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ACS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十大要点 [打印本页]

作者: markease    时间: 2015-3-29 11:54
标题: ACS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十大要点
    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ACS防止的基石。3月11日,《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回顾了关于口服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主要试验及其对临床实践的影响,并对持续不断的争议进行了回顾总结。以下是关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ACS的十大要点。
    1、 血小板介导的血栓形成是ACS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抗血小板治疗是ACS防止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历史上,第一个显示出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获益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该药能够阻断血栓素A2的形成。
    3、 CURE试验确立了阿司匹林联合P2Y12受体抑制剂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患者的获益;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可使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减少20%.
    4、 然而,氯吡格雷用于ACS治疗存在重要的局限性。例如,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为中等,起效和失效较慢等。
    5、 普拉格雷是第二代噻吩并吡啶类药物。与氯吡格雷类似的是该药需经细胞色素酶从无活性形式转化为有活性的代谢产物;但与氯吡格雷不同的是普拉格雷起效迅速而且可更完全地代谢为有活性的产物。
    6、 替格瑞洛直接作用于P2Y12受体,无需代谢活化,因此该药不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酶。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作用更迅速、更强效、更持久。
    7、 由于在关键试验中,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的结果均优于氯吡格雷,欧洲和美国的指南均支持:对大多数ACS患者,首选这些新型抗血小板药物(而不是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作为一线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普拉格雷仅适用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
    8、 尽管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比氯吡格雷更有效,但它们也有局限性:增加出血风险;并不消除剩余的缺血风险;成本大大高于氯吡格雷(目前有仿制药);虽然比氯吡格雷起效更迅速,但在一些情况下(如,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抗血小板作用可能不充分。
    9、 目前的数据显示,一些第一年尚无并发症且无高出血风险的ACS患者可以接受持续或长期的抗血小板治疗。
    10、关于新型药物、治疗策略和药物联合治疗以及治疗持续时间的更多试验数据不断出现,将有助于明确未来的治疗推荐。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