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39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草药欣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1 1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早拍的,贴出来与大家共赏!

五色梅
五色梅又叫马樱丹、臭草,为马鞭草科直立或半蔓性灌木。花期5—10月,由多数小花密集成半球形头状花序;花色多变,初开始为黄色或粉红色,继而变为桔黄或桔红色,最后呈红色。同一花序中有红有黄,所以有五色梅、七变花等称呼。它的花具有吸引蝴蝶的诱因,每当花开始,会有许多蝴蝶翩翩而至。
此花原产南美巴西等地,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温度20—25℃,稍耐旱,不耐寒,我国华南林落常见散生。此花生性泼皮,耐修剪,长江以北多作盆栽.
【别名】马缨丹、红彩花、头晕花、如意花
【来源】为马鞭草科马樱丹属植物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源形态】直立或半藤状灌木,高可达2米,有强烈臭气,全株被短毛。茎枝常有下弯钩刺。叶对生,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四季开花,花序腋生,花冠高脚碟状,4~5裂,有红、粉红、黄、橙黄、白等多种颜色,故名“五色梅”。核果球形,肉质,成熟时紫黑色。
【性味归经】根:淡,凉。枝、叶:苦,凉,具臭气。有小毒。
【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感冒高烧,久热不退,颈淋巴结核,风湿骨痛,胃痛,跌打损伤。叶、枝:外用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疖肿,跌打损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鼠小弟 + 1 拍的很好看,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0-21 10:29 | 只看该作者
青葙子

  Semen Celosiae

  (英)Feather Cockscomb Seed

  别名 野鸡冠花、狼尾花、大尾鸡冠花。

  来源 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种子。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达1m。茎直立,绿色或带红紫色,有纵条纹。叶互生,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5~9cm,宽1~3cm。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干膜质,淡红色,后变白色,苞片3;花被片5;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杯状;子房上位,柱头2裂。胞果卵形,盖裂。种子扁圆形,黑色,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9月。

  生于平原或山坡;有栽培,几遍全国。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物或摘取果穗,晒干,收集种子。

  性状 种子扁圆形,少数圆肾形,直径1~1.5mm。表面黑色或红黑色,光亮,中间微隆起,侧边微凹处有种脐。种皮薄而脆。无臭,无味。

  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淀粉、烟酸、硝酸钾。

  性味 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肝火眩晕。

[ 本帖最后由 一尘 于 2006-10-21 10:30 编辑 ]
3# 板凳
发表于 2006-10-21 10:36 | 只看该作者
【药 名】
葫芦茶
【拼 音】
HULUCHA
【英文名】
Triqretrous Tadehagi Herb
【来 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葫芦茶的全草。
【功 效】
清热,利湿,消滞,杀虫。
【主 治】
治感冒,咽痛,肺病咳血,肠炎,痢疾,黄疸,风湿关节痛,钩虫病,妊娠呕吐,小儿疳积,疮疥。①《生草药性备要》:"消食杀虫,治小儿五疳,作茶饮。"②《本草求原》:"退黄疸。"③《岭南采药录》:"疮久有虫,敷之。解热毒,去疳积。"④《南宁市药物志》:"杀虫清热,止渴。治疝气,疳积。煎水洗疮疥,止痕痒。"⑤《岭南草药志》:"消暑,清热,利尿。"⑥《闽东本草》:"解肌达表,健脾开胃,润肺生律,强筋骨,除风湿。"⑦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暑,利水消滞,杀虫防腐。制茶用于感冒发烧、咽喉肿痛,预防中暑;煎水治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肠炎腹泻。""治劳伤吐血。"
【性味归经】
苦涩,凉。①《生草药性备要》: "味涩,性平。"②《南宁市药物志》: "涩微甘。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甘苦,微凉。"
肺、肝、膀胱三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两。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别 名】
牛虫草、迫颈草、百劳舌(《广西中兽医药植》)、金剑草、膛螂草(《泉外本草》)、田刀柄、钊板茶、咸鱼草(《岭南草药志》)、麻草、鲮鲤舌(《闽东本草》)、土豆、地马庄 (《贵州草药》)、龙舌癀(《福建中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等地。本植物的根(葫芦茶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拉丁名】
药材Herba Tadehagi Triquetri原植物Desmodium triquetrum (L.) DC. 葫芦茶 Desmodium triquetrum (L.) DC.
【考 证】
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生药材鉴定】
干燥全草,茎多已折断,长约30厘米,粗约0.5厘米。老茎红褐色,细茎红棕色,三角状,棱上被粗毛。叶片红棕色,革质,叶柄具翅,与叶片相连。气香,味微甘。以叶多、干燥、色青带红、无粗梗者为佳。本品以带根、叶多、色绿色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
叶中含鞣质7.1~8.6%,二氧化硅(SiO2)0.5~2.32%,氧化钾(K2O)1.3~3.0 %。 预试全株含香豆素、酚类、有机酸、鞣质、并含生物碱、黄酮甙,以及还原糖、多糖、酚酸等。
【中药化学鉴定】
取本品70%乙醇提取物少许,乙醇溶解,加锌粉少许及盐酸3滴,溶液显粉红色。(示黄酮)
4
发表于 2006-10-21 10:43 | 只看该作者
【别名】伤寒草、消山虎

【来源】为菊科斑鸠属植物夜香牛Vernonia cinerea (L.) Less.,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苦、微甘,凉。

【功能主治】疏风散热,凉血解毒,安神。用于感冒发热,咳嗽,痢疾,黄疸型肝炎,神经衰弱;外用治痈疖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干品0.5~1两,鲜草1~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5
发表于 2006-10-21 10:55 | 只看该作者
斑竹帮我看看这是否青葙子,一直不敢确认
https://bbs.iiyi.com/forum.php?m ... age%3D2&page=12
6
发表于 2006-10-21 11:31 | 只看该作者
五色梅拍的很漂亮,记得小时候皮肤瘙痒会用此物煮水外洗,一直不知道是什么,今天终于知道了,多谢楼主。:P
7
发表于 2006-10-21 1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海帆 于 2006-10-21 10:55 发表
斑竹帮我看看这是否青葙子,一直不敢确认
https://bbs.iiyi.com/forum.php?m ... age%3D2&page=12

对呀,你照的那几张就是青葙子,都已经成熟了,拿起来一抖,里面的子很容易就抖落下来了,我上面的那几张青葙子,还嫩了些,呵呵~~~~~~~``
8
发表于 2006-11-7 22:49 | 只看该作者
我将拜会<一尘轩>.
9
发表于 2006-11-10 15:35 | 只看该作者
hao a
10
发表于 2006-11-21 12:56 | 只看该作者
hao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9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