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今天有幸见到少见的“麻风”病人的x线趾骨关节之影像 [打印本页]

作者: 烟花时节    时间: 2010-6-24 22:16
标题: 今天有幸见到少见的“麻风”病人的x线趾骨关节之影像
[attach]1027199[/attach][attach]1027199[/attach][attach]1027199[/attach][attach]1027198[/attach]
作者: 烟花时节    时间: 2010-6-24 22:19
[attach]1027204[/attach]
作者: 烟花时节    时间: 2010-6-24 22:22
麻风为麻风分枝杆菌所致之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纲状内皮系统,皮肤、神经和血管造成全身性变化。以麻风之临床、细菌、免疫及组织病理为依据,可分为两型、两类。即:1、麻风瘤型。2、似结核型。3、未决定类。4、中间类。常见者为麻风瘤型及似结核型。
病理改变:骨的麻风感染程度不一,有的只显骨内有麻风菌,有的则显明显骨破坏。骨破坏易出现在颜面、手、足之小骨。骨破坏原因可直接因麻风肉芽组织的作用,也可因为外伤及继发感染的间接作用所致。麻风菌易感染身体中较冷的部位,因之在这些部位的骨骼也易有变化。皮肤、鼻粘膜及四肢的末梢神经为其好发部位。
X线表现:麻风结节侵犯骨组织者极少因为麻风病侵犯中枢及周围神经,而引起骨骼系统各种营养障碍者则很常见。故可认为骨骼之变化主要是因为神经营养性变化、继发感染及细菌直接作用所致。此外,血液循环障碍也可能是骨变化的原因之一。麻风病时的骨及关节x表现述之如下:
一、        特异性变化:系麻风分支菌直接侵入骨组织或骨髓腔所引起的变化,主要见于颜面、手及足之小骨,这些变化计有:
1、        骨囊性变化,为骨麻风肉芽组织的破坏性反应,常见于趾骨或掌骨干垢部显出小圆形骨质疏松区,囊性区之边缘模糊,其中骨小梁紊乱或消失,小囊状区直径约为2-6mm,其边缘很薄,还可能有硬化缘。
2、        骨膨胀,此种变化很少见。变现为病骨密度减低、髓腔膨胀、皮质变薄、骨小梁疏松、骨干外形膨胀,很像结核性指骨炎表现。
3、        特异性骨膜炎和骨炎为机体对麻风感染的一种急性反应,尤其易于下肢表现出弥漫型反应,而被称之为“红腿”,此现象与蜂窝织炎相似。X线上显骨膜及皮质增厚。活检常可证实麻风性浸润及抗酸杆菌。常见于胫、腓骨,偶见于尺骨。
二、        非特异性变化:包括下列几种变化:
1、        骨营养孔增大:常发生在第一手指骨,其直径可达0.5cm,[正常为0.1cm],其边缘可略不规则,多见于瘤型麻风,系小动脉增厚而致营养孔增大。
2、        广泛性脱钙:此现象多见。神经营养不良、外伤、感染及废用性萎缩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原因。
3、        骨质吸收:在早期,受累指或趾周围软组织肿胀,此后相继出现指(趾)骨改变。
4、        密集性吸收:短管状骨骨干逐渐均匀的变细,骨髓腔亦随之狭窄,但皮质密度反而增加,骨端则仍保持原形,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指(趾)骨、掌骨。
5、        骨折:多为粉碎性的。骨折处有骨痂形成,愈合良好为不同于一般病理性骨折者。
6、        继发感染:因麻风常合并麻痹,故易碰伤或烫伤而引起感染发生穿孔性溃疡或营养性溃疡。
7、        关节变化:除上述之手指指间关节及趾骨关节所见到的骨吸收现象外,偶尔于其他大关节如:肘、膝、踝关节囊中存有多数小碎骨片,并有关节脱位,这种变化与charcot氏关节相似,可能系神经变化所引起的,掌指关节半脱位为晚期的且较少见的合并症。
作者: ygw0012172010    时间: 2010-6-24 22:34
学习了,没见过~
作者: 斯文中的败类    时间: 2010-6-24 22:57
现在都很难见到这么严重的病例了
作者: ll_ll94    时间: 2010-6-25 09:32
真的没见过,麻风差不多绝迹了吧?
作者: laozhangok    时间: 2010-6-25 10:00
谢谢提供少见病例及全面讲解
作者: 隐隐约约2    时间: 2011-1-15 20:33
谢谢,没见过。
作者: yingxianglaowan    时间: 2011-1-24 16:29
地方病,少见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