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爱医早报-10.15:胶布上27字医嘱,这位医生给同行注入一剂正能量 [打印本页]

作者: IIYI编辑部    时间: 2019-10-15 08:47
标题: 爱医早报-10.15:胶布上27字医嘱,这位医生给同行注入一剂正能量
本帖最后由 IIYI编辑部 于 2019-10-15 10:18 编辑

胶布上27字医嘱,这位医生给同行注入一剂正能量

近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医生杨超手术后,为了防止外伤术后患者再次出血,最大可能地保留患者的“生命通道”,于是在固定导管鞘的胶布上写下:“内有导管鞘,右腿不能弯,待周日白天病情稳定后,联系介入科拔鞘。”的“医嘱”,以提醒家属护理,以及其他科室的医生过来会诊的时候能留意到病人有这个情况,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

小编点评:细节决定成败,为该医生点赞


3万心血管医生调查显示,约24%的心血管医生患高血压,与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4%相近

近日,听闻有很多年前的心血管医生猝死的业内消息,这说明我国心血管科医生没有很好的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等针对中国2441家医院3万心血管医生的调查中得到了证实。该研究发现,中国25%心血管医生有<!--IIYITAG:8:gaoxueya-->高血压<!--IIYITAG:/8:gaoxueya-->,与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4%)相似。但是,高血压医生中,仅31%的医生在吃降压药,13%血压达标。这比普通居民的情况没有好多少。

小编点评:医者不自医,我们医生在守护他人的健康同时,也不能忽视自身的健康。


全身成像只需一次扫描 精准医学设备“扁鹊一号”原理样机年底完成

北大“扁鹊一号”全人体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有望在2019年底完成原理样机,2022年基本实现各项功能的完善。精准医学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个性化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詹启敏认为,现阶段精准医学最容易在<!--IIYITAG:8:zhongliu-->肿瘤<!--IIYITAG:/8:zhongliu-->领域实现突破,“依托医学影像技术,比较容易取得攻克肿瘤的相关成果。”

小编点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预祝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有一大突破


相关热点:

签约作者命题征稿 第三十八期(耳鼻喉科)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