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02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腰背痛的保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1 2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有人出现腰背痛。其发病情况非常普遍,给我们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烦恼。因此了解并认识腰背痛的成因,养成正确的姿势习惯,并进行一些预防性的锻炼,对防止或减低腰背痛的发生将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逐步介绍腰背部的结构、腰痛的成因,提供其保护及预防的方法。

一. 腰背部的结构
    腰背部的主要结构是脊柱。它是由七节颈椎、十二节胸椎、五节腰椎、五节骶椎和一块尾骨组成。脊柱的作用是作为身体的支架和保护中枢神经-----脊髓。除尾骨之外,每节脊椎之间都有一块富有弹性的椎间盘。它可以吸收压力,保护椎体,同时保持脊柱有一定的柔韧性和伸展性。

    此外,每节脊椎之间,两侧各有一个孔,脊髓神经沿着脊柱从相应的孔中穿出其神经根,分布在身体的相应区域,控制其感觉和运动。

    脊柱的四周还有很多的肌肉和韧带。它们不仅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也能维持身体有一定范围的活动。
二、腰背痛的成因

1.不正确的姿势  
  坐站时姿势不正确,会增加腰部的负荷,引起肌肉疲劳或疼痛。

2.意外   
   直接的损伤、不正确的提举姿势、突然扭转身体或过度牵扯会导致腰部受伤而引起疼痛。

3.退化   
   日常的活动,都令脊柱关节承受很大的负荷,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因自然损耗而退化,产生腰背痛或出现下肢麻木的现象。

4.骨刺   
  关节退化可导致骨质增生而形成“骨刺”,骨刺有可能压迫神经根或关节附近的软组织。

5.椎间盘后凸   
   受伤、退化、持续性或突发性增加腰部的负荷,会引起椎间盘后方肌纤维撕裂,椎间盘髓核向后凸出而压迫脊髓或/及神经根。

6.过度肥胖   
  身体过重也会增加关节负荷,加速退化。

7.情绪紧张   
  情绪紧张可以引致腰背痛或使疼痛加剧。

8其它   常穿高跟鞋、怀孕、肾病等也会引起腰痛。
三.腰部保护,预防腰背痛
    为了减少腰背痛的发生,我们应重视腰背部的保护,并常常做一些腰背部活动度和肌肉的锻炼。正确的姿势能保持脊柱的正常弧度,使肌肉处于平衡及松弛状态。而强健的肌肉又可以保持脊柱的稳定性,以减轻脊柱的负荷。
                                                                                                     
日常生活的正确姿势
    良好的姿势可将腰背所受压力减至最低,腰背痛便会自然减少或消失。为了在无意识中维持正常身体曲线,养成良好习惯,以下的生活指导将对您很有帮助。

A.站姿  
  *抬头,眼睛平视,下巴内收
  *肩膀平直
  *收腹挺胸,腰部挺直

B.坐姿
  * 坐有靠背的椅子, 腰板挺直, 双脚踏地,髋、膝关节成90度角必要时软垫或毛巾保持腰部弧度。

  * 椅子太高,可利用脚踏。不要坐太软、太高、太深的椅子。

  * 办公室工作时应选用可转动的椅子,尽量避免扭动腰部。

  * 驾驶车辆时,调整好方向盘与座位的距离,使手、肘微微弯曲,脚掌舒适
地控制脚踏。


  *为避免站或坐得时间太长,应不时走动一会儿或躺下休息。

C.睡姿
    床垫应选择二寸左右厚的硬质床垫或在其底部加上一块硬板,给脊柱以较好的承托力,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太软的床,太高的枕头都会扭伤腰部。

   *仰卧   用软垫或毛巾承托腰部的弧度或用小枕头放于膝下,使背部肌肉更加放松。
   *侧卧   是一种较自然放松的睡姿。膝部及臀部应微屈,两膝之间可放置枕头。
   *俯卧   应尽量避免的睡姿。腰部会因此坠下而过份弯曲。
   *起床 先将身体侧转,两脚放在床边,利用手力把身体撑起,避免只用腰力起  身。

D.弯腰
    尽量避免弯曲腰部,若必须低位置做事,应用矮凳坐下或屈膝蹲下。

E.提重物
    提重物或拣东西时避免弯曲腰部,应尽可能贴近物体,屈膝蹲下,保持腰部挺直,抓牢搬运之物,收紧腹肌,并利用双脚发力站起。当需转身时,应踏步转向不可扭转身体。太重的物件,应寻找别人帮助。

F.穿鞋
    应穿着合脚和舒适的鞋子,鞋跟不宜过高。高跟鞋会令身体重心向前,上半
身后仰,腰部过弯。

四.生活、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A.家务劳动
  1.拖地
    用长柄拖把
    两脚分前后站立
    腰部保持直立

  2.厨房劳动或熨衣
   调节好操作台的高度, 使腰部可挺直工作,利用小矮凳把两***替承托起。

  3.给孩子喂食或穿脱衣服把孩子放在台子或床上,自己坐下或屈膝蹲下工作,
   不要弯曲腰部。

B.搬运作业
   1.推重物  手臂的位置要适中,利用手臂支撑,下肢伸展力量和体重的共同
               作用推动物体前进。避免脊柱过伸或腰骶部压力过大。


  2.倒转货物  在倒转或重复性作业时,应利用两脚的移动调整运货的方向。要
               避免突然的腰部动作或突然用力,时常注意腰部动作的控制。

  3.提举重物  把重物靠近自己身体,蹲下取物,用下肢伸展之力提举物体。

  4.搬运重物  重物和上身的重量落在两脚之间,脊柱保持伸直,两手拿的东西
                尽可能差不多重。

C.办公室工作

   1. 使用可转动的椅子,常用的东西应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避免扭动腰部。
   2. 办公桌和打字机、电脑键盘的高度要合适,工作时保持肩、肘放松。

D.司机
  1.驾驶时,调整好方向盘与座位的距离,手肘微曲,脚舒适地控制脚踏。

  2.避免站或坐得太久,应不时起身走动一会儿或躺下休息。

五.加强腰部的活动,增强腰背肌
   
     肌肉锻炼要求每天2-3次,每个动作重复10次。

A. 叉腰旋转
    两脚分开比肩稍宽,两手叉腰拇指在前。腰部自左向前、右、后作圆周回
旋动作;再反向活动,动作同前。注意两腿保持伸直。

B.旋转拍打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上身以腰为轴左转,以腰带动肩、两臂
向两侧摆动,同时一前臂和手拍打腹部,另一前臂和手腕拍打背部;再做反方向
运动,动作同前。

C.半桥运动
    仰卧,两手置体侧,两腿弯曲,小腿与床面垂直。用头、颈、肩着床,同
时背弓,使胸、腹、臀部离床尽量抬高。
D.俯卧背伸
    俯卧,头偏向一侧。两手置与体侧。用腹部着床,上身和两腿同时背伸离床,
两臂伸直。

E.雄狮抬头
   俯卧,两臂弯曲撑于双肩外侧。两臂用力伸直,同时上身抬起后曲,抬头。


腰背严重痛楚的解决方法
a.休息
尽快停止活动。腰背痛是警告讯号,切勿忽略它的重要性
b.躺下将身体重量移离背部
如感到腰背部极为痛楚,可上床休息,选择一个舒适的睡姿以下是良好的姿势:你可能会发现把腿部放在几个叠著的枕头或椅子上,会较为舒适。事实上,这个姿势有助伸展脊骨。
c.如床褥太软,可把它放在地上或在床褥下加一块板。
d.温热能减低肌肉痉挛时痛楚。用毛巾包著热水袋放在痛楚位置附近。
e.由亲友协助**患处,可达松弛紧张肌肉的效果。**过程中需用手指肉轻轻**。
f.站立或走路:当痛楚难当时,走路和站立都会感到困难,用拐杖会有很大帮助。
g.坐下:如痛楚严重,应尽量减少坐下,如必要,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在腰背弧度处放一个枕头,可能会有帮助。
h.尽量避免提举重物

当腰部剧痛减少的时候
    当您腰部痛楚减轻时,仍须让腰部有充分的休息,同时可逐渐增加腰部活动范围。腰部运动是非常重要的,详情可参考腰部运动指引及咨询您的物理治疗师。请谨记,适当的腰部运动并持之以恒,对减轻腰背痛是很有帮助的。

止痛药须知
对一般的腰背痛患者来说,都是很有效的,但切勿依赖止痛药,而弃用护理腰背的方法。最理想的止痛药是经由医生给予的。

何时需要见医生
如背痛十分严重而经躺在床上休息一、两天后还未有改善,则需要见医生。
如情况严重至大小便控制失调或臀部附近有麻痹感觉,应立刻见医生
2# 沙发
发表于 2004-12-22 20:24 | 只看该作者
斑竹对疾病分析的很全面,
退行性病变和软组织损伤很常见,
**,理疗,腰背肌锻炼对腰背痛很有帮助.
支持爱爱医,支持一指禅斑竹...
3# 板凳
发表于 2004-12-22 20:3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哪天给你加1分!
哈哈~~~~不过你得搞个论文吧~
4
发表于 2004-12-22 20:49 | 只看该作者
太感谢一指禅斑竹了,
我还没有分数哪,斑竹说话要算数呀.
这可是最好的圣诞礼物了,
圣诞快乐,祝福送给一指禅斑竹和爱爱医的各位斑竹,
还有学中医和医疗的所有朋友.
5
发表于 2004-12-22 20:54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倒走对腰背疾病患者很有用。
6
发表于 2005-2-26 22:1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对腰突症后期的患者也是个好的福音啊!!!!!!!!!!!
7
发表于 2006-9-12 21:56 | 只看该作者
至今还有指导意义,不错的总结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2 02: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