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工作十余年后,我”穿“了矢状窦 [打印本页]

作者: jsdfnicholas    时间: 2018-7-17 00:56
标题: 工作十余年后,我”穿“了矢状窦
本帖最后由 jsdfnicholas 于 2018-7-17 01:00 编辑

    在我刚工作时,不知”窦“为何物,俗话说:无知者无畏。

    但随着我工作年限的增加,在日常工作中,老主任的口中,进修医院的教授口中,”窦“是豺狼虎豹,需永远对他抱有敬畏之心!这时,我感觉到了,为什么做医生,越老越害怕,不是害怕出错,而是遭遇过的太多,不得不提醒自己要“精益求精”!


    进修时,亲自参与了一台外伤后矢状窦的修补手术,见识到了窦的“汹涌”,更加将这份敬畏藏于心底。


    但在近日,我做出了“突破”,在无备血的情况下,我“穿刺”了矢状窦。


    起因是一台侧脑室穿刺ommaya囊植入手术,具体病史不是关键,就单纯说说这次难忘的手术过程。


    穿刺定位不必多说,简单的额角穿刺,我用龙胆紫划好了中线,取冠状缝前1cm,中线旁开2.5cm作为穿刺点,划好纵行的约3cm切口。手术平静的进行着,待我钻开颅骨,电凝完毕脑膜,做脑膜十字切开始,发现挑开脑膜外层就涌出暗红色的静脉血,开始没有多想,予以双极反复烧灼多时后终于止住。再次尖刀挑开后再次出血,如此反反复复,最后终于成功,但是最后的这个“焦洞”自己都觉得不对劲,硬脑膜上的血管不可能,难道是蛛网膜颗粒?

    手术在疑惑中结束,脑脊液引流通畅,未见穿刺孔处再出血,常规消毒,包扎,在掀开巾单后,我惊呆了——


    我的“中线”是一条偏向对侧的弧线,也就是说,我所谓的旁开2.5cm可能已经接近了“真正的中线”。


    我穿到了“窦”!!!


    术后复查头颅CT,截取两张关键图——


[attach]2135300[/attach]


[attach]2135301[/attach]


    内行人可以看到,我的管子是贴着“窦”壁进入的,这个骨孔也能看出太靠近中线了。


    在庆幸自己”大难不死“的同时,我静心总结了自己的严重过失——


    该患者头皮松弛,在变换**的过程中会存在颅骨和头皮的相对移动,而我在划中线时,患者的头皮应是处于向左拉扯的状态,待我划完所有定位,再次调整患者头部时,患者头皮”归位“后,我所谓的中线已经极度右偏了,而我定位的穿刺点自然而然的接近中线。

    而正确的中线应该怎样划呢?定位鼻尖和眉心中心以及枕外隆突,在反复确认头皮放松的情况下进行划线。


   第二种方法,以长卷尺反复测量两耳道中点,多点成线,这样费事,但最准确。


   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希望我的教训可以警醒大家,”窦“——真正的豺狼虎豹!


作者: zhbwxy    时间: 2018-8-25 07:46
谢谢jsdfnicholas版主将如此<!--IIYITAG:0:https://bingli.iiyi.com/-->病历<!--IIYITAG:/0:https://bingli.iiyi.com/-->拿出来分享!期待您更多的分享!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