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0506|回复: 3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刀] 针说(神奇的治痛十二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神奇的治痛十二穴
    针灸治疗疼痛有许多穴位可选,有以传统穴位为主的治疗方法;有以董氏奇穴为主治疗;有以西医肌肉起止点**治疗的;有以全息理论为主的腹针、脐针治疗的;有以神经敏感理论治疗的。总之门派很多,选穴部位也很广,可谓人体处处是穴。本人总结十二正经穴十多个穴位治疗疼痛,疗效神奇,且有理有据,效果稳定。手部六个穴位,足部六个穴位共十二个穴位。十二正经每经一个,治疗所有疼痛。分别为:手部阴经有:太渊、大陵、神门;手部阳经有:三间、中渚、后溪;足部阴经有:太白、太溪、太冲;足部阳经有:陷骨、足临泣、束骨。以上十二穴均选自五输穴中的俞穴。根据中医五行理论,阴经的俞穴属土。土有承载、生化、受纳的作用,可以治疗阴性、虚性的疼痛,如慢性疼痛,喜揉喜按,隐隐作痛等;阳经的俞穴属木,木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作用,故可治疗阳性、实性疼痛,如搐痛、剧痛、牵拉痛,具体的原因分析如下:
    ①俞主体重节痛。《难经·六十八难》讲:“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体重节痛,是指全身酸懒,身体倦怠,关节疼痛。如肺经太渊可配合中渚治疗因感冒引起的全身酸困,凡是本经经络上所有的疼痛都可选用本经的俞穴治疗,如膝关节痛、前侧痛用陷骨,外侧痛用足临泣,内侧痛用太冲,往往可以针进痛止。
    ②病时间甚者取之俞,此言出自《灵枢》。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疼痛患者身上经常发生,如上午痛,下午痛,晚上痛。疼痛除伤风及癌痛外,几乎都为时间时甚疼痛。比如晚丑时疼痛用太冲;午时疼痛用神门;酉时疼痛用太溪疗效都比较好。
    ③荥俞治外经。外经是指经络所过的身体部位,也指外感风、寒、湿邪,除内腑以外疼痛病症,如关节痛、五官病、外感病、半表半里的疼痛。
    ④俞穴本意输,有运输、运动的意思。那么大多数疼痛都伴有功能障碍,如上下楼的疼痛,抬肩提物的疼痛,大部分颈、肩、腰腿痛都为运动性疼痛病。
    ⑤从全身空间的全息对应来讲,井穴对应头(故治疗神志病),荥穴对应面(故治五官),俞穴对应颈腰椎(故治疗脊柱病),经穴对应心肺,合穴对应脾胃。
    简单讲一下应用:第一,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先确定病变是哪条经络。如肝经病变用太冲,肺经用太渊,脾经用太白等,不一一列举。第二,根据时间运用,如子时疼痛用足临泣,丑时用太冲,寅时用太渊,卯时用三间,辰时用陷谷,巳时用太白等。第三根据穴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2# 沙发
发表于 2018-1-16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根据穴位的主治意义来治疗,如太渊为脉之大会,故治疗与血脉有关的疼痛病症,如血栓性静脉炎的疼痛,脑血栓、脑梗引起的肢体疼痛等。第四根据本经补泻来治疗,如心经的实症用神门,肺经的虚症用太渊,心包经的实症用大陵,小肠经虚症用后溪,膀胱经实症用束骨,三焦虚症用中渚。以上十二穴位易学易用易记,比起其它止痛针法更容易掌握运用。不实为初学疼痛医生的法宝。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3# 板凳
发表于 2018-1-18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月亮后面 发表于 2018-01-18 11:54:52
还是有些不懂,我做了个下肢脚趾头麻木的病人,扎针半个月,无口服药物。还是没有减轻,扎针穴位:内关,临 ...

治疗内外踝,以申脉照海穴旁开五分各取三个点治疗。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10: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