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临床执业医师每日一练(11.14) [打印本页]

作者: caobi2500    时间: 2015-11-14 19:29
标题: 临床执业医师每日一练(11.14)

(单项选择题)男,5岁,发热,头痛,呕吐4天,昏迷半天于2月10日入院。查体:T39.6°C,P115次/分,R26次/分,BP60/20mmHg。神志不清,皮肤可见出血点,球结膜水肿,心肺腹(-),颈抵抗(+)双侧Babinski(+).实验室检查:血WBC16.4×109/L,中性粒0.88,淋巴细胞0.12.患者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其脑组织病理检查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颅底多发性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引起脑实质损害

  B.软脑膜充血、水肿、出血

  C.脑沟和脑回可见小的肉芽肿,结节和脓肿,蛛网膜下腔可见有胶样渗出物

  D.病变多支生在灰质,白质交界处,引起脑室扩大,脑积水及脑蛛网膜炎

  E.脑血管高度扩张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黄色脓性分泌物

  易错项为 [C]

  【答案】E

  【考点】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解析】本例为流脑病例,A为结脑,B为乙脑,C隐球菌脑膜炎,D为脑襄虫。



作者: caobi2500    时间: 2015-11-14 19:30
 (单项选择题)男72岁,咳嗽、咳痰30年,加重伴气短10天。查体:神志清楚,口唇发绀,桶状胸,双肺闻及少许干湿性啰音。胸部X线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絮乱。血气分析示:PaO255mmHg,PaCO239mmHg。该患者发生<!--IIYITAG:8:huxishuaijie-->呼衰<!--IIYITAG:/8:huxishuaijie-->的机制是( )。

  A.肺内分流

  B.弥散功能障碍

  C.肺通气不足

  D.氧耗量增加

  E.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答案】E

  【考点】<!--IIYITAG:8:huxixitongjibing-->呼吸系统疾病<!--IIYITAG:/8:huxixitongjibing-->

  【解析】

  Ⅰ型呼衰为PAO2<60mmHg,PaCO2正常成降低PaCO2正常为35~45mmHg。

  呼衰的发病机制:

  ①肺通不足,肺泡通气量减少会引起缺氧和CO2潴留是Ⅱ型呼衰的机制。

  ②弥散障碍:因CO2弥散能力为氧的20倍,故弥散障碍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是I型呼衰的机制。

  ③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正常成人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为4升,肺毛细血管血流量约为5升,通气/血流比值约为0.8,一方面,当肺毛细血管损害而通气正常时,则通气/血流比值增大,结果导致生理死腔增加,即为无效腔效应,另一方面当肺泡通气量减少(如肺不张、<!--IIYITAG:8:feishuizhong-->肺水肿<!--IIYITAG:/8:feishuizhong-->、<!--IIYITAG:8:feiyan-->肺炎<!--IIYITAG:/8:feiyan-->实变等)肺血流了,量正常时,则通气/血流比值降低,使肺动脉的混合静脉血半径充分氧合而进入肺静脉,形成肺动-静脉分流或功能性分流,若分流量超过30%,吸氧并不能明显增加PaCO2,无论通气/血流比值增高或降低,均影响肺的有效气体交换,可导致缺氧,而无CO2潴留的Ⅰ型呼衰的主要机制。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