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关于《难经·七十八难》补泻手法的临床 [打印本页]

作者: kfyx    时间: 2018-5-2 23:35
标题: 关于《难经·七十八难》补泻手法的临床
要成为一个好的针灸医生,自身必先要无数次尝试被**对比针感的传导,才能发现其中的原理,这或许是针灸难以传承的原因吧。

言归正传,《难经·七十八难》“针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针之处,弹而怒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气,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
里面的内容其实告诉我们的得气及针法要求,这个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有提过。进行补泻的前提是在得气的基础上操作。
补法:推而内之的真相,是押手用力按住穴位使传导的针感最强,并非是刺手再往里推进针尖;动而伸之的真相,是押手控制住穴位的手指保持住,另外的手指在穴位的周围进行适当的按压引导针感的伸展,并不是刺手使针尖方向的改变。整个补泻的过程是保持针尖不变的。
作者: winda520    时间: 2018-5-6 23:50
那么楼主告诉我"进针提豆许"怎解?我认为是进针后行捻转后再把针向上提少许是为补,相反行捻转后向里插少许是为泻,楼主最后说的保持针尖位置认同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kfyx    时间: 2018-5-7 09:33
winda520 发表于 2018-5-6 23:50
那么楼主告诉我"进针提豆许"怎解?我认为是进针后行捻转后再把针向上提少许是为补,相反行捻转后向里插少许 ...

会扎针到得气,你会发现"进针提豆许"这些只是操作过程中的一个并不重要的形式,补泻并不是以进针多少来定,而是进针得气后按守气要求让传导的针感增强或扩散。增强为补,扩散为泻!前提是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如“动脉状”或“如鱼吞钩”。前提是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如“动脉状”或“如鱼吞钩”。前提是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如“动脉状”或“如鱼吞钩”。前提是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如“动脉状”或“如鱼吞钩”。前提是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如“动脉状”或“如鱼吞钩”。前提是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如“动脉状”或“如鱼吞钩”。前提是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如“动脉状”或“如鱼吞钩”。前提是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如“动脉状”或“如鱼吞钩”。

补泻手法属于守气的要求,要弄白什么是守气,就是守住得气传导的针感!补泻手法属于守气的要求,要弄白什么是守气,就是守住得气传导的针感!补泻手法属于守气的要求,要弄白什么是守气,就是守住得气传导的针感!

建议你多练习,可以从容易得气的穴位上练起,如天宗、风池、足三里、合谷这些


作者: shyyhs8    时间: 2018-5-7 11:27
得气,是医者可以看得扎针部位的肌肉跳动并向远端传导。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