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4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生素C临床应用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为3-酮基-L-呋喃古洛糖酸内酯。在体内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形成可逆的氧化还原系统,在生物氧化及还原和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间质的合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凝血功能、促进铁剂吸收、促进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和参与解毒功能等。该药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不仅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有作用,在眼科、口腔科和外科也有应用。现对该药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1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1.1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报道口服维生素C 2.0g/d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有效率81.8%。用维生素C 1.5g,口服2次/d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与强的松作对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报道,口服维生素C(1.0~3.0g/d)治疗30例,总有效率56.7%。机理:可能是新生的血小板有不同表位,不被血小板自身抗体认识,或者作用于网状内皮系统,减少对血小板的清除。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应用维生素C及高压氧治疗36例。出生后1h确诊后给药,维生素C 50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30min内滴完,每日一次,同时予以高压氧治疗,10d为一疗程。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机理:维生素C可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1.3 病毒性心肌炎采用心阻抗微分图观察心肌炎患儿左心室功能的即时变化。30例心肌炎患儿静脉滴注维生素C 200mg/kg,对照组30例心肌炎患儿静脉滴注ATP 20mg/次和辅酶A 50U/次。两组无明显差异。有学者报道用维生素C 5g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滴,15d为一疗程治疗7例,3例症状消失,4例症状减轻,5例心电图明显改善,7例患者全身状况好转。机理:维生素C有抗病毒作用,增强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同时可增加冠状血管的血流量,增加心肌糖元,促进细胞氧化,对心肌有修复作用。
2 消化系统疾病
2.1 慢性及急性病毒性肝炎 文献报道40例慢性肝炎患者,给予维生素C静脉注射,每日2~3g,对照组给予葡萄糖注射。结果维生素C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正常者占73.7%,而对照组仅28.57%。又有报道用维生素C 10g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10d为一疗程,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50例,疗效满意,显效31例,有效16例。机理:维生素C是抗氧化剂,临床上用来抑制病毒,直接改善肝功能;同时起解毒作用,具有保护肝脏作用。
2.2 胆道蛔虫性胆绞痛 文献报道用维生素C治疗该病48例,并设对照组。治疗组维生素C 3.0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6h重复一次,对照组对症治疗。结果:两组24h疼痛缓解率相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郑东诞[8]治疗30例,用维生素C 3.0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20ml,静脉推注,每日2次,2d为一疗程。可应用1~2个疗程。同时给予肠虫清0.2g,每日1次,连服2日,总有效率93.3%。机理:维生素C有解除胆道及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作用,从而达到驱虫和止痛作用。
2.3 消化道溃疡 张继旭等[9]对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6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用胃镜观察维生素C对阿司匹林导致的十二指肠粘膜损伤的作用。治疗组30例,阿司匹林900mg,维生素C 0.5g;对照组30例,阿司匹林900mg,谷维素50mg,三餐后服用,4周为一疗程。结果:呈现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糜烂者,治疗组5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另有报道[7]应用胶态次枸橼酸铋加维生素C治疗50例消化道溃疡,胶态次枸椽酸铋110mg、口服每天4次,维生素C 200mg、每天3次。结果胃溃疡3周、4周治愈率分别为42.9%、10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周、4周治愈率分别为74.4%、95.3%。机理: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和羟化反应,具有修复组织,愈合创面和溃疡的作用。
2.4 预防急性胰腺炎 文献报道急性胰腺炎及其他急腹症者的血浆维生素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抗坏血酸血浆浓度降低更显著。机理:急性胰腺炎时血浆维生素C浓度下降,其原因为维生素C自血浆进入血细胞而被留在其中,血浆维生素C经间质进入胰组织。因此维生素C缺乏并不引起急性胰腺炎,但使胰腺更易受氧化应激的伤害,口服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推荐口服剂量1.0g/d具有防止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的作用。
3 眼科方面
3.1 治疗石灰角结膜烧伤根据病情采用以下不同方法给药:①结膜囊内冲洗法:3%硼酸溶液,按无菌操作配成1~2%维生素C冲洗溶液。②球结膜下注射法:维生素C 125mg每天1次。③滴眼:5~10%维生素C,每小时一次。④重度烧伤,维生素C 1.5~2.0g/天,加葡萄糖溶液静滴,每日一次。治疗84眼:烧伤Ⅰ度21眼,Ⅱ度22眼,Ⅲ度30眼,Ⅳ度11眼。治疗结果:无1例穿孔,Ⅰ~Ⅱ度烧伤者视力恢复到受伤前水平,Ⅲ度恢复到0.1~0.7,Ⅳ度恢复到0.02~0.1。机理,石灰角结膜烧伤为热烧伤和碱烧伤,维生素C与生石灰化学反应,生成维生素钙盐和水,与NaOH反应生成维生素C钠盐和水。
3.2 治疗眼酸性化学伤
用维生素C治疗34眼:Ⅱ级4眼,Ⅲ级14眼,Ⅳ级16眼。球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 100mg,同时静脉推注维生素C 1~2g,每日1次,连用5~7d。治疗结果:Ⅳ级烧伤无眼球摘除病例,角膜穿孔只有1例,治疗后半数眼球保留有用视力。Ⅱ级及Ⅲ级烧伤结果是好的。机理:维生素C治疗眼酸性化学伤造成的缺血和坏血病。
4 口腔科方面
治疗鹅口疮300例,治疗组240例,用制霉菌素50万U/片,维生素B1 10mg/片,维生素C 0.1g/片,三药各10片,共研细敷于口腔患处,每日3~4次。对照组60例,口服制霉菌素,局部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涂口腔,涂2%龙胆紫等。结果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6.7%。用维生素C治疗口疮17例,均获满意疗效。方法:将0.1g维生素C片压碎成粉,撒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2~4次可愈。 机理:维生素C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和羟化反应,具有修复组织、愈合创面和溃疡的作用。
  5 外科方面
据国外文献报道,维生素C能加速病人外科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采用双盲实验法,治疗组每天口服维生素C 1g,对照组不予治疗。一个月后,治疗组伤口愈合率达84%而对照组仅43%。又认为伤口裂开率与血浆抗坏血酸水平低有密切关系。在875个外科手术后病人中,血浆抗坏血酸水平低病人伤口裂开率为13.9%,而血浆抗坏血酸水平正常病人伤口裂开率仅为1.7%。机理:维生素C改良胶原的分泌和合成,促进伤口的愈合。
  此外,维生素C在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克山病及感冒等病毒性疾病中也有一定作用。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kingfish+3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18 11:39 | 只看该作者
资料来源??谢谢,可否能作为临床治疗依据??
3# 板凳
发表于 2014-1-21 10:28 | 只看该作者
是啊,资料可靠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04: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