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tao1121932580    时间: 2010-3-28 16:07
标题: 医以通变称良——李东垣治虚人外感案赏析
□ 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补中益气汤可以治疗虚人外感,这为历代医家所共识。读古今医案,见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虚人外感时,或用原方,或加大方中升麻、柴胡用量,或加用表散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载有一则虚人外感医案,叙证明晰,用方恰当,加减有度,读后足可启悟临证。

《脾胃论·调理脾胃治验》原案为:“戊申有一贫士,七月中脾胃虚弱,气促憔悴,因与人参芍药汤……既愈,继而冬居旷室,卧热炕而吐血数次。予谓此人久虚弱,附脐有形,而有大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冬居旷室,衣服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太阳伤寒,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之立愈,与此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麻黄人参芍药汤:人参(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也)、麦门冬(以上各三分),桂枝(以补表虚)、当归身(和血养血,各五分),麻黄(去其外寒)、炙甘草(补其脾)、白芍药、黄芪(以上各一钱),五味子(二个,安其肺气)。”

冬季,居旷室,衣单薄,表有大寒,当属太阳表证,方中用到了麻黄、桂枝、白芍药、炙甘草,似有麻黄汤、桂枝汤方意。但李东垣主要着眼点并不在此,而在于患者为贫士,气促憔悴,脾胃虚弱,组方用药全从内伤着眼,用到了“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的人参,“益皮毛而闭腠理”的黄芪,“补其脾”的炙甘草,“和血养血”的当归身。也就是说,本方实为补中益气汤加减而成,以麻黄、桂枝取代升麻、柴胡,同时去白术、橘皮,加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

李东垣为什么要这样加减呢?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李东垣遵《内经》之旨,特别重视“四时用药加减”。补中益气汤中之所以用升麻、柴胡,是因为“生长之令不行”,用升麻“行春升之令”,用柴胡“行少阳之气上升”。而本案患病正值冬季,无需升发,故去升麻、柴胡,而易以“去其外寒”的麻黄和“补表虚”的桂枝。

李东垣反复倡导“随病制方”,这一点与张仲景所倡导的“随证治之”相合。患者里热壅遏而吐血数次,阴血自显不足,故去白术、橘皮之苦燥,而加用润敛之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加白芍药在于“土中泻木”,因土虚吐血最忌木乘。加麦门冬、五味子,与人参合为生脉散,李东垣对生脉散的解释为:“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合而用之,“救肺受火邪也”。

综观全案,李东垣既不执“先表后里”而恣用麻黄剂、桂枝辈,也不执“伤内为不足”而呆守补中益气汤,而是随时、随病选方用药,务使方药与病证合拍。方[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用9味药,补中益气,祛寒实表,保肺泻肝,诸法并施,标本同治,无愧为“医中王道”、“医中圣手”之称。

明代医家孙一奎在《医旨绪余》中说:“医以通变称良,而执方则泥。”读本案,李东垣可谓知通变者。
作者: 潇湘晖子    时间: 2010-6-3 23:26
经典!多读几遍才能读懂!每次读老师的东西,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作者: 红帆船    时间: 2010-6-5 22:59
多读几遍才能读懂!
多读几遍才能读懂!
多读几遍才能读懂!
作者: 潇湘晖子    时间: 2010-6-11 16:11
高老师的理论性的东西都得多读,如同陈年老窖,越品越香
作者: longdexin110    时间: 2010-6-11 19:30

作者: 红帆船    时间: 2010-6-11 21:25
“医以通变称良,而执方则泥。”
没“执方”,也无从“通变”!
作者: 西域胡杨    时间: 2011-1-22 01:09
分析精妙入微
作者: 冯文全    时间: 2011-2-19 21:00
能融表里、补泻于一炉,不愧医中圣手之名。
作者: 龙华村卫生室    时间: 2011-2-26 16:17
能融表里、补泻于一炉,不愧医中圣手之名。
作者: 冯文全    时间: 2011-2-27 12:42

作者: 冯文全    时间: 2011-2-27 12:42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