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心室重构的概念、 [打印本页]

作者: weibo512513    时间: 2011-10-28 17:11
标题: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心室重构的概念、
本帖最后由 小葱伴伴 于 2011-10-28 18:13 编辑

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病的机制,下列哪项不正确
A、使血管紧张素II生成减少        B、抑制激肽酶II的作用
C、间接使PGI2合成增多            D、NO合成减少            E、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25. 关于心室重构的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
A、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室壁应力增加,心室反应性肥大
B、肥厚心肌纤维缩短能力和心室排血能力下降
C、肥厚心肌收缩速度下降,松弛延缓
D、心肌适度肥厚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心功能可维持正常
E、早期心脏肥厚对维护心功能有益



24.        D。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降压作用是通过抑制转化酶,使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的量减少。常用制剂为卡托普利,它还有抑制激肽酶Ⅱ的作用。激肽酶Ⅱ参与缓激肽的降解过程。为此应用卡托普利后,体内缓激肽增加,对血管的扩张作用增强。缓激肽也可以使具有扩血管作用的PGI2合成增多。卡托普利在降压同时并不伴有反射性心律加快,可能是取消了血管紧张素Ⅱ对交感神经传递的易化作用所致。而对NO的合成几乎没有影响。
25.        B。心室重构:①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室壁应力增加→心室反应性肥大和扩大,同时伴有心肌纤维和细胞外基质-胶原网的组成改变,这是心室重构过程;②心室重构后肥厚的心肌收缩速度下降,收缩时间延长,松弛延缓,但肌纤维缩短能力和心室排空能力并不减弱,因此心肌适当肥厚足以克服室壁应力时,心室功能可维持正常,所以在早期,心肌肥厚可起有益的代偿作用。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