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6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解热镇痛药应用的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4-20 0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解热镇痛药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它具有一定的解热镇痛效果,对减轻症状与病人痛苦有实用价值。但其品种繁多,各具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因此,若使用不当常可发生意外的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选择适应证、合理应用、防止滥用等,是医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1 解热镇痛药的种类 ?
1.1 水杨酸类 如阿司匹林等。?
1.2 乙酰苯胺类 如扑热息痛等。?
1.3 吡唑酮类 如氨基比林、安乃近等。?
1.4 灭酸类 如氟灭酸、氯灭酸等。?
1.5 吲哚类 如消炎痛、炎痛静等。?
1.6 芳香烷酸类 如布洛芬等。?
1.7 其他 如中草药中的柴胡等。?
2 解热镇痛药的用药原则 ?
2.1 首先应明确解热镇痛药只能减轻症状,暂时发生退热和镇痛作用,它不能消除疾病的病因,按中医说法是治标不治本的一类药物。发热是多种传染性疾病和炎性疾病的共同症状 它可能是感染热,也可能是功能热和药物热,疼痛也同样是很多疾病的共同症状,对病因诊断,观察疗效,判断愈后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所以既不能见热就退,也不可遇痛就止,更不能迁就病人或家属的要求而盲目地使用这类药物。一定首先确定诊断,分析原因及性质,根据指征选用解热镇痛药。?
2.2 适应证与合理应用?
2.2.1 下列情况可考虑暂时用解热镇痛药处理 ①为防止小儿高热(39.5℃以上)惊厥而用药,但用量必须比平时小,因为在高热时机体对解热镇痛药很敏感。②热度虽不太高,但病人已经出现明显的头痛、肌肉酸痛、失眠、意识障碍,影响病人休息者。③因持续发热,已经危害心肺功能,或对高热不能耐受者,中暑高热及某些未能满意控制的长期发热或高热,如急性血吸虫病、伤寒、丝虫病、布鲁氏菌病、结核、变应性亚败血症、癌性发热等可酌情选用解热镇痛药。?
2.2.2 减轻慢性疼痛 本类药物能减轻如牙痛、头痛、肌肉痛、关节痛、局部神经痛等中度慢性疼痛,而对创伤性剧痛常无效。?
2.2.3 对风湿病的对症治疗 风湿病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链球菌感染是常见的诱因,本类药物不能防止链球菌感染,只能在发病后减轻风湿病的发热和疼痛症状。临床上最常用的有:①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0.5~1.0g/次,每日3~5次口服;②卡巴匹林钙溶于水中服用,成人0.6~1.2g/次,必要时2~4小时后可重复1次,但24小时不能超过3.6g;③双水杨酯0.9~1.2g/次,每日2~3次口服;④三柳胆镁1.5g/次,每日2次口服;⑤吲哚美辛(消炎痛)75~150mg/日,分3次口服;⑥布洛芬(异丁苯丙酸)0.5~1.0g/日,分3次口服;⑦吡罗昔康(炎痛喜康)20mg,每天饭后顿服;⑧贝诺酯每日4g,早晚各一次服用。?
2.2.4 以解热为主的药有 ①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成人0.3~0.6g/次,每日2~3次口服,1日总量不能超过2g,疗程不能超过10天。②安乃近成人口服0.25~0.5g/次,每日2~3次;小儿退热常以10%~20%溶液滴鼻。5岁以下每次每侧鼻孔1~2滴,必要时可重复1次,5岁以上适当加量。?
3 注意事项 解热镇痛药虽很常用,但若使用不当常可发生药源性事故。如发生严重的哮喘,因此在用解热镇痛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3.1 剂量不宜过大 本类药品若剂量过大则可致大量出汗、血压下降、引起虚脱。同时不宜用于年老体弱者及婴幼儿,若必须应用时,要从常用剂量的三分之一量开始,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可采取纠正措施。特别要强调的是,高热病人对本类药物敏感性高,常规剂量即可引起虚脱,必须特别谨慎。?
3.2 要注意适应证,不可滥用和盲目应用,解热镇痛药虽然应用广泛,但决非安全药 应用时必须选好适应症,特别用复方制剂时,更应了解其组成成分,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由于非那西丁可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凡是含有非那西丁的复方制剂最好不用,如复方阿司匹林片(APC)、扑尔感冒片、氨非咖片(PPC)、散痛片(优散痛片)、索密痛片(去痛片)、撒烈痛片、使痛宁片、安痛定片等;若必须应用则需详细询问用药史,以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3.3 应首选毒性低、副作用少的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或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
2# 沙发
发表于 2007-4-20 11:2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
3# 板凳
发表于 2007-4-20 13:46 | 只看该作者
{MOD},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5 00: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