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医学论坛

标题: 急!!!!肌酸激酶异常升高的临床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油纸伞    时间: 2010-1-20 19:45
标题: 急!!!!肌酸激酶异常升高的临床意义
昨日碰到一个9岁患儿,因发热以上感就诊,临床予以抗炎抗病毒治疗,体温已浙退,昨天出现明显的腓肠肌疼痛,拒按,今天早上测肌酸激酶下午报告异常升高,有2万多,尚未作特殊治疗,但下午患儿肌痛情况明显减轻,请问各位这种情况是否考虑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肌炎?应当作怎样的处理?
作者: xwb38100    时间: 2010-1-20 21:05
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如患儿为男孩,应注意除外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同时应排除风湿热的可能。
作者: yanbicheng    时间: 2010-1-20 22:11
肌酸激酶临床意义:CK升高多见于神经肌肉病,为肌病诊断中最有诊断价值和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之一。不同的疾病的CK升高的幅度不同。一般分轻度(正常值的5倍以下),中度(6-10倍),重度升高(10倍以上)。一般情况下,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B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肌炎等肌肉病时,CK升高非常明显。血清CK值的高低,与患病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是,有些神经肌肉病的CK并不升高,如某些神经原性肌病或先天性肌病等。CK值的升高,应该注意临床症状、体征,特别是肌无力症状和肌萎缩体征以及肌电图和肌活检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综合判断。其中,鉴别神经元性损伤和肌源性损伤的临床表现,鉴别肌肉活检的病理改变尤为重要。
作者: yc1215    时间: 2010-1-21 13:26
肌酸激酶临床意义:CK升高多见于神经肌肉病,为肌病诊断中最有诊断价值和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之一。不同的疾病 ...
yanbicheng 发表于 2010-1-20 22:11


好详细。
作者: qzq    时间: 2010-1-21 15:38
肌酸激酶升高的主要原因:

     CK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脑和心肌组织中。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CK位于肌细胞内,血液中CK升高一般提示已有或正发生肌肉损伤。
     CK增高可见于多种疾病:
     1. 心肌梗死急性发病后2~4小时CK水平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高峰,2~4天可恢复正常,而且CK升高程度与心肌受损程度基本一致。因此CK可用于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诊断心肌缺血和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时,其灵敏度高于其他酶标志物。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使闭塞血管恢复血流后,CK达峰时间提前,故动态检测CK变化有助于观察病情和评估预后。
     2. 各种肌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发作期、病毒性心肌炎、多发性肌炎、挤压综合征等严重肌肉损伤)或手术后血清CK升高。
     3. 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外伤、酒精中毒、全身性惊厥、癫痫发作时血清CK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黏液性水肿时CK水平亦可升高。
作者: 油纸伞    时间: 2010-1-22 20:41
最后考虑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良性肌炎。急性良性肌炎比较多见,此病由于流感病毒所致,主要累及两侧下肢的肌肉,以小腿肌群为多见,其次为大腿肌,常于睡眠初醒时突然发生,可致跖屈状态及跛行,腱反射正常,无感觉异常。
     症状常在原发病后1~3天发生,伴有发热,另有厌食、头痛、腹痛、皮疹等,多在1~5天内迅速消失,恢复极快,仅个别病例可延续1周以上。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症状消失后酶值亦恢复正常。血象基本正常。肌电图及肌活检可显示非特异性病变。
     本病与流感过程中所见的肌痛不同,剧烈肌痛局限于双侧小腿部,不象流感初期的广泛性肌痛。与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也不同,较易区别,因后者进展缓慢,无严重肌痛和触痛,并且主要累及四肢的近端肌群,往往并发皮肤损害。治疗属于对症疗法。
作者: sniqiqpl    时间: 2010-1-23 17:40

作者: iazhu13    时间: 2010-1-24 12:03
又学了一课!




欢迎光临 爱爱医医学论坛 (https://bbs.iiy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