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2015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必备知识点精选 [打印本页]

作者: caobi2500    时间: 2014-12-6 16:50
标题: 2015年公卫执业医师考试必备知识点精选

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检查项目

  内分泌失调是女特性激素紊乱,通常检查内分泌就是通过血液检查女特性激素分泌是否处于相对正常的水平。

  在女性内分泌检验单中,可以看到LH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激素、PRL催乳素、PROG黄体脂酮素、E2雌激素这几项指标。

  黄体生成素和促卵泡激素主要是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检测值过高,可能是停经或不孕症;

  催乳素过高,可能是脑垂体肿瘤和甲状腺功能低下;

  黄体脂酮素过低,则表明垂体和卵巢功能低下,无月经或排卵、妊娠异常;

  卵巢瘤或妊娠都可能表现为雌激素水平过高,如果偏低,则可能是发育不良、脑下腺低能症和卵巢衰竭引起。

缓解内分泌失调的方法

  1.调整食谱

  食物应多品种多变化,搭配合理,多亲近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性食品,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以获取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

  2.调节精神

  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特别要重视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克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惊、恐、暴怒、过度悲伤等一切不良精神**。

  3.保证睡眠

  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生活规律,按时作息,做到劳逸结合。特别要节制夜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

  4.维生素E

  对调理内分泌失调有重要作用。可常吃些芝麻、核桃仁、花生以及其他含维生素E丰富的干果,或请医生指导,合理服用药物维生素E。

  5.重视排毒来源:

  注意保持大便、小便、汗腺的通畅,让机体产生的一切废物、毒素有通畅的排泄通道。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饮水,重视便秘等症状的防止,该出汗时就要出汗。必要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某种排毒药物。

  6.夫妻和谐

  乳腺小叶增生、黄褐斑等许多内分泌失调疾病,都与长期独身、夫妻生活不和谐、或夫妻生活过少等有重要关系。所以,保持家庭和睦,夫妻生活和谐,对保持女性身心健康、延缓卵巢功能衰退、调节内分泌以及延年益寿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 caobi2500    时间: 2014-12-6 16:50
小儿<!--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概述

  <!--IIYITAG:8:xiaoerfuxie-->小儿腹泻<!--IIYITAG:/8:xiaoerfuxie-->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以夏秋季最多。可分为<!--IIYITAG:8:ganran-->感染<!--IIYITAG:/8:ganran-->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是由于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过少、过热、过凉,突然改变食物品种等引起,也可由于食物<!--IIYITAG:8:guomin-->过敏<!--IIYITAG:/8:guomin-->、气候变化、肠道内双糖酶缺乏引起。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以轮状病毒为最多)、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肠道后引起。

补体受体

  Uhr等在60年代发现由抗原、抗体与补体分子形成免疫复合物与部分豚鼠淋巴细胞结合,如从复合物中除去补体,则复合物与细胞的结合明显减少。证明了细胞表面有补体受体(complement receptor,CR)的存在。其后应用抗绵羊红细胞抗体(A)和补体(C)致敏的绵羊红细胞(E)形成的复合物(EAC)可与细胞表面的补体结合形成花环,称为EAC花环。用以检测CR。

  多数B细胞表面有CR,除B细胞外,单核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K细胞、哺乳类动物血小板、人及灵长类红细胞上均有补体受体。B细胞的补体受体与其活化有关,补体受体也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外,如免疫粒附作用以及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也与补体有关。
作者: caobi2500    时间: 2014-12-6 16:50
<!--IIYITAG:8:neifenmishitiao-->内分泌失调<!--IIYITAG:/8:neifenmishitiao-->的不良影响

  1、<!--IIYITAG:8:yuejingshitiao-->月经不调<!--IIYITAG:/8:yuejingshitiao-->

  通常女性月经量每个月都差不多,若分量相差过多,则很可能是因为内分泌失调,导致卵巢雌激素分泌水平过高或过低,月经量不规则。<!--IIYITAG:8:tongjing-->痛经<!--IIYITAG:/8:tongjing-->、<!--IIYITAG:8:bijing-->闭经<!--IIYITAG:/8:bijing-->也往往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2、<!--IIYITAG:8:buyunbuyu-->不孕<!--IIYITAG:/8:buyunbuyu-->

  有的女性婚后多年,性生活正常,却怀孕无望。是因为内分泌失调,使得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不灵;或是子宫内膜受损,对女性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机会。

  3、****来源:

  ****胀痛、<!--IIYITAG:8:ruxianzengsheng-->乳腺增生<!--IIYITAG:/8:ruxianzengsheng-->,其主要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更重要的作用则是通过雌激素的分泌促进其生长发育,所以一旦内分泌失衡,紊乱,便容易形成乳腺增生及<!--IIYITAG:8:ruxianai-->乳腺癌<!--IIYITAG:/8:ruxianai-->。

  4、皮肤来源:

  由于内分泌失调造成的最常见的皮肤问题就是痘。女性在<!--IIYITAG:8:yuejingshitiao-->月经失调<!--IIYITAG:/8:yuejingshitiao-->时,更易长痘。这是因为经期体内男性荷尔蒙分泌增加或是作用增强,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脸部毛孔阻塞,使青春痘层出不穷。

  5、体毛

  不论男女,体内的内分泌系统都会同时产生与释放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差别在于男生的雄性素较多,女性的雄性素较少,这样才会产生各自的特征。但当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时,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可能会有多毛的症状。

内分泌失调的因素

  1.生理因素:人体的内分泌腺激素可以保持生理处于平衡,但这些生长调节剂一般会随年龄增长而失调,有些人的内分泌失调来自于遗传。

  2.营养因素: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必须有足够的、适当的营养。

  3.情绪因素:心理也是个重要原因。紧张状态和情绪改变反射到神经系统,会造成激素分泌的紊乱,即内分泌失调。

  4.环境因素:空气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在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内分泌失调,使女性出现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增生等诸多问题。
作者: caobi2500    时间: 2014-12-6 16:51
小儿<!--IIYITAG:8:fuxie-->腹泻<!--IIYITAG:/8:fuxie-->的症状

  <!--IIYITAG:8:xiaoerfuxie-->小儿腹泻<!--IIYITAG:/8:xiaoerfuxie-->的症状有轻有重,基本可分为三种。

  轻型腹泻:轻型腹泻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呈黄色或绿色稀便,每天5~6次(一般不超过10次)。轻型腹泻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孩子体温为正常或稍微偏高。

  重型腹泻:重型腹泻起病急,腹泻频繁(每天10次以上),排便时向外溅射,为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呈黄绿色,会有较多粘液,**周围皮肤发红或表皮脱落。重型腹泻多有发热,脱水症状明显,如口干、皮肤干燥、严重时会脉搏细弱,四肢冰凉,少尿或无尿。重型腹泻应及时送医。

  迁延型:腹泻迁延,久治不愈,这种多见于营养较差的非母乳喂养的孩子。病儿消化功能低下,食欲不振,精神萎靡,消瘦,抵抗力较低,容易继发皮肤、泌尿道、呼吸道等部位的<!--IIYITAG:8:ganran-->感染<!--IIYITAG:/8:ganran-->。

小儿腹泻预防

  小儿腹泻重在预防,尤其是在季节交替的时候。

  合理喂养:坚持母乳喂养可防腹泻,因为母乳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及时添加辅食,添加时品种不宜过多,变换不宜过频;当孩子食欲不振时,也不要强制进食。

  注意气候变化: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睡觉时要避免腹部受凉。

  避免滥用抗生素: 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内菌群失调(抗菌药物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导致耐药菌繁殖引起<!--IIYITAG:8:changyan-->肠炎<!--IIYITAG:/8:changyan-->,加重腹泻。

  增强体质:平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这才是预防各种疾病的根本。
作者: caobi2500    时间: 2014-12-6 16:52
护理的要点如下

  隔离与消毒:接触生病宝宝后,应及时洗手;宝宝用过的碗、筷、奶瓶、水杯等要消毒;衣服、尿布等也要用开水烫洗。

  调整饮食: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尽量少吃油腻食物,多饮水,以稀释奶液,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的,要暂停喂牛奶,可改为脱脂奶或米汤。吐泻严重的患儿,暂时禁食6~8小时,吐止后可给以口服补液盐溶液。1岁以上的宝宝,也要注意不吃难消化的和油腻的食物。

  注意观察病情:记录患儿大便、小便和呕吐的次数、量和性质,就诊时带上大便采样,以便医生检验、诊治。  外阴护理: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揩洗臀部(女孩应自前向后冲洗),然后用软布吸干,以防泌尿系统<!--IIYITAG:8:ganran-->感染<!--IIYITAG:/8:ganran-->或尿布炎等。

蛔虫病的治疗

  ⒈驱虫治疗

  苯咪唑类:是广谱驱线虫药。阿苯达唑400mg,一次服。甲苯咪唑为C型晶体微粒剂,500mg一次服。2~4日可排除蛔虫。疗效均达90%以上,一般无副作用。

  噻嘧啶:广谱驱线虫药。成人500mg,一次服。儿童每次10mg/kg,一次服。孕妇、肝、肾、心脏疾病患者暂缓给药。

  哌嗪:有抗胆碱能作用,使虫体肌肉麻痹。成人3g,儿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服,连服2日。肝、肾疾病及<!--IIYITAG:8:dianxian-->癫痫<!--IIYITAG:/8:dianxian-->患者禁服。一次治愈率70%~80%。

  左旋咪唑:成人150~200mg,一次服。偶引起中毒性脑病,应慎用。

  ⒉胆道蛔虫病治疗

  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异丙嗪25mg,肌注或静滴。蛔虫大多从胆道退出。驱虫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达唑口服。发热者适当应用抗感染药物。ERCP有诊断及取虫效果。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出血坏死性<!--IIYITAG:8:yixianyan-->胰腺炎<!--IIYITAG:/8:yixianyan-->者需外科治疗。

  ⒊蛔虫性<!--IIYITAG:8:changgengzu-->肠梗阻<!--IIYITAG:/8:changgengzu-->

  应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补液,纠正失水及酸中毒,服豆油及花生油60ml,有松解蛔虫团的作用。<!--IIYITAG:8:futong-->腹痛<!--IIYITAG:/8:futong-->缓解后驱虫。并发肠坏死、穿孔、<!--IIYITAG:8:fu***n-->腹膜炎<!--IIYITAG:/8:fu***n-->及完全性肠梗阻者应及时手术。
作者: 星云传奇    时间: 2014-12-22 10:50
谢谢啊,辛苦了
作者: 星云传奇    时间: 2014-12-23 11:09

谢谢啊,辛苦了
作者: yejpp123    时间: 2015-5-11 11:02
谢谢!辛苦了~
作者: yn20ok    时间: 2015-5-14 10:47
学习了,谢谢
作者: 方佩娟    时间: 2015-7-28 12:15
有没有公卫<!--IIYITAG:0:http://peixun.iiyi.com/-->执考<!--IIYITAG:/0:http://peixun.iiyi.com/-->的群呀?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