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原创]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3-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续) [打印本页]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04-12-3 11:11
标题: [原创]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3-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续)
3、人体生理阴阳的实质(续)
用【陽化氣,陰成形。】的觀點來分析【外為陽,內為陰。】這裏的外照內經中的本義是指機體的外表面,如果按表裏位置關係來認識陰陽的對應,機體的表面應是屬陽的;探索認為這裏的內外從組織結構與功能的對應關係來認識應指人體外在的各種變化形態表現。因各種功能的外在形態如運動、勞動的形態和喜、怒、哀、樂的感情形態瞬間即變,符合內經中【陽化氣】的認識;而機體的表面組成物質如皮膚、頭及五官、四支等是有相對固定形態的,並不會化氣,所以是屬【陰】的範疇。而且皮膚、頭及五官、四支等都具有相應的功能,滿足【陰陽】對應關係存在的條件。
既然認為人體中生理範疇的【陰陽】是表達人體的組織結構與功能。所以內經中的闡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用現代的思維理解就是組織結構過盛時就會抑制功能而產生疾病,功能過盛時就會損傷組織結構而產生疾病,也就是現代中醫藥學所講的【陰盛制陽】和【陽盛制陰】。表明中醫藥學中把人體生理過程中生理【陰陽】的變化與疾病的關係講得相當清楚。【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不管是【陽病】或者【陰病】都是人體的病。清楚表明了機體生理陰陽之間的制約關係失去平衡會引起機體的疾病,而這種觀念形成於生理學產生的兩千多年前無疑是一種超時代的認識。至於為什麼陰勝會導致陽病或陽勝會導致陰病?只要機體生理陰陽之間的對應關係成立,就可以從現代立場作出明確的回答。將在以後的認識中作出符合現代認識邏輯的理解。
陰陽應象大論中的闡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是屬於人體生理過程陰陽對應的論述。【陰靜陽躁】表明【陰】是相對靜止的,【陽】是躁動的,也就是運動的、變化的,是針對人體生理【陰陽】運動形態而言的動靜對應;【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內經素問中語譯的解釋是【陽主生髮,陰主成長,陽主粛殺,陰主收藏】。探索認為從人體生理角度理解還蘊藏著另一層涵義,理解為【陽】的生髮,促進【陰】的成長,【陽】功能消失,【陰】也就隱藏了,是對人體生理陰陽之間相互依存關係的闡述。【陽殺】中“殺”是陽被消滅了之意,直截了當地說就是功能消失;【陰藏】中“藏”就是隱藏,按照中醫藥的理論分析是指陰液的消失,由陰即機體的組織分泌的陰液具有可見的物質形態,按照中醫藥學的觀點屬於陰的範疇,所以陰液的消失表明機體已經沒有正常的分泌功能了。中醫藥學判斷陰的存亡是觀察陰液是否能產生,如果陰液也就是機體組織的分泌物如津液、汗液、唾液、涕、淚等消失說明生理的【陰】即機體系統器官組織已經沒有生機,中醫藥中稱為亡陰就是陰液的消失,是意味器官組織的死亡。【陽生陰長,陽殺陰藏】講的是相互依存的因果關係,就是陰陽中任何一方的消亡,都會導致另一方的同時消亡。也正如生氣通天論中【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所述,陰陽中失去任何一方,另一方就不能繼續存在,清楚表明陰陽是相互依存的。陰陽別論中【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的闡述與【陽殺陰藏】的涵義是一致的,是認為失去陽氣時陰氣也同時消亡。現代中醫藥學的“亡陽和亡陰”觀念,是對內經中【陽殺陰藏】、【陽氣破散,陰氣乃消亡;】和【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以及【陰陽離決,精氣乃絕。】觀點的總結。從人體生理角度來理解【陽殺陰藏】,就是功能的完全喪失,組織結構失去了賴以維持生命活動進行新陳代謝的能量就意味死亡。【陽生陰長,陽殺陰藏】是對人體的組織結構與功能之間相互依存關係極為重要的論述,也就是陽之無存,陰之隨亡。對此的分析表明抽象和難於理解的人體陰陽,蘊藏著成熟的生理學涵義。
內經陰陽應象大論中【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從人體生理範疇理解就是【人體的組織結構是功能產生的依據,機能的外在表現是由組織結構產生的功能支援的】。更為明確的指出了人體生理【陰陽】之間相互依存的生理關係。
生氣通天論中的【生之本,本於陰陽;】是說生命的根本是基於陰陽的同時存在,具有形體和機能才能生存。表明生命是由于具有【陰】構成的物質形體和【陽】所化生的機能是生命的根本。從現代關於生命的內涵來分析,作為生命存在的特定標誌就是具有【新陳代謝】,【陰】的組織結構是新陳代謝進行的物質基礎,【陽】表現的機能是新陳代謝產生能量的體現。進一步體現內經中人體生理範疇的【陰陽】是生命的組織結構和相應的功能;其【陰陽】之間的關係就是新陳代謝過程中機體組織結構與功能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從現代生物化學的立場來判斷,相互依存與制約關係就是機體新陳代謝的自律調節機制。古代沒有現代的新陳代謝概念,但古代人體記憶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他們能夠體驗和認識到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不正常現象,從而對其進行分析和認識並得出相應的認識是自然的。
依據前述判斷,人體生理範疇【陰】的實質就是構成機體的系統器官組織;【陽】的實質就是機體系統器官組織相應的功能。從機體生理範疇初步確定了人體陰陽的實質形態,但從組織結構水平對陰陽的虛實和寒熱之間的關係進行認識是異常困難的。必須從更深的層次找到陰陽的實質形態,也就是要從細胞層次證明陰陽實質形態的存在,才能實現中醫藥與現代醫學之間真正意義上的銜接。內經在金匱真言論中的闡述【故曰,陰中有陰,陽中有陽。】是一種精闢的認識,有助於從細胞層次來認識其陰陽的對應形態;【陰中有陰,陽中有陽。】清楚表明陰陽中都隱含著次一級的陰陽對應,如【故背為陽,陽中之陽,心也;背為陽,陽中之陰,肺也;腹為陰,陰中之陰,腎也;腹為陰,陰中之陽,肝也;腹為陰,陰中之至陰,脾也。】是針對人身體部位的陰陽對應來認識【陰中有陰,陽中有陽。】的;所以內經中認為【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就是講在人體中可以從多範疇多層次來認識陰陽之間的對應。
【陰中有陰】意味陰是由次一級的陰所構成;【陽中有陽】意味陽是由次一級的陽化生出來的。在該段的結尾中【故人亦應之】是明確指出人也相應的【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從機體組織結構與功能形態的生理關係來衡量,系統器官組織為人體的【陰】,其“陰中之陰”也就是中醫藥所稱的“肝陰、腎陰、心陰、肺陰”等就是構成系統器官組織的次級結構。現代生理學已經清楚,所有系統器官組織都是由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構成的,由此判斷【陰中之陰】即系統器官組織的陰就是細胞。基於當時的歷史條件並不知道系統器官組織是由細胞組成的,不知道並不等於不存在,也無證據證明古代人的系統器官組織不是由細胞構成,所以判斷【陰中之陰】是構成機體系統器官組織的細胞是符合邏輯的。從【陰陽】的對應關係來認識,既然系統器官組織是構成人體生理結構的【陰】,與其對應的【陽】就是系統器官組織的功能;細胞為人體系統器官組織的“陰中之陰”而與其對應的“陽中之陽”就是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和熱量。誠然,古代人也完全不了解【陽】是由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和熱量,不了解代謝並不等於不存在代謝過程。所以內經中【陰中有陰,陽中有陽。】的認識是一個極有價值的論斷。古人清楚地知道【陰之所生,本在五味;】就是人體需要食物的滋養。而食物的消化、吸收、轉化乃至廢物的排泄就自然構成了人體的生理過程。將細胞定義為機體生理範疇的【陰中之陰】、將細胞代謝產生的能量和熱量定義為機體生理範疇的【陽中之陽】,也基於細胞具有相對獨立的物質形態且具有相應的代謝功能,這是一種微觀的組織結構與其功能形態之間的陰陽對應;而這種對應依然具備相互依存與相互制約的關係;細胞層次的陰構成了系統器官組織,細胞層次的陽是系統器官組織功能的基礎。既符合【陽化氣,陰成形。】和【陰中有陰,陽中有陽。】的認識和滿足陰陽關係存在的條件,也與現代生理學的已知認識相勿合。
上述分析證明中醫藥人體中的【陰陽】具有不同範疇與不同生理層次的實質形態而並不是抽象的哲學概念。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