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眩晕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xiaohu    时间: 2010-6-7 11:52
标题: 眩晕
眩晕

眩指眼花,晕指头晕,视物旋转。因二者经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症状轻着闭目则可以停止;症状重者,自感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可站立,并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本病发生的原因,历代医籍论述很多。如《内经》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及“上虚则眩”。《金匮要略》指出:“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以后,各家学说有所发挥,如《河间六书》认为眩晕为风火所致,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乎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这些理论以各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眩晕的病因病理,对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内耳眩晕症以及贫血、低血压病、神经衰弱所引起的眩晕症等疾患,均可参考本病辨证施治。

(一)诊断要点

1.眩晕或伴耳鸣,头胀痛,每遇情绪变动而加剧。

2.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则发病。

3.眩晕可伴有精神萎靡不振,多梦,失眠,健忘。

4.眩晕或伴有头蒙重,不思饮食,嗜睡。

5.应及时检查血压血脂等,方便确诊、分诊。

6.心电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厚及劳损。

7.X线检查:左心室圆隆,向左下扩大。主动脉可扩张并迂曲延长。

8.血脂检查: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升高,随病情发展,脂质改变愈明显。

(二)推拿**治疗

1.患者取坐位,医者站于其侧,一手扶前额,另一拇指推督脉,从前发际至后发际,并着重点按百会穴,然后推头两侧足少阳胆经走行路线,由前发际推至后发际,并着重点按太阳和风池穴。最后双手拇指推前额部,从印堂到太阳穴,反复多次。

2.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于其侧,以拇指推足太阳膀胱经走行路线,由上而下,着重点按肾俞、肺俞、心俞、命门,反复多次。

3.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于其侧,以掌根揉摩整个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反复多次。

4.点按肩井,少海,内关,神门,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行间等穴。

(三)康复理疗治疗

1.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

用直流电疗仪,选取电极,置于肩胛间,导入镁离子,另选取双电极置于双小腿腓肠肌,接阴极,导入碘离子。电量15-20mA,治疗时间20-30分,每日1次,15-20次为1疗程。

2.磁疗法

采用旋磁头,磁头可放于太阳,头维,风池等穴上,磁场强度0.08-0.12T,治疗时尽量紧贴皮肤,时间20-30分,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3.水疗法

水温36-38OC,投入松脂粉50-100g搅拌均匀,让患者浸泡于水中,时间15-20分,每日治疗1次,15-20次为1疗法。

(四)针灸治疗

取脾俞,足三里,肝俞,肾俞,丰隆,内关为主穴

配穴:气血不足加气海,百会;肝阳上亢加风池,行间;痰湿中阻加中脘,解溪,头维。

(五)其他疗法

耳穴疗法:取肝,胆,脾,交感,神门,肾,脑等穴,用王不留行籽外贴压耳。

刮痧治疗:头颈部,四神聪,督脉(百会至风府),胆经(双侧头临泣、风池至肩井),膀胱经,足三里,三阴交,太冲,涌泉

药物疗法:

1.可服用天麻钩藤饮,六位地黄丸等配合治疗。

2.可根据血压和血脂来服用调节血压和血脂的药物。


作者: gabc    时间: 2010-6-9 10:07
谢谢了
作者: mnbvzhang    时间: 2010-6-9 14:42
谢了
作者: qylcool    时间: 2010-7-27 21:19
植物神经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