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血管又滑又脆扎不上?——老年重症患者血管穿刺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zmdzfx    时间: 2016-3-1 13:46
标题: 血管又滑又脆扎不上?——老年重症患者血管穿刺心得
话题
内五<!--IIYITAG:8:tangniaobing-->糖尿病<!--IIYITAG:/8:tangniaobing-->科,病区里面有一个老病号,患者老年女性,69岁,糖尿病、<!--IIYITAG:8:naoxueshuan-->脑梗塞<!--IIYITAG:/8:naoxueshuan-->,身体很虚弱,手上的血管又滑又脆,手上还有<!--IIYITAG:8:guan[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关节炎<!--IIYITAG:/8:guan[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握不住拳头,护士每次去给她打静脉,不是没打中,就是见回血后不是肿了就是“鼓包”。久而久之,每次进行静脉穿刺,护士们看到有回血,都不敢再往前进针了,可结果还是肿了,有时候明明看到血管在那里了,也绷紧皮肤,小心努力的进针,可是还是打不中!
患者脚上的血管也不行,病人本身有糖尿病,其中一脚还有<!--IIYITAG:8:tangniaobingzu-->糖尿病足<!--IIYITAG:/8:tangniaobingzu-->,包扎有纱布,另一只脚血管条件同样是很差。
面对这种难度较大的血管条件,护士怎么办?
指导
糖尿病患者后期并发症出现,反反复复的住院治疗,再好的血管条件,能经受的起至少3个月反复穿刺的摧残?“病区里面的老病号”,足以说明该患者血管问题的严重。更何况,病人本身有糖尿病,全身的血管已经硬化老化了,弹性差,又滑又脆,护士往前进针时,硬化的血管,就会被针尖推着往前“跑”,扎上后,固定也是一道难关。因为,操作者一松手,皮肤与血管就分家很远,极易跑针,造成穿刺失败。这种血管,需要临床护士用心琢磨,小心保护患者血管,认真总结穿刺经验。
招数一:
   热敷  尝试一下,穿刺前能不能热敷一下血管局部,看看是不是好些?这种血管,穿刺时绷紧皮肤是关键,此举可将血管拉直,同时可固定血管不易滑动,而且在行针时继续绷紧皮肤,缓慢行针,绝不可因害怕行针穿破血管而不行针。此类血管可选浅静脉留置针,见回血后稍退针芯,以软管行针,不易穿破血管。固定时,按住血管和针头的手指不能松开,因为这种血管,手一松就跑针,可让旁边的助手固定胶布,穿刺者的手指妥善固定针头后,再松手。
  招数二:
留置针  这种经常住院用药患者的血管是非常难打的。如果患者手上的血管不好扎了,就果断放弃选择手上和双臂上的血管,因为这种病人,这些部位的血管,但凡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有进针的经历了,可尝试打脚、腹壁、双侧颈外静脉,最好用浅静脉留置针,尽量让留置针多保留几天,少扎针,减少穿刺次数。如果患者是长期用药,那就最好留置静脉,PICC、CVC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招数三:
   小号针  患者的这种血管条件,果断上中心静脉(PICC)才是王道!不然,这个病人基本上在走“下坡路”,不预先留置好静脉,万一抢救的时候,一时半会儿的扎不上针,怎么办?医护人员要跟患者家属把话讲清楚,说服患者家属做中心静脉给药,患者家属要是不同意,也等于是给其打了“预防针”,让其对患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最终还是决定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那就用最小号的针头,患者血管韧性太差,小号针头对血管的破坏程度相对较轻。
招数四:
PICC  出于护理安全的考虑,护理人员要与医生做好沟通,与患者家属做充分交流,说服患者及家属留置好中心静脉通道,患者医疗护理安全第一,尤其是抢救的时候,没有PICC做保障,医患双方等于是都担负着很大的风险。告知患方建立静脉通道的重要性后,即使家属不愿意,也要签署知情同意书,一旦投入抢救,才不致因扎不上针延误患者抢救而产生医患**,为自己惹来是非。

(源自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