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2-24 22:06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某女,23岁,患咳嗽已经几年,每次都是好久才好,(有1~2个月),四天来诊,诊时见干咳,声重,其余没有任何症状(我问了好多,其都说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舌淡暗,苔少,脉略滑,最后问其是否觉得易困,回答是
初诊2005-2-19
其证如上,处方:南沙参30  南杏仁15 当归7 紫苑12 百部12 陈皮5 前胡12 薄荷3(后下) 枇杷叶12 鱼腥草24(后下)

二诊2005-2-22
其证如上,自述咳减,每到下午2点即咳,直至晚上临睡时咳止,
仍以上方加川贝母12

三诊2005-2-24
其证仍未好转,因梅雨天气,略觉身困嗜睡
处方以上方去贝母、鱼腥草加桑百皮10 桔更6 苍术12

各位一起来讨论一下,该病怎么辩证,处方立法? :(:(:(:(:(
作者: ymg2000    时间: 2005-2-24 22:40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谈谈我的看法.
从症状来看有痰湿的倾向.脉象偏滑.易困
一诊用药后知未化火,非燥.年纪尚轻.
战士用药偏于寒凉.虽有健脾化痰.但痰湿非温不化.
可用小青龙汤加减.可以一试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2-24 22:45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其实上药温性的并不少,有当归7 紫苑12 百部12 陈皮5 前胡12
作者: 胖哥哥    时间: 2005-2-24 23:0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有声无痰谓咳   有痰无声谓嗽  (治疗方法大不同!!!)   既然是干咳   何必大队化痰药  久病则虚    肺喜润而恶燥   舌淡为虚   暗为淤  舌上苔少即是肺燥    为何芳燥?

   还有有种西医认为的反复发作的咳嗽"喉源性咳嗽''  西医认为是<!--HAODF:8:guomin-->过敏<!--HAODF:/8:guomin-->因素所致  中医当责于"风''

  "脉略滑''  是浮滑  沉滑  (分表里)      滑数否(寒热)  软滑?  玄滑?  ......

   楼主病例我趋向于<!--HAODF:8:yinxu-->阴虚<!--HAODF:/8:yinxu-->肺燥咳嗽主以沙参麦冬汤(重剂)加收敛品若柯子  山茱萸  五味子 等  加丹参  赤勺活血行淤
    若是"喉源性咳嗽''当扶正疏风
     呵呵  纸上谈兵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2-24 23:37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一楼上方少了麦冬15。(不好意思)

胖哥的方子可以一试,但我感觉该患者虽是干咳,但其咳声沉重,考虑到不是单纯的干咳那么简单,
作者: 一尘    时间: 2005-2-25 09:1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患者有否喉痒即咳?我在临床是看到的干咳多见喉痒即咳,用清润疏风多有良效~~~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2-25 10:07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就是没有咽痒,等症状
作者: ymg2000    时间: 2005-2-25 12:0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干咳咽痒未必均是肺燥.
虽燥邪易伤肺.也可致咳.但逆之则不可取.
一诊二诊后症状仍未全消.
可知非燥邪,用润肺未必可行.
还是坚持自己观点,温化水饮,小青龙汤.
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辛散的比例和白芍五味子等收涩比例要根据病情来调配
我也曾有这样类似的病历.只是患者年龄50岁左右(具体几岁我忘记了)干咳半年.自诉胸口因咳嗽而<!--HAODF:8:tengtong-->疼痛<!--HAODF:/8:tengtong-->,小便因咳嗽而流出.舌脉我也记不太清了.用小青龙汤两剂而咳止.只是加大了五味子的用量.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2-25 13:41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我对该患者的主诉--干咳总是有点怀疑,从其咳声沉重来看考虑有其湿,舌暗,考虑是其咳久有瘀,(故加当归)脉略滑(把不出还有何病脉)。至于裁减止嗽散是因为我们老师讲过其妙用之处。但现在看来还是要辩证准确。

但我还是没法辩证是何证,患者就是说什么都很舒服,只是咳嗽时间较长......

请教还需要什么问诊和舌脉诊时注意些什么?
作者: 亦医    时间: 2005-2-26 12:26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此湿尔,三仁汤;舌淡暗,久病入络,加活血药.
如果脉软无力,还当加补气药。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2-26 15:3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亦医 at 2005-2-26 12:26 PM:
此湿尔,三仁汤;舌淡暗,久病入络,加活血药.
如果脉软无力,还当加补气药。

其言语简而中肯,+1分鼓励之
作者: 梁小灵    时间: 2005-3-1 20:3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此病人服上方后觉困倦,干咳,咳嗽总是好久才好,舌暗,苔少,脉略滑,可能为虚劳,可服炙甘草汤。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3-1 22:1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梁小灵 at 2005-3-1 08:33 PM:
此病人服上方后觉困倦,干咳,咳嗽总是好久才好,舌暗,苔少,脉略滑,可能为虚劳,可服炙甘草汤。

你的炙甘草汤可是万能汤咯!!

炙甘草汤主要作用是滋阴复脉,用于气阴不足之脉结代的。从上证来看以你所见该患者为何可以用炙甘草汤?
作者: 梁小灵    时间: 2005-3-1 22:57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炙甘草汤并非只用复脉,虚劳肺痿一样可用。
作者: 78322094    时间: 2005-3-3 22:42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咽不痒为何咳?自觉咽中有物,故想咳??
也同意湿。但不赞成加大收涩药剂量,请教8楼,不会闭门留寇吗?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3-4 01:1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78322094 at 2005-3-3 10:42 PM:
咽不痒为何咳?自觉咽中有物,故想咳??
也同意湿。但不赞成加大收涩药剂量,请教8楼,不会闭门留寇吗?

不觉咽中有物,唯是咳,便无他状,舌脉之诊亦无特征。
我现在考虑是肺胀一病(<!--HAODF:8:zhiqiguankuozhang-->支气管扩张<!--HAODF:/8:zhiqiguankuozhang-->)
但辩证用药亦是无从下手?????????
作者: 杏林新手    时间: 2005-3-4 11:1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我有一方不置可否一试:我在实习时,有位老师和上述情况类似,我推荐给他一方用后效果不错,方法是:用鲜白萝卜榨汁饮用,一周左右。不妨试试。另外,在用上述方法的同时,可用40度左右的温开水冲蜂蜜服用。
作者: 杏林新手    时间: 2005-3-4 11:27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病例中有血淤表现,可辅助用**手法**任脉、督脉、肺经、脾经,或许有效。以上见解还望各位大侠多指正。谢谢!
作者: 杏林新手    时间: 2005-3-4 11:2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病例中有血淤表现,可辅助用**手法**任脉、督脉、肺经、脾经,或许有效。以上见解还望各位大侠多指正。谢谢!
作者: ymg2000    时间: 2005-3-4 11:32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78322094 at 2005-3-3 22:42:
咽不痒为何咳?自觉咽中有物,故想咳??
也同意湿。但不赞成加大收涩药剂量,请教8楼,不会闭门留寇吗?


可能你没看清楚,我说的加大收涩药的剂量是指另一个病历,非战士提供的病历.
收涩和宣发是有一定比例的,看具体的病历.有的宣发比例大一点,有的收涩比例大一点.
如果有痰饮只收涩会留寇.
只宣发咳未必能止.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3-4 12:57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杏林新手 at 2005-3-4 11:18 AM:
我有一方不置可否一试:我在实习时,有位老师和上述情况类似,我推荐给他一方用后效果不错,方法是:用鲜白萝卜榨汁饮用,一周左右。不妨试试。另外,在用上述方法的同时,可用40度左右的温开水冲蜂蜜服用。

该法可以一试,若有效,回头我给你加分
作者: wcl3722    时间: 2005-3-4 14:51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清气不生浊气不降,升降散加减试试
作者: wcl3722    时间: 2005-3-4 14:5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应该是 清气不升
作者: wcl3722    时间: 2005-3-4 14:56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有一偏方也可一试用油炸鸡蛋不加盐吃,我用过效果挺好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3-4 15:21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wcl3722 at 2005-3-4 02:56 PM:
有一偏方也可一试用油炸鸡蛋不加盐吃,我用过效果挺好

哦!!好的,有机会试试
记得邓老(邓铁涛)说过,中医的精华分为三部分
其一:中医的四大经典和近代各家医著
其二:中医现代的名老中医经验
其三:民间验方
作者: 周八皮    时间: 2005-3-4 19:25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爱医战士 at 2005-2-24 10:06 PM:
某女,23岁,患咳嗽已经几年,每次都是好久才好,(有1~2个月),四天来诊,诊时见干咳,声重,其余没有任何症状(我问了好多,其都说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舌淡暗,苔少,脉略滑,最后问其是否 ...

处方一.取压舌板一个——您需要看什么?
处方二.听诊器一副————呼吸音粗糙吗?
处方三.血常规的单子不是很贵吧?
处方四.咳了几年为什么不做胸片?????
处方五.明确诊断后再行辨证论治................

请留意...<!--HAODF:8:guomin-->过敏<!--HAODF:/8:guomin-->性<!--HAODF:8:zhiqiguanyan-->支气管炎<!--HAODF:/8:zhiqiguanyan-->及喉源咳嗽
作者: 土家族医学    时间: 2005-3-5 12:5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血虚加阳虚
作者: 爱医战士    时间: 2005-3-5 13:24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土家族医学 at 2005-3-5 12:59 PM:
血虚加阳虚

嗯??血虚和阳虚为和要加归脾汤和四君子汤??
归脾汤可以用于血虚<!--HAODF:8:shimian-->失眠<!--HAODF:/8:shimian-->证,但四君子汤用于阳虚可能效果不好吧,还想请教
作者: 双鱼    时间: 2005-3-12 15:5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西医诊断当属慢支.
因病人病程较长,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故患者苔少(肺<!--HAODF:8:yinxu-->阴虚<!--HAODF:/8:yinxu-->也),舌淡暗.另久咳必伤脾,子病及母也,故患者易困,且遇阴雨天则觉身困嗜睡,而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且贮于肺也,故咳声重浊,脉滑.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此病属于阴虚夹湿,治法上应健脾养阴化痰.过于温燥则伤阴,过于滋腻寒凉则痰湿不化.
以上纯属个人愚见,还请高手指点.
作者: mazi53562014    时间: 2005-8-12 23:0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我来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这类病人我见过好多起初我见其舌我就<!--HAODF:8:toutong-->头痛<!--HAODF:/8:toutong-->一看就是难治之病舌质略有暗红但外面又似有白纱包裹苔也不厚颗粒较细腻,处起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是里热格寒于外投以清热之剂不效,后来仔细一想是不是寒郁而生热?冒着病情加重的风险投以附子理中汤一剂病去八九,很可惜的是这是我看过的十几列相同病情中的唯一一个吃附子理中汤的因为我此后就没有看到此类病了。
作者: qqokok宇航    时间: 2005-8-19 16:21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同意是湿。我认为是脾虚不能化湿所致。可用二陈汤合止漱散加减
作者: lhz6806    时间: 2005-8-19 17:06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女性患者,23岁,正值青春发育期,情志变化多,应该是肝气犯肺证,用黛蛤散合黄苓泻白散。试试看,临床这种情况还比较常见!
作者: zwling529    时间: 2005-8-20 22:32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声重,说明咳自胸中,而非喉间,干咳不能说明无痰,是否为有痰,不易咳出?声重、脉略滑说明有湿,但苔少,芳香化湿使用应慎之,根据上证,辨证湿痰日久,肺卫失宣,治当宣肺,止咳,化湿,拟一方,请大家指正
  牛蒡子8g与怀山药30g同打  桔梗6g 前胡15g 杏仁10g 生甘草5g 天浆壳12g 莱菔子15g 姜半夏10g 炙紫苑10g 麦冬30g 川百合10g  当归10g
  
作者: slhnumber1    时间: 2005-8-29 04:2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治病须解表,伤风不醒变成痨,麻黄可用,小汗当发
作者: 宗慎    时间: 2005-8-29 23:12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大家好:我看了以上各位的讨论,认为思路都很积极,对分析、提高辩证能力有较大的帮助。下面我也拟一方:
                                    地骨皮30g、桑白皮30g、荆芥10g、桔梗12g、
                                    蝉衣15g、黄芩20g、紫菀20g、徐长卿15g、
                                   玄参30g、射干10g、炒西香结8g、丹皮25g、
                                    赤芍20g
                                           三付,水煎服。
以上是临床实方,疗效很好,请试试。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5-9-5 08:0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肺气郁滞,失于宣发,<!--HAODF:8:yinxu-->阴虚<!--HAODF:/8:yinxu-->与痰湿并存。
辩:舌质暗,肺中气血郁可知,困倦多者,非尽因湿也,淤血亦可令之。
干咳者,必为阴液不足以润之,脉滑,痰湿可见,苔所以不厚者,阴虚之人痰湿盛舌苔亦不厚也。
沙参麦冬汤合活络效灵丹加瓜篓贝母前胡茯苓杏仁。


edited by 溪流 on 2005-9-5 at 08:11 AM
作者: 老刘    时间: 2005-9-5 18:50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周八皮 at 2005-3-4 07:25 PM:

处方一.取压舌板一个——您需要看什么?
处方二.听诊器一副————呼吸音粗糙吗?
处方三.血常规的单子不是很贵吧?
处方四.咳了几年为什么不做胸片?????
处方五.明确诊断后再行辨证论治... ...

说得好,不这样做的话你的中医就学迂腐了.
这类病人我一般用下方

乌梅
柴胡
僵蚕
大力
徐长卿
桔梗
杏仁
川贝


临症时稍加变通效果更好.
作者: 医林小公主    时间: 2005-9-15 01:46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爱医战士 at 2005-2-24 22:06:
某女,23岁,患咳嗽已经几年,每次都是好久才好,(有1~2个月),四天来诊,诊时见干咳,声重,其余没有任何症状(我问了好多,其都说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舌淡暗,苔少,脉略滑,最后问其是否 ...


有证无病!消息不足,投方难精!
咳嗽已经几年——正虚
干咳,声重——气津不足,肺气不宣
舌淡暗,苔少——血虚脾弱
脉略滑——脾虚生湿
治之:补肺脾,宣肺止咳
方略。故原方效差。
方?愿听他论。
作者: meijiecan    时间: 2005-9-15 14:0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咳久必虚,肺<!--HAODF:8:yinxu-->阴虚<!--HAODF:/8:yinxu-->致脾气虚,肺无力行气,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舌淡暗,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故身重。
湿?不知上面几位从何看出?
个人遇见,还请指教!
作者: 色即空    时间: 2005-9-15 20:41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久病入络?气不布津?发病有时间规律吗?
作者: anhuixtso    时间: 2005-9-15 21:42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本人认为身体虚弱胃不好,老中医曾说过胃属土,肺属金陪土生,如果有声无痰,肺以伤。可以用了健胃的比如六珍汤。再加一个银翘散加减,用一点止咳的药比如
枇杷叶,前胡,杏仁,苏叶,牛子,桔梗。
作者: anhuixtso    时间: 2005-9-15 21:45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本人认为身体虚弱胃不好,老中医曾说过胃属土,肺属金,陪土生金,如果有声无痰,肺以伤。可以用了健胃的比如六珍汤。再加一个银翘散加减,用一点止咳的药比如
枇杷叶,前胡,杏仁,苏叶,牛子,桔梗。
作者: 灯光雪影    时间: 2005-9-15 23:21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自己水平不高的缘故,觉得症状有些简单,不知脉是有力无力。不过我判断可能是脾肺气虚证,且夹有湿邪。姑且出一方,仅为参考,不当之处,且望指教。
薏苡仁12g  扁豆15g   炒白术15g  黄芪20g
茯苓10g   杏仁9g    蔻仁12g   厚朴10g   
苍术10g   僵蚕6g    防风6g    桔梗6g
枳壳6g    炙甘草6g
水煎服
作者: mzg146    时间: 2005-9-21 18:51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据病历分析,该患者为“肾咳”,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入络、久病及肾。又肺司呼吸,肾主纳气。应从肾虚、血瘀论治,必收良效。
作者: 爱医山人    时间: 2005-9-22 22:3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我有一为老师 是中医教授 医人无数 自患咳嗽日久 用药很长时间其效不佳 
一药房师傅问其故 后为其施一方 用后效果明显 查其方 无一味祛痰药 无一味镇咳药 我老师请教  师傅说 肺为储痰之器  脾为生痰之源 你的咳嗽 
健脾可治
作者: 老赖    时间: 2005-10-26 20:4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各位大医生看看明代医家赵献可的《医贯》后,就不会用如上药物了!特别是楼主
作者: 历史记住我!    时间: 2005-10-27 00:2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该患者是由于痰湿作怪,痰者,不外乎关系肺脾肾三脏,然咳嗽须分虚实,此为关键。
      患者咳嗽日久,楼主一诊用止嗽散加减,我觉得就你所陈述症状(<!--HAODF:8:kesou-->咳嗽<!--HAODF:/8:kesou-->久,脉滑等),有所偏颇。小青龙汤可以尝试,但患者外寒里饮症状并不明显,反而以陈夏六君汤加减我觉得更加合适。况且“证仍未好转,因梅雨天气,略觉身困嗜睡”更是体现患者脾虚湿困之表现。要知道,脾为贮痰之器,脾为肺传输精气,此处咳嗽,实际是脾为关键。《内经》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故且,说出自己一点看法。
再者,用六君子汤治疗咳嗽和喘症(尤其是久咳病久的)真的很常见。
作者: 老赖    时间: 2005-10-27 07:4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请同仁参看明代医家赵献可的《医贯》
作者: 黄帝内经    时间: 2005-10-28 08:4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某女,23岁,患咳嗽已经几年,每次都是好久才好,(有1~2个月),四天来诊,诊时见干咳,声重,其余没有任何症状(我问了好多,其都说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舌淡暗,苔少,脉略滑,最后问其是否觉得易困,回答是
初诊2005-2-19
其证如上,处方:南沙参30  南杏仁15 当归7 紫苑12 百部12 陈皮5 前胡12 薄荷3(后下) 枇杷叶12 鱼腥草24(后下)

二诊2005-2-22
其证如上,自述咳减,每到下午2点即咳,直至晚上临睡时咳止,
仍以上方加川贝母12

三诊2005-2-24
其证仍未好转,因梅雨天气,略觉身困嗜睡
处方以上方去贝母、鱼腥草加桑百皮10 桔更6 苍术12"
观其症状随主诉是干咳,但综观全身症状本病之本不在肺,应是脾运不利引起的,建议稍加建脾补气行气之品.因脾失建运,水液不布,而肺又喜润恶燥,所以出现咳的症状.
作者: qqokok宇航    时间: 2005-10-28 21:24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谈谈我对该病的认识,不知当否,敬请指正。
根据患者的症状来看,应是风燥伤肺、脾虚湿困,以致此症。
治疗应以疏散风燥、健脾化痰为宜。
处方:麻黄6克(外包)  甜杏仁10克   半夏12克   陈皮10克   茯苓12克   桑皮10克  浙贝10克   淡豆豉10克    北沙参10克    白前10克   菊花6克    蝉蜕6克    鱼腥草30克  甘草3克     梨皮一个为引
麻黄先放入沙锅,用水煎沸2-3分钟,滤出药液到掉,再同其他药一起煎。
作者: 山水程程    时间: 2005-10-29 09:45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干咳不一定就是燥邪所烦,我认为一定是有湿邪的。考虑其为年轻女性,肝郁日久而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而令其咳。另外久咳伤肺阴,故我认为此乃肝郁脾虚,肺阴不足,方如下:
柴胡9     白芍9     川芎9     枳壳9  
桔梗9     香附9     白术12   茯苓12
陈皮9     沙参15   麦冬12   甘草6
作者: shang_1229    时间: 2005-11-1 18:12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二陈汤合炙甘草汤加减一试
作者: 先锋九号    时间: 2005-11-2 14:4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78322094 at 2005-3-3 22:42:
咽不痒为何咳?自觉咽中有物,故想咳??
也同意湿。但不赞成加大收涩药剂量,请教8楼,不会闭门留寇吗?

作者: 先锋九号    时间: 2005-11-2 14:56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不妨用用补肺汤。现在我们不能把其当实症来治疗,再加用地龙,瓜蒌,佛手之类药物看看。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各位想想我说得对吗
作者: xixlonggg    时间: 2005-11-2 21:2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后面就应温肺化痰.辨证应是肺虚痰湿.
加麻黄,桂枝,半下,茯苓,白术,桔梗去卜荷加三仁
作者: powerkitty    时间: 2005-11-3 21:14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前面略~建议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作者: 闻风听雨    时间: 2005-11-8 18:4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呵,到下午2时即咳,未时,属脾,身困,梅雨季节易嗜睡。脾虚湿阻,二陈汤合四君子加诃子,必有效!
作者: 帆    时间: 2005-11-9 12:46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Originally posted by 爱医战士 at 2005-2-24 10:06 PM:
某女,23岁,患咳嗽已经几年,每次都是好久才好,(有1~2个月),四天来诊,诊时见干咳,声重,其余没有任何症状(我问了好多,其都说没有什么不舒服的)舌淡暗,苔少,脉略滑,最后问其是否觉得易困,回答是
初诊2005-2-19
其证如上,处方:南沙参30  南杏仁15 当归7 紫苑12 百部12 陈皮5 前胡12 薄荷3(后下) 枇杷叶12 鱼腥草24(后下)

二诊2005-2-22
其证如上,自述咳减,每到下午2点即咳,直至晚上临睡时咳止,
仍以上方加川贝母12

三诊2005-2-24
其证仍未好转,因梅雨天气,略觉身困嗜睡
处方以上方去贝母、鱼腥草加桑百皮10 桔更6 苍术12

各位一起来讨论一下,该病怎么辩证,处方立法?


个人也认为此病是脾为湿困不能游溢津气上归于肺,从而导致的肺燥<!--HAODF:8:kesou-->咳嗽<!--HAODF:/8:kesou-->。既然这名患者每年都咳,我觉得楼主还应该追问病人是不是每年的第四间气(即秋天)或是每年的梅雨时节都会咳以及病情在哪个时节或是什么情况下好转。
关于治疗,因我是后学末辈,现在只侧重学习识病,在立方这方面较为薄弱。所以不敢立方。不过下面〈思考中医〉里的一段内容也许会对楼主有点启发:
(3)燥湿所配气

  燥湿相对,燥湿所对应的气当然也应该相对。阳气聚敛收藏,则天气逐渐变冷;阳气聚敛收藏,则水不蒸腾,湿不氤氲,燥便随之而生。因此,燥的本性为凉,或者说燥气为凉。秋为什么主燥?秋气为什么会凉?道理就在这里。而整个春夏,阳气散发蒸腾,天气随之变温变热;而随着这个阳气的散发蒸腾,带着阴水往上走,这就形成了湿。所以,湿在《中基》里虽然定为阴邪,但,究其本性而言它是与温热相关的。这个道理大家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白。前面曾经说过,任何一个事物,你只要思考到了阴阳这个份上,那你就抓住了本质,你就不会动摇。任何人来你都不会动摇,就是黄帝、岐伯亲自来说你这个思考有问题,你也不会动摇!这就叫定解。当然,要是黄帝、岐伯真的能够亲临,他看到你这个后生小子能够这样来思考问题,他会觉得孺子可教,他会赞叹都来不及。春夏为什么多湿?东南为什么多湿?根本的原因就在这里。

  以上我们说湿性本热,燥性本凉,这是从很根本的角度讲。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苦何以燥湿,辛何以润燥,就能很好地理解。辛苦之性,《内经》已经作了很明确的定论,就是辛开苦降。开者开发阳气,降者降敛阳气。过去读本科的时候,学《中药》学到黄连、黄芩、黄柏的时候,这三味药都有一个共同的功用,就是“燥湿”。学《中药》是大学一年级的事,因此,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困扰了十多年。《中基》明确告诉我们湿为阴邪,那么,祛除这个阴邪就必定要依靠阳的东西,这才符合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治阳以阴,治阴以阳的基本原则。三黄是最苦寒的药,其性至阴,用这个三黄加在湿邪上,只能是雪上加霜,怎么能起到燥湿的作用呢?确实是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十多年后,我开始学会用阴阳来思考问题,用阴阳来思考六气,这才发现困扰我十多年的问题原来是这么简单,这么清楚明白。

  真实语!苦寒不就是清热泻火吗?不就是降阳吗?不就是为了形成秋冬的这个格局吗?不就是为了拿掉湿的这个“显”旁吗?火热泻掉了,阳气敛降了,秋冬的格局形成了,显旁没有了,还有什么湿气可言。这才想到苦寒乃是治湿的正法。这才想到《素问》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是真正的“真实语”。这才感受到辛翁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

  苦寒燥湿的问题解决了,辛以润之就不再会成为困难。辛温何以润燥呢?辛温不就是为了鼓动阳气,蒸发阳气;辛温不就是为了形成春夏的格局;辛温不就是为了还湿的这个“显”傍。阳气鼓动了,蒸发了;春夏的格局产生了;显傍还原了,湿润自然产生,还有什么燥气可言。

  吴鞠通有一首治燥名方,叫杏苏散。润燥法门。这个方大家肯定学过,而且临床上会经常用到它。该方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橘皮,杏仁等十一味药组成。本科的时候背方歌,至今对前两句还有记忆,就是“杏苏散用夏陈前,枳桔苓甘姜枣研”,从杏苏散的这个组成,除了杏仁质润以外,其他的药物看不出什么润燥的成分,而且偏于辛温,可吴鞠通说它是润燥的。对杏苏散的这个方义,过去我也不甚理解,从《方剂》书去看,写《方剂》,讲《方剂》的这些人也未必就真正弄通了这个方润燥的实义。到后来燥的道理真正弄明白了,就知道这个方的确是一个润燥的方。

  杏苏散与小青龙汤,一为时方,一为经方,一者性缓,一者性猛,然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记得先师在日曾治过一例咳嗽病人,患者女性,起病三年,每逢秋季即作咳嗽,咳则一二月方罢,西药中药皆不济事。至第四年上,患者到先师处求治,先师诊罢即云:此燥咳也,当守辛润之法,径处小青龙汤。服一剂咳止,连服三剂,随访数年皆未作秋咳。小青龙汤怎么润燥?我们只知道它是辛温之剂,我们只知道它能够治疗水气病,说它润燥,着实费解。然而一旦将它与燥的本义联系起来,就知道小青龙治燥一点也不足为奇。为什么叫青龙呢?青龙是兴云布雨的。云雨兴布以后,天还会燥吗?


edited by 帆 on 2005-11-9 at 12:51 PM
作者: davidviggy    时间: 2005-11-12 23:34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健脾化湿 佐以宣肺
作者: 中医万岁    时间: 2005-11-13 09:19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干咳,痒不痒?
咽痒,频咳,从肝论治,(木盛则痒)组方是宜加平肝熄风之药,如钩藤,薄荷,蝉蜕......
久咳易伤阴,易血於,用药时考虑到这一点!!
    仅供参考!!
作者: happy0137    时间: 2006-6-12 15:34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可以止嗽散为基本方,加细辛、五味子、白芥子、苏子等。
作者: 林秋水    时间: 2006-6-14 10:27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此症本人愚见应属内痰,风痰位于上焦,涉及肾经、膀胱经、三焦经、心包经。可试投一剂,如有效再服,仅供参考:
     桔梗4G  制南星3G  川椒5G  干姜3G  白芥子6G  巴戟8G   威灵仙6G
    上诸药浸泡40分钟煎40分钟 加后2味    ( 香附 6G  木香3G  浸  泡 后下煎15分钟)
作者: 林秋水    时间: 2006-6-14 10:35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此症本人愚见应属内痰,风痰位于上焦,涉及肾经、膀胱经、三焦经、心包经。可试投一剂,如有效再服,仅供参考:
     桔梗4G  制南星3G  川椒5G  干姜3G  白芥子6G  巴戟8G   威灵仙6G
    上诸药浸泡40分钟煎40分钟 加后2味    ( 香附 6G  木香3G  浸  泡 后下煎15分钟)水1.4碗煎,分温2服.即上午11时服一半,下午14:30服后一半.
作者: 桂枝汤加味    时间: 2006-6-14 10:5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此用半夏厚朴汤加桂枝生姜等出入治疗
作者: 王月明    时间: 2006-6-17 17:1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是否为咽源性咳嗽?麦门冬汤主之。血压高吗?是否服用卡托普利而引起?
作者: 混血王子    时间: 2006-8-5 18:20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采用子午流注法针灸治疗,效果很不错。
作者: 金鸡    时间: 2006-8-5 21:35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从表面症状分析,因在肾,是精亏劳损,可否从肾而治
作者: BAICAOTANG    时间: 2006-8-11 22:30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我在临床碰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人,大多为感冒后遗症,本病应辩为肺气虚和痰湿内阻.处方:黄芪30党参10白术10半夏10陈皮10云苓10桔梗10杏仁10五味子6枳实15甘草6
作者: AA东方易医人    时间: 2006-8-11 22:35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胖哥哥 分析是 我赞同
作者: 随缘度化    时间: 2006-8-12 07:30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这个板块的风气不错,为版主的辛苦和网友们的热心参予维护叫一声好。建议今后类似之帖,发帖人应该将结果发上来【实践是检验的标准嘛】。咳嗽一门,中医古有五脏六腑皆可致咳嗽之说。西医也有肺源性、心源性、食源性【胃食管反流】、咽源性、颈源性【<!--HAODF:8:jingzhuibing-->颈椎病<!--HAODF:/8:jingzhuibing-->】和神经性咳嗽之分。现代的中医们应该学会运用现代的检查检测手段,来作为中医传统‘四诊’的延伸和补充啊。呵呵,顾左右而言他啊。就是例来说,总不离‘瘀、虚’二因的。
作者: 白术散    时间: 2006-8-12 10:2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原帖由 ymg2000 于 2005-2-25 12:08 发表
干咳咽痒未必均是肺燥.
虽燥邪易伤肺.也可致咳.但逆之则不可取.
一诊二诊后症状仍未全消.
可知非燥邪,用润肺未必可行.
还是坚持自己观点,温化水饮,小青龙汤.
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等辛散的比例和白芍五味子等收 ...


同意ymg2000兄的立法。近几年咽痒干咳病人很多,多由于空气污染引起,且常发生于<!--HAODF:8:ganmao-->感冒<!--HAODF:/8:ganmao-->后。余经常用小青龙汤加牛蒡子射干紫菀款冬花,干姜五味子加量。
作者: 烽烟再起    时间: 2006-8-12 14:03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此人不外虚,湿,淤三因
作者: 金鸡    时间: 2006-8-13 08:58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我觉得还是应该从脉诊上下功夫,四诊和参,八刚辨证,那出详细的资料,因为五脏六腑都能引起咳,从而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不知可否?
作者: 发崽    时间: 2006-10-9 11:02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小青龙汤,三仁汤合止嗽散加减
作者: 初学医者    时间: 2006-10-9 19:10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干咳属燥,该病人到底第三剂药后究竟怎么样了呢?梅雨季节出现身重,可能有湿吧。我感觉是否是阴虚兼湿呢。可以用能兼治的药吧?如果是我可能会用沙参、淮山药、玉竹、女贞子、五味子加上紫菀、百部、杏仁、该患变兼有瘀当归等。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8-8-14 02:26
标题: 有一病例,和大家一起研究.......
麻杏薏甘汤.
一是下雨,二是日脯剧.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