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2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注意】科学家揭示激素类药物“毁骨”之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8-8 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科学家揭示激素类药物“毁骨”之谜 据《科学时报》2006年8月3日报道:对于任何一位使用类固醇药物——例如可的松——治疗关节炎和其他自体免疫疾病的患者,医生可能都要提醒他们:此类药物会削弱骨骼的强度。然而除了这句忠告,科学家们对于这种药物副作用的产生机理却知之甚少。如今,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可的松之所以能够抑制结实的新骨骼的形成,原因在于它使一种分解旧骨骼的细胞失去了功效。这一发现将帮助研究人员寻找一条新的途径,从而防止类固醇药物产生这种最具破坏性的副作用。
  在治疗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许多炎症及自体免疫疾病时,医生们通常都会使用一类高剂量的类固醇药物——糖皮质激素。接受过移植手术的病人往往也会使用此类药物防止器官排异反应。但是在使用这种药物疗法的第一年中,病人的骨骼质量大约会损失12%,并且之后还将每年损失3%的骨骼。
  科学家们推测,这是由于类固醇药物干扰了骨骼的重建过程——一种破骨细胞持续分解老的骨骼,与此同时,一种造骨细胞则形成新的骨骼。(其中旧的骨骼必须首先被分解掉,否则附加的新骨骼的品质将大打折扣。)然而通过对能够强化骨骼的造骨细胞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他们发现可的松能够分解造骨细胞,从而抑制骨骼的形成;但是研究人员在细胞培养中发现,类固醇药物能够**骨骼生长。
  因此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骨细胞生物学家steventeitelbaum决定将研究目标转移到骨骼的“拆卸工”——破骨细胞上。通过与同事、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louismuglia进行合作,teitelbaum培育出一种具有变异破骨细胞的转基因小鼠:这些破骨细胞依然具有正常的功能,但它们却不具有类固醇受体。当研究人员让这些小鼠服用高剂量的可的松后,它们依然能够长出结实而健康的骨骼。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那些具有正常破骨细胞的小鼠在服用了高剂量的可的松后,却生成了质量很差的骨骼。
  哥伦比亚大学的遗传学家gerardkarsenty表示:“这是一项非常出色的研究工作,它为我们了解糖皮质激素引发的骨质疏松症带来了新的认识。”teitelbaum指出,这一发现将帮助科学家们寻找关于这种疾病,例如骨质疏松症的新疗法。teitelbaum的研究小组在8月1日出版的《临床研究杂志》上报告了这一研究成果。




中国科技信息网
2# 沙发
发表于 2006-8-10 13:31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真能行,是不是以后可以放心大胆的用激素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06-8-14 11:4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如果这样的话,科学哪天能把死人救活的话,是不是要把每个人都杀死了,然后再重新用科学把他们救活,以显示科学的“伟大”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3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