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暑热症26例临床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laogao001    时间: 2014-6-28 14:22
标题: 暑热症26例临床分析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8年3期 暑热症26例临床分析   金燕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暑热症是婴幼儿特有的一种原因未明、尚无明确诊断依据的发热性疾病,在南方地区每年炎热季节多发,多于秋凉后自然痊愈,在临床工作中诊断颇难。为了解其发病规律和特征,现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26例暑热症进行分析,以探讨暑热症的诊断线索,供同道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儿中男21例,女5例;年龄4个月~11岁,其中<6个月3例,~2岁19例,~3岁2例,>3岁2例;发病季节主要为5~8月份,其中5月份2例,6月份7例,7月份14例,8月份2例,(2月份1例);入院前热程8天~4个月,平均35天;每天最高体温37.8 ℃~40 ℃,大部分(20/26)不超过39℃,大部分热型不规则,其中8例夜间体温高,下午低。有汗少1例,出生后青紫窒息史1例,<!--IIYITAG:8:yingyangbuliang-->营养不良<!--IIYITAG:/8:yingyangbuliang-->3例,<!--IIYITAG:8:dianxian-->癫痫<!--IIYITAG:/8:dianxian-->1例,<!--IIYITAG:8:xiantianxingxinzangbing-->先天性心脏病<!--IIYITAG:/8:xiantianxingxinzangbing-->(房间隔缺损)1例,脑发育不全1例。
    1.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CRP、血沉、胸片检查均正常、支原体、衣原体抗体、肥达氏反应、血培养、TORCH抗<!--IIYITAG:8:tijian-->体检<!--IIYITAG:/8:tijian-->测均阴性,心电图示预激综合征B型1例,其余均正常,肝功能示ALT轻度异常2例(分别为:64 u/L,77 u/L ),其余均正
    常检查头颅CT13例,正常4例,大脑沟较宽深,脑室丰满8例,右侧侧脑室旁软化灶可能1例,行PPD皮试16例,其中2例5 u“+”,腹部<!--IIYITAG:0:https://bbs.iiyi.com/forum-209-1.html-->超声<!--IIYITAG:/0:https://bbs.iiyi.com/forum-209-1.html-->17例,腹腔淋巴结肿大3例,行腰穿脑脊液常规,生化及一般细菌培养检测4例,均正常,查ANA 5例,均阴性。所有<!--IIYITAG:0:http://bingli.iiyi.com/-->病例<!--IIYITAG:/0:http://bingli.iiyi.com/-->经抗生素治疗均无效。2例置空调房后热退,1例出院后***复诊,体温随天气转凉而正常。
    2  讨论
    小儿暑热症是酷暑时期婴幼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因病发于夏季暑热之时,故又名“小儿夏季热”。 通过我们的临床资料分析,可以归纳以下特点:
  (1)多见于6个月~3岁的小儿,以2周岁以内多,这与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汗腺的发育尚未健全、体温调节失控,很容易受气候、不良环境、精神**、喂养不当、疾病和药物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而失调。如果长时间置身于高温环境中,机体调节功能就容易失常。
  (2)5~8月份起病;
  (3)体温38 ℃~39 ℃,持续数十天至数月不等,而且气温越热,体温越高。当气候凉爽或雨后,体温有所下降,到了秋凉之后,症状可“不药而愈”。有的患儿还会有次年复发的现象,可持续2~4年,但症状多逐年减轻,病程也较短。
  (4)体检无明显异常体征。
  (5)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无异常。
  (6)抗生素治疗无效。
  (7)退热药效果差。
  (8)可能有围生期异常病史(窒息、缺血缺氧),围生期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缺氧使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是暑热症的主要病因,头颅CT检查结果可作为暑热症诊断的一项重要客观依据。总之,在夏季2岁以下婴幼儿有较长时间发热,而一般情况良好,且除外其他发热原因时,可考虑诊断暑热症。
    此外,尚需除外癫痫患儿用托吡酯(TPM)导致的类暑热症,近几年国内报道TPM 引起癫痫患儿类暑热症的发生率为8.9%~12.5%,无南北地区的明显差异。除外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和先天性<!--IIYITAG:8:yulinbing-->鱼鳞病<!--IIYITAG:/8:yulinbing-->因汗闭导致的夏季发热。
    暑热症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对患儿体格智力的发育无明显影响。明确诊断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可避免盲目长期大量地应用抗生素。提高助产技术减少脑缺氧是预防暑热症的重要措施,同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积极干预治疗,可明显减少暑热症等并发症的发生。其治疗关键是降低环境温度,居室需阴凉通风,入住空调房间,减少剧烈户外活动,避免阳光照射,多饮水或西瓜汁,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可采用温水浴(35℃)或冷水浴物理降温。


作者: walcarre    时间: 2014-6-30 12:33
赞...............
作者: 白色生死线    时间: 2014-6-30 13:49
怪老头,这些讲得不错哦,学习学习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