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男科医话三则(张春和) [打印本页]

作者: 朝野    时间: 2013-1-27 22:12
标题: 男科医话三则(张春和)

男性不育中医治疗经验

男性不育原因颇多,或因阳痿,或因精衰,或因水亏,或因火旺,或因组织畸形,但从临床看,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体格检查及**常规检查等,虽有种种变异,但治疗主要从调肾着手。

肾为水火之脏,内藏元阴元阳,而精气阴阳又互根互用,诚如景岳所云:“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故治肾常水火并调,宗景岳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理。

    补阴多用:熟地黄、枸杞子、龟甲、鳖甲、黄精、山茱萸、女贞子、旱莲草、当归、何首乌、黄柏等。

    壮阳多用:巴戟肉、菟丝子、鹿角片、仙茅、淫羊藿、韭菜子、蛇床子、补骨脂等。

    其他辅佐药有:补气的有党参、黄芪(重用);涩精的有金樱子、芡实、莲子须等;壮肾药还有杜仲、桑寄生、续断、狗脊等。

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三点:①男女同治;②配合西医的检查结果予以调整;③持之以恒。

黄芪的功效

1.补气

    黄芪补气功盖人参,且无留滞之虞。尤在泾云其能“充虚塞空”。《本经疏证》云“人中土而行三焦”。李杲谓“以益元气,而补三焦”。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对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和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黄芪对机体的抗体生成功能有促进作用。黄芪还有抗氧及抗衰老作用。


2
.固表

    李杲云:“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功,特比桂甘平,不辛热为异耳”。“实卫气”三字较之“固表”更好,卫气有“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故多汗,或无汗,或外感,皆卫气失调也,用黄芪充实卫气,从而达到调卫气的各种功能。现代研究黄芪可提高机体适应性,其功用常因机体功能状态的不同而呈双向调节作用,一般来说。在短期治疗剂量下,对正常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可以增强机体对各种不良**的非特异性抵抗力,提高机体的适应性,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这就是所谓“适应原样”作用。


3
.摄精

    用黄芪治慢性<!--HAODF:8:shenyan-->肾炎<!--HAODF:/8:shenyan-->蛋白尿,取其补气摄精作用,疗效肯定。


4
升阳

    阳虚则不能升清降浊,清阳不升则眩晕、<!--HAODF:8:toutong-->头痛<!--HAODF:/8:toutong-->等诸症生矣。《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能补气,能升气,兼温胸中大气(宗气)下陷。”凡元阳不足则清阳不升,脑转耳呜,或低血压者,可用黄芪升提。


5
.和营

气血互根,气虚血运不畅,用黄芪既可补气以生血,又可推动血运。李东垣当归补m汤寓有深意。补阳还五汤以活血又是一例。现代药理研究,黄芪能明显降低外周血管、冠状血管、脑血管和肠血管的阻力,对这些部位的血管有扩张作用。但对肾血管能引起收缩,使阻力增高。黄芪还可以改善微循环,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防止理化因素所致的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

6.祛毒



黄芪有托疮生肌之功,其解毒之功,亦仰仗于其扶正作用。慢性肾炎中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往往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浊邪弥漫不能排解,用黄芪补气升阳,清阳升则浊邪自解。


7
.利尿

尿闭多固化失司,黄芪补三焦之气,三焦为津液气化之道,补气则三焦利,水液疏泄。现代实验研究提示,黄芪之利尿作用较持久。


医病先医心



患者的精神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关系至为密切。医生欲治患者的病,必先抚慰其心,更不可伤其心。《内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内经》所说的“心”包括西医学中的心血管系统及大脑功能系统。

       有一位患者,晚年不幸身患癌症,先前患者未知其病时,仍然谈笑风生,宛如无恙之人,及外科医生将其病情告知后,即情绪大变,寡不欲言。待手术后,一二月后即仙逝而去。此老不死于病而死于医,病虽属不治之证,但观其先前的精神状态,决不会在一二月之后不幸,先生说及此,直扼腕叹息不已。

       大抵人体内存在着一个自我调控系统,可以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自我康复能力,以维持内外环境的平衡,而这些功能的发挥必须在心境泰然、情舒意畅的情况下为前提。所谓“主”明才能下安。若医生诊病危言耸昕,不注意心理疗法,往往使患者精神防线崩溃,“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病情可以迅速恶化。

      孙思邈《千金方》将“大医精诚”一文置卷首用心实在可贵,其意无非是谆谆教导为医者必先立医德,而医德必以大慈恻隐之心,使患者在未药之前,从医生那里得到抚慰与信心,尤其对身罹不治之证者尤然。

      临证应采用的方法是:热诚待人,以成竹在胸的口气对病人说:“这个病不要紧,我给你想办法,病虽然困难,但也有看好的”。这决不是客套话,实在是心理安慰。老中医所治之病多数是经西医治疗屡不愈者,经过老中医的方药可以治愈一二,只是“悻中”而已,这其中也包括某些心理因素在内,即患者对我信任,我对患者的真诚。

      《内经》曾说病至“神不使”阶段,病必不治,治神比治病更重要,所谓“不服药者为中医”。先生谆谆训导,为医者必须真诚地关心病人,爱护病人,不可考虑名利得失,方为精诚大医。


作者: 有阳光才有向日葵    时间: 2013-3-4 19:50
多谢楼主分享,值得学习,值得大家来参考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