似的,但其硬节消失了,多年不治的腿痛也痊愈了。
2# 沙发
发表于 2018-10-1 18:15 | 只看该作者
那火针**多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23 06: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