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颈肩抽搐是什么原因? [打印本页]

作者: toochen    时间: 2017-4-10 12:37
标题: 颈肩抽搐是什么原因?
前一阵遇见一个人,似乎颈肩部肌肉抽搐带动手扭动一下,脖子也扭一下。过一会重复一下这个跳舞一样的局部动作。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作者: 杯酒清茶    时间: 2017-4-10 13:33
楼主好,这种情况属于病理性多动的范畴,引起病理性多动的神经系统疾病不止一种,有很多情况都可能引起,比如<!--IIYITAG:8:naoxueguanbing-->脑血管病<!--IIYITAG:/8:naoxueguanbing-->病、遗传病、<!--IIYITAG:8:zhongliu-->肿瘤<!--IIYITAG:/8:zhongliu-->、寄生虫病、变态反应疾病、代谢异常疾病、脱髓鞘疾病等等。
病理性多动不同于多动症,病理性多动是指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锥体外系损害不自主运动,常见疾病有:多发性副肌阵挛(Frid—erich氏病)、.肌肉纤维性收缩(Morvan氏纤维性舞蹈病)、原发性扭转性痉挛(primarytorsionspasm)、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症状性扭转痉挛(symptomatictorsionspasm)、症状性舞蹈病(symptomatic chorea)等。
常见的症状性多动可以见于:急性或慢性<!--IIYITAG:8:naoyan-->脑炎<!--IIYITAG:/8:naoyan-->、颅内占位<!--IIYITAG:8:xingbing-->性病<!--IIYITAG:/8:xingbing-->变、脑血管疾病、肝豆状核变性和脑部变性、缺氧、中毒(铅、汞、镁、一氧化碳等)、以及全身代谢疾病(如胰岛细胞瘤引起的低血糖继发脑损害)等等。
确诊需要经过详细的病史、神经系统查体以及有效的辅助检查。
作者: 胡单强    时间: 2017-4-12 10:29
这种情况也有生理性原因

--------------------
此消息发自iPhone版诊疗助手
作者: 杯酒清茶    时间: 2017-4-12 13:47
胡单强 发表于 2017-4-12 10:29
这种情况也有生理性原因

--------------------

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那就是请首先排除器质性疾病,再考虑功能性疾病,这样才不至于误诊。

作者: toochen    时间: 2017-5-17 18:08
杯酒清茶 发表于 2017-4-10 13:33
楼主好,这种情况属于病理性多动的范畴,引起病理性多动的神经系统疾病不止一种,有很多情况都可能引起,比 ...

近来读《金匮要略》似有此类疾病的描述: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草汤主之。
原文: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腨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 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作者: 杯酒清茶    时间: 2017-5-18 05:29
toochen 发表于 2017-5-17 18:08
近来读《金匮要略》似有此类疾病的描述: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草汤主之。
原文:
...

还是先搞清楚具体病因吧,而不是仅仅凭一部医学经典的几句话,就去判断一个病,然后使用一个方剂治疗,这种“症状医学”的思维方式应该把思路更拓宽一些。打个比方:书上记载<!--IIYITAG:8:naoxueshuan-->脑梗塞<!--IIYITAG:/8:naoxueshuan-->可以出现<!--IIYITAG:8:piantan-->偏瘫<!--IIYITAG:/8:piantan-->,治疗使用扩血管药物或者溶栓治疗,但是这里就有一个概念问题,脑梗塞可以偏瘫,而偏瘫却不一定是脑梗塞,<!--IIYITAG:8:naochuxue-->脑出血<!--IIYITAG:/8:naochuxue-->也可以,<!--IIYITAG:8:naobuzhongliu-->脑瘤<!--IIYITAG:/8:naobuzhongliu-->也可以、<!--IIYITAG:8:naonongzhong-->脑脓肿<!--IIYITAG:/8:naonongzhong-->也可以,治疗却天壤之别。所以,您说的病人也不例外,绝非一剂汤药解决问题那么简单,中医博大精深,也需要精准推断的基础上才能药到病除,祝您艺精业勤、成就大医之道。

作者: toochen    时间: 2017-8-16 21:21
本帖最后由 toochen 于 2017-8-16 21:30 编辑
杯酒清茶 发表于 2017-5-18 05:29
还是先搞清楚具体病因吧,而不是仅仅凭一部医学经典的几句话,就去判断一个病,然后使用一个方剂治疗,这 ...

嗯,中医也是要辨证。这个描写“但能前,不能却”只能向上行,不能后退,应该也是神经系一种步态。在汉代那个时候,主要中医还是以验方的形式来传承,辨证的概念大约在清末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搞出来。而且搞出来之后,效果也不是很好,反而有些抓主症的验方式用法,有时效果反而很好。目前中医有回归经典的趋势,对经典的解读知其然,反而要有很多临床见识才做的到,不然都不知在讲什么病。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